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什么?

 昵称22302326 2015-03-24
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就好比是一个战斗团队,我认为”凝聚力“与”战斗力“最重要否则,就如一盘散沙,产品再好,.经营理念再高也不会创造出多少业绩的。
  个人拙见,仅供参考,祝朋友周末愉快
企业,最重要的是什么?第一是人,第二是人,第三还是人!如何组织创业团队建立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是人力资源治理的关键。团队是人力资源的核心,'主内'与'主外'的不同人才,耐心的'总管'和具有战略眼光的'领袖',技术与市场两方面的人才都是不可偏废。创业团队的组织还要注重个人的性格与看问题的角度,假如一个团队里能够有总能提出建设性的可行性建议的和一个能不断的发现问题的批判性的成员,对于创业过程将大有效益。
  作为创业企业核心成员的首席执行官还有一点需要非凡注重,那就是一定要选择对项目有热情的人加入团队,并且要使所有人在企业初创就要有天天长时间工作的预备。任何人才,不管他的专业水平多么高,假如对创业事业的信心不足,将无法适应创业的需求,而这样一种消极的因素,对创业团队所有成员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能是致命的。创业初期整个团队可能需要天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在不停的工作,甚至在做梦的时候也会梦见工作。高科技企业创业通常是以技术创新为主,因此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是高素质。对于项目核心技术人员,要舍得花投资延聘最优秀的专业人才。
  一个创业企业开始的时候需要在各方面节俭,但是对于技术人员要舍得投人。曾经就有人说,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可以抵得过一百个优秀的程序员,对于数量极少的这种人才,应当在薪酬、员工期权等方面尽可能予以优厚待遇。企业在创业之初,就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员工考核方案,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定期进行有效考核,至于考核的方式,采取量化或者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各有其长,各企业可以参考其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只有考核方案还不够,还要有一个员工能力发展计划,帮助员工在工作中、企业内部培训中以及自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一个发展计划有时候比丰厚的薪酬更能吸引高素质的员工,对于高科技企业尤甚。
  创业初期,创业团队的成员大都是朋友,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创业团队都要经过一个痛苦'洗牌',或许有的人不能认同理念,或许有的人有其它的打算,或许有的人不称职。事实上即使对最富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他们最怕的事也是解雇员工。对于创业企业,在创业初期这个人员变更是很大的问题,即使很难也要换,要有果断换人和'洗牌'的勇气。
  有个办法,就是坚持一种理念:公司不是私人的,是大家的,不能顾及私情,要出于公心换人,这个道理不一定行得通,但是能否坚持这种理念,决定了能否正确贯彻换人的决策。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经常要接触一些企业以及企业家,简单的归纳、下,这些企业不外乎以下三种类型:一、正如日中天;二、曾经辉煌过;三、仍在创业时。接触的人多了,我们便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第一种类型的企业大多保持着当年创业的精神,有的还提出了'二次创业'甚至'三次创业'的口号;第二种类型的企业大多是忘了本,或者败在后一代手中;第三种类型的企业创业的激情正汹涌澎湃,假如继续保持,就很可能成为第一种企业,反之就会沦为第二种企业。
  在经历了雪压枝头的重负之后仍然能够保持梅花的本色,是一份难得的境界。笔者的客户,天津大海食品的董事长王孝政先生,从借贷300元开始创业,在开业的第一天,没有举杯庆贺,而是贴上了一幅对联:今日开张,何时倒闭。横批是'开业大愁'。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现在企业每年销售额已经达到2个多亿,王孝政却仍然保持着当年的忧思意识,'开业大愁'的警句至今仍张贴在公司的会议室里。打江山需要创业精神,坐江山更需要创业精神。
  笔者熟悉的一个企业家,在天下大势已定之后,便辞退了功臣,开始了个人独裁和家族垄断,在其公司的一百多名高级职员中,竟然90%以上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其财务状况混乱到继续为死了的职工发工资的程度,结果使竞争对手后来居上,公司亏损严重,濒临倒闭。许多闻名的企业家在拥有亿万财富之后,仍然保持着一种朴素的精神和合作的激情。松下幸之助、洛克菲勒、刘永行等等莫不如此。身为大陆首富的刘永行,天天的日常开支竟然不超过100元。对于真正的企业家而言,创业的精神,并不是对人生某一阶段的非凡要求,而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贯穿于长长的一生中,就像吃饭、睡觉、呼吸一样,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