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做科研上黑榜,论文伤了多少医生? 医学界微信版

 月下春水闻天籁 2015-03-22
  烦心的“上榜”医生

  2015年元旦,重庆西南医院的主治医师小陆(化名)过得有点烦,因为她发现自己的名字竟然出现在了医院内科大楼旁LED大屏幕的黑榜单上。

  LED大屏幕持续滚动着两个榜单,一个红榜,一个黑榜:如果谁提交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获批,就会上红榜;谁要是有资格却没有提交申请,就会上黑榜。

  悲催的是,小陆属于后者。不仅如此,这一红黑榜还在医院的内部网站上进行了公示,甚至还打算挂到外科大楼的大厅里。

  “丢人丢到全院去了,还要罚款4000块,我们科室还会因此被扣分……”虽然硕士研究生毕业进入临床工作的小陆,对于当医生需要做科研、写论文有所预期,但突如其来的曝光压力,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

  小陆说每年的十二月份到第二年的三月份,医院不少同事和自己一样都要在科研基金项目申请上折腾近三个月时间,由于去年这个时候自己正在准备考博耽误了申报,因此今年的科研基金申请季再次来临时,自己就成了被通报的一员。

  而之所以选择读博,小陆苦笑说,“还不是为了科研进步嘛!年年都要论文、基金、专利,没论文怎么评职称?没科研没法生存啊……”

  群体之痛

  事实上,科研论文痛非小陆一人之遭遇,在中国上至高年资医生,下至住院医都不能幸免,本次小陆所在医院全院通报的黑榜名单中,就有一些医生是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

  对此,广州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原内分泌科主任兼大内科主任周昭远深有体会。因为对科研论文“不感冒”,这位年过五旬、临床技术水平过硬的大医生,虽然带过的学生不少早就已升主任医师,但他至今却仍是副主任医师职称。

  甚至连基层医生亦饱受煎熬。在浙江杭州市的一家社区卫生中心,一位80后社区医生目前也正在为论文发愁,到处托朋友找关系,只求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纸论文。

  推力强大

  虽然许多临床医生对于搞科研、写论文痛心疾首,但骂归骂,论文还是要写。毕竟谁都不会跟职称晋级、涨工资过不去。

  这还要从中国的临床医生评价体系--职称评审制度说起。从医学院毕业进入临床工作后,一个以科研论文为核心考核指标的职称晋级之路随着展开,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一路走下来长达十几年甚至数十年,有些则像周昭远医生一样,一辈子都未能“通关”(“通关”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名额、学历等)。

  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这种医生评价制度堪称奇葩。

  以美国为例,其医生职称从resident(住院医师)到attending physician(主治医师)就已经结束,且和科研无关。

  “以科研论英雄”,让一些临床技能优秀的医生倍感失落。愤怒不已的周昭远医生于2013年8月1日在个人微博上写下了这段文字:“我为什么反对职称评审,因为医生根本就不需要评什么职称,职称只是有关部门方便管理和捞取好处的手段而已,对治病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会误导病人。”

  并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不停地转发这条微博,截至2015年元旦,该微博转发已经高达4120次。

  但类似一线医生的呼声未能阻挡一些医院管理者追求科研成果的决心,因为科研成果牵扯到医院排名,关系到医院管理者的政绩和前程。

  据一位知名三甲医院的领导向《医学界》透露,事实上在行业内部,各个省市一般都有医院排名,而基金申请、论文发布的数量和质量在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甚至一些第三方机构对中国医院影响力进行排行时,主要参考的标准就是医院发表医学专业论文数量、H(high citations)指数等。

  念歪的SCI经

  对于小陆来说,最近可谓坏消息不断,除了自己上了医院黑榜,还有就是其正在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校传出将提高毕业门槛的消息,以前要求发表一篇SCI 3分的论文,据说要改成单篇5分或者两篇3分。

  搞1分SCI 有多难?作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经典八年制的毕业生,原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于莺深知其中的艰辛。

  由于对在知名SCI期刊发表论文难度有清晰的预期,有“自知之明”的于莺医生和一些同事们,在“高人”的指点下如此攀登SCI山峰:临床工作之余大家围在一起给国外SCI核心期刊论文纠错别字,以此换取微薄的SCI分数。(悲催的是,这样赚来的分数据说目前在一些医院已经不再算数。)

  “SCI”这三个缩写字母对于中国年轻医生来说,似乎已化身为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

  三位来自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的医生甚至在《柳叶刀》杂志上大声疾呼:“SCI是一个科室或医生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但它比临床竞争能力更重要吗?”并建议去除SCI文章给中国临床医生带来的负担,为医生建立更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

  年逾七旬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肖湘生教授亦在《医学界》撰文,呼吁“请SCI淡出医生评价体系!”

  然而SCI是天生恶魔,还是真经被念歪了呢?

  据了解,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创刊于1963年。通过引用指数给每本杂志算出一个“影响因子”,也就是特定年份每份杂志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率。通过影响因子对同一领域的杂志进行比较。

  据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杂志的影响因子来评价单篇论文或研究者成果的行为“不是我们所要倡导的”。

  但是在中国,“SCI论文已经成为了激励科研人员的标尺”, 甚至成为人员招聘、研究生毕业、职称晋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伴随着大量奖金的诱惑。

  而夸张的是,在医疗界,几乎所有医生都被逼写论文,大多数三级医院医生被逼发SCI。

  浙江省人民医院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勤教授向《医学界》介绍,医学作为一门创新科学,教学医院的临床医生总结临床经验、搞临床研究本无可厚非,但由于临床研究发SCI论文较难,很多医生被迫转向了容易发论文的基础医学研究。

  于是许多临床医生的时间被浪费在了“养小白鼠”上。“外科医生研究基因,有用吗?”张勤如是感叹。

  SCI如此中国化,被业界戏称“SCI代表愚蠢的中国思维--Stupid Chinese Idea。”

  在这种思维的导向下,中国沦为了学术论文的“造假工厂”,每年产出数量巨大的劣质论文,并催生了市场巨大的论文造假产业。

  据《科学美国人》2013年底发布的《中国的论文发表买卖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不少造假学术成果的项目资金支持来自我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和小陆一样,许多年轻医生经常会接到代发论文公司业务员的电话,一位三甲医院主治医师对《医学界》直言,“患者人满为患,自己每天累得屁滚尿流,哪有时间搞科研论文?” 他的应对策略是平时无暇理会,晋级职称时“临时抱佛脚”,花钱、找人,使尽浑身解数只求过关。

  翘首以盼的“以临床论英雄”

  虽然医生是否应该做科研业界尚有争论,但改革僵化的“以科研论英雄”医生评价体系,回归“以临床论英雄”已是大势所趋。

  2014年10月份,安徽省卫计委出台了一条大快人心的政策:调整卫生系列高级职称的评审标准,降低论文数量要求,重视实践与医疗安全以及动手能力;对于县级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人员晋升副高职称更是取消了论文要求。

  该消息经《医学界》新媒体平台编发后,引起全国医生网友的高度关注,单篇文章阅读人次达60万,大家对安徽论文改革的推广翘首以盼。

  很快河南省卫生计生委有关领导也在医生网友高度关切下回应称,“论文改革是早晚的事!相信也会很快。”

  该官员还表示,论文与职称挂钩,原本是全国的一个规定,随着医改的逐渐深入,原本的职称与论文挂钩的评价标准在可操作性、发挥分类指导、行为导向作用等方面作用明显不足……并强调,以后对一个医生的评定将强化临床导向,重点评审其临床工作能力和业绩。对不同类别和不同级别卫生机构人员提出不同岗位能力和业绩要求。

  但遗憾的是,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包括河南在内的其他省市,目前尚未有出台论文改革政策的时间表。

  于莺医生称自己等不起,不愿当如此体系下的炮灰,所以选择了离开;周昭远医生现退居二线并对职称晋升已无期待;但更多的医生依然和小陆一样,在迷茫中期盼着。

  小陆说自己读博很可能要延期,因为科里太忙,自己不可能长时间脱产搞科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