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茁村的刘胡兰

 欣欣茶楼图书馆 2015-03-26

牛茁村的刘胡兰——吴洪英

      

牛茁村的刘胡兰——吴洪英

 

牛茁村的刘胡兰——吴洪英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主席为刘胡兰的亲笔题词。题词高度赞扬了刘胡兰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惠民县亦有和刘胡兰同样的巾帼英烈,她就是吴洪英烈士。

吴洪英系何坊乡王家湾人,1908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乳名金莲。父亲吴振元,兄长吴洪杨,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她生得俊美端庄。青少年时期,吴洪英勤劳能干,常年操锄弄锨,参加田间劳动,十八岁嫁给牛茁村的牛连奎。吴洪英虽在穷乡僻壤长大,从未念过书,但却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妇女美德——温柔,善良,勤俭持家,任劳任怨;而且外柔内刚,内心蕴藏着忠贞、刚毅、威武不屈的气节。

芦沟桥的炮声,传到了惠民城。1937年11月,日寇从沧州兵分两路,直扑惠民、阳信二县。惠民和阳信的国民党官员不战而逃。日军所到之处,奸淫烧杀,无恶不作。在这民族危难之际,牛连奎毅然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组织,在牛茁村成立了秘密联络站,由他负责传递情报和上级文件。为了保守党的机密,牛连奎做到了 “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妻子”。丈夫的秘密行为,引起了吴洪英的疑虑。在丈夫的开导与影响之下,她逐渐明白了抗日救国的道理,不但理解了丈夫,还主动支持丈夫、帮助丈夫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日军投降之后,在共产党领导下,惠民县成立了各级人民政府。牛茁村也建立了自己的基层政权。这时的吴洪英,由一个普通家庭妇女,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动员本村妇女参加妇救会,组织秧歌队、宣传队,带头控诉旧社会的黑暗,宣传新社会的光明。她还带领群众斗地主,反恶霸,使牛茁村的群众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因此,她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同时,也引起了暗藏敌人的强烈憎恨。1946年,国民党军队向山东重点进攻,新五军窜扰至道旭渡口,我黄河以南各机关纷纷迁往黄河以北,以诱敌深入。国民党反动派的飞机,每天从济南机场起飞,到惠民城上空盘旋轰炸,一时时局显得十分紧张。一些逃亡在外的国民党兵痞和地主、富农分子便组织了还乡团,趁机潜回,反攻倒算。

1947年农历八月初七,国民党匪军司令王福成的部下班潘敏、刘子明等人组成的还乡团一百三十余人,在牛茁村伪保长牛士林的带领下,从阳信县的老官王村出动,下午三点左右窜进牛茁村。他们的口号就是“打进牛茁村,活刮牛连奎”。这次匪徒先派一部分人到地里往回赶人,他们谎称八路军到村里开会,民兵牛喜林见情况不妙,想逃离现场,回村报信,被一枪击中要害牺牲了。大家这才猛省:遇上了还乡团匪徒。

牛连奎刚刚买粮回村,邻居牛洪玉气喘吁吁跑到他家说:

来特务了,快跑!”

牛连奎想出村已来不及了。他急中生智,就躲进秫秸攒里,他的儿子凤之越墙跳到西邻小学教师牛玉山家,躲了起来。

这时,几个匪徒闯进吴洪英的大门。为了转移匪徒们的视线,吴洪英故意进牛棚添草。匪徒们喝问吴洪英:

牛连奎在哪里?”

上新安镇了,昨天走的。” 吴洪英镇静地回答。

匪徒们哪里相信,就钻进牛棚里找,又进各屋里乱翻。

他什么时候回来?”一个小头目问。

说不定什么时候回来。” 吴洪英说。

那小头目“啪啪”打了吴洪英两巴掌,嘴里不干不净地骂道:

我看你这娘们儿不说实话!不说实话,没你的好果子吃!走!”

他们把吴洪英连推带搡,押到了街上。吴洪英出门一看,匪徒们正从各家各户往街上赶人,男女老少挤满一街筒子。农会会长牛树林、民兵牛之如被绑在一棵老槐树上。她迎面碰上了匪首班潘敏,这家伙正站在一块大石头上趾高气扬地乱指挥。他一听说吴洪英是牛连奎的妻子,狞笑着说:

好啊!咱们今天是冤有头,债有主,该帐的还帐,欠债的还钱!你来得正好——把她给我捆起来!”

特务们七手八脚,把吴洪英五花大绑捆了起来。

看见了吗?”班潘敏得意忘形了,他抬高了那副公鸭嗓子大声吆喝,“这就是跟共产党办事的下场!我要问吴洪英,牛连奎在哪里?你说了我不追究你,一人做事一人当。说吧,说了我马上就放了你!”

沉默,沉默,还是沉默。

好啊,敬酒不吃呀!——给我打!”

棍棒相加,一阵下来,吴洪英虽多处受伤,但她仍是咬紧牙关,什么话也不说。

我要杀只鸡给猴看看!”班潘敏咆哮了,“砍下牛树林的脑袋!”

按照他的命令,一个匪徒怀抱明晃晃的钢刀,向牛树林同志走去……牛树林同志英勇牺牲了。人们悲愤交集,怒火满腔!

班潘敏示意匪徒们摆下一把铡刀,他清了清嗓子说:“还有一次机会,让吴洪英说出她丈夫现在在哪里;要是不说,看,我就铡了她!”

不知道!”吴洪英向班潘敏啐了一口说:“就是不知道!”

乡亲们,”吴洪英用力一甩被折磨得凌乱了的头发,转脸对乡亲们说,“我去了,咱们要记着这血海深仇啊!”

班潘敏跳起来了,他狼嚎似地奔向铡刀 ...... 罪恶的铡刀终于按了下去,全村群众掩面而泣,泪如雨下。一位年过六十的老大娘泣不成声地说:

作孳呀,作孳!这么样的好人,才三十九岁,你们专杀好人,作孳呀,能有好报吗?”

这位老大娘说得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解放战争的形势发展很快,班潘敏等杀人恶魔没有蹦达几天,就落入了人民政府的法网,受到了正义的惩罚。

  刘胡兰式的英雄吴洪英烈士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牛茁村的刘胡兰——吴洪英


 

 

 

 

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吴洪英

孟书军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主席在刘胡兰墓碑上的亲笔题词。这个题词高度赞扬了刘胡兰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惠民县也有一位和刘胡兰同样的巾帼英烈,她就是吴洪英。

    吴洪英,何坊乡北部的王家湾人,1908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18岁嫁于牛茁村的牛连奎。1937年的11月,在日军占领惠民县城不久,牛连奎响应共产党的号召,毅然参加了地下党组织,在牛茁村成立了秘密联络站,由他负责传递情报和上级文件。为了保守党的机密,牛连奎做到了“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妻子”。丈夫的缜密行为,引起了吴洪英的疑虑。在丈夫的开导与影响之下。她逐渐明白了抗日救国的道理,不但理解了丈夫,还主动支持丈夫、帮助丈夫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日军投降之后,在共产党领导下,惠民县成立了各级人民政府。牛茁村也建立了基层政权。这时的吴洪英,由一个普通家庭妇女,成长为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动员本村妇女参加妇救会,组织秧歌队、宣传队,带头控诉旧社会的黑暗,宣传新社会的光明。她还带领群众斗地主,反恶霸,使牛茁村的群众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因此,她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同时,也引起了敌人的强烈憎恨。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一些逃亡在外的国民党兵痞和地主、富农分子便组织了还乡团,趁机潜回,反攻倒算。

    1946年农历八月初七,国民党匪军司令王福成的部下班潘敏、刘子明等人组成的还乡团130余人,在牛茁村伪保长牛士林的带领下,从阳信县的老官王村出动,下午三点左右窜出牛茁村。他们的口号就是“打进牛茁村,活刮牛连奎”。牛连奎此时正在家中。他刚刚买粮回村准备到菜园去摘豆角,想出村已来不及了。他急中生智,就躲进秫秸垛里,他的儿子越墙跳到西邻小学教师牛玉山家躲了起来。这时,几个匪徒闯进吴洪英的大门。为了转移匪徒们的视线,吴洪英故意进牛棚添草。匪徒们对吴洪英拳脚相加,翻箱倒柜,没有找到牛连奎。他们把吴洪英连推带搡,押到了街上。匪首班潘敏一听说吴洪英是牛连奎的妻子,分外眼红,立即命令匪徒把吴洪英五花大绑捆了起来。不分青红皂白,对吴红英一通毒打。吴洪英虽多处受伤,但她仍是咬紧牙关,什么话也不说。为了恐吓群众,杀一儆百,穷凶极恶的匪徒残忍的杀害了牛树林。匪徒的疯狂举动并没有吓到吴洪英。她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没有有吐露半字。黔驴技穷的匪徒最终凶残得将吴洪英活活用铡刀杀害。

    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正是在吴洪英等一大批惟命志士有力支持下,解放战争形势迅猛发展。班潘敏等杀人恶魔很快就落人了人民政府的法网,受到了正义的惩罚。

 

 

 

 

牛茁村的刘胡兰——吴洪英
吴洪英烈士像(翻拍于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
 

 

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吴洪英

 

中国梦·老区行采访团7月3日来到山东滨州的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馆中的老照片、老物件,述说着当年渤海人民的斗争史。其中,最感人的就是一位不为人熟知的女英雄吴洪英。

吴洪英是惠民县何坊乡牛茁村人。因为丈夫是共产党员,她自己也颇受感召,成为村里的积极分子。国共内战期间,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力量号召打土豪、分田地,把不少土豪劣绅赶出了家乡。这些地主土豪不甘心,想打回家继续称王称霸,于是就组成了反动武装还乡团。他们随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到处反攻倒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1946年8月8日,国民党还乡团包围了牛茁村。吴洪英在掩护共产党人转移的时候,不幸被捕。还乡团气焰嚣张,割下吴洪英的耳朵,逼问她说出共产党员、农会干部的名字,但遭到了吴洪英大义凛然的拒绝。还乡团见状,搬出一口铡刀,狠狠地说“再不讲,这就是你的上天之地。”吴洪英仍面不改色,毅然决然地向铡刀走去。最终她被还乡团残忍地铡成三段。

渤海人每每讲到这个故事,都不禁感叹一句:“她可比刘胡兰厉害呀”。当地人一方面为吴洪英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一方面也对这位女英雄的事迹不为人知而感到可惜。诚然,历史教科书上的文字绝不等于历史的全部。老区人民曾经的血与泪已化为老区精神感染着更多后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