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坡水库野钓黄尾鲴-垂钓中国

 昵称22644183 2015-03-30
记得那年在石门水库三人钓了13条鳜鱼,用9条鳜鱼烧了一脸盆,名为“九鳜汤”,鲜美无比,但过后也淡忘了。回到老家,朋友问想钓什么鱼?回答永远是——野钓黄尾鲴
去年和朋友的邀约,着实让我纠结和愧疚无比,约了推,推了再约。错过了无数次好鱼情,也泼灭了多少次当年说走就走的豪情。终于迎来国庆,说服了家人别到5A景区去给人家添乱,应该到偏远的地方去贡献GDP,于是和朋友一起,三家人开开心心地在10月1日出发了,目标:黄坡水库钓黄尾鲴
黄尾鲴,我们常称为黄尾,仅是鲴亚科里的一种,其他的细分类还有:银鲴、细鳞鲴、湖北圆吻鲴、似鳊。有的种类,我也没见过,但我就一门心思认定了,黄尾鲴是鲴亚科里面最漂亮的一种,它身体流线完美,尾部张开,尾梢部带黄,鱼体强壮,嘴很小很厚很结实,像4块小板子做成的通道。一尾1000克重的黄尾,嘴的大小也就能容纳成人的小指头,甚至还没有一尾30克白条子嘴大,而且嘴的位置在下颚处,不在前方。黄尾鲴长得十分像攻击型的鱼类,可偏偏是一种以杂食为主的底层胆小鱼类,经常啃食石头上的青苔、藻类和底层的小生物。黄尾吃食习惯贴底,谨慎超过鲫鱼,而且嘴小又偏下,容易产生似是而非的漂相,容易漏过鱼口或者错打惊鱼。上钩后黄尾冲劲十足,冲撞范围之大,可以和鳝鱼相媲美,这也是常常脱钩的原因。胆小谨慎的它有走群的习惯,也仅仅这一个特点是钓鱼人的福音。黄尾鲴最佳的垂钓季节在5~8月,各地可能因为水温略有差异,过了这几个月,它们往往消失得无影无踪。
黄坡水库是钟祥境内的第二大水库,库岸线绵延数十公里,中间围绕无数小山包而形成了小岛。水库鱼资源丰富,品质高。遗憾的是连续三年大旱,去年的水位线比前年又下降了2米左右,从库区历史水位痕迹来看,离最高水位大约有7米的差距。水库早已经是“死水位”,无法向外排水。水色逐渐变差,在下风口有轻微“油闷子”。观看了大库和架子河两地后,觉得架子河水情略好,选定第二天在架子河垂钓。
2曰上午,5点30分到达黄坡水库架子河段,当时气温131,真够冷的,把能加的衣服都加上了,天上没有云,预示着一个阳光明媚的高气压,水里溶氧量比较充足,是个钓鱼的好日子。先买好票,选好钓位,为父亲拴上一副串钩,为老婆孩子也架上短竿。安顿好他们,终于轮到我钓鱼了。
根据往年7-8月的经验,黄尾开口比较晚,何况现在已是国庆。来这么早,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占位子和找一个相对好坐好钓的位置安顿大人和孩子。所以选好位置,我倒是不慌不忙地准备起来,每一步都细致精确。
这一次来,目标和以往一样明确,所以线组、饵料的配比都是围绕着黄尾去的。竿,5.4米竞技竿,腰劲十足,能充分化解鱼的爆发力,效果很好,全天未跑鱼。线组,1.0号主线、0.8号子线、4号袖钩。库区内大青鱼、鲢鳙很多,但不是我们的目标(青鱼可以带走,鲢鳙禁钓)。窝料,菜籽饼、红黄尾商品饵、碎米。钓饵,菜籽饼、红黄尾商品饵及鲫鲤商品饵。
先谈谈黄尾的底窝,根据我的经验,不需要太多的雾化状态,但需含一定的颗粒,尽量不用玉米,避开鲤鱼。有点类似鲫鱼窝子,但窝子整体的量要大几倍。这次来,准备了5斤菜籽饼,早上一到钓位,就将2斤菜籽饼泡水,水占40%即可,泡好后,菜籽饼为干散带湿的状态。取一半配两袋红黄尾商品饵干粉,再加两把家里粉好的碎米,先不加水,在大盆内拌勻。试着团在一起,这时候窝料的比重应该差不多了,但是偏干,用手捧一点水加入,顺着打,保持干散的状态。直到能团出满意的状态。切记不能将窝料打成钓饵的状态,窝料一定要干散,目标是能团在一起,可以抛入水,最重要的是窝料到了水底几分钟内要散开,绝对不能是到了水底还是死坨子,或者水面开花,这个难度不大,只要多摸索就可以掌握。
野外钓鱼,做好了窝子,先不要急着抛竿入水,切记。
开了一小份钓饵,红黄尾商品饵50% 菜籽饼20% 鲫鱼商品饵20% 鲤商品饵10%,不用再加拉丝粉和小药。这样配饵的思路是:首先,通过当地钓友得知,本地的黄尾对菜籽饼比较感兴趣,在鱼情好的季节,基本都用,必须与当地的鱼口习惯保持一致。红黄尾商品饵是一款以腥味为主的饵料,其状态和味型比较适合钓这两种鱼,特别是入秋水冷,腥味饵的占比要加大。另外,为了诱鱼,增加钓饵的香度,加入一些鲫鱼商品饵,再加入10%事先用水泡成干散状的鲤鱼商品饵是为了增加比重,为底钓做准备,这可以依据个人习惯,用别的大比重饵替代。
丘陵地带的水库,都是人工造坝依山而建,选钓位时,依据山的走势,基本可以预测钓点的深度。我选择的是陡峭山壁和滩的交界处,不太陡,钓点深度为3.5米左右,浮漂调6钓2目半,全程搓饵。线细漂大饵大,饵料到底很快。前前后后,我把钓点探了一遍,是略带斜坡的走势,但基本还算有一个可以垂钓的空地。确定了这是值得托付一天的位置后,才可以打窝。用手紧紧地把窝料团成了6团抛入窝点,记住抛近一点,在水底饵团散开时,会往深处滑落。
就在我准备这些时,父亲的串钩率先有了动作,上了幵竿鱼,一尾150克左右的红尾,紧接着,同去的朋友也上了一尾1000多克的鳊鱼。黄坡水库的鳊鱼近乎野生,虽不是柳叶鳊,也十分修长,和鱼塘里的“方块子”不是一个概念。
打完窝子后,我开始一竿接一竿地守着,间或上一些150克左右的红尾,但是我那可爱的黄尾,你啥时候才来?
中午,阳光逐渐变强,水面吹来2级左右的风,浪高2目左右,鱼口一下子变活跃了不少。大约12点半,浮漂往下悠悠地一滑,动作模糊,不干脆,我心里一紧,亲爱的,是你终于来了吗?抬手扬竿,瞬间5.4米的白色竞技竿形如满月,渔线呜呜作响,鱼在水下极快地从右到左,从左到右穿了几次,这个特性,几乎只有黄尾才有。记得4年前,我在石门水库第一次与黄尾鲴相逢,就是因为心急,过早地将鱼牵出水面使其脱钩而跑。黄尾在水面看到人后还会有一次猛烈的挣扎,所以遛鱼最好是在牵离窝子后,先在水下遛得差不多了,接近水面时就赶紧抄鱼。由于黄尾嘴又厚又硬,鱼钩经常不能刺穿,这也是黄尾容易脱钩的原因。
这些年钓黄尾吃的亏不少,转而成为现在的经验。今天我专门带了一个直径50厘米的大抄网,很顺利地就将这条黄尾搞定,上岸一称,1.23千克,很开心。在这个季节能有这个收获,不虚此行了。
上了这条像样的黄尾,心里开始膨胀了。又是一个下滑,扬竿早了,鱼在水下脱钩而去,这简直是钓鱼人的恶梦。水面脱钩,跑鱼仅仅是一条而已,水底脱钩,往往炸窝,果然好一会儿浮漂都不再有动作了。
于是只能慢慢蓄窝,直到将近3点,感觉鱼情又来了,浮漂一个下滑的动作,又上了一条400克左右的黄尾。接着,连续上了几条600-700克的黄尾,但不幸也开始了。用大抄网,伤渔线,主线在鱼挣扎时断了,1.0号的主线毕竟不耐折腾。重新手忙脚乱拴好线,调漂又花了不少时间,等一切到位时,忽然发觉光线一暗,糟了,鱼要停口了。每每我对鱼停口的这种直觉,都是无比正确。山里的晚上来得早一点,山里的鱼儿规律很强,一旦停口,便是一条都没有了。
同来的钓友们都钓到了黄尾鲴,大小也基本一致,所用的窝料和钓饵也都基本相似,看着漂亮的虽然不多的鱼获,大家也心满意足,毕竟已经是秋天了。
男女老少,十几个人玩了一整天,垃圾还不少,这方面可要做好孩子们的榜样,收拾完装备,又花了10多分钟捡出整整两大袋垃圾,装好拎到卖票的那儿。
第二天游玩了其他的水域,但因为没有黄尾,便没再出竿。
一路上回去,再次看到黄坡水库那些干涸的地方,惦记着水少到几乎没法钓鱼的石门水库,倘若旱情不解,我们再来时还能遇到那些黄色的小精灵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