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春节”,虽和汉族春节不尽相同,但分别都各具民族自己的特色。蒙古族作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为了庆祝一年一度的春节,有自己的“白节”。而“白节”有着怎样的特色和习俗呢? 白节涂抹民族喜色 白色,一直都是蒙古族崇尚和喜爱的颜色,象征着纯洁和吉祥,含有福气喜庆的韵味。所以他们把春节称为“白节”,白节由此成为蒙古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当然,蒙古族的白节具有浓郁的草原文化特色。每每白节来临,蒙古草原上都洋溢着一片欢乐喜庆的氛围,给蒙古族人民带来无限的喜乐和希望。 历史渊源——元朝 蒙古族的白节,历史起源可以追随至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此作了非常详细的描绘。 据《马可波罗行纪》所载:“其新年确始于阳历二月,届时大汗及其一切臣属复举行一种节庆……是日依俗大汗及其一切臣民皆衣白袍,至使男女老少衣皆白色,盖其似以白衣为吉服,所以元旦服之,俾此新年全年获福。……臣民互相馈赠白色之物,互相抱吻,大事庆祝,俾使全年纳福。” 马背民族的欢腾佳节 现在蒙古族人也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凌晨,全家老少以及族人走到蒙古包外,在长者的主持下举行向长生天祈祷仪式。据说这是蒙古族信萨满教遗留下来的传统。然后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除节日间人们互相拜年,敬酒,聚餐、纵情歌舞、赛马,娱乐以祝贺全年纳福、吉祥如意外,佛教传入后敬献洁白的哈达,待续至今。 整个白月期间,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带上崭新的哈达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户给各浩特(定居点)的亲友、家长拜年。不过现在,草原上看到的更多的是骑摩托车或开吉普车的男女青年。拜年的路途,是青年男女赛马、追逐、嬉戏的绝好机会。身临其境的人无不感到马背民族不拘一格的生活情趣和粗犷豪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