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安核心持股

 家心何如 2015-03-30
今天不少朋友微信上问我,说老钟,平安的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公告发布了,点评一下?我说,我上周五就已经在微博和雪球上都已经说了这个事情了,港交所早就发布了这个公告了。

公告的核心内容是:2015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于3月20日至3月26日通过二级市场完成购股, 共购得本公司A股股票 (代码:601318)4,050,253股,占总股本比例为 0.044%,总金额合计人民币 3.12亿元(含费用) ,交易均价为77.02 元/股。自愿参加本公司2015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的人员839人。其中董高监三类人员持股是21.01%,其他核心员工持股是78.99%。

我来简单的点评一下:

1、这份公告的名字叫做《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15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的公告》,从公告可以看出2015年度核心人员的持股计划的购买行动已经完成,而不是大家期待的今年还会继续买。所以我在雪球上也说过,2016年再见!


2、从公告的内容分析还是有不少值得一说的地方:


a.此次购买是完全在二级市场买入的,并不像很多朋友之前分析的通过大宗交易完成购买。


b.顺带提下前段时间平安频繁大宗交易的事情。事实上,大宗交易的大量卖出仍然是老员工持股平台的四家在卖出。其中2014年年报中江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9811.29 万股,在2015年2月13日,3月20日,3月24日三天大宗交易分别减持3450万股,2900万u,3461.286万股,合计9811.286万股。林芝新豪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8535.59 万,大宗交易显示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于2015年3月4日交易3563.5万股,3月6日交易 3563.5万股,3月16日交易1408.586万股, 大宗减持总计 8535.586万股。因此平安的老员工持股已经完全减持完毕。和之前管理层透露的信息——剩余的老员工持股会在2015年一季度全部减持完毕是一致的。


c.对于这次员工持股的购股时间问题。3月19日晚间中国平安公布年报,在此之前是敏感期,是不能购买股票的。而敏感期一过,核心人员持股计划马上购买股票,3月20日至3月26日一共5个交易日,这透露的信号就是,目前价位的平安,任何时候都仍然是买进的好时机。事实上,到2015年年底,中国平安的内含价值会大概率的达到61元附近,持股计划的平均成本77元仅相当于1.26倍PEV。这一估值水平仍然远低于中国平安上市以来的平均估值水准。

d.关于购买数量过少的问题。首先我要说,这是平安的中高层自己本来可以放进腰包的工资和奖金,拿出来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和投资者共进退,这不是钱多少的问题,是一种担当和勇气。要知道这些股票本身要锁定1年,同时还有一定的业绩考核任务,才能归属到个人。本来是属于个人的收入,自愿拿出来买股票锁定一年还要求达到考核才能拿到这些股票。这一点足见这839名中高级核心人员对未来平安的发展非常有信心。当然一来这个考核标准应该比较低,比较容易完成,二来年报上明明白白写着2014年留着303亿未兑现浮盈,这也是这些信心的某种保障。

我在中国平安年报公布之后就已经点评过10转10透露的是平安管理层对于自家股票常年被市场低估贱卖已经无法忍受,有意使得公司股价更加接近平安卓越的基本面。这样也可以在下次融资的时候,让老股东的权益少稀释一些。要知道,去年以41元多作为可转债的转股价我还是异常心痛的,后来在港股给马云马化腾他们定增,还是溢价发行,也不过49元RMB。而14年年报公布的内含价值高达51.6元(含融资,剔除融资按老股本计算为52.3元)。因此平安的转增股本和员工持股计划都是非常有利于二级市场价值回归的。

至于以后的平安,寿险未来三年大跨步发展,在寿险+银行+互联网三大驱动轮的驱动下,通过集团整合,平安将成为一个全新的平安。而二级市场方面,大小非抛压不再,转增股本带来的更好流通性,核心人员持股计划透露的底气和信心。我只能说,终于,平安不再逆风行驶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