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专访丨章沛然:与孤独和解

 李灏 2015-03-26

采访/编撰:苏子悦

【专访嘉宾】

章沛然:英国华威大学心理学学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精神分析理论硕士。现回国于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任咨询部副主任,为壹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之一。我是章沛然,欢迎广大身心灵同好前来吐槽。微博:@章沛然_水镜白龙


Part1:孤独,让我们和自己在一起

几乎每个人都会体验孤独,就像每个人都会体验抑郁一样。回想你人生中经历过最孤独的时刻,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它你能带给我们什么?

Q1:在你的理解中,什么是孤独呢?从心理学视角来看,孤独对人的影响是怎样的?

我认为孤独和孤单的不同在于:孤单是指独自一人时的客观状态;而孤独是指当一个人真正和自己在一起时产生的一种身心状态。

当没有外界的喧嚣来做掩饰、没有纷杂的人际来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时,人就不得不面对和自己的关系,不论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没有参照、没有评论,一切全凭本心。这时个体可能产生“自由”的正面感受,也可能产生“孤独”的负面感受。

正常的孤独感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但如果个体对于孤独的感受过于强烈,甚至严重到临床孤独症的程度,则可能跟个体童年期的成长经历有关。比如,有的孩子出于个体原因,在出生后就断了和父母的羁绊,在育婴箱中长大;或者曾有在幼年期丧失至亲、至爱的经历。这样的个体在成人后,如果再度经历类似感觉自己被抛弃、被孤立的事件,就会引发(trigger)出潜意识中于幼年期埋伏较深的孤独感,即使这些记忆后来已经被个体遗忘。

在我做过的催眠个案中,造成很多人孤独感的根源都能通过童年回溯觅得一二。

人是社会动物,孤独会使人产生压力,因为从群居狩猎的原始社会开始,被种群抛弃、独自一人就意味着受伤、饥饿的可能性提高,而大大降低个体存活的几率,从而使人产生原始的生存焦虑。美国曾进行过一项通过播放相应主题的电影,然后观察参加者进食量的多少来测试人的压力水平的试验,事实证明当参加者感到孤独(Lonely)时,空虚感造成的压力值是最高的,甚至高过恐惧和悲伤,因此他们不得不大量进食,来确保自己有足够的能源维持生命。

不过换成正面的思维,孤独感使“社会倦怠(混在群体中时,个体努力的水平会降低)”现象的影响减少,使人对自我的觉察水平提升、更能够连接到深层自我、意识到自己的生命。

为了生存,孤独感会使个体更想充实自己的能源,不管是从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这也许可以变成我们前进的动力。

Q2:阿桑的《叶子》里有句歌词: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相对于热衷于社交的外向者而言,可能内向者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与自己相处上,体会更多的孤独。那么,你认为内向者的孤独与外向者所体会到的孤独有区别吗?如果有,有什么不同?

不好意思,这里请允许我稍微修正一下其中的两个概念:在心理学中,“内向者”与“外向者”的定义和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含义略有不同。

在心理学定义中,外向者是指更擅长通过与人交往来补充自我能量的人。他们经由沟通、分享来将外界反馈转化为能量,感悟生命的意义,从而填充自己的内在力量。而内向者则更擅长通过独处、经由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对宇宙的感悟来补充内在能量。也就是说,所谓的“内向”和“外向”其实和人的性格没有必然联系,只是个体擅长补充内在能量的方式不同罢了。一个内向者未必就是沉默寡言的人,相反,他可能同样善于社会交际、在人群中爱说爱笑,只是相比之下,他更喜欢体验孤独,因为这让他感觉更舒适、更能够补充自我的能量。

因此,我认为从这一层意义上,内向者与外向者所体会到的孤独是略有不同的。也许内向者更能够享受孤独、挖掘孤独的魅力,而外向者则更能够经由孤独找到前进的动力,以此来摆脱孤独。

当然,很少有百分之百内向或外向的人,通常我们每个人都会混合有内向和外向的两种因素,只是更倾向于其中的某种罢了。


Part2:孤独如海,不可填

当孤独感如潮水般将你淹没时,你会怎么办?有的人选择上网寻找联结,有的人渴望恋爱体会亲密,那么这种应对是有效的么?

Q3:现在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硬件上我们有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等设备;软件上现在有长千上万的社交类网站和手机APP,但似乎人们的孤独感并没有减弱。你怎么看互联网对人们孤独感的影响?

我认为互联网从某种程度上加重了人们的孤独感。

当然这不是一概而论,简单的通讯、联络等功能确实使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更便利了。然而随着社交平台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偏颇和弊病之处。

比如我之前有些个案中的来访者正是由于在社交网络中看到别人形形色色的生活与自己貌似单调乏味的生活相去甚远,从而产生距离感和抑郁情绪,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社交网络中展示的是他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拿这精彩的一部分来对比自己大多数的日常,则很容易产生类似的负面感,甚至进一步产生与社会的发展脱节、被周遭排斥的孤独感。

有趣的是,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逐渐加大,甚至淡化了人们对于周围亲友的现实依赖,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地铁、餐厅和聚会等社交场合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在紧盯手机屏幕,而不是和周围的真人打招呼。

这是一种危险的现象,因为互联网中提供的社交是虚拟社交,虽然一时给了人们与人交往的错觉,然而一但关掉屏幕,面对周遭生活的冷清时,两者间的反差与现实感重归的失落会使人们体验孤独感的风险大大增加。毕竟,在人类百万年的进化历程中,互联网时代只是最后出现的了了一瞬,也许我们的智商已经适应了互联网的功能,但是我们的潜意识还不能那么快地适应脱离现实人群所需面对的孤单。

因此,找到两者间的平衡是必要的。互联网固然很好,但是不要沉浸,要知道现实的不可替代性。在经营好网络交往的同时,也要注意和周围人真实性的互动,毕竟,一个拥抱的温暖可不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不是吗?

Q4:很多单身的年轻人在孤独、寂寞的时候就想谈恋爱,认为亲密关系能够缓解我们的孤独感。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这个话题简直可以拿出来单独写一片论文了,所以这里我只是简要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简单来说,健全而成熟的亲密关系确实可以减少内心的孤独感。然而这种亲密关系应该是建立在两个自身圆满、内心成熟的人之前所形成的相互联系,这种健全的亲密关系才是稳固、能给彼此带来积极能量的正向关系。而如果是想借由谈恋爱来填补内心空虚的人,很可能是还没有“能力(这里说的是心理能力)”形成健全亲密关系的人。这种情况下为了一时逃离孤独感而谈的恋爱,也许在短期内能够起到缓解孤独感的奇效,但由于双方内心的不成熟,有可能没有办法维持长久而健全的关系,甚至在长久看来,当这种不成熟关系中的双方在面对交往期间的冲突甚至是分离期的焦虑时,由于不恰当的处理,还可能对彼此心中的孤独感造成雪上加霜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不是很赞同这种建立在不成熟心态上的、短期高效但远期后遗症令人堪忧的摆脱孤独感的方法。

归根结底,要摆脱孤独感的根本方法并不是找另一个有孤独感的人抱成一团,而是将自己先发展成圆满健全的人。这样不论是否在与人恋爱,都能够获得内心的持续充实和成长。

当然,我也曾见过许多虽然开头是因为寂寞,但是在恋爱过程中,两人都经由互相学习、不断成长,最后发展成为健康、甜蜜的恋爱关系的例子。世事无绝对,关于这点,主要还是看个人的品性和修为了。

祝大家都能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Part3:接纳孤独,与它和解

Q5:自由的代价便是孤独。很多人离家独自到陌生的大城市打拼,周围没有太多的亲友,可能患上一种“城市孤独症”。你如何看待自由与孤独之间的关系?

这个我确实比较有发言权了。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入住全日制军事化管理的寄宿学校,初中毕业后只身前往英国留学,当时身边也是没有亲友陪同;一直到硕士毕业回国后,独自来到上海工作和定居。

我记得当时看到过一张非常应景的图片,还曾把它作为自己的头像:



我觉得这很像我刚踏入英国时的心情:“从这里开始,只能靠自己摸索了。”

我认为自由是人的一种权利,既然是权利,那么在享用它的同时,也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代价。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辈祖辈的焦点集中下成长,习惯了被注意和关照。而当进入大城市之后,周围皆是陌生的脸孔,人人都在为适应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而打拼着,很少有余力去关注其他人。这时,初入他乡的年轻人虽然顿时享受了高度的自由,却很容易产生被周围人忽视、冷落的孤独感。

其实,这种“城市孤独症”的产生不应是必然,因为就像我之前所说的,孤单的状态未必一定会带来孤独的心态。实际上,当人越往高处走时,往往就越孤单。小学时全班都是同学,因此当自己做对一道题目时,大家都能理解,都会给出掌声,而等到了毕业以后,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能注意到自己的观众也就越来越少。

在地球上时,周围都是同伴,然而一但登上了月球,就变成了自己一人,这都是自然和正常的。很多艺术家或科学家在技艺达到一定境界时,都容易产生“曲高和寡”之感,因为自己在相应领域的造诣所到达的高度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理解,甚至已经有些与众不同了。

这些确实是种孤单,但未必就是孤独。

抱歉,有点偏题了。我想说的是,随着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自由的空间越来越大,相应的,也会越来越孤单——不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这都是正常的。只有当个体自身还不够成熟圆满、还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孤单是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并且没有实施相对的应对措施时,才会产生孤独感。

这种时候,首先要能够调整认知,认识到孤单是一种自然而正常的发展状态,然后要能够去主动充实、圆满自己,来适应这种孤单状态,使其变成有利于自身进步的条件,就能摆脱“城市孤独症”,将自由和孤独转换为自身成长的力量。

Q6:存在主义哲学的四大核心主题之一便是孤独,孤独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核心命题之一,我们无法逃避它、也永远无法消灭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它呢?

关于这点,我前面似乎已经说了不少,在此就不做太多重复了。

总结来说就是:认识孤独,接纳孤独,并且将孤独转化为成长的助力。

忽然想到英国人类学家John Bradshaw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会落泪,是因为我们都仍是放逐中的具神性的婴孩。不管我们多么努力的想要去重寻与爱护我们的内在小孩,每个人的内在都仍有着某种程度的空虚与失落感,我把它称作‘形而上的忧郁’。”

也许确实如此,孤独感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将面对、无法逃避的课题,然而它同时也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种特别感受,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正因为有着这些许许多多色彩斑斓的心情和感受,我们的生命才如此神秘和美好。

既然每个人都是生而孤独的,那我们还有什么可孤独的呢?

开个玩笑。

相信一切都是宇宙最好的安排。

祝每个人都能找到生命中的喜悦,发现自我的美好。


结语

心理学大师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认为:在18岁~25岁的成年早期,我们内心的主要矛盾是亲密对孤独的冲突,如果能够与伴侣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内心成熟度的成长与发展。

20岁左右的年轻人容易把情爱当成是自己最重要的事,这或许好或许坏。关键在于你的选择。在读此文的陌生人,我祝你活得无悔且快乐,在人生的路上不断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