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胀脘痞验案(枳朮汤、半夏厚朴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红酒杯666 2015-03-22
  患者丛**,女,50岁,2014年10月20日就诊,诉胸闷脘痞,胃脘及上腹部胀闷不舒,病位较弥漫,口苦,咽部堵闷感,纳差,睡眠欠安。平素情志不畅,思虑较多。舌暗,苔腻微黄,脉细弦滑。予健脾化痰、理气和胃:

  枳实15 g 炒白术15 g 厚朴10 g 法半夏15 g

  茯苓15 g 生姜10 g 苏梗15 g 白蒺藜15 g

  柴胡10 g 赤芍15 g 陈皮15 g 黄连6 g

  乌药8 g 百合30 g 炮姜10g

  7剂 水煎服

  复诊2014年10月27日。患者诉胃脘及腹部胀闷感显减,唯感胃脘微胀,范围局限,肠鸣,振水声,呃逆,恶寒,便一日2-3次,不成形。舌暗苔白腻,脉细弦滑。改拟健脾理气温胃散寒:

  桂枝15g 炙甘草10g 干姜15g 红枣15g

  麻黄 6g 淡附片10g 细辛3g 枳壳15g

  炒白术15g 白蒺藜15g

  7剂 水煎服

  随访:患者药后胃脘、腹部胀闷感消失,肠鸣、振水声基本消失,呃逆缓解,纳食增,便调,睡眠渐安。后未再反复。

  按:患者更年期女性,平素情志不畅,思虑过多,肝气郁结,久之气滞痰阻,结于咽喉,则为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及《金匮》所述“咽中如有炙脔” 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结于胃肠,则胃脘、腹部胀闷不舒,饮食无味;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呃逆连连;日久痰湿困脾,脾胃虚弱,水走肠间而闻肠鸣、振水声,便稀不成形。故治宜疏肝理脾、理气化痰。史老师用枳朮汤健脾理气、行气消痞,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百合乌药汤散寒理气,又兼顾护胃阴,以防前面诸多辛燥药物伤阴。考虑患者情志因素,加白蒺藜、柴胡疏肝理血。方中有辛散、有降逆、有疏泄、有温通、有健脾、有益阴,故能起到疏肝、健脾、理气、化痰、降逆的综合作用。7剂药后,症已大减,唯感胃脘微胀,肠鸣,振水声,呃逆,恶寒,便不成形。此时患者痰阻症状已不显,而表现为脾胃阳虚,水饮停聚之证,故以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治之,本方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由桂枝、生姜、甘草、大枣、麻黄、附子、细辛组成,有温阳散寒、通利气机之功,用于治疗水饮所致的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之“气分”证。所谓“气分”,即指寒气乘阳之虚而结于气。故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平逆降冲,去芍药以防敛阴, 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利水。故“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因此患者病由气郁气滞而起,故仍强调疏肝、理气、健脾,配合枳朮汤、白蒺藜,以求周全。

  史老师批语

  枳朮汤重在行气利水;半夏厚朴汤着重开结化痰,理气降逆;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则以温阳散寒、宣散水饮为主。三方各有差异,总不离“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贺琳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