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族服饰】嗜银的苗族

 文化龙乡 2015-03-23
嗜银的苗族
没有哪一个民族像苗族这样嗜银的。这只要看看苗族女性的服饰就全能明了。每当节日或婚嫁,苗族姑娘便银衣盛装出场,从头至脚前前后后的“全副武装”。其装饰之华丽精美,令人眼花缭乱。而姑娘们却个个显得雍容华贵,走起路来,婀娜多姿,银铃叮当。记得一次在雷山县郎德寨,看到两个5、6岁大的女孩也头戴银冠,项挂银圈,胸佩银锁,很是惊诧,毕竟那些个银,也是有相当分量的。一般来说,配齐全身银饰,其重量也近达20斤。
其实有许多民族也都喜欢用银作装饰,但无论品种还是款式都不及苗族。苗族的银饰有头饰、耳饰、颈饰、胸饰、背饰、衣饰、手饰、脚饰。每一部位的银饰,又有不同的品种和款式,其品种之繁多与款式之丰富,大概是能想到的装饰用途都想到了。比如我们常见的头饰,就有银牛角、银凤冠、银扇、银抹额、银插花、银簪、银梳……如果没有亲眼目睹,恐怕听说了也未必能明白那物品是什么样的。在贵州省博物馆里,仅耳环一项,就有一百多种。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一向认为银器可以避邪,而将贵重的金银穿戴在身上也是一种财富的展示。戴上银饰既富又美,何不追随呢?所以苗族的女孩打一出生起,父母就开始为她攒银子,一直要攒到女儿出嫁为止。待到女儿出嫁那天,身上所佩戴的银饰越多,父母脸上就越有光。相反,便觉得丢脸。但是,父母的财力也是有限的,大多数人家拼其一生的心血,也只能攒够长女的银饰,所以苗族姑娘并不是人人(尤其是身为次女)都有享不尽的银饰。而且一旦结婚,一部分的银饰会成为以后的陪葬品,而另一部分,又会传给自己的女儿。
嗜银的苗族
然而贵州并不是白银的产地,哪有如此之多的白银供应?所以年代早些时基本上都是到邻近的湘西购买。以物易物。后来看了一些资料得知,苗族历史上银饰的加工原料,主要是银元、银锭。这意味着苗人日积月累攒下的其实还真正都是货币银子,然后再投入熔炉熔化,重新铸造、加工成银饰。由于每个时期银元的纯度不同,所打制出来的银饰的质量也就不同。比如在用银量最多的黔东南地区,据说在民国时期,雷山之北的银料来自大洋,纯度相对较高;而雷山之南的来自贰毫,成色就差些。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充分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政府每年都会低价调拨一些民族专用银来供他们使用。
不过,考察一下苗族的历史发现,苗族用银的现象并不是古来有之。它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