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研讨会在京举行

 窗前有树905 2015-03-26

2013年11月8日,“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网 李智 摄

2013年11月8日,“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网 李智 摄

中国网北京11月8日讯 (记者 李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1月7至8日在北京召开。近50位海内外学者、30多位各领域专家,围绕“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治理模式与政治实践”、“全球治理背景下中国发展道路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国家形象与文化软实力建设”、“各国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研究的知识与方法”等八个单元展开讨论。

此次会议是十八大三中全会召开前一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的重要国际会议。作为本次会议的一个主要议题,学者们对中国现实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未来走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香港中文大学王绍光教授认为,西方的代议型民主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他从考察亚洲各国人民的民主观,提出“代表型民主”更符合中国和东亚人民的需求。韩国首尔大学赵英男教授也提出,西式民主作为一种理想看似很好,但中国的现实决定了它必须在“亚洲式民主道路”的经验基础上走出自己的民主化道路。参照东亚各国的民主经验,探索中国自身的民主发展之路是此次多数与会学者的共识。

与会学者们还认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除了政治改革领域之外,还必须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达乌罗夫教授对中国建设“新丝绸之路”的构想提出了高度评价,同时建设性地指出实现这一构想需要关注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何帆、冯维江等学者提出,面对全球治理的挑战,中国的参与应遵循权责相适原则、利益包容原则和有区别的共同责任原则。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如何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成为日益紧迫的任务。这也是本次会议的另一重要议题。在会议的“中西文化的相遇与相互建构”环节,学者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世界的独特魅力。在“中国国家形象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环节,首尔大学姜明求教授和同济大学仇华飞教授分别从韩国和中国学界的视角,对中国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和有待加强之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本次会议还吸引了关注海外中国学研究的众多学者参与,会上,这一领域学者们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新动向。其中,日本学者矢吹晋教授论述了中日关系发展遭遇障碍的历史原因和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重视。

承办此次会议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常年致力于引进和分析海外中国研究的智力成果,并两年一次举办此类大型的中国学研究会议,促进中西学术界在中国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对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