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慢性溃疡性结肠炎【2】神经性厌食症【3】肠易激综合症(下痢、泄泻)

 连元康lian 2015-03-24

【1】慢性溃疡性结肠炎【2】神经性厌食症【3】肠易激综合症(下痢、泄泻)  

2009-12-26 11:21:18|  分类: 中医临床|举报|字号 订阅

【1】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


本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以溃疡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其主要症状有腹泻、腹痛及粪便中含有脓血和粘液。病程缓慢,病情轻重不一,有反复发作的趋势。
  由于本病多在情绪紧张、神经过敏、精神创伤后起病或病情加重,故有人认为,心理因素可能为本病的主要病因。还有人认为,此类病人的性格特征多为消极和被动,常常感到失望和沮丧,并有强迫倾向和过分爱清洁。而疾病本身也常会使患者的情绪低沉和失望,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治法]: 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秦皮12 白芍15 黄芩10 苍术12 吴茱萸8 台乌15 五味子9 党参15 

    [加减]: 
    ⑴腹痛甚,加郁金15 延胡索15 
    ⑵大便稀溏,加厚朴12 薏苡仁20 白豆蔻10 
    ⑶脘胀纳呆,加布渣叶15 鸡内金15 
    ⑷身热、烦渴,加金银花15 败酱草20 
    ⑸若出血量多,血为鲜红者则加地榆15 槐花15 侧柏叶12 
    ⑹泄泻日久,直肠脱出者加黄芪30 升麻9 柴胡10


【2】神经性厌食症 :


神经性厌食症多见于青春期女孩和年轻妇女。以长期原因不明的厌食,显著的体重减轻和闭经为其特征。发病年龄在10岁以上,女性青少年为多见,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与极度衰竭,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发育。 

    [病因] 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心理因素 
    青春期,女孩伴随第二性征发育而来的是日益丰腴的体形。对此,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羞怯感,有使自己的体形保持或恢复到发育前“苗条”的愿望。青春期是神经性厌食症发病率最高的时期。 
    社会观念左右着胖瘦美丑的标准。在文明和发达的社会中,有一种以瘦为美的认识误区。这就是为什么20多年来社会文明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以消瘦为特征的神经性厌食症患病率却呈明显的逐步上升趋势,尤其在某些职业中,如芭蕾舞演员、时装模特中,该症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同龄)的3—4倍。 
    另外,神经性厌食症多来自于社会地位偏高或经济较富裕的家庭;城市人群的患病率高于农村人群;在城市中,私立学校的女生患病率高于普通学校。 
    2. 个体的易感素质这类患者常常争强好胜、做事尽善尽美、追求表扬和赞美、自我中心、神经质;而另一方面又常表现出不成熟、不稳定、多疑敏感,对家庭过分依赖,内向,害羞等。有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某些遗传素质有一定的关系。 
    3. 下丘脑的功能异常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明显的下丘脑功能异常的表现,如月经紊乱或闭经;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低;食欲及进食量的异常,情绪低落或烦躁等。 

    [临床表现] 
    发病一般多隐蔽,逐渐厌食而体重减轻,丧失原体重的1/4-1/2或更多,同时出现闭经。呈不同程度的消瘦,严重者皮包骨。但体力仍充沛,闭经而阴毛不脱,是本症的特点,可用以与全垂体功能减退症相区别,但到后来可有乏力、易倦和忧郁感。患者开始不一定有厌食,而只是制造种种理由拒食。有些患者虽觉食欲好,但吃了几口就觉得胃部饱胀不适而中止进食,或者见到食物就不想吃。如强迫进食,常诱发恶心呕吐;一些患者甚至千方百计以诱导一吐为快。除厌食外,患者还可有其他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如癔症球,上腹饱胀不适,不能解释的疲劳,对性欲不感兴趣和失眠等。 

    药方: 
    太子参12 白术12 淮山18 砂仁10 广藿香12 佛手12 黄精12 神曲15 云苓12 山楂12 郁金12


 


【3】肠易激综合症(下痢、泄泻):







肠易激综合症是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与腹痛与排便和排便习惯改变、排便紊乱、腹胀密切相关。表现为腹痛,呈痉挛性腹痛,便后腹痛缓解,伴腹泻或便秘,粪便有胶冻状粘液,腹痛时便次增多或大便稀,排便不尽感,伴有乏力、心悸、胸闷、头晕、失眠、多汗等表现。

    诊断标准:
    1.以下症状持续或间断出现,至少3月。 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后缓解、伴排便频率改变、伴大便粘稠度改变。
    2. 至少病程的1/4时间,伴有2个及以上下述特征:  a. 排便频率改变;  b.出现块状便、软便、稀水便; c.排便困难、急、或排便后仍有便意; d.粘液便;e.腹胀。 

    党参15 白芍18 淮山20 扁豆25 云苓15 五味子10 柴胡10 

    [加减]: 
    ⑴大便稀烂者,加广藿香12 神曲10 
    ⑵大便干结,加槟榔15 郁李仁18 
    ⑶粪便带较多白色胶冻,加苍术15 陈皮9 
    ⑷出现口干口渴甚,加生地20 麦冬12 
    ⑸大便水样,肠鸣如雷者,去五味子加乌梅15 木瓜20 浮小麦15 山楂12 
    ⑹若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加黄连10 黄芩12 
    ⑺若形寒肢冷者,去白芍加干姜6 熟附子10 肉桂3(另炖)


 


 


 

阅读(11)| 评论(0)
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