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母亲

 庆福 2015-03-28

 

涌泉之恩   何以为报

      ——怀念我的母亲 

怀念母亲

    1994年,母亲去世之时,我正值而立之年,女儿才满二周岁。如今,我已年近半百,女儿即将读研深造。一晃,母亲离开我们二十年了。

   母亲孕育我的时候已经四十三岁,那时大嫂已进家门。一因羞涩,二因儿女已多,母亲不想让我再降临这个世界,她请郎中开草药数服,想把我坠下,不知是药功不力,还是生命太顽强,最终我还是不期而降生了。既然来了,母亲非但不嫌弃,反倒对我更多了几分呵护。母亲常对人说,晚儿是秋天的瓜,结在老藤上,先天不足,所以后天需要更好的浇灌。

怀念母亲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农村条件艰苦,物质匮乏,孩儿从小就要参加劳动争工分,父亲有时催促我多干农活,而我常借故溜之大吉,父亲嫌我懒,担心我将来如何养活自己,母亲则宽心地劝导:各人面前有兜露水草,我看,懒儿自有懒儿福的。

    我的童年是在野蛮中成长起来的。那时,我们没有沉重的书包、没有鸦片般的电游、没有名目繁杂的培训,有的是山中放牛、野外拾菇、偷桑养蚕,打纸板、玩陀螺、滚铁环之类的野趣。对游玩之事,母亲放得很松,只要不惹事,玩什么她都不管。只有一件事,母亲管束得特严,那就是不准我下水游泳。我们居住的村落,多池塘,不远处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河,玩水是孩童的天性,因水而溺亡也是村里常有的事。有一年,我们组里一个大我一岁的男孩溺水身亡,弄得其父母痛不欲生,村落阴森恐怖,对我们那一摊小朋友触动很大。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母亲从此再不准我下水游泳,以致我们这些长在水边的孩子,却成了不会游水的旱鸭子,当然也因此免了溺水之灾。

怀念母亲

   母亲没进过校门,但鼓励我学业精进却毫不含糊。见我身材弱小,她从小就劝导我:伢崽,将来要学门艺,做点巧活,干力气活,你比不过别人的。1978年冬,父亲突然去世,母亲生活陷入低谷,念及旧事,常以泪洗面。半年之后,我初中毕业考入双峰二中,母亲从此将全部心力用于支撑我的学业上。我首次离开家门住校寄宿,生活自理能力特差,不久又染上了痢疾,久拖不愈。母亲心急如焚又不厌其烦,她步行八九里,将熬制好的中药,清蒸好的肉、鸡给我送来。后来,我在家休养了一个暑期,母亲虽不懂医道,但却使尽全身解数乃至求神拜佛索符,为我驱病去灾强体。最后,几粒绿霉素根治好了我的痢疾,数十粒安定调整好了我的睡眠,但期间,母亲却不知为我操了多少心。1982年,我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母亲非常高兴,在五个儿女中,最小的也长大成人了,更何况,晚儿走的是一条脱离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读书之路啊,这正是母亲所期盼的。母亲为我购皮箱、添新衣、筹学费,脸上溢满了笑容。

怀念母亲

   母亲自己勤俭节约,但却总是让我活得体面舒适。父亲去世之后,母亲没有经济来源,日常生活靠三个哥哥供奉。兄嫂们对母亲很孝顺,不让老人再干体力活,母亲却总也闲不住。她又是摘茶、又是种菜,每年还要喂一至二头猪。其实这些都是为了我。1983年,大一暑期回家,母亲悄悄告诉我:儿子,我给你买了样东西,你看,是什么。手表,我一看就高兴,因为这是我魂思梦想的东西。我问要多少钱,母亲说: 120元,是上海牌的机械表。我一下懵了,我说娘呀,这么贵,你哪来这么多钱啊。母亲说,这是我几年喂猪赚的。她还说,你进城了,该有一块好表,用功读书就是了。我的眼圈一下红了,这可是母亲千盆潲万盆潲端出来的啊!这块表伴我度过了十多年,直至1996年,侄儿在娄底读书,我心血来潮,将表转赠给了他,一年之后,侄儿告诉我,手表被人偷了,我真是追悔莫及,这不是一块普通的表啊,这是母亲浓浓的爱啊。我至今不能原谅自己,这样珍贵的物品,应该珍藏一辈子,应该代代相传的,怎么能随意转赠呢。我有时在想,要是有可能,花再多的钱我也愿把它赎回,但这几乎没有可能了,我只能留下深深的自责和遗憾。

怀念母亲

    参加工作之后,母亲依然牵挂着我。1988年,家里改造住房,我本不想要了,母亲托舅舅劝说,说叶落有根,硬是给我留了一份。每次回家,我都想给母亲捎一点钱,她总是不要,说你刚参加工作,收入低,要办的事多,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可以了。我买东西回去,母亲总是说我又花钱了,不要买这么多这么贵的。有时,我买点补品回去,母亲舍不得吃,过几天又把它贴出去换钱了。有次,我放了100元钱在邻家屠夫那里,叫他间几天给母亲送几两肉去,刚送二次,母亲猜知,就把钱要了回去,说儿子的钱就是我的钱,要买我自己买。其实母亲平时就是舍不得买,她心里总是装着儿女,特别是我这个晚儿,唯独没有她自己。

    母亲惯住老家,不喜外出,即便到娄底三哥那儿,住几天也得回,怎么也留不住。但为了帮我带女儿,1994年,在我夫妻两地分居,保姆一时没有请到位的情况下,73岁的母亲,自甘情愿,在原娄底农校一住就是两个多月。我每次回去,问母亲习惯不,她都说习惯习惯,只是帮不上太多的忙。其实母亲哪里是习惯啊,她是宁可自己受罪也要为我们分忧啊。她说,你们忙,自家的孙女,奶奶不带,谁带?1994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母亲归家一个多月后,就无病而终了。没有谁说,母亲的去世与离家外居有关,但我却深感追悔。我常常想,要是母亲不为我们带小孩,或许她不会去得那么快。

    母亲从来没有告诉我她存了钱,但她有一个折子,放在一处隐秘的地方,她告知了大哥,说折子写的是我的名字,钱也是留给我的。母亲去世之后,大哥将母亲遗存的3600元公之于兄弟,说母亲念我是晚儿,虽工作在外,但成家时间最短,儿女最幼,遗存留我当作补给。听兄言谈,我泣不成声,母亲啊母亲,您为何要存下这些钱啊!您是怎样省下来的啊!90年代初,3600元,对一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农家老人,是一个多么难以凑上的数字啊!要是您吃了用了,或许还能多活几年啊!儿得您的恩宠还少吗?儿为您尽孝尽力了吗?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我欠母亲的太多,而且一辈子再也没有偿还的机会了。时光越流逝,我心头这种意念也就越浓烈。

    母亲去世之后,我无以为报。我能做的,就是每年清明,为母亲坟上添几把土,墓上挂几缕青,碑前焚几柱香。2012年,我购了一辆车,车号特意选了919的字号,因为九月十九是母亲的生日。恰巧,这一天也是观世音菩萨的成佛日,我在车前,摆了一尊观音像,看见她,犹如看见母亲的音容笑貌;看见她,犹如看见母亲的大慈大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