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加坡地名文化

 迎风初开 2015-03-28
“狮城”新加坡地名文化
周定国
来源:《中国测绘》 <2008-12-31 09:53:29>
文字大小:【】【】【

    新加坡这座面积仅为618平方公里的城市国家,这里终年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周围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碧海蓝波,这里高楼耸立,闹市繁华,其间又不乏绿地园圃。整个国家宛若一座大花园,在国际上被誉为“花园之国”。由于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扼守太平洋与印度洋间的咽喉,是联结亚、欧、澳、非四大洲的重要海上交通枢纽,故又有“东方直布罗陀”之称。
    新加坡古称淡马锡,意为“海城”。这里出土的北宋真宗、仁宗、神宗年间的铜币、磁器碎片证明,早在10至11世纪我国就已与新加坡有海上往来。南宋赵汝适于1225年写成的《诸蕃志》明确记载着商船从泉州港抵此的航行过程及贸易情况,元朝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一书中记述了他在淡马锡的所见所闻。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在他的航海图上亦曾提及它的古称“淡马锡”。
    大约是在1160年,淡马锡改名为新加坡。据《马来纪年》第四章记载,此一改名流传着一段动人的故事。相传,当年南洋苏门答腊岛上室利佛逝王国的王子圣尼罗优多摩曾带领一班随从来到淡马锡岛上狩猎。某日,突然有只比公羊大,黑头红身,胸生白毛的怪兽从他们身边疾驰而过,闯入热带丛林,消失得无影无踪。随从大叫:“狮子!”王子圣尼罗优多摩认为有珍奇野兽出没的地方必是吉祥之兆,于是决定在此建立一座城市,并命名为“信诃补罗”,梵语意为“狮城”。实际上,新加坡当地并无狮子栖居,王子遇到的很可能是头未成年的马来虎。

新加坡街景

    后来华侨将信诃补罗译为新加坡。由于新加坡岛很小,当地华侨将其与祖籍国相比似星之小,故又形象地称其为星岛、星洲,久而久之,“星洲”一名为东南亚华人所习用。早先的华侨习惯将新加坡的芨巴港水道称为石叻门,故又将新加坡俗称为石叻或叻埠。石是马来语Selat的音译,意为“海峡”。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在其著作中称它为“萨巴拉”;在印度一些碑刻中称新加坡这个地方为“蒲罗中”,意为“半岛的端点”。二战期间,日军一度占领此岛,改名为昭南岛。
    1972年9月15日,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亲自按动电钮,为新加坡的象征——鱼尾狮雕塑揭幕。这一高8米、纯白色的鱼尾狮是一座上半身是狮子、下半身是鱼的奇妙大型雕塑,总共用去40吨水泥,坐落在伸向海滨的鱼尾狮公园,是新加坡著名雕塑家南连松先生的杰作。上半身的狮子寓意新加坡是狮城,下半身的鱼则反映了它是一座港口城市。
    新加坡不仅在自然地理上处于世界东西交通和南北交通的十字路口上,而且在人文地理上也位于人类种族和文化交往融合的交汇点上。19世纪以来,为开发新加坡,英国殖民当局以“自由港”名义,多方招引移民。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阿拉伯人、菲律宾人、澳大利亚人和欧洲人等数量不等地先后移入新加坡。新加坡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多元种族的移民国家。据2004年统计,华人占76%、马来人占13.7%、印度人占8.4%、其他种族占1.8%。新加坡政府十分注意保护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华语、马来语、英语和泰米尔语等语言多姿多彩、异彩纷呈的地名文化。华语地名如文礼、蔡厝港;马来语地名如武吉巴督、圣淘沙;英语地名如纽顿、女皇镇、乌节路;泰米尔语地名如意为“洗衣男”的多美歌。在新加坡也有一些含专名和通名的地名是由两种语言构成的,如杨厝港路是由华语“杨厝港”和英语“路”组构成;惹兰陈笃生是由马来语“惹兰”和华语“陈笃生”组成,惹兰文礼是由马来语“惹兰”和华语“文礼”组成;裕廊镇是由马来语“裕廊”和英语“镇”组成。

新加坡华人聚居地牛车水

    由于新加坡是个移民的国家,来自中国南方各省、东南亚各国、印度、西亚阿拉伯国家、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等移民聚居于此,形成了华人聚居地牛车水、印度人聚居地小印度,马来人、阿拉伯人聚居地阿拉街。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出自对故土的思念对新加坡街道以本国地名或城市命名。如福建街、广东街的福建、来源于中国南方两省名;马六甲街、怡保巷的马六甲、怡保来源于马来西亚地名;明古连、爪哇街的明古连、爪哇来源于印度尼西亚两地名;摩绵路、曼德礼路、仰光路来源于缅甸3城市名;巴格达街来源于伊拉克首都名;荷兰路来源于西欧荷兰国名;坎贝拉路来源于澳大利亚城市堪培拉;伦敦路、牛津路、剑桥路则来源于英国3城市名;锡兰巷、锡兰路来源于斯里兰卡旧国名;德里路、马德拉斯街来源于印度两城市名。从以上情况可看出,作为城市国家新加坡其街道名称命名如此丰富多彩,这在世界上实为罕见。
    11世纪以前,新加坡岛上莽林密布、栲树丛生,沼泽遍地。以华人为主体的劳动人民经过数百年的不断开拓,建成了繁荣富裕的岛国。这座现代化的城市国家处处都留下华人先民奋力开拓的痕迹。华人的先民主要来自中国福建省的闽南、福州、兴化、福清和广东省的潮州、广府、海南。早在英国殖民者到来前就与马来人一起定居该岛。他们在开拓新加坡的同时,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和方言对该地的港湾、街道、广场、聚落予以命名,据统计,新加坡约有1200个华语地名,占全国地名总数的20%。

新加坡歌剧院

    新加坡华语地名的命名可归纳为:
    1.以开拓者的姓氏或名字命名,或许受英语文化的影响,这类地名在华语地名中占的比例很大。以姓名命名的有林亚柄路、林谋盛纪念塔、以“余仁生”中药铺创始人命名余东旋街、陈桂兰街;以姓氏命名的有蔡厝港、杨厝港、林厝港、曾厝港;厝是闽方言的地名通名,本意为“停柩处”,转意为“房屋、第宅、宗族聚居地”;以人名命名的有文礼大道、义顺、文庆、义安城等。
    2.移植华人故乡地名命名的,如福建街、云南路、香港街、广东街、北京街、潮州街、海南街、南京街、厦门街、黄埔路等。
    3.与商业经济活动有关的地名,如当店巷、打铁街、衣箱街、碗店口、菜市街等。
    4.表示地理位置和方位特征的地名,如后港、柴船头、山仔顶、宏茂桥。
    5.祈求家族兴旺和事业兴隆发达,如繁荣路、裕盛路、永福路、福瑞路、光明路。新加坡1988年建成的一座新镇名曰“四美”,其意是纪念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
    四美镇拥有上百座新加坡人叫做“组屋”的高级住宅,平行的四条长街,原以“贵妃”“貂婵”“西施”“昭君”来命名,因当局规定新路名必须以英语或汉语拼音来拼写,而汉语拼音在新加坡当时尚不普及,因而改称“四美”一街至四街,在“组屋”底层,分别绘制了这四大美人的壁画。每幅壁画约有两米高,绘着美人半身像。贵妃把盏醉酒、貂婵月下焚香、昭君怀抱琵琶、西施纤手浣纱,画面栩栩如生,人物身份一目了然。美人明眸皓齿,顾盼生情,别有韵味。
    马来人在新加坡占的比例不算大,约占全国人品13.7%。但由于马来人是原住民,而马来语又是新加坡的国语,为此马来语对新加坡地名影响仍是比较大的。新加坡重要马来语地名有武吉巴督、武吉甘柏、武吉班让、武吉知马、芽笼巴鲁、波东巴西、巴西立、丹那美拉、巴耶利巴、丹戎巴葛、乌敏岛。新加坡著名的旅游胜地圣淘沙一词也源于马来语,意为“和平与宁静”。昔日曾是无人居住的荒岛,海盗将此作为埋葬死人的坟场,称之为布拉康马蒂岛,马来语意为“绝后岛”,1970年改现名。

新加坡卫星影像图

    亚拉街是马来族群的聚集地,庄严的苏丹清真寺是这一带的活动中心,一条条写着巴格达街、干达哈街、巴梭拉街、马斯喀特街等源于阿拉伯地名的街道,仿佛走进西亚阿拉伯世界。
    新加坡英语地名盛行的是以被纪念人的姓氏和名字命名。首先必须提及的是新加坡创建者(1819)英国远东殖民帝国的奠基人之一史丹福·莱佛士爵士,以其姓氏命名的有莱佛士码头、莱佛士道、莱佛士林荫道、莱佛士城等,以其名字命名的有史丹福路。莱佛士在1819年1月登陆新加坡前曾任苏门答腊西海岸明古连代理总督,后新加坡一主干道命名为明古连街,也是对史丹福·莱佛士的一种纪念。
    乔治·哥里门为新加坡1828至1841年殖民时代的爱尔兰籍著名建筑师,包括国会大厦在内的许多建筑都出自他的设计,以他姓氏命名的有哥里门街、哥里门桥。还有以曾任总督的埃尔金命名的埃尔金桥。1826年,英国将新加坡同马来亚海岸的槟榔屿及马六甲合并为“海峡殖民地”,由英国政府派遣总督直接管辖。为纪念英国女王和国王的有维多利亚街、女皇大道、乔治王道、奎因街、伊丽莎白通道。为纪念英国王室的有查理士太子湾、爱德华太子路、菲立太子道。为纪念英国驻印度总督(1847~1856)达尔豪西侯爵而命名的有达尔豪西巷。
    新加坡的唐人街,是早期华人移居新加坡聚居的地方,是新加坡发展历史的见证,在英语中称为Chinatown,但当地人给它起了个很特别的华语名字“牛车水”。相传,由于新加坡岛上淡水资源有限,当时不可能有自来水设施,每天清晨便靠供水商贩用牛车载上木桶盛水沿街售于市民,以作为一日生活之用。久而久之,早期移民华人就以“牛车水”这一地名叫响并流传至今。如今在新加坡牛车水闹市区是很难想像出当年先民是如何驱使装载木桶的牛车穿梭于街头巷尾的。位于裕廊园景路附近的裕华园,其英语名称为Chinese Garden,华语园名取自“裕”廊和中“华”首尾两字组成。与裕华园一桥相连的日式花园星和园,其英语名称为Japanese Garden,华语园名取自“星”洲和大“和”首尾两字组成。历史上新加坡华语地名的罗马拼写是根据闽粤方言记音的,这一拼写与普通话为基础为汉语拼音在读音和拼写上有时相差甚远,如陈笃生当地拼写为Tan Tock Seng,与汉语拼写迥异。这种差异在新加坡传统地名拼写中是普遍存在的。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教育部在推行汉字简体字和汉语拼音拼写华人地名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对新加坡华语规范化,人地名译写统一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988年新建市镇“四美”即采纳汉语拼音Simei拼写。1976年8月,新加坡文化部门成立了“华文译名统一委员会”,对所有分歧较大的华文译名进行了统一审订,编印了世界各国国名和首都,世界各国主要城市及商港,世界主要山脉、河流、海湾和岛屿名称的华文译名手册。这一规范统一的华文译名手册问世,给新加坡国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乃至政府、新闻媒体、出版部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赞誉。

莱佛士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