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18万件织绣藏品,苏作占一半

 苏迷 2015-03-23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张琼:

               
故宫18万件织绣藏品,苏作占一半

               
             

             

   专家讲座与《彩织极乐世界图》局部



这一残存文字就是苏州存有妆花缎工艺的有力证明

 


             
  本报记者 张丫
  明清时期,江南成为皇家纺织品最重要的生产基地。苏州织造作为江南三织造之一,与清代宫廷有着密切的联系。昨天上午,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张琼做客故宫学院(苏州),讲述了苏州织造在清代皇宫之中的重要地位,在故宫典藏的十八万件织绣藏品中,苏州织造占了一半,近十万件。更鲜为人知的是,原本都以为出自江宁织造的妆花缎,在苏州也有这项工艺。
  从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后人一窥江宁织造的繁华胜景,同时也联结着苏州织造的辉煌历史。江南三织造共同肩负着皇帝交付的使命,同时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分工,在《百家讲坛》中曾讲过,苏州织造和江宁织造一样做皇帝朝廷用的丝绸服装,江宁织造专门做皇帝用的“上用”丝绸,苏州织造主要是给皇帝做赏赐用的“官用”丝绸。张琼说,过去将江宁织造抬得很高,但据她的研究发现,实际上苏州织造与清代宫廷的关系更为密切。“苏州织造的功能实际上是非常全面的,皇帝的很多事情都是通过内务府、通过织造府在地方上着手处理。它不光是身肩织造这一项功能,苏州织造与江宁织造、杭州织造不同的一个方面是,更多零星的、特殊的任务都会交给苏州织造府来做。原来是把江宁织造抬得比较高,但我从档案研究发现,苏州织造跟宫廷的关系可能更密切一些,尤其是像织造类似《彩织极乐世界图》一类计划之外的事情都是交给苏州织造来做。”张琼介绍,苏州织造府的功能更加强大,包括玉器的工艺、奇珍异宝的采办都是交由苏州织造来做的,它的本分工作是织造,但除了完成这些分内的事情之外,它会不断有一些创新的东西出来。“它其实涉及了与清代宫廷内方方面面的事项,苏州织造跟宫廷的联系太多了。”
  苏州织造在清代宫廷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从遗留下来的丰富藏品也可见一斑。尽管还没有人精细统计过故宫到底有多少苏州织造的物品,但据张琼粗略估计,故宫的十几万件织绣藏品中,苏州织造绣制的物品占到一半,包括了成品与布料,将近十万件。丰富、精美的藏品彰显出极其高超的刺绣工艺。在这些内涵深厚的藏品中,张琼发现,苏州织造工艺中不仅有苏绣、宋锦等,妆花缎的织造苏州也有。“按照江南织造的分工,妆花缎应该是江宁织造做的,按照传统工艺的特点也属于江宁织造的工艺,但我们从藏品中发现,苏州织造也有这项工艺。”一张残缺的文字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明,“苏州织造 上用新样八丝地绒圈白牙五爪正而龙重石青龙襕缎壹疋用工料银贰拾贰两肆分叁厘陆”,这个“龙襕缎”就是妆花缎。
  苏州织造工艺闻名于世,故宫博物院保存了最巅峰的宋锦工艺藏品《彩织极乐世界图》,去年曾由苏州宋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钱小萍成功复制,这幅代表着我国宋锦最高水平的佛教图卷,画作原稿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本是乾隆为母亲庆寿着宫廷画师丁观鹏而作,张琼在研究中发现,这幅《彩织极乐世界图》应该是绣制于乾隆四十五年前后,“在这幅彩织作品的题赞上有一个落款,注明'乾隆四十七年’。”
  昨天的讲座也吸引了一些从事刺绣工作的工艺师,他们希望从苏州织造的历史中汲取更多营养与启迪。张琼认为,苏州织造技艺的传承应该秉承一条理念,那就是传统的东西不能丢。“有些东西或许你看习惯了,觉得习以为常,但是这是立足之本。我看到一些刺绣的织物上用的都是静物、花卉,甚至将西方油画用于之上。我个人认为丢掉了一些传统的东西,去绣制这些西方的油画且也不是最好的油画,它们的结合没有什么意义。图案与丝绸的结合应该最大限度地表现丝绸的美感,它的光泽、轻柔等各种特点。”她说,苏州丝绸的特色是秀丽、典雅的,她觉得现在有些作品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来。“创新在用途上可以创新、可以多元化,但它的质地,它身上所特有的某种气质,不应该丢掉,只是在用途上可以多元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