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愧 疚 感

 释怀斋 2015-03-29


 

                                                        愧 疚 感

                                                   (2013-02-04 15:02:56)

 

  对于愧疚感我很感兴趣,一方面来自于我自己常常会有愧疚的感觉,通常是在自己觉得自己力量不够,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我不喜欢那样的感觉,却常常会有。每每有这个感觉的时候,我会泡在失落、无助、自责、愤怒、烦燥的感受里,随之而来的行为会是怒吼,冷战,漠视。这些感受与行为对关系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这一点我非常的清楚,却也在不断的反复。一直对愧疚感充满了好奇,也很困惑,我好奇什么原因我不喜欢这样的行为感受,却上瘾似地不断地重复着。我困惑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改变这个模式。这些行为的背后真正渴望的是什么呢?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在关系中常常会制造愧疚感,我好奇自己什么原因成为一个制造愧疚感的高手。基于这些,我对这一次读书会充满了兴奋、期待。在读书会的现场,我的这些问题得到了部分的解答,也渐渐变得更清晰。感谢来到现场的朋友,感谢大家能来,感谢大家开放、投入自己!

 一.愧疚感的来源:

 书中说:取悦别人的心态最易滋生愧疚感,但不是唯一的原因。有时候当一个人想要追求独立时也会产生愧疚感,有些孩子在建立自我认同的过程中若是遭受失亲之痛,特别容易产生愧疚感。

  我很喜欢这段话,也很认同。对于我来讲我的愧疚感常常源于觉得自己不够好,做得不够。尤其是对我的父母,我以前常常会有愧疚的感觉。细细想来,我是在用取悦他们,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与嘉许。三十年的生命中,我有一大半的时间在做这样的工作。特别是在我工作以后,在照顾自己、真正独立与孝顺他们、尽力分担之间有很大的冲突与纠结,一方面来自于我想要活出自己,一方面我会觉得自私,觉得应该努力讨好。这也是我不快乐的重要源泉。

  有时候我也在思索:父母并没有对我有这方面的要求,什么原因我之前将取悦他们,让他们高兴做为我的人生使命呢?即使是付出健康、开心的代价我也在所不惜,什么原因呢?想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觉得心痛,难过。同时,也意识到做一个智慧父母,帮助孩子看到他自身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而我觉得自己之所以会那么纠结,想要这,又想要那,没分清主次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没有确定自己的价值,也不清晰什么对自己来讲是最重要的。

 二.愧疚感的好处:

 一个感受没有好处,我是不会一再选择他的,尤其是不舒服还选择他,那一定是停留在那里我是拿到一些自己想要的的。在读书会的现场,我提出自己的这个困惑,也拿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愧疚感的好处有:一、保护自己;二、自我平衡。三、拥有控制权。之所以说愧疚感有保护自己的功能是因为当我们停留在愧疚感这个感受中,可以避免面对我不够好,我没有价值这些深层次的东西。让打击来得更小一些,得到一些缓冲。所谓的自我平衡,也可以理解成自我防御,就是当我意识到自己不太对的时候,或者是我做错了的时候,我先用内疚感自我惩罚一下,其实在这个时候是有一个潜台词的,他在说:“你不要再责备我了啊,我已经知道错了,我都惩罚自己了。”愧疚感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是让自己拥有控制权或者说是说话权,这多半出现在制造愧疚感的情形中。或者说我们常常为了避免自己有愧疚感,会尽力做好、多做、对自己有些要求,这些都是好的资源,也锻炼出很多的能力。

  三.愧疚感会带来的制约:

  愧疚感会伤身体,当一个人长期陷入自责或者内疚里的时候,身体会不舒服,整个形象会呈现低迷,没有生气,一脸的无可奈何,身体要不是紧缩在一起的。愧疚感给人的感受不好,有时候为了逃避愧疚感我们会与人产生隔离,不愿意、不敢接受别人的帮助,以示自己的清白。也阻止爱的流动。细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别人今天请我吃饭了,为了平衡,为了自己不欠别人的人情,我要立马能还回去才行,否则我会觉得不舒服,会低一些。别人送我东西,我一定要还礼;别人今天帮我埋单,我一定要下次帮别人埋单,这样才公平,平等。不知不觉自己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在与人交往中变得算计,看自己的承受力,渐渐地我们感受不到爱,感受到的是处处受制,一点也不自由。写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有些难过,胸口堵得慌。

  以上这些就是我参加读书会,通过《用心去活》这本书,通过大家的开放与智慧,加上我的理解与整理,形成的一些个人观点。仅供有兴趣的朋友了解,也欢迎大家与我一起分享你的。

 祝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