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粒子物理改变人类生活

 二月石桥 2015-03-28

 
  建造周长几十千米的巨型圆环,把质子加速到高能状态,让它们迎头相撞,以此寻找神秘的希格斯粒子——本期特别策划中,科学家预言了物理学新纪元的到来。但对大多数读者而言,粒子物理离自己生活非常遥远,恐怕连“希格斯”这三个字都无异于“天方夜谭”。作为一位粒子物理学家,你认为粒子物理的前沿研究,究竟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坦率地讲,现在来讨论利用LHC寻找希格斯粒子对人类生活到底能有什么影响,还为时太早。对于物理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物质结构最前沿的研究来说,我们不能期望它立即产生实用技术。科学首先必须认识物质结构的内在规律,然后才能考虑这些规律的实际应用。
  回想19世纪末,居里夫人研究原子核衰变的时候,只是想认识物质结构的规律,并不知道研究成果有什么“用”。但是后来,随着人类对原子核结构的深入了解,核物理在武器、能源、医疗等领域的应用,都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样,上世纪初对量子理论的研究成果,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产生了半导体、计算机、激光、电视、手机、GPS等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我相信,对于希格斯粒子或LHC即将带来的其他发现,一旦认识了它们的规律,就可能逐步发现它们的应用。会对人类日常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个问题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现代粒子物理研究,需要依赖LHC这样的大型科学装置。在这些装置的建造及运行过程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会发展很多先进技术。它们不一定和希格斯粒子有直接关系,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以欧洲原子能研究中心的上一台大型加速器——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为例,它就大大推动了超导、高频、微波、精密机械和自动控制等诸多高技术的发展。
  LEP对人类社会所做的最大贡献。当数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在LEP实验的数据分析和物理研究过程中,为了让分布在世界各地参与LEP实验的物理学家能够高效充分地交换和共享信息,顺利开展研究工作,一位名叫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的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万维网。这项技术给全球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不仅迅速推广和普及了互联网技术,还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这就是粒子物理前沿研究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个典型例子。伯纳斯一李当时声明放弃专利权,把这项发明无偿地奉献给全人类。粒子物理学家常开玩笑说,如果像微软那样收取专利费的话,全世界的粒子物理研究就不愁经费了。
  大型高能物理加速器还逐步衍生出多种先进的大型交叉研究平台,如同步辐射装置、散列中子源、自由电子激光等。这些平台为生命科学、资源环境、纳米科学、凝聚态物理、化学化工等诸多领域提供了先进的研究手段,大大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发展。发达国家以这些装置为中心,形成了大型的多学科研究基地,成为了这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单元。
  回到今天的LHC,它正在带动新一代网络技术——网格技术的发展。网格和互联网技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互联网技术只能提供相对较少的共享信息,比如通过网页浏览几KB到几MB的信息,或者通过FTP下载几个GB的文件;网格技术则是海量数据和超级计算能力的共享。这里所说的海量数据是指几十个PB(1PB=100万GB)的数据,相当于目前普通硬盘容量的数百万倍;而超级计算能力,则至少相当于几万台最新型CPU运算能力的总和。LHC的实验数据和几万台CPU的处理能力分散在欧洲、美国、日本、中国等许多地方,全世界的研究人员在自己的研究所里就能共享数据和处理能力。LHC计算网格是第一个真正投入实用的大规模网格,是高能物理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重大贡献。
  《环球科学》:随着LHC的建成,粒子物理学将迎来“黄金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新发现,这已经是许多科学家的共识。粒子物理学的进步,将如何带动整个物理学向前迈进?
  陈和生: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不仅为许多学科提供了先进的研究手段,还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产生了许多交叉前沿。比如,研究最微观世界的粒子物理学,就和研究最宏观世界的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发生了密切交叉。按照现在公认的理论,宇宙诞生于一场大爆炸。在诞生之初,宇宙中的能量密度非常高。我们无法回到宇宙早期去作实地观测,要了解那一时期的物理规律,就必须求助于高能物理。换句话说,我们必须用粒子物理学规律,去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所涉及的种种复杂过程。
  上个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男爵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说,物理学美丽而晴朗的天空中飘着两朵乌云。因为当时的物理学看似完美,只有迈克尔逊一莫雷实验和黑体辐射实验得不到解释。而今天的物理学天空中。不能只说是两朵乌云,而应该说是黑云压城。尽管20世纪的物理学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对宇宙最新的观测表明,物理学只能解释仅占宇宙成分4%的已知物质。宇宙其余96%的成分由暗物质和暗能量构成——它们的本质,物理学还无法解释。
  “两朵乌云”成了推动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契机:迈克尔逊一莫雷实验导致了相对论的诞生,黑体辐射实验则发展出了量子力学,成就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同样,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全然不知,是对21世纪物理学的挑战,也是物理学发展的又一个重大历史机遇。如果LHC能够找到暗物质粒子,就将成为钻透黑云的第一缕阳光,彻底改变物理学天空的面貌——这将是我们对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认识的一次重大革命。
  《环球科学》:30多个国家参与了LHC的建造和实验,这么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在粒子物理学领域好像司空见惯。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合作机制?
  陈和生:粒子物理实验的研究代表了一种科学研究全球化的趋势。之所以形成一套成熟的国际合作机制,首先是有这样一种需求。粒子物理研究的能量范围越来越高,实验所需的大型科学设施也越来越大。这些设施所需的资金、人力、物力和技术,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的承受能力,即使经济实力最雄厚的美国也无法独力承担。因此国际合作是粒子物理研究的唯一选择。另一方面,粒子物理是物质结构科学最前沿的基础研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产生任何商业利益,因此大家比较容易合作。如果存在重大商业利益或潜在的巨大应用前景,情况就会复杂得多。
  LHC的合作能够成功,还离不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