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省将建方言库保存“活化石”

 知道. 2015-03-22

漫画牛力

    

    到3月20日,晋城的方言表演艺术家司剑虹已在宾馆封闭创作1个多月。今年是晋城建市30周年,市里要求司建虹创作一部反映市民生活的电视连续剧。过去十多年,司剑虹曾创作过十几部晋城方言版的文艺小品,演出后受到晋城人追捧,这让他想到去创作一部方言版的地方剧。“用方言创作的文艺作品,接地气,群众喜欢。”司剑虹说。
    3月12日,山西省文字工作会议传出消息:我省将筹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西库)。经有关部门研究决定,这一数据库的建立,将委托给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完成。
    经过多年的普通话的推广,如今,山西方言已成为一种弱势语言,处于被覆盖、正在消逝的状态。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西库)的建立,将为山西各地方言建立电子档案。
    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西库)将如何建设?带着疑问,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A 给能说地道山西方言的人录制音像

    筹备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西库),是在3月12日举行的山西省文字工作会议上对外公布的。事后,省内媒体进行了报道,社会反响显得波澜不惊。
    然而,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西库)项目启动,对我省方言研究学术界,却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其时,对这个项目,很多我省方言研究专家及民间爱好者,已期盼多年。
    中国语言资料有声数据库,由国家语委于2008年启动。国家语委期望,通过收集当代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带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实态、有声资料,然后进行科学整理、加工和有效保存。
    多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我省语言学专家称,其实,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之初,鉴于山西多年在普通话推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国家语委曾期望,山西能带头建立数据库,为其他省市树立榜样。但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江苏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省,建立了自己的“方言库”。
    根据有关规划,此次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西库)的建立,中央财政将提供项目启动资金,大部分项目资金仍需要我省财政承担。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西库)建设项目公布后,接受省语委委托,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即开始进行项目筹划。
    记者从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采访了解到,根据项目规划,该研究院已形成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西库)的建设草案。该方案包括:方言收集组专家人选,方言收集办法、方言采集对象筛选办法、方言收集录音录像办法等内容。
    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西库)专家组,将由来自我省各高校语言学系的教师和研究生组成,人数有几十人。专家们将分成10个小组,利用寒暑假期间赴各县收集方言。
    此次建立中国言语资源有声数据库(山西库),项目组挑选方言采集对象时,将采取自愿报名方式进行征集。录制音像时,将给予方言采集对象误工补偿。
    在每个县,专家组将征集5—7名方言采集对象,其中两名60岁以上能讲地道当地方言的男女性,将是项目组重点筛选的对象。
    正式录音录像时,项目组将为每一个方言采集对象,提供一张汉字表、一张词语表和一篇当地传说故事,供其运用当地方言进行念读。
    方言采集对象念读的文字,都是汉语常用字词。其中一些词语,是当地方言中习惯用语。

    B 山西方言是语言演化史上的“活化石”

    在字典中,方言的定义是:一种语言在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地域分支,跟标准语有区别,只在一定地域使用。
    据我省语言学专家研究,山西方言包括晋南方言、晋中方言、吕梁方言、晋东南方言、晋北方言五大类。因山西方言中保留了众多的古声、古字,成为学界珍视的研究对象。
    现年59岁的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所长乔全生,半年前颈椎病病发,一旦工作劳累,就会感到头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不时地从椅子上坐起身,走到办公室空地处做头颈部运动,缓解因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痛。但是,即便如此,他仍坚持接受了记者长达2个多小时的采访。“山西方言很珍贵,值得保护。希望经过你们的报道,让人们能认识它的价值。”乔全生说,“国家拨付的经费,只能满足8个调查点。这次建立山西库,我们初步计划覆盖全省所有的县。不管经费多么紧张,我们都会努力完成。”
    乔全生是临汾人,现为山西大学教授、中国音韵学会会长,山西省语言学会会长。乔全生多年来致力于山西方言研究,先后出版《晋方言语法研究》《晋方言语音史研究》《洪洞方言研究》《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等学术著作。
    历经多年对山西方言研究所得,乔全生提出“晋方言是唐五代西北方言的直系后裔”“临汾片方言是宋西北某方言的延续”等观点,在学界引起不小的反响。“在很多人眼中,山西方言‘土’,不好听。其实,山西方言不‘土’,它只是太古了,成了语言演化史上的‘活化石’。”乔全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
    唐五代,是唐政权灭亡后对乱世中更替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代,距今已1000多年。唐五代西北方言在陕西、甘肃等地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辖区山峦起伏,沟壑众多,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流动较少,造就了山西方言能够保存古代方言痕迹。
    现在,在山西方言中,不仅保留着古音。一些极古老的文言词,现在仍保留在山西方言中,让山西方言说起来,优雅而有韵味。
    咥(die),含义是吃。这个字,可能现在除了山西方言中还在用,别的地方早已消失了。晋中、太原方言中常见这个字。太原人说吃面:今天“咥”了一碗拉面,“咥”了过油肉。太原方言中的“咥”字,长期使用还产生延伸变异,有了“咥便宜”的意思。
    山西方言中的“臾”(yu)——含义是抬。在《说文解字》中,臾,共举也;“荷”,有承担、搬动的意思,“荷起来”这个山西方言中非常普遍的口头语,用法也很古老。汉代张衡《东京赋》有“荷天下之重任”,荷字也是共举的意思。
    山西方言中继承了很多古汉语词汇,让山西人学习古汉语具有优势。在山西方言中,说脏水、污水,用的是恶水。在地方上,人们口中说的“当夜长”来表述“值夜班”。“与文字相同,方言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山西方言,承载着太多历史文化信息,值得我们珍视。然而,与文字不同,方言也很脆弱。方言一旦消逝了,它几乎没有复原的可能。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西库)将为山西方言建立一个档案,保存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乔全生说。

    C 保护方言的“民间力量”

    如何保护山西方言,无论官方还是民间,行动和认识上仍处于“补课阶段”。
    目前,对方言保护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支持普通话推广的观点认为,方言是人类沟通的隔离墙,保护方言是个人主义、地方主义,是一个用来抵制普通话推广的无稽的口号。一些地方难以推广普通话,是当地民众地方主义、排外风气的体现。南方方言众多,俚语俗语一大堆,推广普通话之后,大街上粗口对骂的场面明显减少了,证明普通话可以提高人的素质。
    支持方言保护的观点则认为,方言并不是粗俗的语言,英语起初也有粗俗的俚语。北方人不应当称听不懂的语言为“鸟语”,就像南方人不应当称北方话为“胡语”一样。地域不是相互歧视的理由,南方的很多方言如苏州的吴语,远比街头充斥着不雅语汇的某些京味方言文雅得多。
    近些年,面对处于消逝状况的方言,国内一些地方掀起方言保护行动。
    2011年,上海民间发起保护沪语行动。当年年末,上海语文学会学术会议上,82名学者联名发布《关于科学保护上海话的倡议书》,倡议幼儿园、中小学生在课外时间可以说上海话或其他方言,全市公共交通上要有上海话报站,上海电台和电视台开设上海话频道并对上海话书面语开展正字、正音活动。2012年2月,一位上海“80后”软件设计师,设计了一款沪语手机输入法,软件发布一小时,下载量即达到1500人次。另一名“80后”上海人开发的沪语手机输入法登录苹果手机系统,也引发一片叫好声。
    有一件事最让国内致力于保护方言的人士感慨,那就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汉语方言收集和保护的竟然是两个外国人。两个美国在华留学生建立互联网方言故事平台——《乡音苑》,并于2013年上线,网友可向网站传“方言故事音频”,以口述史的方式绘制汉语方言地图。两年多来,已经有网友上传了全国400多份地方方言故事。3月17日,记者查阅《乡音苑》发现,山西省已有来自汾阳、高平、阳城、翼城、武乡、平定、忻州的网友向《乡音苑》上传了方言故事音频。
    对保护方言,我省没有如上海那样出现保护方言行动。但是,对于方言的价值,我省一些从事曲艺工作的文化界人士认识深刻得多。
    过去几年,在晋城电视台工作的司剑虹主持着一档晋城方言版的脱口秀节目。这档节目开播于几年前,最开始一周一期。后因观众反映强烈,节目从周播变成日播。用地道的晋城方言才能讲得好晋城的故事,司剑虹这位方言表演艺术家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掌握好这门语言。

本报记者 梁成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