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rt舌头】黑画——法国艺术家皮埃尔·苏拉热

 九日图书1976 2015-03-28

上个世纪20年代的某一天,在法国南部美丽的城市罗德兹,一个小盆友正兴高采烈地在纸上进行伟大的绘画创作,只见他一会儿把一张白白的纸涂黑了,一会儿又把一张白白的纸涂得黑哧叭乌,不多一会儿,他手里的白纸快被他涂完了,画的画呢?基本上可以用一个字形容,!如果可以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真黑!假如用三个字形容真够黑!这时候旁边人看不懂了?(肥皂说过,伟大的作品刚一面世,人民群众都是看不懂滴)问他,小盆友,你画的介是个啥子哩?!小盆友当然是用一种天才看麻瓜的眼光看着他,然后回答,雪!麻瓜更理解不了了,这咋过是白白地雪哩?小盆友没见过雪啊!嚯嚯嚯!小盆友又白了麻瓜一眼,你个仙人板板,没得黑的衬托,咋过会有白雪的白哩?!

麻瓜:……' 人民群众当然不是麻瓜了,这不过是麻瓜肥皂玩笑之语,但当您不能理解某些事物时,您是不是要琢磨琢磨也许您后天的经验已经把你的想象力固化了,知识永远要停留在未知与求知的好奇心里才可以真正成为 据记载,这是小盆友思维完胜成年人思维的无数案例之一,但对于后来名垂艺史的皮埃尔·苏拉热来说,这是他第一次向世人解释黑色是可以从惯性的黑暗逻辑中解放出来的。

苏拉热很幸运,一战结束后第二年1919年出生在法国南部的罗德兹(Rodez),其时,那一场席卷欧洲的可怕伤寒业已离去,所以,苏拉热有机会在童年自由完成他黑色的畅想,但当他长大之后,他选择离开了罗德兹,像无数背井离乡的年轻人一样,怀揣着于连式的大巴黎梦想对骨感的罗德兹说了句拜拜,便毅然决然地奔向丰满的巴黎。

从路易十四到罗马取经回来建造伟大的巴黎之后,巴黎啊!伟大的巴黎,成为无数人梦想的天堂,万恶的旧社会有人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实际上巴黎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是几个世纪以来世界的中心,艺术家的天堂,美女的集散地,(反正是地球上的美女集散地大都有个显著特点,哪儿钱多,哪儿美女就多)所以苏拉热要去成为美女集散地的巴黎,艺术家、落魄政客、成功商人、吉普赛人、二世祖、失足妇女和机遇摩肩接踵的巴黎,换句话说,假如你征服了巴黎就征服了世界,据说二十多年前的我无产阶级的领袖列宁同志也曾作为文艺青年来过巴黎,在被可恶的艺术家剥削了一笔模特费后回到俄罗斯,建立了庞大的吓死个人的苏维埃政权,可见在钱多美女多的地方取经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苏拉热是个巴黎人眼中的外省人,他的黑画,巴黎人不喜欢,成为世界之都的巴黎此刻正陶醉在自新古典主义时期以来的辉煌当中,是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派、达达主义、表现主义、未来派、抽象主义等等等等将巴黎搅拌成一锅无比复杂绚烂多姿的东北那旮沓的乱炖,巴黎人喜欢漂亮的、时髦的、绚丽的可以放在豪华客厅里向拜访者炫耀的小可爱绘画,颜色应当是温馨的、舒适的、清新的、好看的、亮色系的。

肥皂这么说,意思并不是巴黎人拒绝创新,而是在巴黎人或者法国人的气质里,热情、浪漫是他们喜欢的调调,苏拉热黑色的像锅底一般的抽象作品自然入不了巴黎人的法眼。苏拉热的黑画和石头里蹦出来的齐天大圣童鞋不一样,在欧洲的文化史里实际上存在着一条崇拜黑暗的线索,比如说撒旦崇拜,比如说死亡文化,譬如说神秘主义哲学,黑暗的逻辑和思辨在他们的文化艺术作品里时隐时现,即使在崇尚雄伟优雅的古典主义时期我们同样可以提出很多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里黑暗的元素同正面的元素就是一对双胞胎,根本无法剥离,尤其是当代,对黑暗的各种诠释实际上已经超越了黑暗本身,成为纯爷们儿一样正面的力量。

但那时的巴黎人看不懂,他们比现在的中华帝国的广场大妈强不了太多,大多数广场大妈家里的墙那真是极简主义,简到就是没有,大妈们信奉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胡来实用主义,跳舞是为了锻炼身体,哪怕是pm2.5爆表也要在广场上锻炼身体,绝对和艺术没一毛钱关系,即使墙上挂的有,也是好家伙个别人像练摊一般永远就那两刷子重复来重复去的喜庆的富贵牡丹,哎呀妈呀!她们和那时候的巴黎人差不多,她们那年代有思想的人基本上被有想法的人干掉了,所以大妈们已经习惯在集体主义的主旋律摇摆,僵尸舞最能说明问题,她没有思想,您怎么指望她把思想挂在墙上,因此广场舞的流行绝不是偶然,您让德国人、法国人大妈们上街扭僵尸舞去?可能吗?巴黎人的问题是陶醉,这个容易滋生骄傲的情绪,人一旦陶醉在某个时期的辉煌,可以说好时候就要过去,或者已经过去,忧患意识永远是一个民族最强大的驱动力,艺术许多时候体现这种功能。

所以陶醉的巴黎人不愿把黑画挂在墙上,忒黑,不好看,他们忘记了他们讽刺罗丹是个装在麻袋里的癞蛤蟆的时候了,挖苦塞尚用驴尾巴画画的那个时期了,身材高大的苏拉热在诺大一个巴黎找不到一个能够和他达到同样海拔的知音,于是,乡愁像北京的雾霾一样越来越重,他开始怀念他的故乡了,更怀念家乡那些对他的黑画大惊小怪的麻瓜们了,他回忆说,他喜欢故乡城市的颜色,并不色彩斑斓,也不是巴黎那种漂亮、世故的灰色。若说巴黎是雕琢的世界,这里则是朴素与忠诚的世界。注意这两个词朴素与忠诚,肥皂以为这是苏拉热喜欢黑色的根本原因,因为在黑色的凝重与深沉里朴素与忠诚的特质确实远超其它色彩,从这方面来审视黑色与其它色彩,那些黑色之外之色太过轻浮。

在这个时候,特别不轻浮的、经常严肃的、向来对黑暗哲学有特殊癖好,审美品味通常十分独特的德国人出现了,他们在关键时刻给于苏拉热经济上和学术上的支持,(最近,有消息称,地球届某无聊组织对各个国家民众心理的阴暗程度做了一个评估,德国童鞋和日本童鞋得分那是相当高,日本童鞋不高兴了,非要拉着中国童鞋一块进排行榜,德国童鞋不知道没看到还是不在乎,没啥反应!认可?不屑一顾?但是肥皂认为能正视自己阴暗的人与民族都是了不起的民族,直视黑暗需要勇气与力量,才更可能接近光明,粉饰和平、视而不见倒显得心虚脆弱的紧!)

接着,在近代经常扮演伯乐的美国人也来了,这个伯乐的名字叫James Johnson Sweeney,他把苏拉热带到了美国,美国那时候已经被巴内特·纽曼征服,天生喜欢冒险的美国人一看,呵!来个全黑的,和巴内特·纽曼有一比,巴内特·纽曼成功成那样了,苏拉热还远吗?!这皮肤较黑的非裔阿裔那还不得喜欢死,所以苏拉热在美国被接受毫无障碍,苏拉热被美国人、德国人这么着一整,个别的鼻子长得特别长能闻到墙外花的法国人也扶着墙根儿来了…… 中国俗语说,墙外开花墙内香,苏拉热如果知道这句话一定涕泪横流,因为他感触着实太深了。

法国人开始发现苏拉热对黑色的诠释达到匪夷所思地高度,除了黑色本身的特质,黑色中那神秘的质感、空间、精神把生命的无限性和深度再次放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它逾越了黑色的边界,直抵黑色之外,黑色之外是什么呢?那是观众可以无限阅读与联想的境界。

一点黑、一块黑和完全黑一定是不同的,如同一斤重量的黑色和一卡车重量的黑色一定不同,在这些不同的黑色绘画里,苏拉热运用不同的机理和笔触造成的黑色形式质感间的无穷变幻,引导观看者的目光与思绪行走在纵横交错的黑的各种反光、交互与折射当中,不同纹理的黑,以黑的深沉与重量不停碰撞改变目光和思绪的游走方式,从而产生无比凝重的力度,悲怆、尊严、冥想那些低沉的情绪交织穿插上升为期冀穿透黑暗的圣洁的神性光辉,在黑的内外若隐若现(巴黎人聊起艺术、北京人聊起政事都贫,此处省略5000字)。

对此,苏拉热在解释他的绘画时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一句话,绘画就是在透明与不透明之间上演的戏剧 肥皂不知道他说的是艺术还是发生在他身边的艺术。皮埃尔·苏拉热还说,绘画不仅要摆脱对真实的表现,更要摆脱对一切意义、象征和情感的表现。他曾这样定义过绘画:一种形与色的组合,加上人们所赋予的或消解的意义。当然这是他对绘画的理解,每个人都要提出自己的论点,您不能长那么大一张嘴,这辈子净重复别人了,从来没说过一句自己的话,是不是?后来就是最没意思的功成名就,获奖无数,拍卖价格蹭蹭地往上蹿。

据说,苏拉热在20多岁结识他的爱妻Colette,两人在一起70多年不离不弃,长寿啊!恩爱啊!堪称地球婚姻届典范。


art舌头已经为您推出的艺术家有:

不要主义——西班牙艺术家米格尔·巴塞罗

诅咒死亡来赞美生命——英国艺术家达明·赫斯特

孤独和疏离感是我创作的动力——日本画家奈良美智

切肉机——美国画家莱昂·戈卢布

忧郁的美国——美国画家爱德华·霍珀

木头里的人——德国艺术家斯蒂芬·巴肯豪尔

没什么不可以冒犯的——保罗·麦卡锡

悲怆的理想境界——美国绘画大师罗斯科

无题女人——美国女艺术家辛迪·舍曼

世界是我的工厂——美国大师安迪·沃霍尔

白社会里的黑色变奏——美国黑人艺术家巴斯奎特

绘画自身的行动——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波洛克

被压缩的生活——奥地利艺术家赫尔曼·尼奇

我是最伟大的天才艺术家——德国画家马库斯·吕佩尔茨

生活中应该开放的结局——大卫·霍克尼

苦修者——意大利绘画大师莫兰迪

走进西方艺术家工作室

伊夫·克莱因的工作传奇

空——法国艺术大师伊夫·克莱因

人间喜剧——意大利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

眼中刀——比利时画家米歇尔·波瑞曼斯

图伊曼斯法则——比利时画家吕克·图伊曼斯

黑暗的物质角力——英国绘画大师弗兰西斯·培根

我的传记是德国的传记——德国艺术大师安塞尔姆·基弗尔

眼镜蛇——丹麦著名艺术家阿斯格·乔恩

身体之国——英格兰女艺术家珍妮·萨维尔

个人和历史碰撞在肖像里——南非女艺术家玛琳·杜玛斯

超自然的孤独——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狂暴的印象——英国女画家塞西莉·布朗

“它是真的吗?那又怎样”——美国概念艺术家约翰·巴尔代萨里

快乐涂鸦——美国艺术家基思·哈林

艺术无所不能——苏格兰艺术家查尔斯·埃弗里

重建记忆——法国著名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

艺术无所不能——苏格兰艺术家查尔斯·埃弗里

绘画是人——英国著名画家卢西恩·弗洛伊德

用信念作画——英国绘画大师莱昂·科索夫

我是造物主——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回忆主义——德国大师格哈德·里希特

反式绘画——德国大师西格玛·波尔克

历史蠕动——德国莱比锡画派代表人物尼奥·劳赫

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振荡——彼得·多伊格

你们是平庸的!——美国著名艺术家杰夫·昆斯

通灵术——美国绘画大师赛扬·通布利

致幻的时代——德国著名画家达尼尔·里希特

难得一见的德国艺术大师约瑟夫·博伊斯手稿

推翻“自己”的人——德国著名女艺术家蕾贝卡·霍恩

新鲜空气——美国画家萨姆·弗兰西斯

公牛先生——毕加索

你的就是我的——美国艺术家大卫·萨利

“美的囯”——美国大师贾斯柏·琼斯

画不好的美国画家——Neil Jenney 奈尔·詹尼

暴力艺术——德国画家马克斯·乌里克

这里没有女人——美国画家苏珊·罗森伯格

洞穿——美国艺术家罗伯特·戈伯

荒诞组织——美国抽表大师菲利普·古斯顿

蜘蛛女人的自白——法国女艺术家路易丝·布儒瓦

原生态艺术——法国画家杜布菲

绘画就是行动——美国抽表大师弗朗茨·约瑟夫·克莱恩

以艺术的方式把世界消费掉——乌尔斯·菲舍尔

艺术界的新王尔德——德国表现主义大师莱纳·费汀

流浪者之歌——意大利超前卫艺术家山德罗·基亚

记忆雕塑——哥伦比亚著名女艺术家多瑞丝·萨尔塞多

景观切口——美国画家亚历克斯·卡茨

世无界——加纳艺术家埃·阿纳斯威

脑子里的橡皮擦——美国艺术家克里斯托弗·沃尔

感官世界的沉思——安尼施·卡普尔

倒置的是世界——德国表现主义大师巴塞列茨的雕像

叛徒A.R.彭克

殉教——比利时女艺术家贝林德·德·布鲁伊克

自性书写的绘画密码——德国表现主义大师瓦特·斯图尔勒

二的境界——奥地利艺术家埃文·沃姆

历史深处的回忆——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约尔格·伊门多夫

隐喻的黑话——美国著名画家雷蒙德·帕迪伯恩

迷镜——意大利贫穷主义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

意大利超前卫艺术家恩佐·库奇的法则

绘画里的野蛮人——维尔纳·比特内尔

你就是卡通——美国艺术家乔治·康多

千变万化的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阿尔伯特·奥伦

英国当代绘画大师——弗兰克·奥尔巴赫

基情四射的艺术——吉尔伯特与乔治

绘画的隐秘圣歌,意大利超前卫艺术家——米莫·帕拉迪诺

我不是书法家——井上有一

德国的绘画新锐——乔纳森·米斯

非常不“荒诞”的Ugo Rondinone 乌戈·罗迪尼

极端的绘画——德·库宁

英国三八女汉子,艺术家萨拉.卢卡丝(SarahLucas)

时代的精神——柏林汉堡火车站博物馆

有争议的画坛坏孩子——艾里克·费谢尔(Eric Fischl)

西班牙的东方禅修者——塔皮埃斯

让·穆克——灵魂雕塑后面的秘密

对真实的挑衅——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

一个地道的屌丝,好莱坞大亨——美国当代艺术家朱利安·施纳贝尔,

反不反传统,它都是蓬皮杜,

绘画是他的真实生活——比利时艺术家恩索尔

高级艺术家积极拆除概念——意大利艺术家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

荒诞的能量体——匈牙利艺术家Balázs Kicsiny

并没有限制——比利时著名画家拉乌尔·德·凯泽

黑暗料理——意大利绘画鬼才尼古拉·萨莫利

不要主义——西班牙艺术家米格尔·巴塞罗

问题制造者——德国艺术家马丁·基彭贝尔格

现形——美国天才艺术家马修·巴尼

“平庸的绘画”?——美国画家约翰·科林

问“我”——美国女艺术家艾伦·伽拉格尔

说不!——西班牙著名艺术家圣地亚哥·西耶拉

艺术女魔头草间弥生

和世界私奔——日本传奇女艺术家小野洋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