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 四十六

 相逢就是缘 2015-03-26

成语典故 四十六


 

 刚 愎 自 用


 

 

“刚愎”,个性太强、骄傲暴戾的意思。《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载的一段故事中就说道:“先縠刚愎不仁。”故事是这样的:

先縠,春秋时晋将,在一次晋楚战争中,因为不听统帅的命令,擅自行动,结果使晋军吃了大败杖。当时,楚军本已开始撤退,晋军统帅(中军主将)荀林父和其他将领们判断敌情、分析形势之后,也认为不宜轻率进兵,这场败仗本可避免。而先縠(当时为“中军佐”,即中军副将)却悄悄地带着自已的部队,去追击楚军。荀林父发觉后,没有办法,只得下令全部前进。楚军听说晋军追来了,大夫伍参主张回击,令尹孙叔敖则不想打,命令兵马继续南撤回国。伍参便直接去对楚庄王说:“为什么不打呢?您看,荀林父新任中军主将,威信不高,令出不行。而‘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根本不听命令。其余将领也意见不一,部下无所适从。这一仗打下来,我军必胜,晋军必败!”楚庄王听了伍参的话,便叫令尹孙叔敖传令:停止撤退,回师北进,给晋军以打击!结果,晋军果然大败。

“刚愎”一语常常和“自用”连用在一起,因为“刚愎”的人往往“自用”。《金史*赤盏合喜传》说:“性刚愎,好自用。”自用,是自以为是,固执已见而轻举妄动的意思。《中庸》说:“愚而好自用。”《尚书仲虺之诰》(仲虺向商汤王的劝告)中说:“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左传*桓公十三年》也有一段说到莫敖屈瑕自用的故事:

“莫敖”楚国官名。都是春秋时楚武王时代,莫敖屈瑕率领大队楚军,去征伐附近的一个小国罗国(在今湖北宜城县西)。出兵那天,大夫斗伯比参加送行,回来时,在路上对他的马车夫说:“这次出征莫敖必败。你看他趾高气扬,那股狂妄的劲儿!”原来,在此以前,屈瑕曾在另一小国郧国的蒲骚地方(在今湖北应城县)打过一次胜仗。因此,他骄傲起来了。于是,斗伯比去对楚武王说:“赶快给莫敖屈瑕增加援军吧,否则打不了胜仗!”楚武王想:“杖还没打响,怎么便要增援?况且,可以用来出征的部队几乎都带走了,斗伯比又不是不了解,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楚武王想不明白,就问夫人邓曼。邓曼思索了一番,说:“大夫斗伯比所说的话,主要用意恐怕不在于‘增援’,而是告诉您:莫敖屈瑕这次要吃败仗。的确,莫敖由于蒲骚之役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将自用也,必小罗’(将要自以为了不起,不听劝告而小看罗国)。——”楚武王赶紧派人去追屈瑕,叫他务必虚心谨慎,可是来不及了,没有赶上。而这是,屈瑕正在号令全军:“不得乱提意见,违者处斩!”部队纪律又很松弛,乱七八糟地过了鄢水。刚刚逼近罗国,就被罗国和卢戌国的军队,奋勇夹攻,打得个落花流水,狼狈而逃。屈瑕就在这次战争中自杀了。

“刚愎自用”这句成语,和骄傲自负的意思相仿。


 

 

             割 席 分 坐


 

 

三国时魏人管宁和华歆,年轻时在一起读书,一同学习。不过两人的性格,据说很不一样。管宁俭朴好学,不慕富贵,华歆则恰恰相反。据《世说新语*德行》所载:有一天,两人在菜园里锄地。忽然锄出一块金子来。管宁好象根本没有看见,只顾锄地。华歆却惊喜万分,立刻把金子拾起来,准备偷偷装进腰包,可是看看管宁一副冷淡的表情,才不好意思地悄悄又把它抛下了。

又有一次,两人正在书房读书,恰巧有一位贵官经过,旗伞人马,前呼后拥,十分威风。管宁好象根本没有听见,一心读他的书。华歆却抛下书本,连忙奔出门去看热闹,看了好一会儿才回来。回来以后还对管宁大谈那位贵官的排场如何如何阔气,流露出非常羡慕的神情。管宁很觉厌恶,抽出刀来,把两人同坐的席子,从当中一刀,割成两半,很严肃地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你别跟我坐在一起!”

形容朋友因意见不合而绝交,彼此割断光系,从此就叫做“割席分坐”或“割席断交”、“割席绝交”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