分享

?新三板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美

 haosunzhe 2015-03-21


听闻有某国内PE界大佬关注“新三板”的进程,已经安排人员系统地去国内各个园区扫荡那些新三板拟上市企业。还是他们一贯的打法,从后往前做,即先看资本市场会上哪些企业,再去向这些企业投资。事实上,PE传统的做法是从前往后做,即先找到有成长价值的企业去投资,成长到一定程度再送去资本市场。


同时,听闻试点园区的朋友们也都一样激动而忙碌着,忙活的主要是筛选新三板候选企业名单,争取新三板企业里能多上几家。一起忙活这事儿的好像还有各地地方证监局、政府、券商等等。总之,一片热闹非凡的样子,且这种忙乎劲儿已经捣鼓两年多了。激动万分的不是只有这些机构,还有身边的散户投资者们,听说“新三板”是500万“土豪”玩家的投资游戏,很多小散们泄了气,仿佛到嘴的肥肉被人硬生生关进了微波炉。


“新三板”到底是啥?引得无数人摩拳擦掌?以前,由于互联网项目属于高风险高收益项目,不符合主板上市要求。因此VC的投资想要获得丰厚收益,就只能被迫输送到美国纳斯达克去上市。也只有这样,这些高风险高收益的项木才能从一级市场推出到二级市场,从而赚取高额利润。不过对于VC来说,真正能推到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毕竟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公司最后还是只能够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退出获利。这两年,由于国家战略重点开始从金属、煤炭、白酒、石油、地产等重资产项目转移到高生产效率的高新技术产业。那么,解决这些企业的上市难问题就成了摆在台面上不得不解决的事情。新三板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成为了中小企业的救世主,让之前很多无法上市的企业获得上市的资格,从而能将手上死的股权转化为可流动的资本,并且参与到市场经济当中。


作为新三板的投资者,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型的炒家,他们其实非常明白这场游戏其中的奥妙,但是既然有这么多利益方推动和热捧,又顶着“中国的纳斯达克”的光环,那未来的新三板一定比创业板还火爆啊,而且盘子更小更容易炒,那就跟着起哄吧。另一种是被动性的散户(或者叫非专业)投资者,他们是真的以为新三板将来会上一批高成长的好企业,投资他们可以分享到业绩飞速增长带来的高回报,他们满怀期待。新三板应该是个美好的东西,寄托了真正的创业家对中国NASDAQ的期望,也寄托了百姓投资者对分享中国经济转型所带来成长的期望。但是,期望不是狂热,也不要用期望来包装狂热,更不能在狂热中趁乱攫取。


新三板对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意义重大,但是它还在完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新三板在孕育千亿市值新公司的同时,也必然会存在风险。每一个标的都会因为长期性发展、信息不透明、黑天鹅等因素而半途夭折。新三板并不像主板场内业务一样是连续集中交易,而是采取柜台交易,交易双方可以见面,可以任意挑选对手,双方无休止的讨价还价是一种常态,不是一般投资者能够应付的,投资者不要追高参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