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的艺术——浅析影棚人像的基本照明设置

 寒塘书斋 2015-03-23

光的艺术——浅析影棚人像的基本照明设置

镇魂  2014-10-8 10:23 0 0

        摄影本身就是一门光的艺术,棚拍布光亦如此。布光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一种布光方式从头用到尾。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脑中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布光计划,要根据被摄对象的外貌、状态、内心情感等因素构建布光方案,然后根据艺术表达方案来选择具体的灯具设备,从而创作出精美的艺术作品。


王真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硕士。现为中国传媒大学讲师,国家高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影棚人像有4种基本照明设置,分别是蝴蝶光照明、环形照明、伦勃朗照明、分割式照明。在从蝴蝶光照明过渡到分割式照明的过程中,每一种方式都能让脸看起来更加消瘦,也更能表现面部皮肤的质感,因为光线越来越集中到面部的一侧。



蝴蝶光照明

蝴蝶光照明  尹漫褀 摄 

指导老师:王真


蝴蝶光照明光位


        蝴蝶光照明,也称为派拉蒙光,因其会在人物鼻子下延伸至嘴唇处形成蝴蝶状阴影而得名。对于女性来说,蝴蝶光照明是最能美化人物的布光模式,多用于表现女性优雅浪漫以及高贵典雅的气质。这种布光方法主要依靠的是前置高位的主光,也是顺光的一种用光方式。

        蝴蝶光的布光方式通常是将主光源置于镜头光轴上方,也就是在被摄者脸部的正前方,由上向下45°方向投射到模特的脸部,在鼻子的下方投射出似蝴蝶形状的阴影,当主光使用较硬的光质时鼻影效果明显。通过这个阴影的形状可以确定制造蝴蝶光的灯光位置与平衡。人物脸部下方的阴影处要使用辅光或反光板补光,辅光处在相机的正下方,用来照亮颈部和面颊的阴影,调整反差。如果想再进一步使人物脸部达到亮丽的效果,可在人物的侧面再使用反光板进行补光。如果使用深色、暗色背景,还适宜加用轮廓光和背景光,从而使得主体和背景更富有空间感,使画面更具艺术性。

        蝴蝶光照明会强调出人物脸部的结构,并且给人物脸部带来一定的层次感,因此这种布光方法最适合拍摄面部棱角骨骼分明的女性。蝴蝶光照明会给人物脸部和颧骨上加上高光,并在人物脸部形成阴影,这种布光方法既适用于拍摄正面人像,同时也适用于拍摄七分面人像。



环形照明

环形照明 石敦敏 摄  

指导老师:王真


环形照明光位图


        环形照明是在被摄者面部的阴影部分产生环形状阴影的人像布光方式。环形光照明是在蝴蝶光照明的基础上稍加改动而形成的。而这种布光方式不同于蝴蝶光照明的地方就在于布光时降低了主光的位置,并将其向离被摄者更近的方向移动。从而鼻子下面的阴影会在面部有阴影的一侧形成一个小圆圈,而这个鼻阴影就是环形光与其他布光方案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要创造一个环形布光方案,就要求主光与之相对的一侧面颊上投射出一个向下的弧线形鼻阴影。通常情况下主灯在高光位45°角左右打向主体,辅光加柔光箱。环形照明中,辅助光一般安置在相机旁边。环形照明的辅助光应为散射光,辅助光不能在被摄者的面部产生投影,当然这个辅助光也可以用反光板代替。

        为了使得其能在颧骨的下方投射出完美的弧形阴影,环形光的灯位必须足够高。环形布光法也能够弥补平光布光方式的不足,有利于强调人物轮廓光的立体感,使得画面拥有一种真实的空间感。环形光比较适合拍摄脸型较圆的人物,在颧骨的下方投射出的恰到好处的弧形阴影可以使脸型显得比较瘦。



伦勃朗照明

伦勃朗照明 王莹 摄  

指导老师:王真


伦勃朗照明光位


        伦勃朗照明是从荷兰画家伦勃朗在群像油画《夜巡》中对光线造型的运用中借鉴而来的。采用这种布光方式的肖像画面整体为暗影调,依靠强烈的正侧光照明使被摄者脸部的任意一侧呈现出倒三角形的光斑。伦勃朗式照明会产生较高的反差是其不同于其他布光方式的特点,但如果适当合理地运用反光板和辅助光减少画面反差会使整个肖像的表达效果更为出色。

        与环形照明相比,伦勃朗照明的主光位置更低,灯位更偏向侧方。因为在这种照明方式中主光几乎都来自拍摄对象的侧面,所以画面阴影的位置依赖于被摄者头转离相机的角度。在拍摄时选择硬光或软光作为主光都可以,两者的画面效果各有侧重。在伦勃朗照明的模式里,常使用轮廓光塑造面部两侧轮廓,制造鲜明的亮区,丰富画面的影调。

        光比的控制是伦勃朗照明的难点,拍摄时要学会使用辅助光或反光板来对明亮区和较暗区的光比进行控制。拍摄女性时,光比一般控制在1:4左右,而拍摄男性时,光比一般控制在1:16以内,当然在选择光比的时候还要考虑影调的因素。



分割式照明

分割式照明 沈乐璇 摄    

指导老师:王真


分割式照明光位图


        分割式照明是一种把拍摄对象拍苗条的最理想的光线。它可以让胖脸变瘦,宽鼻子变窄,适合个性或气质较强的人物。分割式照明也可以和微弱的辅助光一起使用掩盖面部的不对称,只用主光不用辅助光会产生更强烈的戏剧效果。由于分割式照明所具有的特殊效果,使那些比较追求个性的人物,如艺术家、音乐家能在其中得到更好的表现。

         明暗对比一直是摄影中最常见的一种对比手法,不仅仅在人像摄影中,在更多题材的作品创作中都可以见到。不同位置,不同强度的明暗对比,赋予作品一种神秘的气质。分割式照明是一种基于明暗对比的用光方法,它不用色彩,而是用对比度来烘托主题,塑造人物。分割式照明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层次感和神秘感。我们利用这种方法赋予人物一定的气质,削瘦人物的脸型,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在人像摄影中带给我们别样的美感。

        在影棚拍摄人像,与户外拍摄和利用室内现场光拍摄在用光方面极不相同。每一束照明光线都要由你自已用照明灯具“造”出来。而且,户外只有一个太阳,光线的处理自然相对地容易一些;影棚则不然,拍摄一幅人像照片,一般来说要用两盏以上的灯光,有时要用四盏、五盏,甚至更多,这些灯光都要你自己去放置,去调控,如果不懂得一点方法,必将手忙脚乱,不得要领。如果不会布光,即使只给你两盏灯,也可能布得乱七八糟;而会布光的人,多布几盏灯也不显得乱。总之,要视具体情况,该布几盏就布几盏。绝大多数的人像摄影作品是摄影师善于使用各种灯位并且精心调整光效的产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