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悉尼欲借地产角逐全球金融中心 愿成为香港新加坡补充

 联合参谋学院 2015-03-24

 

悉尼海滨“巴兰加鲁”效果图

凤凰iMarkets讯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年来,澳大利亚一直梦想着建立堪称亚洲顶尖级别的金融服务中心。随着悉尼海滨“巴兰加鲁”(Barangaroo)开发项目七栋摩天大楼中的第一栋接近完工,澳大利亚距实现这个梦想又近了一步。

这个项目的规模无人质疑。它价值70亿澳元(合54亿美元),目标是将一个22公顷的集装箱货运码头改造为集商业、住宅、酒店以及餐饮娱乐为一身的综合物业。开发商称,这个项目到2023年将解决2.4万人的就业。

亚洲潜在机遇巨大。亚洲的经济产出到2025年时预计将占世界的一半。澳大利亚政府正采取措施调整税收和监管规定,以提升悉尼的吸引力。

但开发商勾勒的宏伟愿景是值得商榷的——他们宣称,这个项目将振兴悉尼的金融服务业,使之能够与香港、上海、东京或新加坡竞争。

巴兰加鲁项目的主力租户——比如汇丰(HSBC)、普华永道(PwC)、西太平洋[-1.68% 资金 研报]银行(Westpac)和毕马威(KPMG)——大多已在悉尼拥有办公空间,迄今还没有新的亚太大租户要入驻该项目。

悉尼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中东和亚洲快速发展的金融中心,它们拥有税收优势以及更大的投资者群体和更深厚的银行资本池。2010年,在Z/Yen集团(Z/Yen group)的最具吸引力金融中心排行榜上,悉尼排在第10位,去年悉尼滑落到了第23位。

澳大利亚的银行、债务和股票市场在规模上已被多数体量更大的亚洲竞争对手超越。然而,澳大利亚强制性的超级年金(superannuation)体系创造了一个近2万亿澳元的养老金池,规模在全世界排名第四。

这一优势按道理应为悉尼提供一个平台,让它能够向亚洲输出自己的基金管理专长。

行业团体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理事会(Financial Services Council)表示,在澳大利亚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总计2.5万亿美元资金中,只有不到5%来自海外。

麦哲伦金融集团(Magellan Financial Group)创始人哈米什·道格拉斯(Hamish Douglass)表示:“在澳大利亚,该行业一直比较闭关自守,思维方式没有随着新硬件的出现而发生变化。”麦哲伦金融集团是少数几家管理着大量离岸资金的澳大利亚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道格拉斯说,本土市场偏好(澳大利亚的基金管理公司主要交易本国股票)正在拖该行业的后腿。他补充说,海外养老基金和投资者对这么小的市场没有多大兴趣。

澳大利亚政府的一个金融专责小组在2009年的一份报告中总结道,就提供的服务和监管而言,澳大利亚可以说拥有亚太最先进的金融中心。但报告认为,悉尼的跨境活动很少。

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是这份出自澳大利亚金融中心论坛(Australian Financial Centre Forum)的报告的作者之一,他表示:“我们发现,(国内)税收不确定性是阻碍澳大利亚金融机构走向海外、或阻碍外国金融机构将亚太业务总部设在澳大利亚的最大障碍。”报告建议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变革,现在,这些变革终于开始得到落实。

澳大利亚财务部长(finance minister)马赛厄斯·科尔曼(Mathias Cormann)表示:“如果我们试图取代香港和新加坡,我认为就有点好高骛远了。我们想成为它们的补充。我们正在调整我们的一些监管设置,以提高协同能力。

不久前,澳大利亚政府发布了一份立法草案,拟修订《投资管理者制度》(Investment Manager Regime),明确外国投资者投资享受的税收待遇。

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新加坡将于2016年试行“亚洲区域基金护照”(Asia Region Funds Passport),这是一个旨在方便亚太基金公司跨境营销的框架。这个概念与欧盟的可转让证券集合投资计划(UCITS)类似。

但支持者称,日本等大型经济体缺席该试点计划令人失望。他们希望日本以后能加入。

一些澳大利亚企业已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去年,安保资本(AMP Capital)与中国人寿[-1.90% 资金 研报]资产管理公司(China Life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组建了合资公司,旨在吸引中国的投资者。

安保资本的“货币市场”基金迄今已筹资38亿澳元。安保资本旗下的AMP Limited打算以2.4亿澳元买入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公司(China Life Pensions Company) 19.9%的股份,以向中国市场输出它在企业超级年金和财富管理方面的专长。

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理事会表示,澳大利亚需采取更多行动来利用亚洲的机遇。该理事会正呼吁将“亚洲区域基金护照”计划参与者的预扣税税率从15%下调至5%。

约翰逊相信悉尼能够成为基金管理和基建领域的强大利基参与者。但他承认,悉尼不太可能与亚太最大的几个金融服务中心抗衡,比如香港、新加坡和上海。

“有庞大工业基础的中国,会拥有一个庞大的金融服务业。”他说,“澳大利亚只会拥有与本国工业规模大致相符的金融业,澳大利亚工业规模不大,因此我们的金融业规模也不会特别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