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枢·经脉第十

 山东中医竹林 2015-03-24
灵枢·经脉第十

本篇讨论了经脉的理论,肯定经脉有“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详述有关十二经脉的循行径路,各经的“是动病”、“所生病”的虚实证候;另外讲了五阴经气所出现的特征,并说明十五经脉的作用,综上各点,可说这是一篇针刺经脉的重要文献。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服」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纲,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雷公问黄帝说:禁服篇说过了,针刺的道理,首先是经脉,揣度它运行的终始,知道它的长短,向里和五脏相联系,向外和六腑有分别,希望详细地听一下它的道理。

黄帝说:从的最初生成,首先形成于精,由精发育而生成脑髓,此后就逐渐形成人体,那骨胳象是墙的两头木柱,经脉象是营房彼此相连,筋象是绳索,肉象是墙壁,卫护骨脉筋肉的,有皮肤毛发。五谷入于胃,化生精微,脉道借着它贯通,血气也就运行不息。雷公说:我希望听到经脉最初发生的情况。黄帝说:经脉的作用,可以决断死生,处理百病,察明虚实,作为指导临床来说,不可不明白它。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循臑(nào)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mào,烦乱),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肺手太阴的经脉,从中焦腹部起始,下绕大肠,返回循着胃的上口,上膈膜,属于肺。再从气管横走而出腋下,沿着上膊内侧,行在手少阴与手厥阴两经的前面,下至肘内,沿着臂的内侧和掌后高骨下缘,入寸口,沿着鱼际,出拇指尖端;它的支脉,从手腕后,直出食指尖端内侧,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从本经脉气所发生的病变,肺部感觉胀满,气不宣畅,喘咳,缺盆部位疼痛,厉害了,病人就会交叉两手按着胸部,这是由于臂部经脉之气上逆所致的。从本经所主疾病来说容易发生咳嗽上气,喘促,心烦,胸满,臑臂部的内侧前缘作痛,厥冷,手掌心发烧。邪气盛,肩背痛,小便频数而尿量减少。如果正气虚,也会感到肩背痛,怕冷,气短,小便颜色发生变化。象这些病证,实证就用泻法,虚证就用补法,热证就用速刺,寒证就用留针,脉虚陷下的要用灸法,至于不实不虚的病证,就从本经取治。本经的实证,是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三倍,本经的虚证,是寸口脉反小于人迎脉。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ǒu,同腢,肩头)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大肠手阳明的经脉,起始于实指的尖端,沿实指上侧,出合谷穴拇指、食指岐骨之间,上入腕上两筋凹陷处,沿前臂上方,入肘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肩端的前缘,上出于肩胛上,与诸阳经会合与大椎。向下入缺盆络肺,下贯膈膜,会属于大肠;它的支脉,从缺盆上走颈部,通过颊部,下入齿缝中,回转过来绕至上唇,左右两脉交会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行挟于鼻孔两侧,与足阳明胃经相接。从本经脉所发生的病变,是齿痛,颈部肿。本经是主津液所生的疾病,目黄、口干,鼻流清涕或鼻出血,喉头肿痛,肩前与上臂作痛,食指疼痛,动弹不灵活。本经经气有余的实证,当经脉所过处,就会发热而肿;本经经气不足的虚证,就会恶寒战栗,不易回复温暖。象这样的病证,实证就用泻法,虚证就用补法,热证就用速刺,寒证就用留针,脉虚陷下的就用灸法,至于不实不虚的病证,就从本经取治。本经的实证,是人迎比寸口脉大三倍,本经的虚证,是人迎脉比寸口脉小。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è鼻梁)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位于颏部外上方,口角外下方,腮部的下方)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冲中;其支者,起胃下口,下循腹里,下至气冲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是动则病洒洒(,恶寒貌)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向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冲、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的经脉,起于鼻孔两旁的迎香穴,旁入足太阳的经脉,下沿鼻外侧,入上齿缝中,回出来环绕口唇,下交于承浆穴处,再沿腮下后方,出大迎穴,沿颊车穴,上至耳前,通过客主人穴,沿发际,至额颅部;它的支脉,从大迎穴的前面,向下至人迎穴,沿喉咙入缺盆,下贯膈膜,会于胃腑,与脾脏联系;它另有一支直行经脉,从缺盆下至乳房的内侧,再向下挟脐,入毛际两旁气街部;另一支脉,起胃下口,下循腹里,至气街前与直行的经脉相合,循髀关穴,至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前外侧,下至足背,入中趾内侧;另一支脉,从膝下三寸处别行,下至足中趾外侧;它另一支脉,从足背面,进入足大趾,直出大趾尖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从本经脉气所发生的病变,就会感到冷得发抖,频频伸腰呵欠,额部色黑,病发时讨厌见人和火光,听到木器音就会害怕,心跳动,喜欢关闭门窗独自居住。病发时,就会登高而歌,脱衣而走,且有腹胀肠鸣的证状,这是由于足胫部的经气上逆所致的病。由于本经主血,所发生的病证,是发狂。疟疾,温热过甚,汗出,鼻流清涕或出血,口唇生疮,颈肿喉痹,脐以上的腹部肿胀,膝膑部肿痛,沿侧胸乳部,气街,大腿前缘,伏兔,足胫外侧,足背上都发痛,足中趾不能动弹。本经气盛的实证,身前胸腹部发热,胃热,消化快,时感饥饿,小便色黄;本经气不足的虚证,身前胸腹部都感觉寒冷,胃里有寒,发生胀满。象这些病证,实证就用泻法,虚证就用补法,热证就用速刺法,寒证就用留针,脉虚陷下的就用灸法,至于不实不虚的病证,就从本经取治。本经的实证,是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本经的虚证,是人迎脉比寸口脉小。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足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shuàn,小腿肚)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泄,瘕,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

 

脾足太阴的经脉,起于足大趾的尖端,沿着大趾的内侧白肉处,经过核骨,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小腿肚,沿胫骨后方,与厥阴肝经交叉出于其前,上行膝股内侧的前缘,入腹,属脾,络胃,上过膈膜,挟行咽喉部,连于舌根,并散布与舌下;它的支脉,又从胃腑分出,注入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从本经脉气所发生的病变,就会发生舌根强硬,食后就呕吐,胃脘疼痛,腹内发胀,常常嗳气,解了大便,余气与糟粕都下来了,就觉得腹胀减轻了。但身体都感觉沉重。本经主脾脏所发生的病证,舌根痛,身体不能动摇,吃不下食物,心里烦躁,心下痛得厉害,大便溏泄,痢疾,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勉强站起来,就会沿着股膝内侧发肿以至厥冷,足大趾不能动弹。象这些病证,实证就用泻法,虚证就用补法,热证就用速刺,寒证就用留针,脉虚陷下的就用灸法,至于不实不虚的病证,就从本经取治。本经的实证,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三倍,本经的虚证,寸口脉反比人迎脉小。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手少阴的经脉,起于心脏里,出属于心的脉络,下贯膈膜,联络小肠;它的支脉,从心系的脉络上行,挟于咽喉,关联到目珠连于脑的脉络;它另有直行的经脉,又从心脏的脉络上行于肺部,向下横出腋下,再向下沿上臂内侧的后缘,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络经的后面,下行肘内,沿着前臂内侧的后缘,到在掌后小指侧高骨的尖端,入掌内后侧,沿着小指的内侧至指端。从本经脉气所发生的病变,就会发生喉干,心痛,口渴想喝水,这是由于臂内经脉之气厥逆所致的。本经主心脏所发生的疾病,如目黄,胁痛,上臂和下臂内侧后缘疼痛、厥冷、掌心发热。象这些病证,实证就用泻法,虚证就用补法,热证就用速刺,寒证就用留针,脉虚陷下的就用灸法,至于不实不虚的病证,就从本经取治。本经的实证,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两倍,本经的虚证,寸口脉反比人迎脉小。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zhuō,指眼眶下缘的骨),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hàn,位于颈的前上方,相当于颏部的下方,结喉的上方软肉处)、肩、臑、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小肠手太阳的经脉,起于手小指的尖端,循行手外侧,上入腕部,出小指侧的高骨,直上沿下骨下缘,出肘侧两骨之间,再上沿上臂外侧后缘,出肩后骨缝,绕行肩胛部,交于肩上,入缺盆,联络心脏,再沿咽部下穿横膈膜,至胃,再向下属于小肠;它的支脉,从缺盆沿头颈上抵颊部,至眼外角,回入耳中;另有支脉,从颊部上眼眶下,至鼻,再至眼内角。从本经脉气所发生的病变,就会发生咽痛,颔部肿,不能回顾,肩痛得象被拉拽,臂痛得象折断。本经主液体所发生的疾病,如耳聋,目黄,颊颔肿,沿颈、肩、肘、臂等部的外侧后缘发痛。象这些病证,实证就用泻法,虚证就用补法,热证就用速刺,寒证就用留针,脉虚陷下的就用灸法,至于不实不虚的病证,就从本经取治。本经的实证,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两倍,本经的虚证,人迎脉反比寸口脉小。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股部的代称,大腿)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狂、癲疾、头顖(xìn,同囟)項痛,目黃、出,鼽衄,、背、腰、尻、腘、腨、腳皆痛,小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膀胱足太阳的经脉,起于眼内角,向上过额部,会于头顶之上;它的支脉,从头顶至耳上角;它的直行经脉,从头顶入络于脑,还出,另下行过项,沿肩髆内侧,夹脊椎两旁,直至腰部,沿脊肉深入,联系肾脏,会于膀胱;它另有支脉,从腰中,会于后阴,通过臀部,直入膝腘窝中;它又有支脉,从左右肩髆内侧,另向下行,穿过脊肉,过髀枢部,沿大腿外侧后缘,向下行合于膝弯内,又向下通过小腿肚,出外踝骨的后边,沿着京骨,至小指外侧尖端,与足少阴肾经相接。从本经脉气所发生的病变,就会苦于脑后眉骨间疼痛,眼珠象要脱内。颈项象被拉拽,脊部痛,腰象折断了,大腿不能弯曲,膝腘部象拴着,小腿肚象裂开,这是本经脉气从外踝部向上厥逆所致。本经主筋所生的病证,如痔疮,疟疾,狂病,癫病,头、额和颈项疼痛,目黄,流泪,鼻流清涕或鼻出血,项、背、腰、尻、腘、腨、脚等部都发生疼痛,足小指也不能动弹。象这些病证,实证就用泻法,虚证就用补法,热证就要用速刺法,寒证要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至于不实不虚的病证,就从本经取治。本经的实证,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两倍,本经的虚证,人迎脉反比寸口脉小。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趋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肾足少阴的经脉,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掌心,出于然骨之下,沿着内踝骨的后方,另入足跟,上小腿肚内侧,出腘内侧,上行股部内侧后缘,穿过肾脉肾脏,与膀胱联系;其直行的经脉,从肾脏向上经过肝和横膈膜,进入肺脏,沿着喉咙,归结于舌根;它的支脉,从肺联系心脏,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络经相接。从本经脉气所发生的病变,是虽然觉着饿而不愿吃,面容毫无光华。咳唾就带血,喘得都出了声,烦躁不安,坐下就想起来,又象有饥饿感,这都是由于骨间经脉之气厥逆所致的。本经主肾脏所发生的病证,口热,舌干,咽肿,气向上逆,喉咙干燥作痛,心烦,心痛,黄疸,下疫,脊股内侧后面疼痛,足部无力,厥冷,嗜睡,足心发热而痛。象这些病证,实证就用泻法,虚证就用补法,热证就用速刺法,寒证就可留针,至于不实不虚的病证,就从本经取治。如果使用灸法,就该勉强吃生肉,松缓衣带,放开头发,扶着木杖,穿着重履,缓步而走,这是古代治疗肾病的五个作法。凡本经的实证,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两倍,本经的虚证,寸口脉反比人迎脉小。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主手厥阴的经脉,起于胸中,出属于心包络,下穿膈膜,全面地和三焦联系,它的支脉,循行胸中,横下胁下,当腋缝下三寸处,又向上行至腋部,沿着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肺经与手少阴心经的中间,入肘中,下循臂,行掌后两筋之间,循中指,至指端;它另有支脉,从掌内分出,沿无名指直达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从本经脉气所发生的病变,是手心热,肘部拘挛,腋下肿胀,甚则胸胁满闷,心里摇动不安,面赤,目黄。本经是心主脉所生的病证,如心中烦躁,心痛,掌心发热。象这些病证,实证就用泻法,虚证就用补法,热证就用速刺,寒证可留针,脉虚陷下的就用灸法,至于不实不虚的病证,就从本经取治。本经的实证,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一倍,本经的虚证,寸口脉比人迎脉小。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侠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额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三焦手少阳的经脉,起于无名指的尖端,上出次指之间,沿着手背,出前臂外侧两骨中间,向上穿过肘,沿上臂外侧,上肩,而交出于足少阳胆经之后,入缺盆,分布于膻中,散布络于心包,下过膈膜,依次会属于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脉,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颈项,夹耳后,直上出耳上角,由此屈而下行额部,至眼眶下;它另有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再出走耳前,通过客主人穴的前方,与前支脉会于颊部,而至眼外角,与足少阳胆经相接。从本经脉气所发生的病变,是耳聋,听不清楚。咽肿,喉咙闭塞不通。本经主气所生的病证,如汗出,眼角外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的外缘等处都发生疼痛,无名指不能运用。象这些病证,实证就用泻法,虚证就用补法,热证就用速刺,寒证就可留针,脉虚陷下的就用灸法,至于不实不虚的病证,就从本经取治。本经的实证,是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一倍,本经的虚证,人迎脉反比寸口脉小。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脉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冲,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之间,循大趾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胆足少阳的经脉,起于眼外角,上至额角,向下绕到耳后,沿着颈部,行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前面,至肩上,又交叉到手少阳三焦经的后面,而进入缺盆;它的支脉,另从眼外角,下行至大迎穴附近,与手少阳三焦经相合,至眼眶下,向颊车,下颈,与前入缺盆的支脉相合然后下行胸中,贯膈,络肝,属胆,沿着胁里,出少腹两侧的气街,绕过阴毛际,横入环跳部;它的直行经脉,从缺盆下走腋,沿胸部走过季胁,与前支脉合于环跳部,再下沿髀部外侧,出阳陵泉,下行于腓骨之前,直下抵阳辅穴,下出外踝之前,沿着足背,出足小趾与第四趾之间;它的另一支脉,由足背走向足大趾间,沿着大趾的骨缝,到它的尖端,又返回穿入爪甲,出三毛与足厥阴肝经相接。从本经脉气所发生的病变,就是感到口苦,常常叹气,心胁作痛,身体不能转动,甚至于面有灰尘之色,全身的肌肤失去了润泽,足外侧反觉得发热,这是少阳厥逆之气所致的。本经主骨所生的病证,是头痛,颔痛,眼外角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寒战,疟疾,胸、胁、肋、髀、膝以至胫骨、绝骨、外踝前及诸关节皆痛,足的第四趾不能运用。象这些病证,实证就用泻法,虚证就用补法,热证就用速刺,寒证就可留针,脉虚陷下的就用灸法,至于不虚不实的病证,就从本经取治。本经的实证,是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一倍,本经的虚证,是人迎脉反比寸口脉小。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颓(原文:)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足厥阴的经脉,起于足大趾丛毛上的大敦穴,沿着足背上侧,至内踝前一寸处,向上至踝骨上八寸处,交叉于足太阴脾经的后方,上腘内缘,沿阴股,入阴毛中,环绕阴器一周,至小腹,夹行于胃的两旁,属肝,络胆,上通膈膜,散布于胁腋部,沿喉咙的后侧,入喉咙的上孔,联系眼球深处的脉络,与督脉会合于巅顶的百会;它的支脉,从眼球深处的脉络,向下行于颊部内侧,环绕口唇之内;它另有一支脉,又从肝脏通过膈膜,上注于肺脏与手太阴肺经相接。从本经脉气所发生的病变,为腰痛,不能前后俯仰,男子阴囊肿大,妇女患少腹部肿胀。甚至于喉干,面部没有光泽。本经主肝脏所发生的病证,如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尿,小便不通。象这些病证,实证就用泻法,虚证就用补法,热证就用速刺,寒证就用留针,至于不虚不实的病证,就从本经取治。本经的实证,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一倍,本经的虚证,寸口脉反比人迎脉小。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两笃丁死,火胜金也。

 

手太阴肺经的脉气衰竭,皮毛就会焦枯。手太阴肺经,是能够行气柔和皮毛的。假如气不畅调,就会使皮毛干枯;皮毛干枯,就是津液耗损的表现,津液耗损,就会伤害了肌表,肌表受了伤害,就会使皮干毛脱,毫毛脱落,那是肺经脉气先死的征象。这种病证,逢丙日危重,逢丁日死亡,这是由于肺在五行属金,丙丁属火,火能胜金的缘故。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发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手少阴心经的脉气衰竭,脉道运行就不畅通,脉道运行不畅通,血液就不周流,血不周流,面色就无光泽,面色无光泽,便是血已先死的象征,这种病证,逢壬日危重,逢癸日死亡,这是由于心在五行属火,壬癸属水,水能胜火的缘故。

 

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足太阴脾经的脉气衰竭,那经脉就不能滋养肌肉。唇舌是肌肉的根本,经脉不能滋养肌肉,肌肉就不滑润,肌肉不滑润了,就会出现人中部肿满,人中部肿满则口唇外翻,口唇外翻是肌肉先死的征象。这种病证,逢甲日危重,逢乙日死亡,这是由于脾在五行属土,甲乙属木,木能胜土的缘故。

 

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骨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足少阴肾经的脉气衰竭,就会骨枯。因为足少阴是肾脉,它是深伏运行而具有和髓泽骨的作用,如骨髓得不到肾气的濡养,那肌肉也就不能与骨贴附了;骨肉既不能一起相近,肌肉也会软缩,肌肉软缩,牙齿象长了而多垢污,头发也没有光泽;头发没有光泽,便是骨已先死的征象,这种病证,逢戊日危重,逢己日死亡,这是由于肾在五行属水,戊己属土,土能胜水的缘故。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唇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足厥阴肝经的脉气衰竭,就会使筋的活力断绝。因为足厥阴肝经,是属于肝脏的脉,肝脏外合于筋,它和各经的经筋,聚合在阴器,向上联系到舌本。如果肝脏不能养筋,就会出现筋缩挛急;筋缩挛急,就会牵引舌卷与睾丸上缩。所以舌卷与睾丸上缩,便是筋已先死的征象。这种病证,逢庚日危重,逢辛日死亡,这是由于肝在五行属木,庚辛属金,金能胜木的缘故。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

 

五脏阴经脉气都衰竭了,就会目系转动,目系转动便觉得眼晕;眼晕便是五志先死的危象,五志既然失掉,那么一天半必然死亡了。

 

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六腑经阳的脉气都衰竭了,就会阴阳两相分离,阴阳分离,则腠理不固,精气外泄,绝汗就必然流出,早上发现这样的危象,可以断定当夜必死,在夜间发现这样危象,可以断定明天早上必死。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

 

十二经脉,隐伏在体内而行于分肉之间,其深不能看到,那经常可以见到的,只是足太阴脾经在经过内踝之上的时候,是由于无所隐蔽的缘故。诸脉的浅表而经常可以见到的,都是经脉。在手足六经脉中,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的大络,分别起于手五指之间,上合于肘中。饮酒的人,它的酒气随着卫气行于皮肤,充溢络脉,首先使络脉满盛,就会使卫气均平,营气满盛,那经脉也就很充盛了。人的经脉突然充盛,这都是邪气侵袭于内,留在经脉本末里,聚而不动,可以化热。如浮络不现坚实,就是病邪深入,经气虚空,不与一般相同,所以知道哪是那条经脉发病了。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有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雷公说:怎样能够知道经脉它和络脉的不同呢?黄帝说:经脉在平常是看不到的,它的虚实情况,可以从气口切脉部位来测知。那显露在外可见到的脉,都是络脉。雷公说:我不明白它的这种区别?黄帝说:所有络脉,都不能经过大关节之间,而行于经脉所不到之处,出入流注,再结合皮部的浮络,共同会合而显现在外面。所以针刺所有络脉的病变,必须刺中它的聚结的地方。病重的,虽然没有瘀血聚结,也应该急刺,以泻去它的病邪,而放出瘀血,如果把瘀血留在里面,就能成为痹症。凡是察看络脉的病变,脉现青色,那是寒邪凝滞并有疼痛现象;脉现赤色,是有热的现象。胃里有寒,在手鱼部的络脉多现青色;胃里有热,在鱼际的络脉就会出现赤色,那鱼际络脉出现黑色的,就是日久不愈的痹病。如兼有赤、黑、青三色出现的,这是寒热错杂的病变。如青色而短,是属于气弱的征象。凡是针刺胃里或寒或热的病变,都是多刺血络,必须间日一刺,把瘀血泻完就止针,然后应该察明病证的虚实,如脉现青色而短,那是气衰的病人,过用泻法,就会使病人感到心里烦乱,烦乱极了,就会跌倒,不能说话。对于这种发生烦乱的病人,应该赶快扶他坐下,以免跌倒。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咳(原文:),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寸半。别走阳明也。

 

手太阴肺经的别出络脉,叫做列缺。起于腕上分肉之间,与手太阴的经脉并行,直入手掌内侧,散布于鱼际处,如本络发生病变,属实的,就会在腕上的锐骨部和手掌发热;属虚的,就出现张口呵欠,小便不禁或频数。治疗这些病证,取腕后一寸半的列缺穴,本络由此别走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咽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少阴心经的别出络脉,名叫通里。从腕上一寸处,别出上行,循着本经经脉入于咽中,系于舌根,属于目系。如本络脉发生病变,属实的,就会使胸膈间支撑不舒,属虚的,就会不能说话。治疗这些病证,取腕后一寸的通里穴,本络由此别走手太阳小肠经。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取之两筋间也。

 

手厥阴心包络经的别出络脉,名叫内关,在腕上二寸处,别出于两筋的中间,循着本经经脉上行,连系于心包络。如发生了病变,属于心系的实证,就会心痛;属于虚证,就会心烦,可取腕上二寸两筋之间的内关穴以治疗这些病证。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去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肬,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

 

手太阳小肠经的别出络脉,名叫支正。它起于腕上五寸,向内注于手少阴心经;其别出,上走肘部,再上行于肩髃。如本络脉发病,属于实的,就会筋力松缓,肘部拘挛,属于虚的,就会发现赘疣,小的就象指间痂疥那样,治疗这些病证,可取本经别出的络穴支正。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手阳明大肠经的别出络脉,名叫偏历。在腕上三寸处,别走而入于手太阴经络;它的别出之脉,上行于臂,乘肩髃,上曲颊,偏络于齿根;它另有别出之脉,入耳中,与手太阳、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四脉会合。如本络脉发生病变,属实的,是龋齿、耳聋,属虚的,是牙齿发冷,隔间闭塞,治疗这些病证,可取本经别出的络穴偏历。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手少阳三焦经的别出络脉,名叫外关。在腕上二寸处,向外绕行于臂部,注入胸中,与心包络经相合。如本络脉发生病变,属实的,就会肘关节拘挛;属虚的,就会肘关节弛缓不收。治疗这些病证,可取本经别出的络穴外关。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鼻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足太阳膀胱经的别出络脉,名叫飞扬。在外踝上七寸,别走足少阴肾经的经络。如本络脉发生病变,属实的,是鼻塞不通,头背部疼痛;属虚的,是鼻流清涕或鼻出血。治疗这些病证,可取本经别出的络穴飞扬。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足少阳胆经的别出络脉,名叫光明。在外踝上五寸,别走足厥阴肝经的经络。并经下行绕络于足背之上。如本络脉发生病变,属实的,就会发生厥逆,属虚的,就会难于行走,坐不能起,治疗这些病证,可取本经别出的络穴光明。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瘁瘖。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足阳明胃经的别出络脉,名叫丰隆。在外踝上八寸处。别走足太阴脾经的经络;它的别出之脉,沿着胫骨的外缘,上行络于头部,与该处其它诸经经气会合,向下行络于咽喉。如本络脉发生病变,气向上逆,就会出现喉中肿闭,突然失音不语。属实的,就会癫狂;属虚的,就会足缓不收,胫骨的肌肉枯萎。治疗这些病证,可取本经别出的络穴丰隆。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足太阴脾经的别出络脉,名叫公孙。在足大趾本节的一寸处,别走足阳明胃经的经络;它的别行之脉,上行入腹络于肠胃。如本络脉发生病变,厥气上逆至于肠胃,必然出现霍乱证。属实的,就会腹中痛如刀切;属虚的,就会腹胀如鼓。治疗这些病证,可取本经别出的络穴公孙。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肾经的别出络脉,名叫大钟。在足内踝后绕足根,别走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络;它的另支别络,与足少阴肾经并行,走上于心包之下,贯通腰脊。如本络脉发生病变,就会出现气逆烦闷,属实的,就会小便不通;属虚的,就会腰痛。治疗这些病证,可取本经别出的络穴大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上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经胫上睪,结于茎。其病气逆则暴痛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足厥阴肝经的别出络脉,名叫蠡沟。在内踝上五寸处,别走足少阳胆经的经络;它的别行之脉,沿着足厥阴经上至睾丸,归于阴茎。如本络脉发生病变,由于气逆的原因,就会突然疝气暴痛,属实的,阴茎勃起;属虚的,则阴部暴痒。治疗这些病证,可取本经别出络穴蠡沟。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任脉的别出络脉,名叫尾翳()。由此别出下行,散于腹部。如果本络脉发生病变,属实的是腹皮痛,属虚的是谷道搔痒。治疗这些病证,可取本经别出络穴尾翳。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脊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取之所别也。

 

督脉的别出络脉,名叫长强。挟脊上行至项,散于头上,又向下行于肩胛部的左右,别走足太阴膀胱经的经络,深入贯穿在脊柱两旁。如果本络脉发生病变,属实的,是脊柱强直,属虚的,是头部沉重。治疗这些病证,可取本经别出的络穴长强。

 

脾之大络脉,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所别也。

 

脾脏的大络脉,名叫大包。在渊腋下三寸,散布于胸胁。如本络脉发生病变,属实的,就会周身都觉得疼痛;属虚的,就会全身关节缓纵无力,这支络脉能包罗各络脉之血。治疗这些病证,可取本经别出的络穴大包。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亦所别也。

 

以上十五络脉,邪气实则血满脉中而明显可见,正气虚则脉络陷下而不易看见。这就应该在络脉的上下诸穴去寻求,由于每个人的经脉不同,络脉也一定有所差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