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兔赛跑,是一个老掉了牙的故事。说的是兔子的骄傲和乌龟的坚持。
但意义不仅于此。
兔子好动,机灵,胆小。一有风吹草动,拔腿就跑,时时都在躁动中。躁动是小动物的特征。大动物就不这样,象兽中之王老虎,平时不动,只有目光在寻找猎物。一旦发现目标,就风驰电制,猛扑过去,这是大动物的特征。
但兔子也好,老虎也好,都没有乌龟长寿。其原因在于,兔子的永远躁动,不得安宁。老虎的激烈竞争。兽中称王也不容易,要战胜异类,更要战胜同类,同样不得安宁。
乌龟不一样,始终那样沉静。总是不慌不忙。世事若见若不见,大家风范。真要遇到麻烦事,或不想看到什么事,就把头和四肢缩进坚硬的外壳。任凭风浪起,一概看不见。所以乌龟的心境平静。何以为证?乌龟的呼吸缓慢,练呼吸有龟吸一说。
人称千年乌龟,养生要学习乌龟。学它的大气和沉稳,若入世若出世。不求一时之短长,但求千年大计。 向乌龟学养生 (2010-06-28 21:17:22) 家里养了两只乌龟。观察乌龟的生活习性,有启发。 乌龟长寿,跟它的习性有关。 乌龟多数时间处在安静中。人说静以养心,静能生慧,宁静致远云云,都是在讲宁静、安静的好处。而我们人往往做不到,常常处在噪动中。 遇到外界干扰,乌龟会把头和脚都缩进去。凭借坚硬的外壳,任你风浪起,一概看不见,眼不见心不烦是也。我们的身体没有外壳,但我们的精神和灵魂能不能修炼出一个外壳,帮助我们抵御外界的侵扰? 乌龟吃得不多。买了一包食物,售货员说可以吃一年。吃太多不利健康。已经105岁的周有光教授讲他的养生之道,其中有一条就是不乱吃东西。他的健康顾问告诉他,很多人不是饿死的,是吃死的。 乌龟把头伸出来后,颈椎常常360度转动,所以一定没有颈椎病。而我们坐办公室的总是一个姿势,颈椎病特别多。曲黎敏教授讲养生,也讲要学习乌龟转动颈椎。 乌龟的生性符合天道。两只乌龟一公一母。公的好动些,主动些。母的安静、胆小。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公的先吃。一阴一阳之谓道,想不到在乌龟的世界里,阴阳如此分明。 命运把它们安排在一起,看来随遇而安。不象别的动物,它们从来不争斗,偶尔也会亲热一番,把头靠在一起。或者公的爬到母的身上,用脚在她的头上抚摩一下,也许在调情取乐。和谐的环境有利养生。 当然,有些东西学不到。那天和一位医学专家聊此事,他说冷血动物天生抗菌。很多细菌在温血的环境里容易繁殖,在冷血环境里不容易繁殖。我们的血液天生是热的,冷不下去。 冬眠也学不到。冬天我们还很清醒,还在奔波。 不管怎样,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