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长安君①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②。 草草杯盘共笑语③,昏昏灯火话平生④。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⑤。 欲问后期⑥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⑦。 作品注释 ①示长安君——写给长安君看。王淑文,是作者的大妹妹,受到了长安县君的封号。 ②这两句说:少年时候久经离别,想念的情意原是不轻的;如今老了,就是相逢,也免不了有些悲伤。怆(chuàng)情——悲伤。 ③草草——随便准备的。杯盘——指的是酒和菜。 ④昏昏:昏暗,光线暗淡。这两句是说,在不太亮的灯光之下,互相谈谈家常。 ⑤这两句说:自己正感伤兄妹们隔湖隔海地分别了好多年,如今又要冒着风沙到万里之外去出使。 ⑥欲——要。后期——后会的日期。 ⑦这句说:我在北方寄信回来时,应该是见到鸿雁南飞的秋天(辽国在北方)。 【赏析】诗作于嘉祐五年(1060),当时王安石将出使辽国。王安石与他的大妹王文淑感情很深,这次隔了三年再见面,见面后马上又要分别,想起年龄老大,会少别多,无限伤怀,所以写了这首诗。 诗以议论起,用递进法展开。先说自己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在年轻时就对离别看得很重,到了年老,即使是会面,也引起心中的伤悲。对句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年老了,会一次少一次,所以相见时对未来充满感伤;一是有会必有别,因为对离别的感伤,就连对会面也感到心情沉重起来。 毕竟,与别相比,会还是快乐的。第二联写会面时的亲情。兄妹俩随意准备了些酒菜,只是为了把酒谈话,话很多,一直到夜间,还在昏暗的灯光下说着。这两句,很形象地刻绘了兄妹俩的感情,都是就眼前实事组织进诗,显得十分亲切;比那些着意雕镂、粉饰拔高的话自然得多。正因为如此,这联成为传诵的名句。宋吴可《藏海诗话》云:“七言律一篇中必有剩语,一句中必有剩字,如'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如此句无剩字。”赞赏了句中用语稳妥,浑成一气。同时,王安石的诗以善用叠字闻名,这联中两个叠字也用得很成功。“草草”二字,说出了兄妹俩的感情至深,用不着世俗的客套,能够相会已是最大的满足,描绘了和睦温暖的家庭气氛。“昏昏”二字,写两人说了又说,灯油已快干,灯火已昏暗,仍顾不上休息。 下半四句写别,呼应首联。刚刚在叹息已经三年没有见面,知心话说不完,眼下自己马上又要到万里外的辽国去,诗便自然而然地转入惆怅,话题也就引入别后。于是,妹妹挂念地问:后会在什么日子?兄长只能含糊地回答:见到大雁南飞,我就会从北国带回消息了。其实,诗人自己又怎能逆料会面的日子呢?诗就在无可奈何的气氛中结束,留下了一丝安慰,一个悬念。 这首诗没有用一个典故,把人所习见的家庭生活细节捡选入诗,而以传神的语言表达出来,是那么地质朴自然,因而成为王安石七律中的名作。
李益有诗《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从内容上看,王安石的这首诗在结构和取材上受李益的影响颇深。
习题: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简要题析]: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如此理解:从考查内容(角度)上说,“鉴赏”这个点,对象包括“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三个大的方面,“评价”这个点,对象指“思想内容”,当然,“鉴赏”和“评价”常常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从考查形式上说,可以就“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某一方面鉴赏单独设问,可以对上述三方面综合要求,还可以将“鉴赏”和“评价”结合起来作考查要求。从要求上说,只需对“作品本身”作“概要”性的“初步”赏析。当然,古代诗歌赏析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长期的阅读赏析过程中逐步提高的,并且,还与思想认识能力有关。本题要求就王安石《示长安君》中间两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怆情”这种情感的,是对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综合鉴赏。 颔联:(1)“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 人生的 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 (2)“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 (3)“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颈联:(1)“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 (2)“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 (3)“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相关内容:
·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