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 三十四

 相逢就是缘 2015-03-27

成语典故 三十四


 

乘 风 破 浪


 


 

人们形容志向远大,勇往直前,往往用到“乘风破浪”这句成语。这句成语,出自南北朝时宋将宗悫的故事。

《南史*宗悫传》说,宗悫,字元干,南阳(今属河南)人。文帝(刘义隆)时,被任命为“振武将军”,曾南征林邑国。这林邑国本是汉朝的日南郡象林县。汉末,该县“功曹”区连杀了县令,自立为王,从此出现了这么个国家。宗悫南征的时候,林邑国大约已有二百年历史了。那国王见宋军到来,便驱象出战。象的力气很大,刀枪也不易杀伤,宋军难于取胜。宗悫便设计制作了一些狮子的模型,上阵迎敌。象见狮子,吓得乱跑。宗悫于是乘胜追击,攻入了象林(后改名为象浦)。宗悫进入林邑国国王住处,但见珍品宝物,不计其数,宗悫一毫不取。由此,可见他为人廉正,也可见他部队纪律的严明。

宗悫还曾担任过“豫州刺史”、“雍州刺史”等官职,并受封为“洮阳侯”。

据说,宗悫从小就有胆量,在少年时代就已练得一身武艺,既强壮,又勇敢。他哥哥宗泌结婚的那天,半夜里,有十几个强盗,趁贺客方散,全家正在忙碌之中,突然来打劫,宗悫毫不畏惧,挺身而起,把强盗击退。有一次,宗悫的叔父宗炳问宗悫:“你长大后准备怎么样?试说说你的志愿!”宗悫应声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炳听了,很觉惊异,也很高兴,笑道:“好孩子,志向远大的人,正应如此!”

“乘长风破万里浪”,这真是一句极有气魄的壮语!“乘风破浪”这句成语,便是从这里来的。

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诗,末一节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也就是“乘风破浪”的意思》



 

              惩 羹 吹 齑


 

 

“惩羹吹齑”这句成语,出于屈原《九章》的《惜诵》那首诗。

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当时担任“左徒”的官职,但是得不到楚怀王的信任。他主张联合东方的大国齐国,共同抗秦。昏庸的楚怀王,不听劝忠告,反而偏信谗言,疏远屈原,并向秦国妥协。结果连连上了秦国的当,怀王最后终于死在秦国。怀王死后,他的儿子横继位为顷襄王。顷襄王象他父亲一样糊涂,竟把屈原赶出郢都,放逐到长江以南的沅、湘和洞庭湖一带。

屈原始终热爱他的祖国,在被疏远、遭打击,以至被流放的苦痛年月中,无时不关心着人民的生活,无时不怀念着国都郢都。他写的《九章》等不朽的诗篇,其中的《惜诵》,一般都列为第一篇。

《惜诵》,据专家考证,是屈原劝楚怀王联齐抗秦而被馋去职时写的。“惜诵”二字,据说是“不愿随便歌颂”的意思。诗中有一节假托在梦中和大神谈话来表达自已始终不变的忠诚。诗的大意说:“我曾在梦里企图登天,无奈既没有路也找不到船。请大神帮帮忙吧。可是他说,理想虽好实行困难!难道我的理想将永远被认为危险而无法实现?大神说:

         “可思而不可恃,

           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于羹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为曩之态也!——”

大神说的这几句话,大意是说:“对于君王,你可以怀念却不必寄托希望。他身边那群人的嘴连金属都消熔得了,你当初一片天真当然要遭殃。上过当的人总该特别小心了,为什么不改一改你的真心肠?你想登天偏又放弃了往上爬的梯子,看来你从前的老脾气,还是照样!——”

这一节中,“惩于羹而吹齑”这一句,就是成语“惩羹吹齑”的来处。羹,就是羹汤;齑,是捣烂的蒜韭之类。在喝热汤的时候烫了嘴,于是怀着戒心,见了蒜韭之类的凉小菜,也撮口去吹吹它。人在某件事情上受过打击,吃过亏,以后变得过分谨慎和警惕,就叫做“惩羹吹齑”。《唐书*傅奕传》说:“惩沸羹者吹冷齑,伤弓之鸟惊曲木。”

诗的原文中,另一句“众口其铄金”,后来也成为一句成语,即“众口铄金”。这句成语的“众口”却变为舆论的意思,形容舆论的力量很大,即使最坚硬的金石也要被消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