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店店员经典教材:糖尿病常见误区、治疗方法、食谱选择

 河东吼狮 2015-03-24

编者按:医学界把糖尿病视为终生疾病,严格地说,现有的中、西药对糖尿病的作用均不是“治疗”,而只是“控制”。这些药物可分为五大类:胰岛素、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甘酶抑制剂,以及中草药制剂。然而这些药物都未能解决糖尿病的高血糖、高血脂、高蛋白问题,患者仍面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危险。现在,一些人对糖尿病的认识还存在着不少误区,并且在治疗方法和饮食上并没有进行正确的选择,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和不对的选择很容易给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负面影响,应当及时予以澄清。

这些误区要让顾客知道

误区一,糖尿病是“老人专利”

糖尿病也在渐渐“年轻”——现如今,糖尿病不是“老爸老妈”的专利了!中青年患糖尿病率已经增加了8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高达10.6%和8.8%,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则高达15.5%。据此推算,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达9200万以上,而“糖尿病后备军”(糖尿病前期人群)更是高达1.48亿。中青年人可要注意啦!与1994年相比,25~34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8倍。

误区二,感觉没事就很好

“三多一少”,就是喝得多、尿得多、吃得多和体重减少,这些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在早期尤其是在中老年患者身上并不明显。因此,要警惕的是:不能觉得自己、父母“没事”,就不去检查。等到哪天不舒服去医院,才“偶然”发现尿蛋白已几个加号,肾器官的损害已不可

逆转。

Tips·糖尿病早期有哪些蛛丝马迹?

1.父母的一方或双方患有糖尿病。

2.进食多,不运动,体重超标或肥胖。

3.女性有分娩巨大胎儿、流产、早产及死胎史。

4.易感染,且不易治愈或反复发作,其中以皮肤、泌尿系感染较为常见。

5.皮肤感觉异常,可表现为过敏、迟钝或丧失;性功能障碍;白内障、眼底血管病变;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脑血管病、高血脂症、体位性低血压等病史。

6.如果上述症状越多,患糖尿病的概率就越高。

误区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没区别?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餐后高血糖的人群远远大于空腹高血糖的人群。临床研究证实:即使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如果餐后血糖长期控制不达标,仍然无法避免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请注意,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异常,就已经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总而言之,空腹血糖不全面;餐后血糖很关键!

误区四,只要能降糖,啥药都一样!

糖尿病用药,避免两个错误认识:一,药越新越好——新的药,贵的药,如果不是特别针对你个体情况,不一定就“好”,相反,历史悠久的药,也不一定意味着被“淘汰”,只要针对病情、有效就是合适的;二,只要能降糖,啥药都一样——血糖只是一个指标,不是为了降糖而降糖。此外,任何降糖药物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潜在的不良反应也有所不同。

误区五,控制血糖,吃西药就可以了

西药治标迅速,但不治本。很多病人,尽管高血糖控制了,咽干口渴、倦怠乏力、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心烦等症状未能得到改善。此外,仅在短时间内控制血糖,但自身器官功能没有回复,仍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并发症。中药改善症状,但降糖慢。中药辨证施治,综合调理,可以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对于糖尿病并发症有很好的预防、改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为止中药对血糖控制不如西药。

因此,西药不尽完美,中药也不万能,中西结合优势互补——现代糖尿病研究越来越倾向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把中医和西医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各取所长,从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取得1+1=2的效果。

误区六,血糖恢复正常就是痊愈

有一些病情较轻的糖尿病病人,经过一段正规治疗,特别是适宜的饮食控制,血糖降至正常,甚至不用药也可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就以为自己的糖尿病已被治愈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以目前的科学水平,糖尿病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也就是说人一旦得了糖尿病,就不可能真正治愈,哪怕临床症状可以暂时消除。所以,糖尿病病人千万不要放松警惕,轻易终止治疗而导致糖尿病症状卷土重来,贻误病情。所以,打持久战是糖尿病病人必须做好的思想准备。

误区七,糖尿病治疗只是降糖

糖尿病是以血糖增高为重要诊断指标的,但在糖尿病的治疗上绝不是仅仅降糖就可以了。糖尿病是引起血脂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血脂异常可引起一系列慢性病变,所以有学者又将糖尿病称为糖脂病。同时糖尿病病人还易并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其比率要高于正常人4~5倍,而且动脉硬化的进展很快。可使血压上升,甚至发生心肌梗死或脑中风等。所以,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治疗绝不能单纯降血糖。

糖尿病的五种治疗方法

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糖尿病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糖尿病是常见病,是终身性疾病,是全身性疾病,若缺乏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单靠医生一方面的努力很难取得较好的疗效。为了使糖尿病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需要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国家糖尿病联盟(IDF)关于糖尿病教育的宗旨包括:1、所有糖尿病人均有权利接受糖尿病教育,以便更好地治疗糖尿病和改善健康;2、糖尿病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在改善糖尿病病人的预后方面非常重要;3、糖尿病教育有助于减少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4、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处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国家医疗保健政策。

饮食控制(治疗)

饮食控制(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无论糖尿病的类型、病情轻重、应用哪一类药物治疗,均应通过饮食治疗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过高的血糖以改善症状。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是合理控制总热量和食物成分比例。其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和维持正常血糖水平;维持恰当的血脂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维持正常体重,保证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孕妇、乳母的营养需求;达到营养平衡,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增强机体抵抗力。在选择食物方面,接下来的内容里会有详细介绍哦!

运动治疗

规律运动能对2型糖尿病病人带来许多有益的影响,包括:1、可以减少体脂含量,特别是腹部脂肪含量,提高肌肉利用葡萄糖的能力;2、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改善葡萄糖的代谢;3、在高危人群能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病;4、降低机体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浓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改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血栓形成的机会,从而减少产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根据评估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运动方式、次数、强度及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等,并根据运动时一些生化指标的变化相应调整其他治疗,使患者更乐于自觉长期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并可结合家务劳动进行。

自我监测血糖

自我监测血糖(SMBG)是近十年来糖尿病病人管理方法的重要进展之一,也是重要的技术进步。通过小巧、便携、易于校正的血糖测定仪,将一滴血滴在试纸条上,测定仪可快速用数字显示血糖值,为糖尿病病人和保健人员提供动态数据,经常观察和记录血糖水平,大大有利于糖尿病病人的治疗和管理。

药物治疗

近年来,在糖尿病药物治疗观点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重视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以及联合应用两种甚至三种作用机制不同、作用时间不同的药物,以便更好地改善糖代谢紊乱,减轻药物副作用,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血糖药物主要有: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并陆续开发新的胰岛素促泌剂。

以上5个方面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方法,各方法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偏弃,采取综合措施方可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疗。

掌握食物的“GI指数”

所谓GI(GlycemicIndex),即是升糖指数,也就是所摄取食物在体内转换成“糖”的高低比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利用不佳,若是摄取高GI值的食物,容易造成血糖居高不下,影响血糖的控制,一般GI值在40以下的食物,是糖尿病患者可安心食用的食物。目前澳洲雪梨大学米勒教授已将565种常见食物的升糖指数发表在医学期刊中。

五谷根茎类


乳类


蛋豆鱼肉类


水果类


蔬菜类


根据GI指数,建议糖尿病患者全天摄入总热量值“1300千卡”。

总之,要让糖友们牢记

少油少脂管住嘴

有血脂偏高问题的糖尿病患者应先检查自己的一日三餐,如果常吃一些会使血脂肪上升的食物,如肥肉、五花肉、猪油、猪皮、鸡鸭皮、动物内脏、蟹黄、鱼卵、蹄膀,或者油炸、油煎食物等,务必要戒除,至少要控制。大部分的鱼肉所含脂肪量比猪、牛、羊肉少。烹调时,也应避免使用动物油、奶油、椰子油、棕榈油或含油高汤,尽量用菜油,色拉油或茶油。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膏粱厚味。如果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病变,出现蛋白尿、少尿、电解质不正常、高血压、水肿等症状时,饮食上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取,并且要注意食用蛋白质的品质,每天蛋白质的来源应至少有三分之二是来自优质动物性蛋白,如肉类、蛋、奶类,其余三分之一由黄豆制品、米饭、蔬菜供应。

若需要限磷者应避免使用各类奶制品、蛋黄、内脏、汽水、可乐、坚果类、全谷类等食物。肉食宜白水煮熟后烹饪,以帮助脱磷。

低盐低糖高纤维

糖尿病并肾病的患者同时应避免摄取过多的钠盐,以免造成水潴留,加重水肿,有肾病变的患者每日食盐用量应不超过五克。至于含钠盐较高的调味料,如豆瓣酱辣椒酱、蚝油;含钠盐高的腌制品有酱菜、酱瓜、荫菜、泡菜、榨菜、咸菜、雪里红;含钠盐高的加工食品有肉松、肉干、火腿、腊肉、咸蛋、卤味、香肠等也要当心。

蔬菜、水果、燕麦、豆类富含纤维、类黄酮素、抗氧化维生素等,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对患者有益。但当血钾过高时,为减少钾的摄取,应避免生食蔬菜;水果类方面应少吃黑枣、红、榴、草莓、香蕉、龙眼、哈密瓜、西红柿、水果干等;咖啡、浓茶也应避免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