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气管炎做隔蟾灸呼吸更顺畅!

 janet2000 2015-03-22

  北京灸道堂中医研究院艾灸师表示,隔蟾灸又称隔蟾蜍皮灸,就是以蟾蜍皮作为隔物而进行施灸的一种灸法。最早载述于明代的《类经图翼》:“用癞虾蟆一个,破去肠,覆疬上。外以真蕲艾照疬大小为炷,于虾蟆皮上当疬灸七壮或十四壮,以热气透内方住,亦从后发者先灸,至初发者而至。若虾蟆皮焦,须移易灸之。”此处乃用于治疗瘰疬。

  北京灸道堂中医研究院艾灸师表示,隔蟾灸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炎杀菌。

  【适应症】

  用于瘰疬(淋巴结核)、疖肿、痈疽疔疮(初起或溃后久不收口)、发背、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乳腺炎、痔疮、皮肤感染等症。

  【施灸准备】

  大艾炷,活蟾蜍一只(破腹去肠或剥取皮),镊子,火柴,线香,灰盒,甲紫等。

  【施灸方法】

  取略大于所灸穴位或患处范围的蟾蜍皮一块,将其内面平铺于所灸部位,上置艾炷,用线香火点燃施灸,施灸过程中,若蟾蜍皮出现干裂,可用生理盐水将其湿润,以避免烫伤。每次灸7~14壮,以灸至自觉热气内透为度。

  【注意事项】

  (1)施灸时应使患者的体位处于平正舒适状态,既有利于准确选定穴位,又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

  (2)蟾蜍皮的大小应大于病灶范围。

  (3)施术的诊室,应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烟尘和蟾酥皮蒸气过浓,污染空气,伤害人体。

  (4)蟾酥皮很薄,施灸时应该密切观察,当蟾蜍皮呈现干裂时,可用生理盐水湿润之,以避免烫伤。

  (5)在施灸过程中若不慎灼伤皮肤,致皮肤起透明发亮的水泡,须注意防止感染,处理方法可参照无瘢痕灸法。

  (6)灸后宜暂避风吹,或以干毛巾覆之轻揉,使其汗孔闭合,以利恢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