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期“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指间飞歌 2015-03-27

新时期“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黔江区科协 刘德瑜

 

    21世纪,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重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的积极性,迎接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已成为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在新时期新形式下,就如何做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进一步增强和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我们通过向所属学会、基层科协组织和部分科技人员发放征求意见表、上门走访、座谈交流、现场查看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调查,在征集到很多建议意见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现将调查情况、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归纳整理如下,供各级领导和科协组织在工作决策时参考。

 一、“建家交友”工作的现状
 针对目前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上遇到的最大问题,调查的情况显示:有4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工作时间较长,50%认为工作强度过大,60%认为工作经费不足,70%认为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申请难,40%则认为缺乏学术交流。因此50%以上的科技人员出现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头痛失眠等症状。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体检的人员达30%,部分是单位组织体检但自己没去,也有一部分是单位没有组织体检。对于工作中学术会议的参加率,“没有时间、缺乏参会信息和经费不足”是不能参会的3大困难,也有40%的科技工作者是因为“会议学术水平低”而不参加活动。
 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职责。大部分科技工作者与科协有较好的接触、沟通和联系,对科协组织、科协工作有所了解,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仍有一部分科技工作者对科协了解不够,对科协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很大一部分科技工作者认为较一般或不够好。对“最希望针对科技工作者开展哪些活动”调查项目,超过85%的科技工作者希望科协能组织各种类型的高端学术活动,其中40%的希望组织专家座谈会或者科技工作者座谈会,超过70%的人员希望组织学科前沿问题的专题讲座,45%的人员希望组织健康养生知识和课题研究方法知识讲座。对“最希望科协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超过60%的科技工作者希望能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和帮助转化科技成果,50%的人员希望能倾听反映科技工作的诉求、意见和建议,帮助科技工作者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建家交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调查结果的情况分析,科协目前在“建家交友”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部分领导及科协组织对建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缺乏一定的认识,认为科协仅仅是服务经济建设、开展科学普及等工作的组织,而没有将科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作用放到首要位置,没有意识到科协组织建家工作的重要性,对“建家交友”工作重视不够。二是宣传力度有待加大。科协工作和科技工作者建家工作还没有真正深入到科技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工作和事例宣传甚少,还不能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所了解,还未能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认同和积极响应。甚至许多科技工作者对科协本身不了解,对科协建家认知更少。三是组织保障有待加强。科协所属学会、基层科协组织的队伍建设、编制经费、硬件建设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大多数学会和基层科协干部都是兼职,缺乏编制和经费,直接影响到建家工作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开展。四是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从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的现状看,科协工作仍然存在服务能力不足、手段缺乏、活力不够、实力欠佳的现象,而新形势下科技工作者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多样化、个性化、艺术化的发展趋势,科协建家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变化和发展的步伐。
 三、加强新时期“建家交友”工作的对策思考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科技工作者队伍日趋壮大,科普工作需求日趋多元化,“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时期如何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已成为当前科协的一个中心环节和重要任务。这就要求科协组织必须不断创新思路,立足“科”字特色,积极打造平台和载体,做好新时期“建家交友”工作。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围绕一个“科”字,凸现服务特色。建好新时期“科技工作者之家”,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友”,各级领导和科协组织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对这一工作进行重新认识,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一是要加深对建家的重要性再认识。建家是科协工作永恒的主题,是科协组织服务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基础,也是科协团结带领广大科技人员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载体。有组织才有“家”,科协应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按照“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比较密集,科协组织就要建到哪里”的要求,切实做到应建尽建。二是要对“家”的概念、内涵等进行科学界定。科协服务和工作的对象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指的应该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科技人员和实用型人才,包括高层次科技人员、一线科技人员、科普工作人员和海外科技人员等。这就需要科协从自身实际出发,立足“科”字特色,对科协传统的建家工作进行重新梳理,既不能把“家”的概念无限扩大化,把所有服务科技人员的工作都纳入“建家”的范畴,也不能把“家”的概念偏面缩小化,要通过各种服务平台和活动载体,把“家”的概念和内涵具体化、形象化和艺术化,体现“家”的引力和聚力。三是要提高科协在科技工作者的知晓度。要明确科技工作者之家的职责和主要工作应围绕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欲望、引发创新激情、点燃创新火花展开,要以科技工作者的共同远景和共同价值观为联系纽带,通过开展“讲理想比贡献”、 “科技创新竞赛”、建言献策、继续培训等活动,为新的学术思想及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为科技人员献身科技事业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强大推力,从而提高科协在科技工作者和社会上的知晓度。
 其次,在方法举措上要讲究一个“实”字,注重服务成效。多年来,各级科协组织经过不断探索努力,在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工作方法举措上积累了大量丰富而卓有成效的经验,这是新时期继续做好“建家”工作的有力保证。与此同时,新时期科技工作者队伍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和面临的新任务,对新时期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传统的方法和举措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些新变化、新需求,科协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新的举措,完成新任务。尤为重要的是要讲究一个“实”字,在提高服务成效上下功夫:一是要实实在在。让广大科技人员要干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必须能给科技人员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科协要通过搭建科技人员学术交流、成果展示、宣传教育、建言献策等平台,最大程度地发挥科技工作者的作用,施展他们的才华,体现他们服务社会的最大价值。二是要切合实际。在想办法、找举措的时候,要从所解决的问题的实际出发,从科协组织自身的实际出发,在两者的结合点找准切入点,切实帮助科技人员在干事业中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难题。科协要深入扎实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准确掌握和及时反映科技工作者群体中的突出问题,推动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他们各展所长、各得其所。三是要注重实效。不管采取何种方法、举措,要以能给科技人员提供了多少具体实在的服务、能给广大科技人员干事业提供多少推动力、科技人员满意度多少为最终的评判依据。要积极争取创新人才发展体制,革除影响和制约创新型人才成长发展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营造环境、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一流科技人员和领军人才脱颖而出,让更多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和年轻科技工作者在创新实践中成长进步。
 第三,在能力保证上,要突出一个“情”字,提升服务水平。建好新时期科技工作者之家,科协组织的能力建设是基础是保证。能力建设包括科协人员的各项业务素质能力、待人接物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也包括增强服务的软实力,要突出一个“情”字。一是用真情。即待人处世要真情实意、真诚热情,提高服务的亲和力。科协组织要与科技工作者交心、交底、交朋友,科协领导更要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主动开展服务,真心实意地帮助科技人员提供服务。二是重实情。要坚持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增强服务的可信度。说话做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说过的话,答应过的事,就要努力践行兑现。三是讲热情。作为一名为科技工作者的服务员,要珍惜热爱本职工作,甘心乐于作好本职工作,要想做事,更要要会做事、做成事;要热心热情,把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视为自己的亲人,真心热情地服务好他们。要大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创新团队,关心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和青年科技人才,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风尚;要继续做好科协建家工作品牌服务“四季四送”系列活动,从生活、工作、思想等多方面联络交流,增加感情。
 关心科技工作者工作,了解科技工作者想法,反映科技工作者诉求,是科协“建家”工作的永恒主题。在新时期,各级科协更应围绕中心工作和人才工作,积极探索建家工作新渠道新形式,深化改革,推陈出新,切实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友!
黔江区科协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