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线留言

 德道高老庄 2015-03-29

        

从《本草纲目》中解析崖柏的惊天骗局

        笔者在反复几十遍阅读了《本草纲目》的第三十四卷后,慢慢的清楚了一些事,明白了一些真相 ,其中一点:当今人们所宣扬的崖柏与《本草纲目》中所叙“值万钱的乾州柏”基本没有什么关联 。

        第一,从出处上《本草纲目》中已经十分清楚准确的阐述了“值万钱”之柏的出生地,以及该柏树的三个特征。其一阐述了在乾州的乾陵这个地方生长的柏树与他处之柏不同。其二,阐明了乾州柏值万钱的理由:该柏木的木质纹理有传说中神奇的菩萨云气图案,同时还具有人物鸟兽形状的纹理出没其中,并且每种纹理清晰可辨,栩栩如生。可以想象一块木头上同时有神,人,兽三位一体的图案,融天上,地上,自然于一木的乾州柏,说它值万钱就不会奇怪了。其三,阐明了乾州柏的大小有“径尺”,表明这种柏树的直径在三十三厘米以上,这一点也说明了“乾州柏”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

        第二,从药理药性及药效上,《本草纲目》中所述之柏与崖柏也基本没有关系。首先做为医学界最高典范的学术著作,《本草纲目》重点阐述了各种物种的药理药性及药效,其中柏木的药理药性及药效主要通过其'叶子'和'果实'反映出来,其根,枝,脂为次之。所以人们主要采集柏木的果实和叶子做为药材。那么为什么说人们不可能采集崖柏的果实和叶子呢?原因有二:首先,崖柏生长在偏远的悬崖峭壁上,无论是采集其果实还是叶子都是十分艰辛和危险的活动,而生长在缓坡及平地上的侧柏,其果实和叶子具有同样的药理药性及药效,人们采集即方便又安全还成本低。有人会说:城里污染大,山里环境好,当然去山里采药了。别忘了中国历来是农业之国,在古代既无现代化的工厂,也无现代生活垃圾及各种污染,远的不说,近的稍上年纪的人都记得,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也就是说三十几年前,中国的广大农村和绝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基本上都能算得环保城镇,何况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古代城镇。所以当时没有人舍近求远,舍易求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采集崖柏的叶子和果实属于正常人行为。其次,生长在悬崖峭壁的崖柏,由于其生存环境恶劣,土壤贫瘠,其根扎身于岩石裂缝中,别说吸收什么营养成份,就是生存都很艰难。故在这种条件下崖柏要么不结果实,即使结出果实,基本上也都是空果,所以有采集崖柏果实之说为谎言。这一点种过粮食的广大农民伯伯可以证明:在条件恶劣和贫瘠的地方基本上是种不出粮食的。至于悬崖峭壁上崖柏是怎么来的,有科学依据证明多为飞禽飞鸟的粪便所致。

        第三,从《本草纲目》所叙柏实和柏叶的采集分布地来分析,与当今所说的崖柏也无多大关联。如【别录曰】柏实生太山山谷,柏叶尤良。这里的“山谷”明确指出不是悬崖上的崖柏,而特指山下的柏树。又如【苏恭曰】今太山无复采子,唯出陕州宜州为胜。这里的陕州指陕西关中平原一带,宜州指广西桂林一带,这里也与悬崖上的崖柏无关。又如【[苏颂曰】柏实以乾州者为最。......其叶名侧柏,密州出者尤佳。......古柏叶尤奇,益州诸葛孔明庙中有大柏木,.....。这里提到的密州为山东的诸城一带,和益州诸葛孔明庙均为平原或盆地地带,也明显与崖柏无关。又如【陈承曰】陶隐居说柏忌冢墓上者,而今乾州者皆是乾陵所出,他出皆无大者.....。这里的乾陵也应与崖柏无关。从采集分布地来看只要药理药性及药效相同,在到处都有侧柏的情况下人们没有必要理会崖柏的。

         第四,从《本草纲目》中的重要句子和文字以及柏树本身的意义来分析,《本草纲目》中提及的柏树与崖柏更是少有联系。首先,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关柏树的记载和故事举不胜举,随处可见。在中国越是古老的地方(如陵园,寺庙,道观,古遗址,古名胜),总之越是古老的地方越是能见到柏树的身影,喜欢旅游的人会深有体会。

         为什么呢!其中有两点:在中国古代的墓葬文化中,柏树是最高级别的树种,只有皇帝及侯王才配在墓地种植柏树,老百姓是可望不可即的。另外一点,柏树本身寿命很长,木质坚硬,不畏风雪,柏字从白,白者,西方也,故柏树受西方金之正气成为百木之长,被众多重要场所奉为神树。下面通过一段文字剖析可知“乾州柏”神奇的往事。先看《本草纲目》中的一段原文:(【陈承曰】陶隐居说柏忌冢墓上者,而今乾州者皆是乾陵所出,他处皆无大者,但取其州土所宜,子实气味丰美可也。其柏异于他处,木之文理,大者多为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状极分明可观。有盗得一株径尺者,值万钱,宜其子实为贵也。)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一个“字”十分重要并值得回味推敲,这个字是“盗”,如果说是崖柏,这种生长在深山老林的悬崖峭壁上的树需要去偷盗吗?在古代到山里挖崖柏算偷盗吗?所以这里的柏树肯定不是崖柏。那么是什么柏需要偷盗呢!这里不得不说一说乾陵,乾陵位于陕西乾县城北六公里处的梁山上,是唐朝高宗皇帝李治和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陵冢为整个梁山山头,东西两阙为乳峰山。陵园周围陪葬着十余座皇戚和大臣墓,陵园内外遍植柏树,所以说在这里取柏树必然要偷盗,那么为什么要冒着砍脑袋的危险偷盗柏树呢!文章中最精彩的一段叙述:“其柏异于他处,木之文理,大者多为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状极分明可观”。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块木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祥云图案蜿蜒缭绕,在菩萨云气之中有虔诚的朝拜者和驯化的飞禽走兽出没其中,一幅多么庄严,祥和,自然,令人神往的画面,这样一块柏树木难怪让人魂牵梦萦,想方设法的得到它,不惜砍头也去偷盗它。在笔者看来“乾州柏”何值万钱矣!其神奇的文理图案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与浓缩,堪是木中之国宝。(註:当今的崖柏只有艺术价值,没有人们所说的收藏价值。)

        最后,我们看看当今的人们是怎样利用崖柏做文章的。首先,由所谓的“崖柏保护第一人”牵出这个曾经被爆已灭绝的物种,吸人眼球引起注意;其次,利用《本草纲目》的知名度和权威性,使用暗渡陈仓的手法,把值万钱的“乾州柏”转嫁至崖柏头上;再次之,利用当今啥都涨价之际,人为哄抬市价漫天要价,人为打造出“有价无市”的所谓“亿元”精品来哗众取宠;最后再利用当今人们追求健康,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心理,把所有“侧柏”都共同具有的药理药性及药效归到崖柏一个品种上,并人为放大其药效功能,为其牟取暴利作铺垫。【由于当今网络媒体宣传的高度发达及普及,很多不知真相的人们盲目跟风,又一个悲剧随时就会发生,看看如今铺天盖地的崖柏原料及成品,想想漫山遍野被破坏的坑坑洼洼,笔者真心的希望全社会有良知的个人与单位紧急行动起来,制止这种愚蠢疯狂的拜金行为。那些不明真相的人们赶快放下屠刀,救救那些无辜的崖柏吧!】此文只为祖国的大好河山,珍惜大自然所有的动植物而作。

500万元与菩萨云气纹理

        随着对崖柏认识的深入,以及阅读了网上大量有关崖柏的介绍说明,笔者认为到了该为崖柏平反昭雪的时候。首先需声明的是:这里的崖柏不是普通常见的崖柏,而是带有菩萨云气特殊纹理的崖柏,其特殊性,珍贵性,稀有性早在四五百年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较详细较明确的记载,如果真像北京的收藏家任元军说的又是一场人为炒作,请问任老师:在四五百年前的明代有“炒作”一词吗?明朝人知道怎样炒作吗?做为一名医生的李时珍知道炒作吗?他为什么要炒作崖柏呢?如果一说什么东西好或怎么值钱就不加思索不加区分的认为是炒作,难免过于武断草率,做为专家学者更应该慎之又慎之啊!笔者比较赞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秘书长)陈秋幽的观点:“如今人们对崖柏的介绍说明多属偷换概念”。但笔者发现陈老师所说的只是普通的崖柏根雕根艺及崖柏活体植株,并未提及崖柏中的极品“带菩萨云气特殊纹理的崖柏”,如果陈老师手中有这样一个带有菩萨云气特殊纹理的崖柏,又会做何解释和评价呢?至于山东木雕收藏家高金义的观点:“别总拿花梨木说事”。笔者持坚决反对的观点,同样是木头的崖柏和花梨木不仅具有可比性,而且大有可比性和相似性。如果说花梨木是木中黄金,那么带有菩萨云气特殊纹理的崖柏应是木头中的钻石,更准确的应是木头中没落的天皇巨星,这么说原因很简单:早在四五百年前的明代,带有菩萨云气特殊纹理的崖柏就已载入史册,并广泛的被人们认知了解和花重金买卖,而人们今天熟知的花梨木无人提及,很有可能花梨木在当时属于无人知晓的杂木或属于数量很多的不值钱的木种。今天花梨木很值钱主要是因为资源奇缺,如果再过四五百年后,等到花梨木也消失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谁又能见到或想到花梨木呢?今天崖柏的命运可能惊人相似的演绎到花梨木上很难说,但谁又能说不会发生呢? 笔者再做一个假设:如果有一块带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特殊纹理的崖柏和一块带鬼脸,鬼眼纹理的花梨木,请问高老师你会选择哪一块木头呢?在广泛信佛的中国大地上,中国人会喜欢带有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纹理的崖柏呢?还是喜欢带有鬼脸鬼眼纹理的花梨木呢?结果一目了然,早在四五年前的人们就做出了英明选择,在《本草纲目》中首先记载了崖柏,在有菩萨云气纹理的崖柏消失了四五百年后的今天,在无木比较和竞争的情况下花梨木取代了崖柏,成为今日的宠儿。对于花梨木来说既是一件幸事也是一件悲事,正如古人所说的祸福轮回难料,崖柏今天的命运很可能是明日花梨木的命运。笔者十分庆幸自己能拥有和目睹史料上记载的带有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特殊纹理的崖柏,不论这种崖柏是否值钱还是价值百万千万,笔者更多的希望和广大的朋友们一起分享崖柏美轮美奂的纹理图案,希望更多的人们来关心和爱护崖柏这种亿万年前的古老植物,为了人类自身也为了地球母亲的美好绿色未来,大家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多植树少破坏,为地球家园恢复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万物生长的和谐自然景象,贡献出应有的力量。500万元只能代表数字,不能代表崖柏本身至高无上的价值,更不能因利益驱使而毁灭一个物种,此文只为纪念“崖柏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特殊纹理的再现”而作,《关爱珍惜物种,关爱崖柏未来》。

千年崖柏的根雕根艺图片

        千年松万年柏,做为百木之长和香木类之首的柏树,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 皇家园林,佛家寺院和道家庙观的代言树。由于柏树适应力强、生长缓慢、寿 命长,故其木质坚硬、肌体细腻,尤其生长在悬崖岩石上的柏树姿态千奇百怪 是天然根雕中的难得珍品,倍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其中带有菩萨云气、人物花 鸟纹理的柏木可谓稀世珍宝,极具收藏价值。

         柏树根艺除了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外,同时兼有独特有效的医用价值和保健作用,其果实、叶、枝节、根、油脂均可入药,可谓浑身是宝。现代医学已证实柏树药用和保健作用的有效成份是一种黄酮类的物质,该物质十分稀有且很珍贵,不仅能消炎杀菌,更具有极佳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其树根部黄酮类物质含量最为丰富,仅一棵柏树根放置室内,顿觉芬香缭绕满屋,身心倍感清新、愉悦、舒畅。

        史料【陈承日】记载:陶隐居说今乾州之柏异于他处,木之文理,大 者多为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状极分明可观。有盗得一株径尺者,值万钱。 宜其子实为贵也。

以下为转录 可供查证、参考

        (明)李明珍著《本草纲目》第三十四卷——木部(记载)柏实【主治】惊悸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聪目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本经)疗恍惚,虚损吸吸,历节腰中重痛,益血止汗。(别录)治头风,腰肾中冷,膀胱冷脓宿水,兴阳道,益寿,去百邪鬼魅,小儿惊痫。(甄权)润肝。(好古)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定魄,益智宁神。烧沥,泽头发,治疥癣。

         【时珍日】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盖仙家上品药也,宜乎润养之剂用之。(列仙转云):赤松子食柏实,齿落更生,行及奔马,谅非虚语也。

        柏叶【主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止饥。(别录)治冷风历节疼痛,止尿血。(甄权)炙,罯冻疮,烧取汁涂头,黑润鬓发。(大明)敷汤火伤,止血灭瘢。服之,疗盅痢,作汤常服,杀五脏虫,益人。

        【时珍日】柏性后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乃多寿之木,所以可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元旦以之浸酒辟邪,皆有取于此,麝食之而体香,毛女食之而体轻,亦其证验矣。毛女者,秦王宫人。关东贼至,惊走入山,饥无所食。有一老公教吃柏树叶,初时苦涩,久乃相宜,遂不复肌,冬不寒,夏不热。至汉成帝时,猎者于终南山见一人,无衣服,身生黑毛,跳坑越涧如飞,乃密围获之,去秦时二百余载矣。

        枝节【主治】煮汁酿酒,去风痹,历节风,烧取脂油,疗疮疥及虫癞良。脂【主治】身面疣目,同松脂研匀涂之,数夕自失。根白皮[主治]火灼烂疮,长毛发。

        

从《本草纲目》中解析崖柏的惊天骗局

        笔者在反复几十遍阅读了《本草纲目》的第三十四卷后,慢慢的清楚了一些事,明白了一些真相 ,其中一点:当今人们所宣扬的崖柏与《本草纲目》中所叙“值万钱的乾州柏”基本没有什么关联 。

        第一,从出处上《本草纲目》中已经十分清楚准确的阐述了“值万钱”之柏的出生地,以及该柏树的三个特征。其一阐述了在乾州的乾陵这个地方生长的柏树与他处之柏不同。其二,阐明了乾州柏值万钱的理由:该柏木的木质纹理有传说中神奇的菩萨云气图案,同时还具有人物鸟兽形状的纹理出没其中,并且每种纹理清晰可辨,栩栩如生。可以想象一块木头上同时有神,人,兽三位一体的图案,融天上,地上,自然于一木的乾州柏,说它值万钱就不会奇怪了。其三,阐明了乾州柏的大小有“径尺”,表明这种柏树的直径在三十三厘米以上,这一点也说明了“乾州柏”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

        第二,从药理药性及药效上,《本草纲目》中所述之柏与崖柏也基本没有关系。首先做为医学界最高典范的学术著作,《本草纲目》重点阐述了各种物种的药理药性及药效,其中柏木的药理药性及药效主要通过其'叶子'和'果实'反映出来,其根,枝,脂为次之。所以人们主要采集柏木的果实和叶子做为药材。那么为什么说人们不可能采集崖柏的果实和叶子呢?原因有二:首先,崖柏生长在偏远的悬崖峭壁上,无论是采集其果实还是叶子都是十分艰辛和危险的活动,而生长在缓坡及平地上的侧柏,其果实和叶子具有同样的药理药性及药效,人们采集即方便又安全还成本低。有人会说:城里污染大,山里环境好,当然去山里采药了。别忘了中国历来是农业之国,在古代既无现代化的工厂,也无现代生活垃圾及各种污染,远的不说,近的稍上年纪的人都记得,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也就是说三十几年前,中国的广大农村和绝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基本上都能算得环保城镇,何况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古代城镇。所以当时没有人舍近求远,舍易求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采集崖柏的叶子和果实属于正常人行为。其次,生长在悬崖峭壁的崖柏,由于其生存环境恶劣,土壤贫瘠,其根扎身于岩石裂缝中,别说吸收什么营养成份,就是生存都很艰难。故在这种条件下崖柏要么不结果实,即使结出果实,基本上也都是空果,所以有采集崖柏果实之说为谎言。这一点种过粮食的广大农民伯伯可以证明:在条件恶劣和贫瘠的地方基本上是种不出粮食的。至于悬崖峭壁上崖柏是怎么来的,有科学依据证明多为飞禽飞鸟的粪便所致。

        第三,从《本草纲目》所叙柏实和柏叶的采集分布地来分析,与当今所说的崖柏也无多大关联。如【别录曰】柏实生太山山谷,柏叶尤良。这里的“山谷”明确指出不是悬崖上的崖柏,而特指山下的柏树。又如【苏恭曰】今太山无复采子,唯出陕州宜州为胜。这里的陕州指陕西关中平原一带,宜州指广西桂林一带,这里也与悬崖上的崖柏无关。又如【[苏颂曰】柏实以乾州者为最。......其叶名侧柏,密州出者尤佳。......古柏叶尤奇,益州诸葛孔明庙中有大柏木,.....。这里提到的密州为山东的诸城一带,和益州诸葛孔明庙均为平原或盆地地带,也明显与崖柏无关。又如【陈承曰】陶隐居说柏忌冢墓上者,而今乾州者皆是乾陵所出,他出皆无大者.....。这里的乾陵也应与崖柏无关。从采集分布地来看只要药理药性及药效相同,在到处都有侧柏的情况下人们没有必要理会崖柏的。

         第四,从《本草纲目》中的重要句子和文字以及柏树本身的意义来分析,《本草纲目》中提及的柏树与崖柏更是少有联系。首先,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关柏树的记载和故事举不胜举,随处可见。在中国越是古老的地方(如陵园,寺庙,道观,古遗址,古名胜),总之越是古老的地方越是能见到柏树的身影,喜欢旅游的人会深有体会。

         为什么呢!其中有两点:在中国古代的墓葬文化中,柏树是最高级别的树种,只有皇帝及侯王才配在墓地种植柏树,老百姓是可望不可即的。另外一点,柏树本身寿命很长,木质坚硬,不畏风雪,柏字从白,白者,西方也,故柏树受西方金之正气成为百木之长,被众多重要场所奉为神树。下面通过一段文字剖析可知“乾州柏”神奇的往事。先看《本草纲目》中的一段原文:(【陈承曰】陶隐居说柏忌冢墓上者,而今乾州者皆是乾陵所出,他处皆无大者,但取其州土所宜,子实气味丰美可也。其柏异于他处,木之文理,大者多为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状极分明可观。有盗得一株径尺者,值万钱,宜其子实为贵也。)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一个“字”十分重要并值得回味推敲,这个字是“盗”,如果说是崖柏,这种生长在深山老林的悬崖峭壁上的树需要去偷盗吗?在古代到山里挖崖柏算偷盗吗?所以这里的柏树肯定不是崖柏。那么是什么柏需要偷盗呢!这里不得不说一说乾陵,乾陵位于陕西乾县城北六公里处的梁山上,是唐朝高宗皇帝李治和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陵冢为整个梁山山头,东西两阙为乳峰山。陵园周围陪葬着十余座皇戚和大臣墓,陵园内外遍植柏树,所以说在这里取柏树必然要偷盗,那么为什么要冒着砍脑袋的危险偷盗柏树呢!文章中最精彩的一段叙述:“其柏异于他处,木之文理,大者多为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状极分明可观”。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块木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祥云图案蜿蜒缭绕,在菩萨云气之中有虔诚的朝拜者和驯化的飞禽走兽出没其中,一幅多么庄严,祥和,自然,令人神往的画面,这样一块柏树木难怪让人魂牵梦萦,想方设法的得到它,不惜砍头也去偷盗它。在笔者看来“乾州柏”何值万钱矣!其神奇的文理图案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与浓缩,堪是木中之国宝。(註:当今的崖柏只有艺术价值,没有人们所说的收藏价值。)

        最后,我们看看当今的人们是怎样利用崖柏做文章的。首先,由所谓的“崖柏保护第一人”牵出这个曾经被爆已灭绝的物种,吸人眼球引起注意;其次,利用《本草纲目》的知名度和权威性,使用暗渡陈仓的手法,把值万钱的“乾州柏”转嫁至崖柏头上;再次之,利用当今啥都涨价之际,人为哄抬市价漫天要价,人为打造出“有价无市”的所谓“亿元”精品来哗众取宠;最后再利用当今人们追求健康,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心理,把所有“侧柏”都共同具有的药理药性及药效归到崖柏一个品种上,并人为放大其药效功能,为其牟取暴利作铺垫。【由于当今网络媒体宣传的高度发达及普及,很多不知真相的人们盲目跟风,又一个悲剧随时就会发生,看看如今铺天盖地的崖柏原料及成品,想想漫山遍野被破坏的坑坑洼洼,笔者真心的希望全社会有良知的个人与单位紧急行动起来,制止这种愚蠢疯狂的拜金行为。那些不明真相的人们赶快放下屠刀,救救那些无辜的崖柏吧!】此文只为祖国的大好河山,珍惜大自然所有的动植物而作。

有关崖柏的误读及崖柏的四种价值

        十分高兴和广大的朋友们分享一下本人对崖柏的认识和了解。首先发现媒体对崖柏的介绍说明中有些误读——断章取义:有关报道因为1892年法国人在中国重庆城口县发现崖柏活体植株并采集两棵标本,其中一棵藏于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中,此后的一百年间中国国内再无发现有活体植株,所以判定崖柏产于中国的四川,并冠之为正宗的,最好的等等头衔,笔者认为此因果关系下的过于武断草率。其实中国人对于柏树的认识和喜好可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之后的几千年有关柏树的记载叙述举不胜数。柏树的种群范围和人工栽种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及大肆的滥砍滥伐,很多植物已直接或间接的从地球上消亡了,崖柏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一个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三亿年的古老物种,今天濒临灭绝的命运怎能不让人甚是忧虑!我们今天能看见的每一棵崖柏都是稀世之宝,这就是笔者认识崖柏的第一种价值——物以稀为贵。崖柏无论生长在哪里其珍贵的价值都是一样的,英雄尚且不论出处,崖柏又何尝不是呢!

        崖柏的第二种价值——收藏价值。我们先看看一段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描述:【陈承曰】今乾州之柏异于他处,木之文理,大者多为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状极分明可观。有盗得一株径尺者,值万钱。宜其子实为贵也。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今人对古代文言文的解释,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的翻译同出一辙——偷梁换柱。文章中“大者多为菩萨云气”的正确解释应为:“树干粗大且年龄久远的柏树多有菩萨云气状的纹理图案”。而今人翻译成“大多数柏树有菩萨云气纹理”,此翻译不论出自什么原因和目的,无疑让不了解真相的广大朋友误入歧途。文章后面“有盗得一株径尺者”中的“径尺”为古代长度计量单位,一尺约为三十三厘米,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只有树干直径达到一尺或更粗大的柏树才会有菩萨云气状纹理。如果真像今人解释的“大多数都有”,怎么会值“万钱”呢!“万钱”古代钱币计量单位,1钱=100文 1两白银=1000文 1两黄金=10两白银  万钱=100万文=1000两白银=100两黄金(古代一两等于四十克)。古代100两黄金按今天的价格兑换100*40克*350元/克=140万元人民币。在古代,即使是盛唐时代,10两白银可置换一亩良田,100两黄金足可置换100亩良田,除去今日物价通胀等因素,当时的“万钱”相当于今日的上千万元人民币甚至更多。在四五百年前的明代,一棵有菩萨云气的柏树就如此稀罕值钱,时至今日其价值可想而知。如同具有鬼脸纹理的海南黄花梨能独尊红木之首,只有带有菩萨云气纹理的柏木——同时兼有保值和升值空间以及不可估量的收藏价值。

        崖柏的第三种价值——艺术价值。其实无论什么型态什么材质的根雕根艺,基本上都包含了两种价值——内在的自然价值和外在的人为加工价值,最后的综合价值也因为“人”的因素而无法统一。崖柏的艺术价值需特别介绍的两个原因:第一,做为乔木类的柏树由于要适应艰苦的自然环境具有了藤类植物的特性——蜿蜒扭曲,所以造型上更加千奇百怪,可用“稀”“奇”“古”“怪”四字概括。第二,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崖柏的天然神态居多,人为加工的成份较少或没有,充分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们在欣赏把玩之时无形之中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多了一份保护自然植物的责任心。

        崖柏的第四种价值——药用价值。关于这一点笔者就不多说了,稍有一些中医常识的人都知道:自然界中的每一种植物都有特定的药理药性,各有各自的作用和特点,针对某一物种夸大其词的解释十分不可取,不可信,易产生误导甚至伤身害命。这里需顺便一提的是崖柏的保健作用,《本草纲目》中明确记载了柏树具有美容,安神,益气等等保健作用,有关这一点感兴趣的朋友们可自行查阅了解相关资料。本人的养身体会:第一,平时积极锻炼。第二,合理搭配每日三餐的营养。第三,因人而异调整自己的心态。第四,锻炼加食补为上,药补次之,有病看病,无病最好。

        最后,能同时拥有上述四种价值的根雕根艺作品应该不多,目前媒体上一些对崖柏等级好坏的评论,笔者认为只适合崖柏毛料的评判,至于崖柏根雕根艺好坏的评定应该综合考虑,其中收藏价值,艺术价值须同时具备,收藏价值尤为重要。至于像笔者这样的普通爱好者,只要能满足各自所需的作品就是好的,值得拥有和欣赏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谢谢大家阅读!

        

崖柏价格的未来走势分析

        瓷器火的发烫了,石玉飞上了九重天,红木也红的发紫了,下一个是否轮到了崖柏?对于这一点笔者经过长期观察和多方面比较分析,对崖柏价格的未来走势得出两种研判:崖柏价格的第一条路——金光大道,笔者通过简单.直观.易懂的横向比较分析类推,瓷器因为青花瓷让同样泥土构建的高楼大夏望尘莫及;石玉类因为田黄石.和田玉让珠宝钻石颜面无色;红木因为海南黄花梨让黄金黯然失色;同样崖柏会因为有菩萨云气纹理的极品而登上大雅之堂,甚至是后来者居上。为什么呢?这里还需再次重复一段《本草纲目》的中记载:“————之柏异于他处,木之文理,大者多为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状极分明可观。有盗得一株径尺者,值万钱。”其中的价格定论“值万钱”并非文学上夸张的修辞手法,因为中国人收藏木器家具,珠宝首饰,字画古玩等的历史由来已久,尤其对品质的良莠等级之分,价格档次的高低之分等都有着严格细致的划分与描述,与今人相比较毫不逊色,所以有着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纹理的极品崖柏,其价格赶上或超过海南黄花梨并非虚言。精品极品必受买家藏家的追捧,贵者恒贵愈贵的价格规律在有菩萨云气纹理的崖柏身上会充分体现出来。崖柏价格的第二条路——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为什么这样比喻呢?

        首先:(1)从出道时间上,崖柏只是近几年的新品种,人们对崖柏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均较低;(2)从材质材型上,崖柏的自然形态千奇百怪,人工加工的多了,失去了自然韵味,不人为加工吧附加值又少了。加之其材质较硬,加工时即费时又费力,很多师傅宁愿选择它材。(3)从工艺制作水平及手法上,目前市场上崖柏的毛料很多,成品和精品很少。(4)从功能上,崖柏大型材料极其匮乏,即无加工制作家具,屏风,盖房的大料,也无大型根材制作茶几桌椅等,其功能单一,只适合摆件展示,这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崖柏的发展前景。(5)近来一些炒家藏家不符合实际的大肆宣传,尤其动辄上千万上亿的抬价哄价,不但没有提升崖柏的价值,反倒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让真正的行家藏家所耻笑,让爱好者及初学者们产生怀疑和反感情绪。(6)再有一些不明真相的山民及加工厂家受到盅惑追逐利益,大肆的砍伐和收购崖柏原料,至使已经很少的崖柏资源再次频临灭绝。看看网上大量堆积如山的崖柏原料,那些山民及收购加工厂家肯定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说的很值钱的东西却很难很难卖掉,道理很简单,他们手中的崖柏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只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精品就更少了,由于缺乏认知:“只有具有收藏价值才能保值和升”,离开了“收藏价值”这一个必要条件,他们手中的崖柏可谓不值钱。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拿着看似值钱的宝贝却无人问津的原因,同时也真实的反应出无知和盲目带来的困惑和烦恼。(7)至于那些别有用心的炒家藏家们,手中没有真正的上品:“带有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纹理的崖柏,无论他们说的怎样天花乱坠,对于真正的买家藏家而言,他们只能是一个结果:害人害己害崖柏。

        最后笔者再次呼吁那些不明真相的山民和收购厂家们:擦亮你们的眼睛,仔细分析,不受盅惑,三思而后行。你们手下留情了,祖国的青山就会更加秀美,好人总有好报。致富的好门道有千百条,愿每一个有梦想的人们都能美梦成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