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治病绝招

 隐士的书屋 2015-03-30

中医的治病绝招

一般的患者或是朋友,对我的访谈抑或闲聊时,基本都会问到“你有什么绝招?”,“大夫:你专治什么病?”。这事大家老问,很多时候令我一时无语,“对不住了,很惭愧,真的没有一个是很绝对的”。

我做中医也有好些年了,其实我对中医的理解也很浅薄,即便到了现在,我也觉得没比别人强太多。大家觉得我还可以,主要是因为我行医一直坎坎坷坷,经历了不少挫折,有时也会觉得些许失落。因此在坚持本色、坚守传统方面比别人略强一些吧,没有走捷径。幸运的是天道酬勤,崇尚经典,如此美妙的邂逅,令我恨不能尽先祖圣贤之平生所学,使命感和热忱度进一步爆涨。

说实话,我从小性格就比较好胜。说实话“治病绝招”这个真没有吗?真有,且不少奉献一个纲领性的理念,谓之为“锦囊妙计”。

一、整体观念

中医在看病的时候看得是一个有病的人,而不是看人的一个病。治病宜尽可能防止,认识处理疾病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首先,“不知天地人者,不可以为医”,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五脏六腑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天人合一”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影响。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人体,有些季节性的多发病或时令性的流行病有明显的季节倾向,某些慢性宿疾往往在气候剧变或季节更佚时发作或加剧。

其次,医者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变迁社会角色、地位的不同,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动与人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再者,诊断疾病应针对病变引起的整体变化上去认识和分析。因而通过面色、形体、舌脉等外在变化,来了解和判断其内在的病变。大抵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故富贵之疾宜于补正,贫贱之疾于攻邪。

二、辨证论治

从“整体观念”的基础上出发,践行辨证论治,祛邪扶正病本。中医治病必须扶持后天经气,恢复先天元气为宗旨。通其经脉,交通阴阳为第一要义,决不能将重点放在局部脏腑经络病变上。整体观念,量身把脉,私人订制,辨证论治。那精炼严谨的药方,那立竿见影的疗效,我在其中得到成就感,就像小孩儿欢跳一样的快乐。

这里要纠正颠覆常人一个惯性思维多年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身体出问题了就吃药,吃完好一阵子,然后再犯再吃,吃完再犯,似乎总也走不出这种“乱循环”的怪圈。事情确实如此,虽然不致于很快死人亦反反复复,总是乱象频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严格来说,出了问题就再吃药是最差的办法,甚至可以称之为低级趣味。用中药的偏性把身体被打破的阴阳平衡调过来,需要久久为功,方药的加减变化,守方常服等等非常重要。患者急于贪功,结果事与愿违,造成患者和患属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病情不断加重反复的事实和因果。

由此,治疗必须从整体出发,而非单从局部变化着眼。如心与小肠相表里,可用甘草泻心汤等等清心热泻肠火,诸病皆愈。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寒而咳用麻黄汤袪寒、发汗、平喘,把病人原来蕴于体内的邪放出来,即给邪以出路。大肠热结而肺炎、便秘、痔疮用麻杏石甘汤、大小承气汤等等,宣肺清热通结,炎自消便自通高烧、咳嗽、胸痛,用小柴胡汤加石膏治疗效果显著。同样是感冒的病人,症状也各不相同,都需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来采取辨证论治的诊治方法,纲举目张,不一而足。当人体的阴阳平衡被调整好了,五脏六腑和平共处了,病也就消遁于无形,这才是中医治病的根本理念。

为什么如今的中医渐渐的没落了?我认为中医不应该将目光盯在一方一药上,乐不思蜀的扒拉专方秘法,而应该回归传统经典本身上来。以我草根生涯看来,思求经旨学问可大了去了,日后思如泉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纯正中医大夫虽不至于尽愈诸病,但绝对是事半功倍的!

来我这看病的,有一大半是老病号,手里都拽着一张上次医生看病开的方子。拿来一看,水平大有问题,那不是因为中医落后,更不是仅仅因为中药无效。很多时候看过之后,揉成一团往垃圾桶一扔,大部分外人看来,我的做法近乎不通世故为什么往垃圾桶一扔因为给中医丢脸啊,不必详加翻阅即可断定南辕北辙,离医道远矣,离博大精深还有十万八千里呢。学过中医或者和中医有过接触的都知道,中医的核心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多么的直接啊。如今的很多同道们满口理论,甚至考试答题也答的溜溜的,只是日用而不自知,还满世界取经问道。岂不知按部就班,日积月累做到“见病知源”,就可以让你早日步入名医行列。这也说明一个道理,其实疾病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每种疾病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能在错综复杂的病症中熟练地抓住主要矛盾,分清缓急主次,继而辨证施治要高明很多这也是民间好中医的标记之一,当然我多少也有一些小得意。

要想做一个纯粹的好中医,细细品味中医经典理论《内经》、《伤寒论》是如何分析事物,辨证论治的。也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深入,看一下包括四书五经,象数理气等宋明理学都要有所涉猎。我相信,这才是中医的正道!能够让大家看到一群相对真实的生活中的纯中医。毫厘偏差,天地悬隔就是中医之“难”了。

一篇闲话呈请友辈们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