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风俗图谱》青木正儿(电脑藏书)

 老北京的记忆 2015-03-26
《北京风俗图谱》(1969年出版,全两册,函套,绿色布面硬精装,文库本,品好,多图,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主持绘画等工作)

前番去附图借书,直接抄的书号,没有抄书名,原本想借青木正儿(あおき まさる)编辑的《北京风俗图谱》,因为看岔了书号,借回来的是邓云乡的《北京の风土(民国初期)》(井口晃、杉本达夫译,中文版叫做《鲁迅与北京风土》)。邓云乡在《水流云在书话》里也提到过《北京风俗图谱》:

“……在这一百幅图中,有一幅图中画的是卖大碗茶的人,而题字却说是'此中国抖空竹之图也’。为什么出现这种明显的错误,不知道。我只看到是印出来的书,未见北京图书馆珍藏的原件,所以这一百幅图和题字,是出一人之手,还是出二人之手,无法研究。这题字如果是画图人所题,自不应出此错误。如果是另外人所题,这题字的人是中国人呢?还是外国人呢?也还是个问题。未见原图,在此不能乱说了。

我说'外国人’,除去从题字的口气中看,明显是给外国人介绍中国北京风俗而外,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对北京风俗感兴趣,找人画图出版的外国人还不只是推测,而且还有真实的例子。那就是青木正儿氏找人绘制的《北京风俗图谱》。

一九八四、一九八五年期间,日本东方书店要翻译我的《鲁迅与北京风土》一书,翻译者是中央大学文学部教授井口晃先生、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教授杉本达夫先生,负责编辑是中村正先生。直到一九八六年夏日译本改名为《北京の风土(民国初期)》在日本出版后,前后二三年的对间中,我与中村正先生函件往来,十分频繁,并承他热情关注,寄赠我不少本非常珍贵的书。青木正儿氏的《北京风俗图谱》,是十分值得称道的一部书。

《北京风俗图谱》我所得到的是平凡社一九八二年第九一次印刷的,编号为《东洋文库》二十三。第一次出版印刷是一九六四年七月。这是两本草绿绸封面,横开小本的普通精装本,外有两个硬纸书函,分装两册,只看外表装订,就感到十分淡雅宜人,古韵四射。

《北京风俗图谱》如说得更细致些,应该是日本青木正儿编、中华刘延年绘、内田道夫解说。因为这两册精美的小书有图有文,有彩色图二幅,黑白图一一七幅,文字三百余页,约略计之,图占三分之一,文字占三分之二。 有原编者原书封面书影,题《岁时图谱》四隶书,书名下三行字:日本青木正儿编、中华刘延年图、丙寅三月。丙寅为大正十五年(公元一九一六)。书名上面有青木正儿氏亲笔题字云:

乙丑、丙寅间,余留学燕京,暇日往往游街观风,乐旧俗之未废,意欲倩人图之,请学而许可。乃自编目录,付之画师,事始就绪,而余南游返国,仍托友董理,三易画工,阅两年而 成焉。题曰《北京风俗图谱》,凡八门:曰岁时、曰礼俗、曰居处、曰服饰、曰器用、曰市井、 曰游乐、曰伎艺,共一百一十七图,装为八帙,藏诸吾学图书馆,教授青木正儿识于东北帝国大学支那学研究室。

青木正儿博士,是本世纪前期日本极有名的汉学家,在我国学术界也极为有名。民国三四年间,留学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其对中国戏 剧史的研究和著述,名著一时,影响中、日学术界甚巨。图谱前面有原编者序,谈到大正末图谱全部完成,本想自己作说明,但工作少暇,先在东北大学,后来又到京帝大学工作,光阴荏苒,一拖就是好多年,八本图谱 原稿,一直珍藏在东北大学图书馆中。东北大学教授内田道夫博士,十分珍惜这图谱,利用业余时间作了解说,平凡社给刊行出版。序中又说:原 来是研究戏曲小说的,所以十分关心风俗,前年游历江南、北京,表面观察, 旧时风俗多已消失,不少都为新的洋风所代替,而图谱中保存了不少旧时北京风俗面貌,若在今天印刷出版,还是有意义的。序后记云:

昭和三十九年二月二十七日,记于洛北の守拙蓬庐に于で青木正儿识。

昭和三十九年是一九六五年。 后面又有解说者东北大学中国文学研究室教授内田道夫博士的前言,说明出版及解说始末。时间也是昭和三十九年。 这部图谱是黑白图,且是缩小了印的。原画有多大,不知道,但根据画幅内容观察,原画色彩是很鲜艳的。不然,制成黑白版,不会有这么许多层次。原画也是相当大的,不然不可能容纳这许多人物内容。如'岁时’第一幅'春联门神’:一座贴了门神、春联的大门,门前多人,送客告辞者二人, 拱手贺岁者二人,旁立一仆人,向长辈作揖拜年之小孩及受礼之老者二人。

用放大镜观察,人物神态均极生动。大门大梁及门神彩画,放大观察,层次分明,笔触工细。在放大镜下:旭日芝兰新甲第,春风棠棣旧家声,比芝麻还小的春联上的字清晰可辨。

人物服装,有旗装,有汉装,有补服官衣,更多的是便服,但是比起前面介绍的《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中的服饰要时世多了。虽然所画还都是清代 服饰,但是按时代说,都是宣统时代打扮了。”

昨日终于去附图将《北京风俗图谱》借来,是平凡社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日初版彩印精装,横开十六开本(此版国图似乎有)。图谱画工差强人意,青木先生在序里也说由于经费时间等原因,未能找到理想的画工云云。然而毕竟画得很仔细,汉女之纤足、旗女之高底、童儿之额发、男子之烟杆,虽说不上是美术作品,但很有写实的趣味,倒是可信的。内田先生的注解写得好,引用诸多图文资料。如《燕京岁时记》《荆楚岁时记》《中华名物考》《江浙风物志》《吾国吾民》《清俗纪闻》《帝京景物略》《北京民间风俗百图》等。分岁时、礼俗、居处、服饰、器用、市井、游乐、伎艺八章。寺田隆信作的后记里写,“旧版为黑白缩印本,阅读起来于细部考察殊为不便。方今再版彩色大型版,意义深远”,“北京是充溢着色彩感的城市,古今同此。设若从景山之巅远眺全城,西面北海倒映白塔之玉光,南面紫禁城之琉璃瓦辉映日光……红,绿,蓝诸色相间,不惟宫殿楼宇如是,民家亦同此”,“《图谱》完成后至今,北京已然沧桑巨变。屡经dongdang,zhengzhi方面主人公屡屡更迭。因而于风俗、生活样式方面亦有极大影响”。

试译青木正儿原序:

此图谱系大正末年,余于北京留学中起草,制定目录,命当地画工绘制而得。其时有赖余所奉职之东北大学法文学部所支出之费用。归国后,余志在自作图说、与图谱并行出版公诸于世。惜乎忙于本职,无暇着手。光阴荏苒,不久余转任京都大学,图谱底本徒劳搁置于东北大学图书馆内。然而近日幸得东北大学教授内田道夫博士珍惜,业余执笔著作图说,又有平凡社将之与图谱一并刊行,诚为喜之不尽、感激不尽云。
最初余因以戏曲小说为文学研究之中心,于风俗方面尤为关心。前年借游历江南之机,顺便略作观察,未有懈怠。于北京预定居留一载,多少能允安顿。因而恰可藉此机会于人烟阜盛处行走,缓步于庙会,闲逛小摊,漫步背街深巷。余所注意之北京古时风俗尚存,然亦有新式洋风影响,古风渐失。而今将此记录,虑其不久即将湮没消亡,作此图谱,亦不失为一法也。
但余于北京居留期间甚短,费用亦不算多,欲寻合适之画工殊为困难,故而成果极不满足。然而古旧之风物正日日改变。于今日之renmingongheguo,此图谱之意义大约亦愈来愈大罢。

昭和三十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于洛北之守拙蓬庐 青木正儿识

这篇序是迷阳先生去世前不久所作。是年十二月二日,他在同志社课后离开教室,下楼时突然栽倒,猝然辞世,也没有看到出版面世的这册图谱。光阴急转,浮云往事风流俱收。幸而书纸犹存,聊以慰藉。 

  • 久远的老北京情结王晓平 


  •   稍微熟悉日本中国学界的朋友,大概都听说过青木正儿的名字。

      青木正儿(1887-1964)出生于山口县,曾师从于狩野直喜学习元曲。他是在日本最早评介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鲁迅创作的学者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作为中国戏曲小说研究者,青木正儿对历史风俗本来便十分关心。他游历江 南,便对当地的民俗十分留意。1925至1926年间他来到北京,这一年时间更为充裕,便常常徜徉于街市,漫步于胡同。他看到商店的各种幌子,不觉驻足良久。那时候北京的情形,前门外闹市鳞次栉比的新式商店,几乎看不到旧式的幌子了,而他寄寓的东四牌楼一带的旧式商店,还像以前一样五花八门地吊在屋檐下。不过,他感到再过几年,这一带一定也会像前门外一样,再也找不到幌子的影子了。想到在日本德川时期的江户(今天的东京)也有与幌子同样的东西,后来就一点点消失了。19世纪初的学者柳亭种彦、喜多村信节深感可惜,就从从前的画书里收集幌子的图画,倍加珍惜。青木正儿于是也想到要把北京习俗都记录下来。

      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二十六说:“一今江以北,凡市贾所悬标识,悉呼望子”。讹其音乃云幌子。幌子就是望子。招牌用文字,幌子无文字,所以方便不识字的人,由幌子也可以推测市民识字的普及程度。青木正儿从北京街头的幌子,考察起江南江北的文化差异,由此进一步推及到日本江户时代的切面铺、烟草铺模仿中国的幌子,乃是由于引进中国的商品捎带也引进了招徕顾客的方式。根据这些考察他写下了《望子考》,收在《中国文艺论丛》里边。

      在《北京风俗图谱》里,幌子的彩图就有三幅。那时酒铺、药铺、烟铺、当铺、鞋铺、眼药铺等等各有其幌子,远远看到幌子就知道是卖什么东西,起着今天霓虹灯和广告招牌的作用。

      今天,望子(幌子)不知何处去,那一山村水郭酒旗风的感觉也就无处可寻了。我想,青木正儿注目幌子也不是没有道理。幌子随风起舞的动感的视觉效果,说不定有时还会有用。说来幌子各有其态:有吊着的旗帜,也有摆放在店铺门口的木架,还有悬挂实物的如鞋铺挂靴子之类,而各种幌子都联系着那一行业的历史,搜集在一起,就是商业文化的内容。

      青木正儿说:“我发觉北京还保留着古老的风俗,但是它也在被洋化而逐渐失去。今天不把它记录下来,不久就会湮灭,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想编成一本图谱。”

      在《中华名物考》自序里,他再一次谈到自己想法的来历时说:“我住在北京的时候,看见'弹弓子’很惊讶。晋代美貌文人潘岳年轻时挟弹到洛阳郊外,妇人们向他的车子投水果,使他满载而归。那古老的'弹’虽然是粗糙的玩具,但对它保存下来真是高兴。我就买了一个,像孩子似的向树上射泥蛋儿。还有寒山、拾得手里拿的那种没有把儿的异样的竹耙子,今天还在打扫着老百姓家里的院子,我想,古老的文化今天还活在民间。注意观察一下,或许会有意外有趣的发现。”

      他于是拟出岁时、礼俗、宫室、服饰、器用、市井、娱乐七部分的详细纲目,后来又追加了伎艺部分,物色画工着手风俗图谱的编写。他利用大学的一些经费,请人画出了一百余帧彩图。

      青木正儿为什么想到做这件事情,他曾经谈到自己是研究戏曲小说的,本来就对风俗很感兴趣。但是,风俗毕竟不是他的专业,即使抱有兴趣,也不一定下这么大功夫做这样一件费心费时而与名利无补的事情。这使我想到了他的学术价值观。

      在《中国文艺论丛》自序当中,青木正儿谈到自己出生在一个医生的家庭里,小时候左眉里长了一根白毛,很长,他的父亲曾经摸着他的头对客人说:“这孩子有仙骨。”他略微明白父亲话的意思,心里边很高兴。记述这件小事情,其意当然不在谈仙论道,实际是在说明自己的人生哲学。他说过自己“嫌恶古道德与观念之束缚”,喜好老庄思想,曾赞扬“老庄是中国最高尚深远的哲理”。在他看来,世上没有比艺术更为自由的东西了,艺术就是自无生有之道,就是创造,就是与造物主争辉之道。他主张摆脱“匠气、世俗气,即职业气、商贾气的游心境涯”,他所说的“游心”就是“对于艺术的昂扬奋斗的执著心”。他赞扬的是一种摆脱了世俗气、炫耀气、名利欲的创作欲。这些思想虽然带着日本大正时期艺术至上的痕迹,在后来物质匮乏的时代他的写作也很难说都有高蹈的情怀,但是,在他内心深处,是厌恶学术研究的世俗气、炫耀气和名利欲的。这些思想体现在他的《中国近世戏剧史》、《中国古代文艺思潮论》、《清代文学评论史》等著述当中,所幸它们都有中译本,读者不难找到。当时,他感到要把稍纵即逝的那些文化现象记录下来,于保存文化有益,于是就做了,或许并没有想那么多的“历史意义”之类的深奥问题。

      青木正儿对自己做的这件事情,也并不满意,因为在北京呆的时间短暂,加上经费有限,又很难找到更合适的画工,画出来的东西不能尽如人意。他带着自己的老北京情结回到日本以后,就再没有时间对它们再做精心整理。那些彩图也都寂寞地在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里沉睡。等到内田道夫重新编注,交给平凡社出版,已经是在他归国三十八个年头的事情了。这让人感叹,无足无声的书,有时真是比人更寂寞。在印行之时,由于经费的考虑,又只能缩小尺寸,黑白制版,使我们不能看到原来的彩图原貌,这也增添了遗憾。

      如果当时有一个更精通北京民俗而画艺更高的中国人来做这件事情,无疑会做得更好。但是以我一个北京民俗的门外汉来看,《北京风俗图谱》仍有很多很新鲜的东西。雍和宫的打鬼、妙峰山的刷报子、冰河上的拖床冰嬉、二闸河灯等那时的北京风俗,离今天已很久远,而当时各形各色的发犁、鞋帽、乃至于各种商店的幌子,都搜罗到一册小书里,给研究清末民国初年民俗的专家、研究民国戏曲小说的学者,乃至从事旅游开发的人们,提供诸多方便。在1964年2月青木正儿为此书写的序言中说:“旧的东西正在一天天改变,对于人民共和国的今天,这图谱存在的意义不是越来越大吗?”他说得不错。

      写这些话,是他去世前不久的事情。就在这一年,一日课后离开教室,下二楼时他突然栽倒,便再也没有起来。

      我想,书比人有时生命更长久。我喜欢青木正儿先生做的这件事,大概也是因为愿将这久远的老北京情结,也留给永远吧。


  • 【书 名】:清代北平风俗图
  • 【作 者】:(日)青木正儿内田道夫编;张迅齐编译
  • 【丛编项】:
  • 【装帧项】:19cm / 248页
  • 【出版项】:常春树书坊 / 1978.11
  • 关于《北京风俗图谱》青木正儿有如下文字:
    1926年,我受东北大学派遣去北京游学,想尽我的微薄之力试着寻找明代版本的插图书,但却未能如愿。
    在北京期间,我发现了一种叫做“弹弓”的玩具,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据传晋代的美貌文人潘岳在年轻的时候,携“弹”乘车去洛阳郊外游玩时,看到他的女子就会把水果扔入车内,归途时已装了满满一车。当时那个古典的“弹”,即便是变成了极其粗糙的玩具“弹弓”,但是能够流传下来也是一件幸事了。
    我买了一只弹弓,用它把泥丸射到树上,像孩子一样兴高采烈地玩耍。还有寒山拾得曾经拿着的那个没有花纹的怪异的竹扫帚,现在仍然还在打扫着平常百姓家的院子。当时我就想,古代文化中的那些至今仍然在民间留存着的事物,留心观察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有趣发现。总之,我觉得应该先把这些都绘制作成风俗图册。所以,我计划着让大学方面出些费用,找画师来画图,制作一部《北京风俗图谱》。内容分为:节日、礼俗、宫室、服饰、器皿、市井、娱乐等七个部分。而我是直接让北京人画北方的风俗,所以当时各方面的条件让我感到非常的自信。但是,一方面因为缺少足够的经费,很难找到合适的助手;再加上我在中国滞留的时间有限,所以就变成了后来我回国后托人才把这个工作继续了下去。由于自己的意图无法得到彻底的执行,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勉强完成了一百多幅彩图的绘制。本来我是想自己撰写图谱的解说的,但是由于本职工作太忙一直没能动手。加之后来因工作调动去了京都大学,终于没能达成愿望。而绘制的那些图谱就原封不动地留在了东北大学的图书馆。虽然后来一直想着什么时候也许可以利用一下,但是因为不在手边,也一直没有特地去借出来使用的需要,最终我的风俗研究热情却逐渐地冷了下来。

    后来,青木正儿在北京游学时制作的,东北大学收藏的岁时图谱《北京风俗图谱》(1926年),也追加了内田道夫的详细的“图说”,以黑白缩印本(上下),在编者青木氏去世那年(1964年)出版了。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图片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