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湖雪杯”丝韵震泽全国摄影大展 佳作选登

 荷叶的图书收藏馆 2015-03-27
古甄平 | 点评
古寺圣光(古镇类金质收藏作品) 金国华 摄
震泽是我的故乡,是一个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名胜古迹甚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水乡古镇、慈云寺塔和禹迹桥。这也是我拍摄的重点对象,为了体现这一特性和开放大气的震泽古镇,我采用了多张接片长卷式构图拍摄。能够拍摄成功,既是偶然又是必然,得益于身在此处的地理优势。在一个雨后初晴的傍晚,我发现天空气象环境格外精彩,便赶往既定拍摄点,用预先设计好的构图和拍摄手法完成了这个画面。
蚕丝姑娘(丝绸类金质收藏作品) 严金霞 摄
这张照片拍摄于一个宽敞明亮的车间。进入这个空间后,我的第一感觉便是能出一张高调的好片子。工作台前,姑娘们在拉蚕丝被,墙上贴着红色标语:劳动创造幸福。我仔细观察后,镜头对准了其中最理想的那位姑娘,避开被承重柱子遮挡住的标语,只留下“幸福”二字。我贴近工作台,采取跪姿仰拍,用12mm-24mm超广角镜头,预留了裁剪的余地。镜头里身着青花衫的姑娘眼神明亮、面容皎洁、身姿舒展,将江南女子的灵秀温婉展露无遗,而增加的曝光和1/40秒的速度选择也将蚕丝那迷人的洁净、轻盈、飘柔的特性成功地展现出来。江南女子和江南蚕丝的共性完美融合,契合了人们喜爱的品质和审美观念。
老屋里的丝巾(铜质收藏作品) 邱树新 摄
点评:这幅老屋晾晒印染丝巾的画面色彩很丰富,人物之间的动作有一定的联系和呼应。但拍摄时曝光负补偿有点偏多,影调稍显深暗,如调整0.5EV左右曝光负补偿或是以闪光灯、反光屏适量做些补光,画面影调效果将有明显改善。
前程“丝”锦(铜质收藏作品) 应健 摄
点评:以重叠影像体现时空变换,作者的拍摄有一定想法。前景丝绸部位细节清晰,但人物稍显过曝,如系采用“图像合成”技法,在合成之前最好预先为每张素材做恰当的影调调整。
蚕蛾(铜质收藏作品) 王岩 摄
点评:用微距拍摄的蚕生产过程中的细节,由于曝光、用光都比较合适,高调效果的画面具有很好的成像素质。蚕茧以及蚕茧周围的细丝均体现出高光下特有的质感和丰富的层次。破茧而出的蚕蛾,其身上的细节也历历可见。
真漂亮(银质收藏作品)季春燕 摄
点评:爱美是女孩的天性,而世代以蚕桑为业的水乡女孩无疑更加爱美。作者以间接的表现手法,抓拍了一个含蓄而自然的画面——通过两个女孩仰首观看的羡慕眼神,表现丝绸穿着在东方女性身上的魅力。如拍摄时能回避背景中的电动车,画面无疑将更显简练。
千丝成茧(银质收藏作品) 朱学明 摄
点评:以微距拍摄的春蚕吐丝结茧的画面细腻、清晰。蚕茧已初步成型,但依稀可见蚕儿仍然在忙碌吐丝。画面内容简单,但蕴含对春蚕的讴歌,它形象地刻画出千百年来震泽农户栽桑育蚕、缫丝织绸蚕事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过程与细节。
茧镇外婆家(铜质收藏作品) 张建国 摄
点评:以旅游纪念品来体现古镇的魅力,画面具有“小中见大”的效果。孩子的手镯与激光雕刻件以及蚕茧挂件色彩绚丽而细节清晰,在被大光圈虚化得恰到好处的背景下,与塔影、古建形成鲜明对比,具有一定的信息量,又不乏艺术魅力。
情丝江南(铜质收藏作品) 顾明 摄
点评:作品透过丝绸刺绣作品表现震泽的江南韵味。轻丝上映出的图案以及弯曲的线条,像漂在水面上的历史场景,隐隐约约地展现了“四周湖光绕,中有塔影悬”的意境。但总体感觉影调稍显灰暗,如增加0.5EV左右曝光量,画面将更显得明快。
古镇掠影(铜质收藏作品) 钱桂锋 摄
点评:260mm长焦距压缩空间的作用,将远处的民居“挤压”得更为靠拢,愈发显示出鳞次栉比的感觉。黑白灰为主的画面中,那少量的绿色与红色,起到点缀的作用。可惜画面用光有点平,如在侧光或侧逆光时拍摄,民居的立体感无疑将更为出色。
避雨(铜质收藏作品) 皇甫金富 摄
点评:这是一幅颇有情趣的水乡小品。在桥洞下避雨的船工显然是长期生活在本地的原住民,对于他们而言,石拱桥就是天然的避雨场所。暗调的河面形成了反衬效果,突出了阵雨形成的水花,而船工泰然自若的神情,则成为画面中一个小小的亮点。
下班路上(银质收藏作品) 黄河 摄
点评:黄昏暖色调的大侧光将女工的形体勾勒出鲜明的轮廓和丰富的层次。作者没有进行简单的直接拍摄,而是利用广角镜头夸张近景人物,并以古塔等作为陪衬,与人物呼应。经过通盘考虑后选择的元素,自然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典型画面。
古韵(铜质收藏作品) 吕佳 摄
点评:戏剧人物的扮相俊美,道具和人物动作也很到位。尤其是布光、用光颇为讲究,光影特点很明显。如仅仅观看照片,相信不少摄影者都会认为这是用了很高级相机拍摄的作品,其实,它并非以相机拍摄而是以手机拍得,可见精心构思与合理用光是多么重要。
龙腾水乡(银质收藏作品) 申雪琴 摄
点评:雨后江南,天水一色,地方特色较为浓郁。作者选择以低感光度、小光圈来满足选择低速快门的需要,通过1/8秒的慢门,使得远距离拍摄的舞龙在空中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动感。
古镇新貌(铜质收藏作品) 钱荷英 摄
点评:这是一幅以17mm超广角镜头耗时93秒拍摄的夜景。尽管与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夜景相比,画面中车灯拉出的线条远远不够密集。但作者能将一个人口密度不算太高的江南古镇夜景表现得如此绚丽多彩,足见用心。
春暖花开古镇游(铜质收藏作品) 范英 摄
点评:中焦镜头聚焦于近处的儿童,浅景深在一定程度上虚化了远处的民居建筑。儿童头顶杜鹃花与柳叶编织的花冠,在逆光下形成了漂亮的色彩和质感,与充满活力的背影一起,很好地呼应了“春暖花开”的主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