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数学老师来电话了

 家有学子 2015-03-22
  上午接到儿子数学老师电话,让我既吃惊,同时又有几分不安。惊的是,肯定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不安的是,孩子可能出现了棘手的事。
  卢老师从四年级开始教儿子数学课。我只在家长会上见过她两次,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和卢老师面对面交流过。之所以和卢老师没有怎么交往过,可能与儿子平时表现尚可有关系,我便没有去打扰老师。
  偶尔听到儿子谈及卢老师,虽然内容不多,但儿子对卢老师的评价很高。
  卢老师讲,韩旭本周上课有发呆现象,并且心事重重,有时发呆保持时间还较长,为了让他回过神,自己边讲边悄悄走到他身边,轻轻碰一下他的身体。待韩旭回过神来,用目光暗示他一下,继续再讲课。尤其今天数学课,他又出现这种现象,自己感觉必须要和你们做家长的沟通一下。
  听着卢老师的讲述,我内心非常感动,她真是一位好老师,对孩子的呵护是如此仔细。待我讲完感谢的话后,卢老师继续讲。
  卢老师说,韩旭这几天课外作业错误明显多了起来,这种错是以前从没有见过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希望能和我共同查找出来。
  我说,孩子在家里表现一切正常,和我有说有笑,每天我都会在放学后问他一天的心情,都乐呵呵地告诉我很好。看来,孩子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些不想说出来的话。根据老师您描述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我想到两种因素可能是孩子导致孩子发呆走神的原因。一是孩子姥姥前一段时间去逝了,孩子没有能送别姥姥,这种离别的思念之情一直在孩子内心深处发酵。二是本周日学校组织区运会,要去很远的一处体育场,需要家长负责接送,由于我周末在单位值班走不开,他妈妈又参加一个考试也走不开。尽管我和孩子商量后决定让他跟着班主任张老师去和回,但孩子总希望妈妈能陪伴他去。
  卢老师讲,你分析的这两点原因,我感觉非常有道理,通过我对韩旭同学的观察和了解来看,这个孩子非常懂事,在情感方面考虑的事情明显要比同龄孩子多很多。那我和孩子妈妈再说说此事吧,可是我不知道孩子妈妈的电话,以前我曾经和韩旭同学要过他妈妈的电话号码,可是孩子只给了我你的号码,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我说,这些年孩子可能对我更加信任吧,凡事都愿意和我商量,可能他考虑到妈妈的性格与脾气,才不愿意让老师和他妈妈接触吧?
  卢老师说,看来孩子观察大人也非常仔细呢,他也担心自己在学校有表现不好的地方,一旦老师给他妈妈打电话,怕被妈妈给批评。在学校里,韩旭有时表现不尽人意时,我从来不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而是悄悄把他叫到办公室和他谈。孩子对我很信任,有什么话都会和我说。
  我说,可能大多数孩子都喜欢老师报喜不报忧吧。韩旭现在已经有明显进入青春期前期的现象了,特别是有些心理话,他不愿意说出来,哪怕和我关系很亲密。现在表现出来倒是好事,正好我也可以做一些心理上的准备,改变对孩子以往的教育和引导方式。
  卢老师说,我对你还是比较了解的,你到学校里来给孩子们讲座,我感觉你对家庭教育的研究还是比较透彻的。所以,孩子表现明显要成熟很多。但不管怎么说,孩子毕竟是孩子,成长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们共同来面对就行。那你把孩子妈妈电话师告诉我吧,我抽空和她聊聊。
  我说,非常感谢卢老师对韩旭的关心和爱护,孩子有您这样的好老师真是福啊。你记一下电话号码吧。
  当卢老师记下电话号码后,我又补充了几句,考虑到孩子的内心感受,恳请卢老师在和韩旭妈妈聊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孩子不希望的事掩盖一下,以保护他的自尊心。
  卢老师讲,这点你放心,我会告诉韩旭妈妈,希望她和孩子谈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千万不可以简单粗暴。关于电话号码的事,可以说是从班主任张老师那里查到的,因为学校有登记的。
  又和卢老师谈了很多家里家外的细节,可以看得出,这位数学老师对韩旭的关心远比我想像的要多得多,特别是她能够和班主任张老师经常一起来分析孩子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私下引导和教育他。这些都让我有道不尽的感恩之情——孩子拥有这样的老师,他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挂断电话,我陷入沉思。
  孩子的成长速度,尤其内心世界的变化,尽管我自认看得很透彻,但仍有一些盲点,是我所没有触及到的。如果不是老师如此负责,如此坦诚,可能我仍会忽略掉。
  从刚才谈到的两点导致孩子走神的因素,再拓展思考,又想了很多,逐渐思路清晰起来,开始计划怎样和孩子在适当的机会深入谈一谈。特别是要从老师这里进一步了解她和孩子妈妈交流后的信息反馈,以便于调整今后育儿的方向和目标。
  一次电话沟通,重新审视孩子,也重新审视老师和自己,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缝结合,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