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我们不再去医院看病?

 春满庭苑 2015-03-24

2020年,我们不再去医院看病?



   

        2015-03-23 12:29:27 来源: 福布斯中文网(上海)   

   
   

       
       

           
      
                   
  •    
                   
  •       
                   
  •   
                   
  •    
                   
  •    
                   
  •    
                   

  •            
 
       

       
               

           
            0
       

               
   


           

               

李好

李好  



在肉身的你之外,仍有一个数字化的你。当可穿戴设备可以构筑你的身体的全部指标时,我们还需要去医院看病吗?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的答案是,五年后,新的商业模式和概念会大面积在移动医疗领域爆发,所有的医生将超越物理的界限,远程获得用户的身体的所有数据,并完成对非急重症患者的干预。而大型综合医院会往专科化、碎片化、网络化三个方向大幅度调整,医院在医疗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将大幅下降。


张锐解释,现在的医院处于医疗环节中的物理中心。现在如果我们身体有病,最重要的一个能够为病情进行诊断的地方是医院,也只有这里患者才能对接医生。“为什么有病一定要去医院呢?为什么不能有更高效果、更低成本的方式呢?为什么整个产业的中心要放在医院呢?我们只有到医院里才能找到医生,这是一个连接场所,但也为此而阻断,因为它的成本太高。”张锐认为,未来用户将通过互联网而连接医生。


与此同时,当移动医疗价值链条成形,更多用户可以借助互联网完成从诊断到治疗的过程,更多的医生将脱离体制,张锐判断大型综合医院将转型为急重症和疑难症处理中心以及科研中心。大量碎片化的医院出现,个人诊所和社区诊所将成为处理常见病、轻症的主要场所。


在德勤 《2020健康与生命科学趋势报告》,同样提到在2020年,在线病人呈指数级增长,并且成为众多数据的丰富来源;大量的医生可以通过多种设备获取到患者的病历,患者也能够获取到的更多的自身健康数据;医疗护理将不再会限制在诊所或者医院,家庭将会成为医疗护理的主要场所。


张锐认为,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和核心在于EHR(电子健康记录,electronic health record)。EHR包含最底层的基因数据、实时生理数据和病理数据,这些数据开放出来,聚合在一起构成数字化的你,只有有了这样的你,医生才能对你进行干预,并且理论上全球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医生都可以对你进行干预。EHR的成形将让医疗将超越物理的概念,家庭将成为未来医护的主要场所,患者在线数量增长。医生可以通过EHR对用户进行健康防护、疾病预警、用药管理,EHR将会成为一个人和医疗健康联系的中心和纽带,我们有可能通过基因检测、大数据、健康数据等而进入精确医学阶段。


“EHR是医患之间操作系统和沟通界面,比如苹果,现在在做的就是构筑EHR。” 张锐认为,苹果发布iWatch后,这个市场的第一个引线已经被点燃。苹果也确实毫不掩饰自己在医疗领域的野心,并真正启动了移动医疗机制。在今年三月的iWatch发布会上,苹果公布全新的医疗项目Research Kit,首先推出了五款针对不同病症的应用,包括帕金森综合症、糖尿病等。其中苹果和北京的宣武医院的合作,将依托苹果手机和iwatch平台研发设备,对帕金森综合症患者进行动态监测,追踪病人的震颤、步态、动作快慢、发声变化、基本生命体征以及生活相关信息。如果研发顺利,它将可以打破原本帕金森发病不定时的治疗瓶颈,对于在诊室里没有发病的患者,可通过穿戴式设备的随时监测,动态、连续记录发病时的数据,方便医生收集,并提出更好的治疗方案。尽管在精确度方面受到质疑,但它仍然为医学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病患数据获取渠道。




EHR成形的关键正在于以iWatch为首的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发展,按照德勤的预测,可穿戴设备会持续地检测身体的各项数据,消费者和医疗机构之间将通过各种终端实现健康数据的无缝连接以便用户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目前可以追踪更多参数的更高级的传感器正在研发中,包括苹果、三星等巨头在内的公司正在进军可穿戴市场,将研发资金投入在健康技术上。挑战之一在于,可穿戴设备是否可以在五年内达到全面家用的水平。除此之外,让人们去戴这些设备是一个挑战。Endeavour Partners公司在去年进行了一个民意调查,发现34%购买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人在6到12个月后就停止佩戴。如果可穿戴设备可以解决精确度问题,并成功培养用户习惯,传统医疗模式的关键壁垒将被攻破。


至于在此过程中的政府态度,张锐认为政策不仅不会是阻碍,反而会起最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医保筹资水平已经到了极限,但是消耗水平不断突破,如果到2017年整个中国医保赤字,怎么办?”张锐认为很多政策趋势表明政府一定会采购、会使用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集约化的服务,“政府将是这场医疗变革中最重要的动力来源。”





                                                                               

                    netease 本文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福布斯中文网www.ForbesChina.com
                                   

                           

           
                                                           
                       

   

      
       

           
      
                   
  •    
                   
  •       
                   
  •   
                   
  •    
                   
  •    
                   
  •    
                   

  •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