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郭茜:工写重彩

 九日图书1976 2015-03-29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唐子韬)西安美术学院青年教师郭茜,是当代水墨工笔画家中的一个代表。她的创作拓展了传统中国画的视觉空间,将西方现代主义的装饰性绘画元素与中国水墨重彩绘画传统相结合,具有时代气息和探索精神。近期,她的作品代表陕西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在业界获得了好评。


  本真彩墨


  郭茜近期的作品,以传统戏曲人物为主要题材,融合了装饰性绘画元素与重彩水墨技法,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她告诉记者,戏曲本身带有很强的符号性,她想通过这种形式化的图像,寻找自己的绘画符号。


  色彩是郭茜绘画的第一元素,为此,她在戏剧题材中找到的并不仅仅是文化符号,而是一种绘画性符号。在她看来,中国传统的戏曲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变,已经提炼出极具抽象性和符号化的样式,以这种图像样式为载体,可以很快进入绘画性。戏曲作为最直接形式语言,更加容易在画面中寻求突破和变化。戏曲中的人物服饰、脸谱等通过画家的色彩和笔墨的加工,可以形成独特的绘画语言,用全新的视觉效果来解读中国绘画元素的当代性。


  在作品《梨园系列》、《精忠报国之巾帼风采》中,色彩、线条等形式因素所传达出的美感和时代气息,超越了一般女性的细腻和娴静,强烈的色彩显露出浪漫、奔放而不失典雅的气质。


  但在郭茜自己看来,她目前的作品风格还不成熟,还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程度。她想通过融合中西方的色彩观念,在中国当代文化的语境中,寻求更加完美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回归绘画最本质的东西。”她告诉记者,她曾游历欧洲,在博物馆中参观大师梵高的作品时,感触最深。“梵高的绘画不是为了美而画,但他的作品中有一种生命的美。这才是最为本真的美,是大美!”


  工写重彩


  传统工笔画创作注重材料性、制作性,但在郭茜看来,工笔的方法是为了绘画的目的服务,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当代水墨工笔绘画,要将多种元素糅杂并融汇到中国画的元素之中,将当代人的情感用中国化的视觉语言传达出来。


  郭茜告诉记者,她喜欢追求色彩、特别是某种独特色彩的效果,例如自己近些年在创作中使用的“金色”,就能散发出一种强烈的感觉,其他色彩达不到这种效果。然而,喜欢热情而强烈色彩感觉的她,目前更加想要在画面中做进一步的简化。“绘画是从加法到减法。一开始总会尝试很多新的方法,达到不同的效果,现在要慢慢将一种适合自己的风格固定下来。这种形式是由繁入简的风格确立,是自己真实想要表达情感的呈现。”


  郭茜坦言,自己还没能把自己想要的效果完美和谐的表达出来。在创作理念上,她认为,工笔画创作过程中,制作的因素过多会失去画意;过份追求精良和风格化、符号性,很容易将绘画变为装饰。


  “中国戏曲的真正精神也是写意,是意境。我用强调色彩的方式,把戏曲的写意精神用当代的方式诠释出来。”在郭茜看来,她不愿意笼统地称自己的作品为工笔重彩画,“当代工笔重彩画应该叫‘重彩画’,并不是仅仅强调工笔的细腻,而完全可以是一种收放自如的彩墨效果。”


  “‘重’并不是颜色重,而是注重色彩表现。中国画有注重水墨表现,叫做水墨写意,一种是注重色彩表现,叫做重彩画。在传统工笔画中,颜色淡淡的也叫工笔重彩画。淡雅的色彩同样也是注重色彩的表现。只要是色彩大于水墨,就可以称为重彩画。”

  相关链接


  郭茜,1970年生于西安,1989年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1993年毕业于西安美院国画系,并留校任教至今。2008年西安美院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毕业。现为西安美院国画系人物画工作室副教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国画院特聘画师。


  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及国家级美术大展并获奖。1993年作品《希望》入选首届全国中国画画展,并获“优秀奖”;1995年作品《A·B·C》入选世界妇女大会优秀作品展;2002年作品《镜中的风景》入选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2005年作品《阳光·沙滩》入选全国优秀青年教师作品展并获“金奖”;2008年作品《蔷薇花开》获2008青年美术家提名展国画组“优秀奖”;2009年作品《乘着天使的翅膀》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2014年作品《精忠报国之巾帼风采》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