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乳腺增生病(乳癖)妙方 1软坚化结汤 【来源】杜怀棠《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高宜民方) 【歌诀】软坚化结当归芎,牡蛎莪术山甲棱, 土贝皂刺夏枯草,郁金蜂房不留行。 【组成】当归20克,川芎15克,莪术10克,三棱10克,牡蛎30克(先煎20分钟),王不留行20克,土贝母20克,穿山甲10克,皂角刺15克,夏枯草20克,郁金20克,蜂房7克。 【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其中牡蛎一味先煎20分钟,然后再将浸过的群药同煎30~40分钟),每剂水煎2次,将2次煎取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200~250毫升。 【功效】疏肝理气,软坚散结。 【方解】该证多为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大小不等的肿块,推之可动,随情绪喜怒而消长,或同月经行止的变化。轻者无明显疼痛,稍重则有微痛。盖乳头属厥阴,乳房属阳明。又冲任系于肝肾,而冲脉又隶属于阳明,故本病发生,多因肝气郁结,冲任失调,导致气滞痰凝,阻于乳络,结成核块,而成此症。治应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乳腺增生病,日久年深,每有恶化者,不可掉以轻心。软坚化结汤,乃峻克之剂,集中药力,攻其坚结,化其瘀阻,方中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莪术、三棱、牡蛎破血消瘀,散结软坚;王不留行、土贝母、穿山甲、皂角刺活血解毒,消痛破结;夏枯草、郁金清肝解郁,疏散结气;蜂房攻毒祛风。诸药合成,则有疏肝郁,行气血,散癥积,软坚结的作用。体质不同,病情各异,临床应随证【加减】。 【主治】乳腺增生病(乳癖),症见乳房肿块,形如梅状、卵黄或成结节状,触之微痛。 【加减】如情绪抑郁甚者,加青皮、香附、柴胡;疼痛者,加乳香、没药、橘叶;过劳或火炽而肿胀者,加金银花、蒲公英;体弱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去莪术、三棱。 【附记】凡月经期或月经过多及孕妇不宜服用。服药期间,应避免抑郁,防止过劳,否则有愈而再发之虞。
2当归玄参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当归玄参鸡血藤,白芍丹参路路通, 苓术柴胡生甘草,香附麦冬不留行。 【组成】当归12克,鸡血藤12克,玄参15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柴胡10克,王不留行10克,香附10克,丹参10克,麦冬10克,路路通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应于每月经前10天开始服5~7剂,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活血滋阴,疏肝健脾,通结散结。 【方解】方用当归、鸡血藤、白芍、丹参养血活血;王不留行、路路通活血通络散结;白术、茯苓渗湿健脾;柴胡、香附疏肝理气;玄参、麦冬滋阴降火;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滋阴,疏肝健脾,通结散结之功。 【主治】乳腺增生,症见乳房肿块、经期前两乳作胀、乳头胀痛、心烦易怒、月经提前等症。 【加减】若见心烦易怒者,加丹皮、山栀子各10克;若乳房胀痛甚者,加橘核、川楝子、延胡索各10克;若肿块坚硬者,加三棱、莪术、桃仁、红花各10克;若伴有纤维瘤者,加夏枯草15克;若阴虚者,加生地15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0克;若冲任不调者,加仙灵脾,仙茅各10克。 【附记】临床屡用,疗效显著。据临床观察,轻者1个疗程则愈,重者需2个疗程。少数病人连服药15~20剂痊愈。
3乳癖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乳癖汤中牡藻昆,瓜蒌赤芍蒲公英, 三棱橘叶夏枯草,半夏土贝是良方。 【组成】瓜蒌皮、生牡蛎、昆布、海藻各30克,赤芍、蒲公英各15克,夏枯草25克,三棱、橘叶、清半夏各9克,土贝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服至15剂后停药1~2天,连服4个月。行经期应停药。 【功效】软坚散结,清热化痰。 【方解】方用牡蛎、昆布、海藻、瓜蒌皮软坚散结;蒲公英、赤芍清热解毒;夏枯草、半夏、土贝母清热化痰散结;三棱、橘叶破滞行气,以增强散结之功。诸药合用,共奏软坚散结,清热化痰之功。 【主治】乳腺增生病(乳癖)。 【加减】若肝气郁结者,酌加郁金、川楝子、青皮;气滞血瘀者,酌加文术、甲珠、红花或皂角刺;若冲任失调者,酌加仙茅、仙灵脾、鹿角霜;若湿停痰凝者,酌加苍术、炒麦芽、香白芷。 【附记】多年应用,效果甚佳。
4知柏散结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知柏散结夏枯花,莪棱贝附皂山甲, 半夏白芨生甘草,乳香留行路路通。 【组成】川黄柏、知母、天花粉、蒲公英、夏枯草各20克,浙贝母、三棱、莪术、皂角刺、香附、穿山甲、法半夏、白芨、乳香各15克,路路通、王不留行、生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3次混合,分早、晚各服1次,15剂为1疗程,月经期应停服,经后可继续服用。 【功效】清热化痰,破坚散结。 【方解】方用蒲公英、夏枯草、浙贝母、半夏清热化痰散结;三棱、莪术、皂角刺、穿山甲、乳香、路路通、王不留行,破坚祛瘀,通络散结;黄柏、知母、天花粉清热养阴;香附理气疏肝;白芨消痈肿;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破坚散结之功。 【主治】乳腺增生。 【附记】用本方治疗128例,治愈者120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为9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