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湘云和妙玉结局新探

 木柳书屋 2015-03-26

 


 

红楼梦大揭秘之五:史湘云和妙玉结局新探

 
 
 
(2013-05-20 01:19:21)
转自:新浪网·好年华的博客 

 

红楼梦大揭秘之五:史湘云和妙玉结局新探

 

本来以为写了红楼梦大揭秘一至四后可以收笔了,但这几天又想到了一些其他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小说中颇为重要的两个青春女性的结局,也可以有力地澄清主流红学中某些人的曲解和误解,所以决定再写一篇,以补前文的某些不足。

 

主流红学中某些人极力宣扬宝玉和湘云最后“遇合”,其中一个极重要的所谓“证据”就是“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他们说,史湘云的金麒麟配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才是真正的“金玉良缘”云云。这种说法其实是极其荒谬,不堪一击的。首先,湘云所戴的是小的雌麒麟,和雌麒麟相配的是那只在清虚观打醮时得到的大一些的雄麒麟,而不是什么玉;其次,“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第三十一回,而同一回中,作者就通过王夫人和袭人两个分别的说法交代了湘云已经刚刚定亲,定的亲显然不是贾宝玉;再者,宝玉虽然在清虚观得到了雄麒麟并想送给湘云,但他对这个东西并不很在意,居然在蔷薇花下看龄官(模样有点像黛玉)时丢了,还是后来湘云和翠缕捡到还给他的。作者这里就是暗示,宝玉欲送湘云麒麟只是一种青春伙伴之间的纯真友谊,并不含有爱情成分。主流红学也承认,这个“又大又有文彩”的雄麒麟后来是卫若兰在“射圃”时佩戴的,暗示着湘云嫁给了卫若兰。最后,脂批也提示说这个金麒麟不过是宝玉和宝钗的“金玉良缘”的“间色法”,也即只起到辅助和衬托作用。

 

麒麟的问题本来是解决了,但为什么回目说“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个“白首双星”指的又是谁呢?主流红学中的某些人就抓住“白首双星”借题发挥。其实,刘心武在百家讲坛就介绍过一种他认为很“离奇”,但不得不承认也能自圆其说的解释:“白首双星”指的是贾母和张道士,因为清虚观打醮时只有他们两个全是白头发的呀!原来贾母未嫁时有个情人张公子,两人本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后来史家将史小姐,也就是年轻时的贾母嫁到荣国府为贾代善之妻,张公子钟情于史小姐,决意终生不娶,遁入空门做了道士。

 

这种解释的确非常有想象力,而且是合情合理的。且看原文:

 

二十九回:贾珍知道这张道士虽然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所以不敢轻慢。二则他又常往两个府里去,凡夫人小姐都是见的。今见他如此说,便笑道:“咱们自己,你又说起这话来。再多说,我把你这胡子还了呢!还不跟我进来。”那张道士呵呵大笑,跟了贾珍进来。贾珍到贾母跟前,控身陪笑说:“这张爷爷进来请安。”贾母听了,忙道:“搀他来。”贾珍忙去搀了过来。

 

这段说明,张道士和贾府非常熟络,经常往那里走动,连“夫人小姐都是见的”,这可不简单,绝不要小瞧这句话。过去女眷是不轻易见任何其他非至亲的男人的。贾珍、凤姐、宝玉等人也是“张爷爷”长“张爷爷”短,还说“咱们自己”,可见非常亲切。贾珍甚至拿张道士的胡子开玩笑,这是很亲近的人才会这样说的。所谓荣国公的“替身”,应指做法事的时候张道士经常代表贾代善进行。当然,贾府的晚辈应该不知道贾母和张道士的“前传”。

 

二十九回:张道士忙抱住(宝玉)问了好,又向贾母笑道:“哥儿越发发福了。”贾母道:“他外头好,里头弱。又搭着他老子逼着他念书,生生的把个孩子逼出病来了。”张道士道:“前日我在好几处看见哥儿写的字、作的诗,都好的了不得,怎么老爷还抱怨说哥儿不大喜欢念书呢?依小道看来,也就罢了。”又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两眼流下泪来。贾母听说,也由不得满脸泪痕,说道:“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

 

看看张道士“忙抱住”宝玉的动作和说的话,那些流泪的情景,可见张道士对宝玉的感情并不比贾母差多少,只有对深爱的旧情人的孩子才会有这种表现。另外也可以看出,张道士对荣国公贾代善也是很钦敬和感激的。说明贾代善是个心胸宽大的人,他很可能知道贾母和张道士的旧情,但并没有因此阻止二人来往。贾母和张道士讨论宝玉的婚姻,并委托张道士继续帮忙寻找合适的对象,既证明了贾母的充分信任,也暗示了两人非同一般的关系。

 

张道士的年纪比贾母大几岁,清虚观打醮时已经超过八十了。所以他后来得知贾母归天的消息,悲痛万分,不久也追随旧情人去了,就是非常自然,非常合情合理的事。而那一小一大的雌雄金麒麟,应该就是贾母和张道士年轻时的定情信物。湘云佩戴的金麒麟只可能是贾母所送的,因为湘云的叔婶对她并不好,还要她做针线活做到三更半夜,哪里还舍得送这么贵重的东西给她?湘云的父母应该也不是什么高官贵族,即使剩些财产,早被她叔婶“监管”起来了。所以“因麒麟伏百首双星”指的就是贾母和张道士,而且这种写法非常符合作者浓厚的世道轮回的宿命观:几十年前,史小姐的大家长们拆散了她和张公子这对鸳鸯;几十年后,已经成为大家长的史太君亲手拆散了自己孙子和外孙女这对鸳鸯(贾母的贴身大丫鬟就叫鸳鸯);张公子为情遁入空门做道士,贾宝玉为情遁入空门做和尚…

 

那么雄麒麟的情节就很清楚了:张道士因常往贾府走动,知道湘云即将定亲,当然也知道湘云戴着雌麒麟,所以决定将珍藏已久的信物雄麒麟献出,作为对湘云及其未来夫婿的祝福和贺礼。但张道士和贾母都是有身份的人,而且张道士以前也是个很含蓄很有修养的公子,往事不便再提,也不便将雄麒麟私相授受,而是假托众小道献法器之机夹带其中。所以宝玉一说要将那些法器赏给穷人,张道士就急了,马上找理由阻止。再看贾母:

 

二十九回: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像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贾母道:“是云儿有这个。”宝玉道:“他这么往我们家去住着,我也没看见。”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

 

贾母这么精明的老太太,就算雌麒麟不是她送的,怎么会不知道湘云戴着呢?而且后面芦雪广联诗的时候,下人说“一个戴玉的哥儿和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在商量吃生肉,说明即使在大冬天,湘云的麒麟也是挂在外面的,很显眼。所以贾母说“谁家的孩子”肯定不是指湘云,而是很多年前的旧情人张公子。贾母一下就明白了张道士的深意,当然她不会明说。

 

因此宝玉在“雌雄金麒麟”这个事件中其实只是起到一个中介人的作用:最后将雄金麒麟送给湘云的未婚夫卫若兰,正如他将蒋玉菡给的汗巾给了袭人。麒麟所“伏”的白首双星就是贾母和张道士这对老情人。主流红学中某些人对此的刻意曲解是注定徒劳的。

 

弄清楚麒麟的问题后我们才能进一步探讨湘云的结局。这个结局和柳湘莲有关,但绝不会是湘云和柳湘莲在一起了,因为:1)湘云既和卫若兰夫妻恩爱,卫若兰又是被害死的,本身并无过错,老公尸骨未寒,又去喜欢别的男人,这是作者要写的湘云吗?2)柳湘莲此人有严重的处女情结,尤三姐正是因此而死,他又要娶“绝色”的美女,显然湘云都不符合要求;3)麒麟在过去常有“送子”的寓意,因此卫若兰死时,湘云很可能已经有孕,这就更不会和柳湘莲搞在一起了。那么湘云的结局怎么和柳湘莲扯上关系呢?不要急,慢慢来。

 

湘云的结局和柳湘莲(及道家)有关,书中是有不少证据的:

 

证据之一:柳湘莲的名字

 

男人取这样的名字实在奇怪。如果书中他是个娘娘腔倒也罢了,偏偏此人能文能武,英俊潇洒,倒是和“卫若兰”有几分似,也算得上一个“才貌仙郎”。其实这个名字无非就是提示读者,“柳”和“湘”的最后结局是“连”在一起的。

 

证据之二:湘云大丫鬟翠缕的名字

 

红楼梦作者为了充分发挥暗示的作用,连许多丫鬟的名字都是有意义的。例如,元迎探惜的大丫鬟分别是琴棋书画;黛玉的大丫鬟紫鹃,取杜鹃啼血之意;贾母的大丫鬟鸳鸯,应是一种对贾母的反讽(由自己是苦命鸳鸯变成自己棒打鸳鸯);王夫人的大丫鬟金钏和玉钏,仅这两个就知道王夫人是金玉良缘的坚定支持者,等等。

 

所谓“翠缕”,就是一条条绿色的带子下垂的样子,这不是“柳”树是什么??

 

证据之三: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这可是上回目的文字。后来引出宝钗《临江仙·咏柳絮》这红楼梦第一诗词作品的活动最早就是由湘云“偶填柳絮词”引发的。当然,湘云的柳絮词并没有迹象显示她和柳湘莲有何情爱关系,完全可以认为只是对卫若兰的感情:

 

七十回:时值暮春之际,史湘云无聊,因见柳花飘舞,便偶成一小令,调寄《如梦令》,其词曰: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探春听说,忙写了出来。众人看时,上面却只半首《南柯子》,写道是: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李纨笑道:“这也却好作,何不续上?”宝玉见香没了,情愿认负,不肯勉强塞责,将笔搁下,来瞧这半首。见没完时,反倒动了兴开了机,乃提笔续道是: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因又看宝琴的是《西江月》: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探春和宝玉合作的词,暗示某对情人曾经“东西南北各分离”,“明春再见隔年期”;宝琴作的词,暗示她自己就是这对情人中的一个,“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这些证据怎样符合逻辑地串起来,后文自会交代。

 

证据之四:湘云大谈“阴阳”论

 

三十一回湘云和翠缕大谈“阴阳”,大段大段,足有一两千字,这里就不引用了。作者写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说明湘云对阴阳论很熟悉,也很接受,而阴阳论正是道家(不是佛家)的基础学说。换言之,湘云有道缘(不是佛缘),她的最后结局和道家有关。而柳湘莲在尤三姐死后,正是被跛足道化了去,不管做正经道士,还是做俗家弟子,已入道门是肯定的。

 

证据之五:甄士隐解注《好了歌》

 

第一回: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甲戌侧批】宝钗、湘云一干人)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甲戌侧批】言父母死后之日)作强梁。(【甲戌侧批】柳湘莲一干)人。…

 

这个歌词和批语没有反映湘云和柳湘莲的关系,但可以暗示出湘云是早夭的:死时正大好青春年纪,所以才“脂正浓,粉正香”;和宝钗一样(湘云和宝钗的关系也很好)都是在风雪中死去,所以两鬓染雪成“霜”。如果象某些说法,这两人是挨到老才死的,那就和“脂正浓,粉正香”不配了。柳湘莲的“强梁”当然不是某些人乱说的“强盗”,而是某个家庭(肯定不可能是朝廷)的“栋梁支柱”之意。

 

证据之六:关于湘云的判词和曲子

 

第五回:后面又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第六支 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光看这些词曲就是不祥之兆,而且脂砚斋并没有如凤姐的判曲那样加上“警拔之句”一类的反向提示,所以我们只能按字面的原意去理解。这里是写尽了湘云的一生:先是刚生下来就父母双亡,寄养叔婶家,生活并不如意;在贾府和大观园算是有一段快乐的时光,但那时“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再后来幸运嫁得才貌仙郎卫若兰,有一段短暂美满的婚姻,可略略补偿幼年的不幸;最后卫若兰被害,湘云也“云散高唐,水涸湘江”,逃难南方死去。

 

证据之七:寒塘渡鹤影

 

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湘云联出“寒塘渡鹤影”。这句话也暗示湘云的结局和道家有关,因为乘鹤的都是仙人,而且都是道家的仙人。但可惜是“鹤影”,“影”就是虚幻,一晃而过的意思,所以湘云寿夭,未能真正进入道门。

 

根据以上证据和前面四篇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合符逻辑和常识地串出湘云在八十回后结局的大致情形:

 

抄检大观园当年农历十二月:

湘云回史侯府,准备年后出嫁。

 

抄检大观园后第二年(均为农历):

二月或三月:湘云出家卫若兰,夫妻生活美满,湘云很快有孕。

六月:道门俗家弟子柳湘莲回来拜祭尤三姐,恰遇薛蟠。薛蟠便留住柳湘莲不让走,还将堂妹宝琴(此时已离开贾府,梅家也不敢再要)介绍给他。柳湘莲见宝琴是个绝色美人,黄花闺女,非常合意,很快和宝琴定了亲。

七月:卫若兰参加射箭比赛(射圃)。因卫家是贾家好友,贾家政敌忠顺亲王指使人制造意外事故,卫若兰被害而死,湘云顿失其所,放声痛哭。

八月:忠顺亲王等继续借机迫害卫家,湘云和翠缕只得南逃避祸。忠顺亲王收买凶徒追杀,幸遇柳湘莲搭救,打走凶徒。为确保湘云安全,柳湘莲写下亲笔书信,让湘云携往投奔湖南某处道观隐居。

九月:柳湘莲为避祸决定再次流浪,走前派人先送走宝琴和薛姨妈,并和宝琴约定明春江南再见。此后柳湘莲一直在江北流浪,所以是“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十二月:湘云在湘江边的道观内诞下一个女婴,但已心力交瘁,终于水逝云飞,忧郁悲痛而死。所以湘云的女儿和她一样,“襁褓中父母双亡”,又一个轮回。道观即派人通知柳湘莲。

 

抄检大观园后第三年:

正月:柳湘莲赶到道观,把女婴和翠缕接回江南薛家。

二月:柳湘莲和薛宝琴成婚,成为湘云遗腹女儿的养父养母,翠缕成了柳湘莲和薛宝琴的丫鬟,而女婿柳湘莲成了支撑薛家的唯一栋梁支柱。

 

金陵十二钗中另一结局不明的妙玉,我基本同意某位网友所说,是被她原来家族的人所害,但具体过程和结果还要参照我前文的分析:由妙玉的出身和所用的茶具可知她家原来是很有钱很有地位的。只因自小多病被送入空门带发修行,后来父母又早亡,妙玉本要扶灵回乡,为师父劝阻才留下来。宝玉离家出走后,妙玉感到贾家将倾,便以精通先天神数,可协助宝钗寻夫为名向王夫人辞行。当然,妙玉的先天神数是不顶用的,否则自己也不会“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了。但是,妙玉的确曾在宝钗寻夫过程中帮了很大的忙,因为妙玉是佛门中人,在佛家有许多人脉关系,通过这些人脉关系宝钗才能找到偏僻寺庙里隐居为僧的宝玉。

 

妙玉在帮助宝钗后,自己回到家乡。原族人怕她来争财产,就伙同山贼把她劫走了,做了山贼的押寨夫人。若干年后,妙玉终于找机会逃出贼窝,返回已重新“振兴”,贾兰中状元后的大观园栊翠庵,但此时她已青灯古殿人将老”,青春不再了。妙玉在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中有:“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赑屃朝光透,罘晓露屯。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等句,暗示其命运和山林山贼有关;“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等句,暗示她借机逃出贼窝,返回“复兴”后的大观园栊翠庵,感叹命运难定,心声无诉等事。有些人看见妙玉的曲子里面“风尘”二字,就总想把她打发到妓院做妓女。如此思想,实在是污秽不堪。

 

第五回:妙玉的判词和曲子:

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第七支 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