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神话游凤县

 天福先生 2015-03-26
         凤县古称“凤州”,始建于秦。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位于陕西省宝鸡市西南部,西邻甘肃,南接四川,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
       凤县的通天河美名在外,我们于当日中午到达这里。《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路过通天河时,发现河里的妖怪危害当地百姓,吞吃童男童女,悟空为民除害,奋勇当先,大闹通天河,最后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降伏金鱼精,为百姓们解脱了灾难,后在老龟帮助下,渡过通天河,成为经典的一段传说。至于该“通天河”是不是当年的通天河,在这里也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那些美丽的传说。其实,走进通天河就走进了历史,走进通天河就走进了大自然,这里山险、石奇、水秀,是您避暑、休闲、生态观光和探险旅游的好去处。
      凤县的传说有很多,从《西游记》到《三国演义》再到《封神榜》,但天上同时有两个月亮这绝对不是传说。夜色降临您就会看到漫天星辰和挂在天边的月亮。唉!说起来还比较奇怪,这里的月亮怎么在不停的变化,一会满月、一会半月?更奇怪的是怎么天上同时挂上了两个月亮。在仔细询问了当地人后才得知。那个不停在变化的月亮是人造的。这里的星星和月亮都是太阳能的,白天吸收太阳热能,晚上则可以散发出光亮,从而形成了“两个月亮挂山头”的别样景观。除了这些,还可以看到嘉陵江上的“亚洲第一高喷泉”,还可以在街头和衣着亮丽的羌族小妹,跳一跳别致的羌族民族舞蹈。
                               消灾寺的传说      ■苏永吉
     消灾寺位于古凤州豆积山顶古柏覆盖的悬崖石窟中,雄伟壮观、耀眼夺目。单凭“消灾寺”三个字,顾名思义,就给人们带来平安祝福和美好的依托。常言道,山不在高低,庙不在大小,有神则灵。传说此寺佛祖十分灵验,每逢农历正月初九庙会,游人云集、香客不断、上山给佛祖叩头,求个岁岁平安,吉祥如意。可论起消灾寺的来历,却知者甚少。
                    
      相传两千多年前,楚汉相争,霸王项羽自持强悍,背信弃义,拥兵据首咸阳、贬刘邦为“汉中王”。刘邦出于无奈,自咸阳起程前往汉中,一路之上忧心重重,大为不快。途径凤州,忽报,有一僧人求见,刘邦一怔,传话有请。少时,见一老僧鹤发童颜,慈眉善眼,来到刘邦面前,双手合拢,口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贫僧参见大王。”刘邦言道:高僧要见寡人,有何教诲?老僧答道,贫僧栖身北山小庙,久闻大王圣明,今经此地,故来送行。观大王气度非凡,日后必得善果。今虽有难,自有高人相助。汉中乃藏龙卧虎之地,大王尽可前往,不必忧虑,凡事自有天定,大王一路保重,贫僧告辞。言毕,拂袖而去。后来,刘邦退守汉中,屯兵养马,大兴农桑,拜韩信为元帅,张良为军师。五年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灭楚霸,平四海,一统天下,想起当年凤州遇僧人一事,降旨丞相萧和,前往凤州寻访高僧。萧和来到凤州,四处差人查访,方圆百里,并无高僧足迹。凤州北山更无小庙,萧和深感奇异,连连称道:“神人、神人也!莫非是佛祖显灵?”即差人在凤州北山(豆积山顶)险要地段修建一庙,因此庙乃萧和所建,故取名“萧斋寺”,从此香火不断。
       大唐中叶,山东节度使安禄山兴兵叛乱,叛军兵临潼关,唐玄宗李隆基仓惶逃往四川。路经凤州,闻听萧斋寺神圣十分灵验,即带领随从数人,步行上山,进香叩头,对佛祖许愿“祈求佛祖保佑,大唐江山永固,早日平息叛贼,回京之时定为佛祖翻修庙宇,重塑金身。”不久,安禄山叛乱平息,唐玄宗起驾回长安,人马行至凤州,遥望豆积山,赞叹不绝!深感萧斋寺名不虚传,佛祖灵验,数月内叛乱平息,免去我大唐一场灾难。当即传旨安下行营,斋戒三日上山还愿。第四日清晨,唐玄宗沐浴更衣,披红插花,侍从百人出凤州城北门,跨越嘉陵江,上山还愿。道路两旁,护卫层层,旌旗招展,刀枪如林。嘉陵江畔看热闹的人数以万计、人山人海、冠带飘扬、车水马龙、拥挤不透。礼炮声声惊天动地,鼓声齐鸣响彻云霄。唐玄宗一行缓步上山,将近午时,到达山顶萧斋寺。少歇片刻,净手进香,叩头礼拜,口中念道:“多谢佛祖显灵,保佑我大唐免去一场灾难。”拜佛一毕,传旨凤州地方官,即日起,翻修萧斋寺,重裱佛祖身,唐玄宗当场御笔亲点,将“萧斋寺”,更名为“消灾寺”。从此香火更加旺盛,远近闻名,延续至今。(作者系凤州镇凤州村村民)
                    消灾寺与金台观   □赵顺琴
      
很久以前,消灾寺有位道士去关中化缘,行至秦岭途中,巧遇金台观一道士也化缘至此,共同的历程让两人无话不谈,相互通报了自己的道观后,金台观道士拿出随身携带的棋盘要与消灾寺道士切磋棋技,对阵之后,金台观道士未能赢消灾寺道士,他很恼火,心里更不舒坦,他就提出再对阵两局的要求。两局下来,竟没能胜一局,使他更为气急败坏。
      凤州道士察觉到了对方的神情变化,忙谦和解释:我乃张果老洞门徒,古有“老虎”头前霸门关,果老洞中好修仙”的诗句,仅洞中棋盘就与众不同,既高又大,铁棋一子三斤有余。誉为“铁棋仙踪”,望道友海涵。
      金台观道士听凤州道士左一句“仙山”,右一句“仙踪”,很不顺耳,就孤傲的说:“金台观更比消灾寺高,比消灾寺有名,消灾寺的地形好比蒸馍,消灾寺也只不过是建在蒸馍之上而已。”
   消灾寺道士被金台观道士的话激怒,愤愤地问:“金台观多高?”金台道士昂首说:“宝鸡有个金台观,离天只有一拃半。”
 凤州道士摇摇头:“不高,不高!”
 金台观道士惊叫:“难道你消灾寺比我金台观还高?”
 凤州道士说:“凤州有个消灾寺,把天磨得咯吱吱!”
 金台道士一听压抑不住心中怒火,想要把消灾寺道士辱骂几句,但修道人的理性控制了他。就这样,二人不欢而散。
   消灾寺道人回到凤州后,很思念金台观道友,只因为“吹牛”将两人情谊吹散,甚觉内心不安,不久,他带着后悔和遗憾离开了人间。金台道士回到道观后,心情很不愉快,随着时间推移,他准备前往凤州亲眼见一见老道友所说的“和天一样高”的消灾寺。
   金台道士一路辛苦到凤州时,正赶上午夜时分,这时城门紧闭,他只好在城外等。“铛——铛——”,一阵清脆的钟声,划破了深夜的寂静,金台道士寻钟声望去,只见消灾寺正矗立在若隐若的山脉间,顿时,他想起了老朋友闲谈时提到的“消寺晨钟”,他热血沸腾直奔对面而去,碰到一小道士打问道兄时,才知道兄已故。金台道士闻听后泣不成声,随后便在果老洞中勤学棋谱,精研棋技,受到了洞中名道士指点,棋艺猛增。
    临行时,他登上消灾寺顶峰,只见对面的南岐山松柏长青,繁华的古凤州城车水马龙,山脚下的嘉陵江水川流不息。更让他感叹的是,果老洞旁边的石老虎,有鼻有眼,虎视眈眈;猴石沟口的石猴,活灵活现;《三国演义》中张飞带兵路过此地时为千军万马做饭的支锅石永留山下。无论是美丽的传说,还是自然界形成的奇山异石,都让消灾寺身下的一切景观显得格外耀眼。
   老道士望着山下的景色,思绪万千,便随口吟到:
            豆积仙山入云端,翠柏长青绕云烟。
            登上消寺仿作仙,灵山能保岁岁安。
                     丰禾山与赵家苦陀的来历     □ 赵顺琴
  
很久以前,四川有一位姓赵的人,夫妻二人以烧制砂锅为生,有一年遭遇了瘟疫,他便带着妻子从嘉陵江逆水而上寻找落脚点,可是走了一个多月,尝尽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之苦的他们,还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落脚点。
   
一天,他们走到一个叫土台子(今凤州镇桑园村四组)的地方时,发现嘉陵江对面一座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翠柏,他俩渡过河走近山前一看,繁茂的枝叶下面掩映着一眼清泉,泉水清纯如镜,水中游荡着小虾,水泉不远处还有一片碧绿的柳林,树丛中飞舞着各种小鸟,唱着优美动听的歌,他们被这优美的景色所吸引,也对这地方产生了眷恋,他们便决定在此落脚,并为这地方取名为柳林。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就是梁泉县(今凤县),因为栈道从这里经过,街市很繁荣,操着各种口音的商贩络绎不绝,他们便搭建草棚、造窑、砍柴,两人起早贪黑,做成了第一批砂锅运到集市后,被商贩们一抢而光,就这样,两人从一无所有的流浪者变成了家财万贯的富商。有钱后,两人经常救助从蜀道上路过的难民,做了很多助人为乐的好事。
   
四年后的一天夜里,男主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一个年轻人告诉他:自己是刚苏醒的龙儿,要到两条河汇集的地方去任职,但是男主人所建的房屋挡住了自己的去路,虽然这里有很多酒楼林立的繁华岁月,但将有灾难发生,鉴于男主人平时乐善好施,建议男主人立刻离开这里。一连几天,男主人都做了同样的梦,但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一个月后,女主人也做了同样的梦,但由于不愿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也没有放在心上。
   
过了几天,在他们熟睡之际,天色慢慢变暗,妻子酣睡中感到有人喊她:“快往旁儿渠走!”她被惊醒后,把自己前几天所做的梦说与丈夫,丈夫联想起自己前几天所做的怪梦,便携带着妻儿离开,没走几步,倾盆大雨迎头而下,整个天地溶在了一起。当他们走到梦中所指的“旁儿渠”时,哗啦一声炸雷后,他们居住的山体摇晃着沉下去,顺着嘉陵江慢慢移动,伴随着轰隆隆的吼声,山下形成了一条很大的豁口。第二天人们发现,在两条河交汇的地方,多了座与众不同的山峰,这就是现在的丰禾山。
  
为了纪念这条曾经救了他们家人命的龙儿,夫妻俩在土台上修建了龙王庙,请和尚、道士诵经多日,没过几天,坡前坡后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儿,人们便称这地方为“花儿岭”,他们又在龙儿指点的旁儿渠上重新修建房屋,和尚、道士们为它取名为“赵家苦陀”(今双十铺镇西庄村三组),人们在形如粮堆的山顶修建庙宇,在祈求平安的同时也期盼来年五谷丰登,因此,便把山名更为丰禾山。(作者系凤州镇凤州村村民)
            凤县花椒长双耳的传说  作者:胡志仁 

凤县地处深山中,原野处处皆椒林。

花椒色艳分外香,大红袍椒最有名。

粒粒花椒长双耳,凤椒真伪由此分。

谈起此事有传说,略述于后供君听。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岐山伐魏兵。

统兵行止废邱关,傍晚在此夜宿营。

诸葛深知责任重,思虑出师之吉凶。

辗转反侧难入睡,披衣起床帐外行。

欲想夜间观天象,捻须漫步出军营。

一阵南风迎面过,风夹香气沁人心。

丞相信步寻香味,香气来自椒树林。

止步迎风正品香,倾听林中笑声吟。

诸葛纳闷暗思量,此时此刻夜已深。

黎民沉睡入梦乡,何来儿童嬉笑声。

阴暗之中用目睹,椒林一群小儿童。

忽听林中脚步响,片刻儿童已隐形。

心想如若有月亮,方可看清其究竟。

刚想到此狂风起,阴云四散月当空。

丞相心悦入林看,儿童藏在椒林中。

个个身穿红锦袍,脸蛋圆润大眼晴。

阵阵散发清香味,只是微笑不吭声。

诸葛拭目仔细观,儿童脸旁无耳轮。

美中不足太遗憾,孔明问话不答应。

只是痴望频眨眼,诸葛倾生怜悯心。

手捏儿童脸两侧,念念有词可听音:

“耳朵耳朵快快长,长出耳朵更心疼。”

一连念了三四遍,双耳应声徐徐生。

树间儿童齐跪倒,感谢师傅成全恩。

有了耳朵闻灵气,清香之味更醇浓。

如今芳名入史册,名扬四海震寰瀛。

绿色食品AA级,大红袍椒为极品。
农高会上占鳌魁,屡获金奖树殊荣。
凤县紫柏山 天上百草园  作者:惠静  
紫柏山介绍:紫柏山风景区位于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的 陕西宝鸡凤县南部,横跨凤县的南星乡和瓦房坝乡,总面积82.5平方公里,以紫柏山,熊家山和屋梁山之间的山间沟地为其主体;以南星乡的桦皮沟和瓦房坝乡的燕子坪为其中心;以紫柏山的森林、山顶草坦,燕子坪的溶洞群、山间草场为其特色。
    旅游区内气候湿润宜人,植被覆盖率极高,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区峰崖峡岭竞秀,坦洞泉溪交织,动植物珍奇荟萃,民俗风情独特,是一个集观光、度假、休闲、科普、保健、探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生态旅游区。按照地理位置和资源特色,旅游区可分为紫柏山、溶洞群、燕子坪三个分区。
 紫 柏山,位处秦岭南麓,因山上遍生紫柏而得名,凤县境内最高峰海拔2538米,享有"岭南独秀"、"秦岭明珠"之美誉。其山体逶迤绵延500余里,高仰前首,后驰巨尾,势如腾飞的巨龙,故而又称"龙如山"。
紫柏山山顶草坦盆景树:紫柏风光,奇幽秀雅,姿态万千:山间纵横的峡谷可陡峭峻秀,气势磅礴,或深邃曲折,寂静清幽;凌空崛起的石崖壁立千仞,崔嵬峻峥,犹如鬼斧神工,令人叹服,宛若巨幅画卷,引人入胜;曲折蜿蜒的溪流,忽而奔流跳跃,忽而潺潺低唱,动静结合,活泼妩媚;清沌甘美的山泉遍环山麓,四季喷雪吐玉,饮之沁人心脾;种类繁多的植物,随海拔高度过渡分布,形成针叶、阔叶混生,落叶、常绿交错,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的奇特景致。
紫柏山山顶草坦——近山坦:紫柏山东险西奇,北秀南绝,兼具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之秀丽,衡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青城之幽美的特点,集峰、崖、峡、岭、洞、坦、泉、溪、动植物珍奇于一身,可谓大自然的神来之笔,自古有"紫柏山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之说。
紫柏山山顶草坦——小贝坦:坦(岩溶漏斗),是紫柏山上最富魅力和特色的景观,其位踞山顶,形状如锅,坦口直径大的上千米,小的数十米不等,坦深从几十米到几百米各有不同,坦面厚铺一层山地草甸植被,而且不同坦内有不同花草,色调各异,远望犹如一块块柔软的织毯,风吹过又如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水。这样的草坦,其位置之险,面积之大(达30000余亩),形态之奇,草类之多,景色之美,不仅在陕西罕见,而且在全国也极少见。
紫柏山山顶草坦——踞龙坦:紫柏风光,同时又变幻无穷,时时异趣:"暮暮花雨"纷纷扬扬,曼妙无比;"紫柏云雾"缭缭绕绕,如梦如幻;"紫柏红叶"如火似丹,绚烂迷人;"紫柏地火"熊熊"燃烧",蔚为壮观;"紫柏日出"挥金洒银,壮丽如画;"紫柏松涛"澎湃汹涌,动人心魄;"紫柏冬雪"翻飞如蝶,抛银撒玉。白天,看绿海滔滔,翠峰排秀,雾走云流,闻鸟语花香,恍若身在蓬莱仙境,叫人欲飘欲仙;夜晚,看月华如水,一泻千里,听不知名的虫儿,鸣声一片,仿佛天外之音,只觉虚怀若谷,宠辱尽忘。地貌奇特、生物多样、气候温润的紫柏山,观光、避暑、休闲、消遣之绝佳胜地。 溶洞群区溶洞广布,且位置险峻,幽深莫测。洞内 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均有发育,而且洞洞不同,各有特色。
     龙宫洞洞中有洞,洞上有洞,景物争奇,各显其特,有 龙王摆宴,二龙戏珠,有虾嬉碧石,鱼翔浅底……俨然一 座富丽堂皇的龙王宫殿,又似光怪陆离的海底世界。龙宫 洞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水景最佳。其洞内陆下暗河发育,充 沛的水流时而形成多级瀑布,时而又形成清洌透碧的水潭, 水从洞口涌出后,更是穿石破岩,挥洒自如,如玉练长舞, 喷珠溅玉,又如银龙走潭,吞吐琼浆,造就了美妙绝伦的瀑布迭水景观。
凤县二月二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当天,城镇乡村,都有爆苞谷花的习俗(有的爆荞麦、大米或炒黄豆),认为经过爆花后的灶房,本年没有害虫。有的人家还将苞谷花插在酸枣刺上,形同一束盛开的梅花,以敬献家神和祖先。是日,河口镇有传统的农会,主要交易农具、山货、牲畜,县内各乡镇农民及邻县农民,纷纷前去赶会,或购买农具以备春耕,或购买各种竹木家什,以备全年生活所需。期间,有大戏(秦腔)和其他文艺节目助兴,十分热闹。建国后改为物资交流会,规模较前更大。此会从明代开始,沿袭至今,经久不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