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日

 丫丫111 2015-03-23

○生日:

“生日”可是每人都会离不开这个特有的固定名词了。除开不为人知的日子外,我相信几乎所有的正常人都是想要过“生”日,而没有人想要过“死”日的了。这即是说:“人只知有[生日]而不知有[死日]”对吗?固然,生日是欢喜之日,死期是悲痛之时。所以世人们从来都是只往好事上想,从来都不会往坏事上去想的。这就是上苍为什么不能给每个人一个完美的答案,让你不能够提前预先知道怎么死得了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人生得失总归[]”一说。

我觉得现在的人们在对待“生日”这个问题上是衡量一个人兴衰程度,也就是时髦的语言“人脉”的关系了。前来参加的人数越多,越能代表着此人的“人缘”就越好,当然,这里可能也有些包含着借机敛财的心态。你想,不用说自己在过生日会形成这样的气氛,就是直系亲属过生日有时也会广发“请柬”帖了的,这还不是在赤裸裸的在公开敛财呢吗?诚然,这是指那些个有点权势的人所为的勾当了。

你即便就是普通人家在过生日时也有时是大操大办的不亦乐乎,其实这本来应当是很正常的庆贺,在众多的人口之家,目的是能够把大家给聚集到一起,团聚一下平时或许是因为工作太忙而不太走动的尴尬局面,稳定一下大家彼此之间的情感关系,以能使得在日后的生活中互相的能有个照应了。呵呵,其实,最终的目的就是:“给嘴上寿”更为的贴切。

过去由于经济条件上的限制,大都是在自己里摆上几桌席,请上各自的家眷,一家主人忙的是不可开交,吵吵闹闹,兴奋得很呐。家里有老人的会给子女们蒸上一锅热气腾腾的大“豆包”,意喻着“让儿女们多张几个心眼,免得一个个傻了吧唧的”意思。虽然这只是个“祈愿”,可我们家这哥几个从小到大,豆包也没少吃了,但仍然是个个的糊里八涂的没出息。可见,有些个美好祈愿的说法也不是可靠的哦,算是自己在安慰自己了的。

现在好了,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发展,房间也大都比以前的面积宽阔了,在经济上基本上都是能够拿的出手了,但却是由于某种不确定的因素存在,竟然是几乎都奔向了饭店去聚齐儿,该送贺礼的送贺礼,该说笑的说笑,该买单的买单,表面上看起来是很热闹了的,其实谁的心里都很清楚了,虽然表边上的欢笑是强作装容,但在内心里都知道谁的心事有几分了。这里除了“大拇哥卷煎饼,自己吃自己”之外,余下的是虚假的面容,内心的鄙视。因为现在的人们对于亲戚是很少有太多太重情感的,而是对钱财很有感情的。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只因为都怕劳动,玷污了自己的成本,弄脏了自己温馨的家庭,扰乱了自己精心打造起来的安静舒适的环境,所以才会选择去饭店举办庆贺“生日”了的,难道不是这个理吗?这里先声明,是指那些个家里面积足够容得下的许多客人的家庭,非指面积小的家庭。诚然,也有家里面积大的人家也会因为有个别原因而在饭店举办生日的(此一说,尽管我是狗戴嚼子——胡嘞)。然而在乡下,这种情况确实不多见的。

呵呵,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许有人会以这样的语气来问我的:“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了。嗯吶,丝毫没有这层思维意识了。

我们家是属于是另类家庭,除了在给患病的父亲生前过了几回寿辰外,余下的是从来不过生日了的,说不给每人过生日,很显然老妈自然会有她的道理了。你想啊,家里人口众多,这个月的某天给这个子女过完了,过个把月的某天又会给那个子女过了的,依此类推,再加上这个节需要改善生活,那个日要是来了客人也得应付一下,这就基本上是没完没了的了。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有钱人家天天过节,月月过年,无钱的人家是逢年过节才会庆贺一番的。俺娘总是在教导我们:“富日子要当穷日子过,年节好过,平常的日子不好过。”所以,我们家人在老爹故去之后,是再也不会给谁过生日了的。有件让我一直是耿耿于怀和愧疚的是在前年的秋季,大伙就张罗着给俺娘准备过一次“寿”,可是俺娘说啥也是不让过的。那天的下午3点多钟,我满含浸泪地对我妈说:“既然您不让我们给您过寿的话,…… 妈,要不我给您磕个头吧。”我妈坐在沙发上气愤的骂我:你敢!你磕,我就敢打你!”当时那种滋味是太难受了,起初很不理解,为啥不让儿子给她磕头呢?过后,我终于明白了老妈说的话:那就是意味着:“死别呀!”那时此刻的我,已不由自主的潸然泪下了。

我拙劣地认为,给孩子过生日无非是为了有个乐趣和期盼将来的长大成人;给自己过生日无非是为了纪念一下自己的出生日期感叹一番;给老人过生日(寿辰)无非是能够庆贺老人的岁绩与恩德,大家能够团聚在一起畅谈着欢乐家庭的和谐气氛。总而言之一句话:“打牙祭”。

如果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讲,就会有以下三种心态:

小孩子由于处在朦胧时期,总喜欢吃好的,喝好的,当然是喜欢天天的在过生日了,他们可谓是无忧无虑的。

成年人正处在人生的奋斗时期,也是人生的转折点,过生日自然也是在总结着这些年里究竟的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的成绩与不足,更会体验到人生的艰难曲折,往往会在这一天面对着亲朋好友慨叹一番兴奋之余中的情感诉说,个别人有时偶尔的也会留下几滴激动的泪水。

老年人在过寿的时候,她/他们的心情更是感慨不尽,尽管面对着众多儿女,孙男嫡女们,亲朋好友们祝福贺寿的祥瑞欢乐气氛,但有一点会是令所有的人们始料未及的心情感慨翻腾,这是什么呢?又能怎样的溢于言表呢?如果假设我说的在理的话,每当在给老人们贺寿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老人们脸上的表情不是那么的自然和异常的兴奋,她/他们的高兴劲儿有时也是装出来的。他/她们的感慨实在是太多啦!表情也是复杂了!如果所养育的儿女们都有出息的话,他/她会是很高兴了的,也会为自己感到自豪和庆幸。倘若是没了一个老伴,或者是失去了一个儿女,或者是因为犯了错误而被关进大狱了的儿女,或者是已离了婚的儿女,再者是远在异国它乡而不能回来团聚的儿女们时,此时做“老人”的心情能好受的了吗?能说这也是在“贺寿”吗?不如说是在遭罪。诚然,这里我指的是有着正常思维理念的老人们而言的,而对于那些个“糊里巴凃”,患了“痴呆症”的老人们则是不适用了的,因为他/她们都已经是“植物”人的状态了,哪里还有什么正常思维可讲呢?

我们家里的我,可真是个糊涂虫的糟老头,和老伴儿“发婚(昏)”已经是30年了,到现在竟然对她的准确生日是一无所知,因为我们家人都不过生日的,自然她也就从不提起了的。按照多数人的庸俗理念,好像我是多么不关心老伴生日的,这是不是有点冷漠和荒唐的呀?呵呵,其实不然,我和老伴的感情是很恩爱的无可厚非。

实际上,我的愚蠢认为是:“过生日”简直是在给每人增加了一份思想负担,应当说是在忆苦思甜,有道是:“孩生日娘苦日”。在你出生的那天某刻,咱们的母亲正在承受着剧烈的全身性的疼痛和极度挣扎在死亡线上,在这当中,还会有未能预测到了诸如:大出血、胎位转向,母子随时都有发生不可逆转的生命丧失的可能性,这就是上苍赋予给女人的最好报偿(这里指的是顺产和难产,非指剖腹产)。故此古语说:“孩生日娘苦日”是给予你最大的“恩生之报”了,这种恩德这是咱们一生也报答不完了的。所以说,与其是过生日,不如说是在给“恩母”报答生身的“苦日”啊!时至今日,我总是认为:在给自己过生日的时候,最好先要给生身父母敬上最为感谢的话语,最好的鲜花礼品,不管是你的父母是否健在与否,仍然是要走这一步程序为好,以此来求得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岂不是好?

其实,在人的心理“潜意识”当中,每过一次生日,就等于是又向前迈进“寿终”的一步,以此类推,何时能够“正寝”呢?谁也不知道啥时能光临指导了的。

在我的意识里,总会希望孩子们永远长不大,不希望她/他们过早地进入成熟的阶段,让年少的儿女们总会活在天真无邪,朦胧无知的岁月里。过早的成熟,过早的涉世,过早的成长,就会带来心理上的创伤,所谓的“成熟?”就是代表了无尽的“沧桑”苦难?不知道我这条歪理邪说是否能够站得住脚了。现在年轻女人做母亲的,有几个能知道她们的母亲在生育和养育她们时是怎样的经历过生死离别、痛苦至极、伤痕累累的慷慨创痕,有信奉基督教者大概都知道“耶稣受难记”的经历描述,但做儿女们却从未有人能从这里体验过做“母亲受难记”的艰难滋味了,有道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难道不是这个理吗?知道女人是怎么那么的自私吗?为什么会产生“婆媳不和”?为什么会如此的“护犊子”?因为:自己的儿女都是从当“妈”的身上刮掉下来的“肉”哇!能不拼尽死力的去呵护自己的骨肉吗?有句话说得很好了:“猫养猫疼,狗养狗疼,不养不疼”不是自己亲生的,怎么也不会那么得善于考虑到别人是如何的感受了。

为什么童年时期欢乐的?为什么青春时期是奔放的?为什么婚姻时期是困惑的?为什么中年时期是糟杂的?为什么老年时期是无奈的?以上这五条是否人人都能理解的出来呢?

现如今过生日或寿日最困苦的莫如是那些个:1.被儿女们遗弃了的老年人;2.被遗弃的儿童;3.离婚的孤男寡女;4.监狱里的囚徒;5.福利敬老院里孤寡老人;这五种人可谓称得上是:酸甜苦辣咸,有口难言的滋味了。这些人里面的滋味只能由当事人自己来承担了的。尤其是现如今已做了母亲,又因故而离了婚的的女人,更是在每逢自己的生日到来的时候,就会很犹然地冒起一股难以言表的伤心事来的,这种特有的心理感应只有自己才能够感应的出来,别人是不可能会察觉到的,我们常说的“善解人意”难道不就是说得“孤男寡女”们需要有个恩暖之家里的一条理由吗?过去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心酸的笑话,说是:有这么一大家人,围在桌子旁一起吃面条,这个媳妇给老公盛上一碗面条,那个媳妇也给老公盛上一碗面条,……,就是没有想到给老“公爹”也盛上一碗面条。公爹看了看周围的媳妇们,感叹地说:“要是你妈活着,怎么也会给我盛上来一碗了。”虽然这只是在讥笑不懂事的儿女们,但却不保证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儿,能不让人难过吗?

还有,前些年在东北的“兴城”听到过这样一则笑话;说是一老者家里有儿女五六个,再加上孙男嫡女就更多了,宴席上大家是说说笑笑,对老者百般讨好,什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日月长明、松柏长青”啦,等一些个拜年的话是说了不老少,把老人哄得个很是高兴了。这时有个三姑爷子是个很不善于言谈的人,看到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也没什么可自己说得了,就起身端一杯酒对岳父说:“爸,祝您老长命百岁,心情快乐!”说完后仰口就把那杯酒给灌进了肚里,屁股还没落下呢,就见老爷子双手一抬,把把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给掀翻在地上了,口里愤愤的说:照这样的话,我过这生日还有什么“劲”呢!各位能否理解为什么老人会“发火”吗?呵呵,只因为那年这老者的岁龄都已经是“九十九”岁了,再过一年就该见阎王爷去了。如此,他的心情能好得了吗?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有些理智的老人们是也不想很快就死去了的,因为他们也没活够呢?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又一个翻版。

可见过“生日”的重要性,可比“过年”要庄严的多了,尤其是离婚或亡夫的单身女人们每逢到了这天,她们的那颗本已正常跳动的心情会更加的激动和冷颤相继的在互相地交叉作用着。当有人为她送去温馨的生日蛋糕时,往往会感激的啼笑皆泪,不知道是想说些什么好啦!感激之情很快的就会言之于表。若是当没有人给她送来温馨贺岁的蛋糕时,就会感觉到惶恐不安和心里冷冰冰的那么难过了的,真正的感受到了世间人情冷暖自知的无情之态。而男人就不是那么的对此过分的追求此生日了。这就是“男人粗心,女人细心”的真实写照。

一个国家的盛衰兴亡的最根本基础就是一个字【家】!无小家难以有大家,无大家难以有国家,无国家难以有世界。要是没有了【家】就等于是“一盘散沙”,如不聚拢,任谁也不能都撮合起来的呀。所以,组成一个最小系数的“家”就是“妈(娘)”没有了妈?也就没有了温暖的家?父亲是天、是太阳、是光辉、在照耀着普天下的苍生;母亲是地、是月亮、是慈祥、在哺育着茫茫大地的各种生灵。无小溪不足以成江河,无江河不足以聚大海。可见一个完整的“家”,才是繁衍物种生息的“宗”。故而,过生日首先得要感谢恩深“父母”赐给你的“身”才是的啊!

然而,在有的时候,当上述那五种人在遇到自己生日的时候,面对着可有可无的“蛋糕”时,竟很自然的流下了感激和悔恨的泪水来了,或许那种难言的滋味是何种味道怎样的可想而知了。因此,做为男人,应当要努力的呵护这个由女人温馨垒起来的家;做为女人就要善于管理好这个得来不易的家,只有这样,才能把生日过得有滋有味儿。

生日啊?你是多么的高贵!多么的欢庆!多么的让人浮想联翩!只知生日,不知?日,足以见证是多么的富有情感动力了!(完)

    [:此文为自己的认知程度,难免会有伤人之语,还望敬请谅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