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第四十二篇 传统寿山石雕刻五大步骤

 秋天枫叶正变黄 2015-03-28

[转载]第四十二篇 <wbr>传统寿山石雕刻五大步骤——相石

  

     一块寿山石,有人看它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有人看它——温润、剔透,色彩斑斓……而寿山石雕艺人则看到它里面藏着的生命物象。相石,就是寿山石雕艺人通过观察寿山石外观形象、状态,在头脑中判定怎样应用“减法”将寿山石显现出其中物像的过程。

    根据寿山石的石质,相石可以有三个层次。当色彩单一时,相石也单一;当色彩斑斓时,相石就深了一步,因为存在取俏问题;如果石头色彩斑斓,还有杂质、裂格等瑕疵时,那相石就更深了,因为除取俏外,还要懂得如何化解瑕疵。

    同一块石料,不同的艺人,有不同的物象出来。有的艺人一生只雕刻2-3种题材,因为他只能驾驭这几种题材;有的艺人只会圆雕,不会浮雕、薄意,因为圆雕是他熟悉的技能,反之亦然;有的艺人只雕刻干净的石头,有的艺人只挑“高档”的石头雕。这就决定了相石有侧重。

    寿山石雕的相石暗藏着“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尴尬。眼高手低,形容一个人眼界很高,实际水平却不高,做不到;纸上谈兵,比喻空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在雕刻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窘境。判断一个寿山石雕艺人的相石能力,从他雕刻过的题材和处理过的石材就可以得出结论。

    书本上说的相石,一般指的是艺人拿到石头后打坯前的相石,我认为寿山石雕的相石贯穿在打坯、凿坯,甚至修光、磨光各个过程。打坯前的相石定的是雕刻题材和雕刻技法,它决定了这块石头的处理方向;凿坯、修光,甚至磨光的相石,是根据石头里面的变化,重新相石,灵活应对,它能起到峰回路转,甚至画龙点睛,化解瑕疵的作用。家父曾经采用浮雕技法,取俏雕刻《三羊开泰》(见上图),凿坯时发现这块马背寿山石有一双像眼睛一样的石纹,结果经过相石后保留了“石眼”,使这件《三羊开泰》作品别有情趣。

    相石用的工具是笔(或铅笔、或毛笔),有的艺人(主要是雕刻浮雕或薄意)会用笔在石头上画整幅画的草图,有的艺人只在关键部位画上标记,有的艺人对自己熟悉的题材甚至不用任何工具。业内有“一相能抵九日工”之说,强调的是相石的事半功倍。如果相石出问题,雕刻刀一动下去,那减去的石头就再也补不回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