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成熟·成就·成功

 莲友书屋 2015-03-27

内容摘要:本文分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谈我个人成长的经历及其心路历程。第二部分,谈我个人不断自学自省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第三部分,谈我个人在生活中的点滴体验、感受、认识。第四部分,谈我个人对成功人生与心理咨询事业的领悟与看法。

关键词:成长  成熟   成就   成功

一、挫折中成长

(一)蒙童时期:我是六零后出生的,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因为先后天的缺钙,1~3岁身患小儿软骨症,不能站立和行走。幸好1965年国家普及地段医院,并派遣医德医术很好的医生、护士来看病护理,我和弟弟一同成了我们公社地段医院首例儿童软骨症患儿,得到了很好的救治。为了能让我和弟弟彻底康复,我父亲严格遵从医嘱,除了给我们按时吃钙片、鱼肝油等药物外,每天中午把我们抱到在院子里,强迫我们拄着小木棍来回走动,接受阳光照射,促进钙化。正是有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才使我能和同龄孩子一样,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健康成长,没留下什么后遗症,真是不幸中的万幸。我的父母虽然疼爱我们,但绝不娇惯我们。从懂事起,就教我们有礼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叠被子,扫炕,扫院,搂柴火等。正应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说法。

(二)小学阶段:1970年春,我虚九岁开始在本村小学上一年级。后来要升二年级了,其他孩子又都原念一年级了,摆在我面前两个选择:要么也重读一年级,要么就跳到三年级。我的几乎是大老粗的父亲替我做了坚定的选择——跳到三年级。从此,我一下子成了烂锣,除了语文还能勉强跟上,算术就完全听天书了,作业照抄;考试开卷,一样可以抄。反正推荐升学,一切看表现,就这样混下去了。五年级时没推荐上,补一年。这期间,我的学习问题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苦恼,好在当时形势“学黄帅,反潮流”,看重个人表现。我就努力想通过做好人好事来表现自己。然事与愿违,学校要求拾粪积分评比,我又因为积分差而常受批评,内心很憋屈。但也未留下什么心理阴影或不良影响。因为那时虽然开始普及中小学教育了,却并不以分数看学习,不以升学率看教育,学习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家长也不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一窝蜂攀比施压。所以,我的小学依然可以痛并快乐着。

(三)中学阶段:1975年春,我总算被推荐上了公社联办的初中,在两年的初中生活中,除了课堂学习,每周都要到学校的自留地去劳动——掏粪,担水,种地,植树,等等。每学期还组织学生野营拉练,到指定的生产大队去帮助农民收秋、翻地等,一干就是半个月到一个月。虽然累些苦些,却是最充实的。1976年底,初中要毕业了,又没推荐上,再补一年。1977年恰逢国家恢复高考并实行秋季招生举措,这年的初中要延长半年。而我这个靠推荐升学的人,是再难混下去了。只好转学到志丹县杏河中学,投奔我的堂兄读书了。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1977年底,在我们那里开始割资本主义尾巴,我父亲竟成了被割的对象,自然没法送我去志丹县了。直拖到1978年初夏,没出过远门的我,第一次独自背着行李,坐着班车,踏上了去志丹县的旅途。到了志丹县杏河中学,已经临近中考,当然一塌糊涂。幸得哥哥全力恶补一个多月,总算考上了县城高中,且与中专录取就差一点点,甚是遗憾。1980年高中毕业没能考上中专,只好补习一年再考,81年中专还是落榜了。因为我的理科稀烂,而中专只能报考理科。这让我哥和我非常尴尬:不补习吧,大老远白来一遭;补习吧,理科成了死胡同。好在81年国家宣布,以后文理一条龙招生。我哥又一次看到了我的一丝希望,于是让我转补文科,继续考中专;于是我把前来接我回家的老父亲劝了回去。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工夫不负苦心人,我竟意外地考取了延安大学中文系。整个中学期间,我前一半时间劳动瞎混,后一半时间半纠结考试。多次补习,羞愧难当;一朝考上,欣喜若狂,可谓冰火两重天哪。但同时也让我深深体察到了青春的苦涩与忧伤。

(四)大学时期:1982年的初秋,我搭上顺道儿的大卡车,来到向往已久的圣地延安去上大学了。但绝不像现在的孩子,有家长护送,也没有现在的孩子那么活跃、有个性、有想法。我仍然保持着农村孩子的本色与土里土气,系上、班上的卫生工作几乎成了我的本职。当然,我更不敢放松学习,除了课堂学习,更多的是自觉而自由地去泡图书馆,让我这个闭塞的农村孩子大开眼界。但那时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人们思想观念正处于转变阶段,一切是那么的新鲜又没谱。我也在习惯与改革、落后与进步中徘徊着。一方面,我积极参与学校、系上和班上的各种活动、事务;另一方面,又缺乏见识与胆魄,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我积极表现,大三时就入了党;却又机械教条,一切都唯命是从,缺乏新时代的精神。因为经过文化大革命风暴后的农村孩子,一切总是心有余悸,害怕哪一天再被批斗。

二、自学与自省中成熟

(一)中师执教生涯:1986年暑期,我总算结束了大学生活,被分配到陕西省绥德教师进修学校(这是一个新成立两年的成人师范学校),成了一名中等师范学校的老师。我所教的对象是年龄比我大、生活负担很重的农村民办教师。他们只是没有专业证书,知识不够系统,有的基础也欠缺些,但他们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比我丰富得多,所以教他们是又好教又难教。说好教是学员们不挑剔我的方法经验,只要把知识点讲清楚就行了;说不好教是毕竟面对教学老手的学员,我这个初出师范院校的小青年总有些“关公面前耍大刀”的味儿,难免心虚气短,况且要带班管理比自己老练的人,谈何容易?好在学员们都基本自觉,班干部料理得井井有条。后来又教中考录取的普师班、高考后录取的普师班及后期的民教班等,逐渐就老练了些。1992年,我随学校从绥德搬迁到榆林西沙,继续从事老本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把中师语文类的课程几乎教遍了。这期间,因为工作实践,使我增长了许多单从学校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技能和人生经验。特别难忘的是那时期淳朴厚道的师生情、同事情,即使是与原榆林农专合并过来的同事的融合,也是那么的自然和谐,这几乎成了我人生最美好的回忆。我很庆幸,我踏入社会的起步阶段,竟是在那么一个相对闭塞落后却又朴实厚道的净土上入道儿,领导和老师、老师和学员,都处在充满信任、友爱和团结、奋进的关系中,人与人之间没有利益纷争,没有意见隔阂或小圈子。除此之外,我也常被市教育局抽调下乡进行普教验收工作,或帮助市局进行民教招生审查工作,这又或多或少让我了解到了基层教育的实际情况与困难,了解到每位民办教师的艰辛与可怜。这些都更加奠定了我朴实纯净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使我真正领略到什么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含义。总之,师范生涯不仅奠定了我的事业,也成就了我的家庭,对此我比以前更有自知之明,珍惜眼前,知足常乐。

(二)中学执教生涯:1998年下学期,我正式调入榆林中学,从事高中语文教学。而此前的1996~97学年,我就被局里调整来榆中支教教初中。时至今日,已在榆中度过了十六年之久,教过各类文、理科班及补习班。对于语文教学力求有自己的思考与解读,不愿照本宣讲,人云亦云,也不迷信专家、能手,不盲从风靡一时的各种教改活动,尽量冷静观察,分析利弊,透过现象看本质。当然,也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惜人微言轻,只能自说自话而已。2008年,我既是不服老的自我挑战,又是出于个人爱好,自掏腰包,参加自考心理咨询师的学习与结业考试,并获得了国家二级咨询师证书,证明了自己的勤奋与努力。也想对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引导。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完善自我心智的途径。而此前的博览佛经、道德经、论语、孟子等,也对我进行心理咨询的学习与实践都有莫大的帮助与提升。读书,博览群书,实在是给人生加油、施肥的好事。换言之,无论是挑战自我的自考心理咨询师学习,还是出于喜好阅读各种经典,都是自我心智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生真正走向成熟的过程。可惜真能体会到并身体力行的少之又少。这才是人生真正的遗憾。

三、生活中成就的人生心得

1、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和有什么样的父母很重要(尽管这不由每个人自己选择),从小有没有教养很重要,小时吃没吃苦头很重要,一步一步踏实走过来很重要,有个能发现孩子天赋或兴趣并全力培养的父母很重要,有个能严格要求管教而不是放纵溺爱孩子的父母很重要。一句话,家庭教育很重要。

2、一个人有没有信仰很重要,一个人有没有爱好、志趣、毅力、恒心很重要,一个人能真正明白这一生不是活给他人而是活给自己很重要,一个人真正能修养自己的德性、淡泊名利、超越自我很重要,一个人能孝敬父母、感恩他人、回报社会、关心体贴家人很重要,一个人能遵守法律、规则、原则又能灵活务实很重要,一个人能善解人意、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与邻为和很重要。一句话,做个好人很重要。

3、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很重要,读佛经、诸子百家、《弟子规》等传统经典很重要,读懂人生的无字书很重要,读懂社会的无字书很重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很重要。一句话,终生学习很重要。

4、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很重要,有自己的见地、不盲从、不迷信很重要,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不媚俗、不违心很重要,能尊重他人、平等对话与交流很重要。一句话,有思想有主见很重要。

5、掌握心理学基本常识、善于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很重要,用心处理好大我与小我的关系、上下级关系、同学同事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很重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很重要,能正确对待成与败、得与失、舍与得、利与害等很重要。一句话,有个好心态很重要。

    我自己则力求活得质朴、真实、坦荡、超然。

四、职业行为分析——如何看待成功的人生与人生的成功

(一)什么是做人成功?

    事情成了是成功,事业成了是成功,梦想成了是成功。做人怎样算成功?答案恐怕就不好说了,因为做人成不成功很难有个具体量化的标准。不过大致说,做人成功与否,不能只看名气,不能只看人缘,不能只看才能,不能只看业绩,不能只看长相,得看其认知与德性,看其修养境界。若能好人一生、一生好人,自然就是成功人生、人生成功了。以此衡量,古今中外能有多少人是成功的?而好人的根本在于心地好、心眼好、心态好、心理好。换言之,心地、心眼、心态等都属于心理问题,而心理好坏正反映了一个人的认知与德性修养。认知包括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德性修养包括起心动念、言行举止等。所以,认知正确、修养德性良好,必然能成为好人;认知偏差、修养德性有缺陷,很难成为好人。这应该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大学》提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古代成功做人的标准。其核心正是认知与德性。

(二)成功做人有多难?

    世世代代都感叹,做人难,做好人尤其难。你就知道成功做人该有多难。因为成功做人包括太多,才能、事业、社交、家庭、风度、气度、修养、德性,乃至起心动念、一言一行等等,把这一切都处理好,把握好,表现好,坚持一生才算做人成功。好多人前半生很好,后半生阴沟翻船;还有些人一起步就栽跟斗;还有人大半生很好,临了却晚节不保;当然,更有人终身持节,公私分明,怀仁讲义,行善积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淡泊名利,平淡一生。那些被世代人传颂的圣贤英雄、豪杰志士、清官廉吏、平凡好人等,都是成功做人的典范。他们都有一颗善心好心,都能克己修身,都有极好的心理品质。所以,只有成功的心理素养,才能完成人生的成功。成功的人生,在于一生之中随时随地把握好公私、人我、好恶、名利、得失、进退、取舍,等的辩证关系。这真是不容易呀!

    我希望我们的心理咨询事业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心理按摩,也不是西方纯粹的精神心理分析,而是将认知与德性相结合的综合的辩证引导,进而形成国家层面人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抓起,从小修养起,从根本上移风易俗,改变国人的素养。这该是未来心理咨询事业发展的方向。


注:这是我的心理咨询远程培训结业论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