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转载]阴阳原理论

 johnney908 2015-03-31
阴阳原理论

阴阳观念原理

       命理心学认为,在太极原理之下,属于第二层次的就属阴阳原理了。在太极状态下,还是一个整体,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也没有作用向率。太极要衍化出万事万物,就离不开阴阳,万事万物要想回归太极,也是离不开阴阳。《太极图说》讲: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分焉。“是故,易有太极,始生两仪”。“(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可见,阴阳是通天道、晓地道、达人道的重要一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在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阴阳原理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    

阴阳观是阴阳原理第一大规律,阴阳这两种要素包涵在同一事物里,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相对的阴阳两种要素互为组成。做事情,要有个阴阳观,俗言为“有两手”;学命理,要有个阴阳观,行业内称为“通阴阳”,有人也把搞命学的人称为“阴阳先生”,也是这个道理,正可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如果你不能把太极引申到阴阳观念,就不能把握五彩缤纷的宇宙人生,如果你不能把宇宙人生的各种元素重归于阴阳,就不算是真正地知命、识命,更不能改命、了命。所谓阴阳观,说白了,就是论太极必须论阴阳,论五行必须论阴阳,论宇宙人生万事万物,都必须论阴阳。要至始至终有个阴阳观念,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有时空,就有阴阳;只要有作用力,就有阴阳;只要有事物,就有阴阳。不懂阴阳的算命先生,不算是高手;不会阴阳的管理人士,不算是好领导;不明阴阳的社会人才,不算是一流人才。

   试看当今命学界,大多是在十神里转,是在旺衰里转,在宫位,纳音、干支里转,好一点的是在五行里转,又有几人通阴阳晓太极?根本都丢弃了,最重要的原理都不明白,怎么才能达到很高的造诣?

   易仙子告诉你,只要你把握了太极与阴阳原理,就能随心所欲了。

   阴阳互根原理

       命理心学认为:宇宙人生万事万物都是由相对的阴阳两种元素互为组成。其实阴阳是共存的,阴阳本来就是存在于“一”中,它来自于太极本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消阳亢,阳消阴散”。互根性是阴阳本性的核心,阴阳的本性中根本不存在“好坏、是非、对错、善恶”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心里分别出来的。阴阳是互需的关系,这叫“异性相吸”。因此,万事万物虽分阴阳,但阴阳没有好坏、是非、对错、善恶。
     阴阳的互根,即是阴阳的相吸互需,阴阳之间是互为存在的关系,缺一不可,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不存在。因此宇宙人生万事万物“法于阴阳,阴阳互根”.哪怕阴阳之间不和谐,有斗争,也是建立在阴阳互根基础上的,也是由于相吸与互需的不平衡而产生的作用关系。在命理心学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我阳需要此阴,而彼阳也需要此阴,因为大家谁也离不开阴;又我阴需要此阳,而彼阴也需要此阳,因为大家谁也离不开此阳。故而,争战起,吉凶生。这是命理秘诀,千古不传之秘,我今道破。

    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任何阳的一面或阴的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阴与阳是相互依傍、存亡与共的,如果没有阴,也就谈不上有阳。如果单独的有阴无阳,或者有阳无阴,则势必如《内经》所说:“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则一切都归于静止寂灭了。

   但是世人正是因为不懂得这个原理,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物质还是非物质,常态还是非常态,都偏执于阴阳其中的一端,而舍弃了另一端。例如,一谈命,求必富贵福寿,而它所互根的另一面,却不去计较了。《道德经》中讲“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讲福祸相随,阴阳互根的。世人不能不懂。
    
  既然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互根的,那么,好与坏、善与恶、是与非、对与错、顺与逆等等,肯定是同一事物中的两面。它们同时存在于同一事物之中,而不是某个事物中只有好、善、对、是,顺,也不是某一事物中只有坏、恶、错、非、逆。类推宇宙人生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按照“法于阴阳,阴阳互根”规律运行的.
  
  如果明白此理,既然一切事与物的两面是同时存在的,只要执着一方,就必然会收起另一方的作用,既然无论你执着哪一方,都会同时带来另一方的作用,那么,你执着什么或不执着什么,追求什么或不追求什么,所收引起的作用与反作用,演绎着丰富多彩的人生百态。这种互根性,往往就涉及到你人生命运的变化,这会为你解开命运迷雾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易仙子告诉你,九成真经,真就真在能够真正了解把握命运和改造提升命运,其中一个秘诀就在这阴阳互根上,这种秘诀可不是一些小术能够相比的,其功德无量。你寻得到吗?悟性高的人,已经获得了良钥。感恩吧!

    阴阳因果原理

       命理心学认为世界是建立在统一性上的,她在未分阴阳的太极状态时,是一个整体,当她一分为二,变成二元结构时,看似阴阳分开了,变成了二,不是一,实质上还是一,它们还受一的影响和作用,二元因素还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们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因果作用。

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发生没有偶然且不会独立于宇宙人生太极原理之外每一个行为(因)都有结果(果)这个反作用力。

  宇宙人生万事万物有前因必有后果,无一件事物只有前因而无后果,或只有后果而无前因,因果的联系和作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什么因造什么果。前事之因成为后事之果,此果又成此因,而达于彼事之果。因果循环永不停息。因果的整体观和作用论也是命理心学中论命的重要一环,八字中的每一个字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要把它放入到一个整体中,重组合,轻个体,讲架构论格局.查果还要究因,求果还应修因。与人论命,即呈其果,还告知命主索果的正确方式方法,把“因”的大法宝授予他,这样才不至于让命主迷失自我。  
  易仙子告诉大家,命师担负着为人指点迷津、趋吉避凶的重任,命师需要通过预测,引导命主正确认识命运和积极改造命运,改变世人不信因果,乱造因果的不良世风,不断地引导人们运用阴阳因果原理来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来正确处理万事万物,达到即能看清现在的果,又知过去的因,遇事不迷,做个有大觉悟,大智慧的人。

       在九成真经体系中,因果原理作为阴阳的一个根本定律,是有其普遍意义的。有此因就有此果,有此缘,则必生此果。百不失一。富贵贫贱,吉凶寿夭,尽在其中。人生处事或者论命算命,要把因果原理运用好,就需要明了因果的特性。简单来说,一是要知道因果一一对应性,果之所以成为果,必有其因,此因对应此果,此果必由此因,离因无果,离果无因,果是因的果,因是果的因;找不出这种因果关系,是论不好命的,即使论出一些,也有失于孤立片面。二是因果二元性,因是因,果是果,因有因相,果有果相,因之后必有果,果之前必有因,因果二元组成一个整体。找出命中的因果二元要素,明辨之,细论之,样样俱如神断,毫无差错。三是因果互置性,果因因成,因因果立,因果相依,因果互置,待果名因,待因名果,因有能生所生,果又可为因,又有所能生所生,因果循环,推动宇宙人生的演化发展,推进世界的进步,导演出世间万般变化。在命理心学中,一因果,可以导出诸事端,演绎推理,丝丝入扣,妙不可言。四是因果的交错性,大因果中有小因果,小因果牵引大因果,有速因速果,有缓因慢果,也有速因慢果,缓因快果,有其时间空间的同步,也有其时间空间的不同步,相互交错,因果如幻,迷了多少人。五是因果的契入性。因之前无限,因前复有因,推之无始,果之后无限,果后还有果,引之无终。前因后果,果复成因,因果交递贯通又相互交错,怎能明辨?不知因果有契入良机。此为论命玄机,也是造命玄关。古今识者,廖若星辰。

   因果是个阴阳大原理,是个大命题,要想尽知,今后在因果法则中将有详述。

   阴阳消长原理

   命理心学认为,太极分化出的阴和阳,是个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的统一体。阴阳有因果关系,阴阳又有作用关系,阴作用于阳,阳亦作用于阴,二者相互影响,阴阳不断变化。阴阳出现消长。

   阴阳消长,就是互根而又相互作用的阴阳,双方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它们各自不断的增长或消减,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此消必有彼长,此长必然彼消。即“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也是宇宙“原态能”影响作用的结果。无中生出了有,“有”就有了生死,有了消长。命局中的任何字都会有消长,在原局中有作用就有消长,在大运流年中有消长,在应天应地应人应事中均有消长。

   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双方应是长而不偏盛,消而不偏衰,阴阳常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若超过了这一限度,打破了阴阳平衡,会出现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是为异常的消长变化,必然会在量变的基础上产生一些质的变化,是吉是凶,是祸是福,也便由此而产生了。论命也是细究阴阳消息,阴阳其变无穷,只有知其消息,方能窥其端倪,得其堂奥。

   宇宙自然界有阴阳消长,人生人体有阴阳消长,万事万物也是有阴阳消长。凡是二元及多元的,都有消长变化。但这消长变化,是有规律的,是有序的,如《国语·越语》说:“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易传·丰》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蚀),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那么,各种现象的消长变化是孤立的吗?当然不是。它们也是相互联系,有着作用和对应的关系。例如:人与自然界的事物相通应,故人体内的阴阳二气也随自然界的阴阳二气的运动而有相应的变化。《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指出人体脉象的变化与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相通应,因而出现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相应变化,称为“四时平脉”。《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而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指出阴阳二气一日之内的盛衰与其一年四季的消长变化是相类似的,因而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趋势也与一日之内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相一致。

   一般说来,阴阳的消长是指阴阳双方在数量上的减少或增多,故可视为事物变化的量变过程。阴阳的消长变化一般有两类不同的形式:一是阴阳的此消彼长,此长彼消;阴阳的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具体可分为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与阴长阳消、阳长阴消四种运动变化形式。它们主要出现在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过程中.如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其机理就在于由于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所产生的消长变化:从冬至经春至夏,阳生而旺,阳制约阴而见阳长阴消;从夏至经秋至冬,阴生而盛,阴制约阳而见阴长阳消.二是阴阳的皆消与皆长。阴阳的皆消与皆长,具体可分为阴随阳消、阳随阴消和阴随阳长、阳随阴长四种运动形式。这类消长变化形式存在于阴阳的互根互用过程中。如在四时寒暑的更替过程中,春夏期间,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而出现降雨增多,随着气候的转凉而雨雪亦少, 即为阴随阳长和阴随阳消的正常变化,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在论命中要关注,阴阳双方中一方不足,不能化生、资助或促进另一方,可累致另一方也虚衰,称为“阴阳互损”,属于阴阳的皆消。其中,有“阴损及阳”,属于阳随阴消;又有“阳损及阴”,属于阴随阳消。
  在修复命局结构过程中,对阴阳互损的命局,生旺阴阳双方中的先受损一方,可使另一方也得到充实;或重点救护阴阳双方中受损较重的一方,则另一方也可随之增长。此即属于阴阳的皆长.其中,对阴损及阳者,重点补阴,兼以补阳,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属于阴随阳长和阳随阴长的阴阳互生互长;对阳损及阴者,重点补阳,兼以补阴,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属于阳随阴长和阴随阳长的阴阳互生互长。

   易仙子认为,阴阳的消长变化,更是存在于人的命运中。故有以月令为八字提纲的说法,让人们多注重节气的深浅,阴阳的消长,以此来推断人生的祸福。   

   阴阳平衡原理

   命理心学认为,在层次上,任何的二元性不能超越一元性,阴阳无论怎样消长,哪怕是由量变发生了质变,它也仍然会产生新的阴阳,仍然处在太极这个一元状态控制之内达到新的平衡。这样,阴阳始终在太极的作用下,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状态,这叫做阴阳平衡原理。  
 “阴阳平衡原理”反映在一种事物偏在阴阳的某一边的时候,宇宙的“原态能”就会自动用阴阳的另一边来自动调谐,使事物始终保持在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  

   由于阴阳来自太极,阴阳是互根的,阴阳又是共存的,阴阳双方是同时存在于一个事物中的,阴阳平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有打破这个相对平衡状态的因素,都将预示着新的情况发生。有的是在原有格局中就被打破,有的是在岁运中被打破,有的是在应方中被打破。如果你找不到新的平衡点,救护不了,制化不了,演变不了,那就得小心了。

  宇宙要保持正常运行,必须相对地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要想保持这种相对平衡稳定状态,阴阳都不可偏废。阳亢阴亢都不是理想的状态,阳浊阴浊更为不妙,伤阴伤阳,必有灾祸.

   其实阴阳之间并不是相互斗争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阴阳必须同在,阴阳的作用就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成就,相互平衡,才能使事物得到生存和发展。  
  所以,易仙子告诉大家,要把太极的中和原理落实到阴阳中来,阴阳相激荡,充气以为和。如果总是执着一方,而反对另一方,甚至总想消灭另一方的观点,那就是偏知偏见,是违背宇宙人生阴阳平衡原理的。涉阴及阳,涉阳及阴,阴阳相兼顾,阴阳相偕行,用阴阳转化成太极,才是完美的,阴阳相离亡,转化不成太极,就不完美。所以,应该改造过去的算命观,当阴的实力体现了,阳的作用发生了,阴阳互为吸引,互相满足了对方的需要了,阴阳就和谐了,太极的能量场就形成了。在算命中,你知道这种阴阳的和合吗?知者,那是高手!   

   阴阳互变原理

   命理心学认为,在太极的作用下,阴阳有消长,在消长中逐渐趋于平衡稳定,一旦打破这种平衡稳定,势必要向它的相反面转化,即“阴极必阳,阳极必阴。”阴阳产生互变,新的阴阳产生了,进而又寻求新的平衡稳定增长,阴阳平衡和谐后才能正常发展。这样,不断地螺旋上升,一场场革命换来一次次新生。

   阴阳互变,就是同一体的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也称之为“阴阳转化”。

  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素问》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时,便有可能向热的方向转化,热“极”时,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转化。

   在八字中,你要善于找到这种质能转化。命理心学认为质与能都是作用力,是阴阳相互交感的现象。在阳性偏高的场,质量是由阴性引起的,能量是由阳性引起的。从性质上来说质量是阴性容纳阳性的根据力,能量是阳性因争夺阴性而彼此之间产生的排斥力。阴阳相互作用,彼此互需,共同合化太极。  
   宇宙人生万事万物转化的形态包括阴阳物质的转化和阴阳性质的转化两个方面。它们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是阴阳物质的转化是阴阳性质的转化的前提和基础,基础不强大,性质就不明显;同时阴阳物质的转化标定了阴阳性质的转化趋势。这种转化是间断和连续相间的。但阴阳物质的转化始终处于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之中,保持着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二是阴阳性质的转化是由一种特性向另一种特性的转化,是宇宙人生万事万物根本性的转化。复质的分离,平衡态,稳定态的被破坏等等都是阴阳性质转化的状态与展现。阴阳性质的转化同时又促进新的阴阳物质的转化达到新的平衡和谐发展。凡是阴阳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都是人生中的关键节点。三是阴阳物质的转化引起阴阳性质的转化,阴阳性质的转化又必然促进新的阴阳物质的转化。这样就不断地实现新旧交替,新陈代谢,促进事物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四是阴阳转化具有渐变和突变两种形式。阴阳物质的转化多以渐变形式出现,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进行;阴阳性质的转化多以突变形式出现。这就要充分注意八字中刑冲合害破的作用关系和作用结果。五是阴阳性质的转化是阴阳物质由原象向新象转化的决定因素,它的发展在阴阳交替的临界点上。因此把握住了临界点就等于把握住了阴阳。把握住了阴阳,就能促进阴阳转化,使身心获得彻底解放。六是阴阳物质和阴阳性质的转化在宇宙人生万事万物中普遍存在的。而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由于阴阳物质的‘质’和‘量’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又分为若个层次,每个层次有着每个层次特有的规律和真理。

   阴阳转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先天的转化,另一种是后天的转化。先天属于自然,是由天道所决定,转换通过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自然发展规律,按照宇宙自控调节方式,完成阴阳的自然转化。后天属于人为,人为的转化是通过人的主观努力,采取某种手段或方式,促进阴阳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建立新的阴阳平衡。其中后天人为的转化就为人改造命运和提升命运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这只是种可能性,它又与人们转化的能量场的大小有关,与人们转化的方式方法有关,与人们转化的时机有关等等,并不是谁要转化就能转化,谁想怎么转化就怎么转化的。但是人人又具备转化的可能性。能转化否?看你人生修为,看你人生观机缘。
    阴阳互变,转化出革新,转化促发展! 

   阴阳相交原理

   命理心学认为,宇宙天地万物皆自太极出,也都离不开阴阳。而阴阳除了互根、消长、平衡、互变等原理之外,还有个阴阳相交原理。可以说,无阴阳相交便无生机,便无万事万物。正因阴阳相交,才能“二生三,三生万物”,形成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这就是说阴阳在成阴成阳之后,还有个相互交感,衍生不息,流转不止的过程。具体来说,九成真经指出,阴阳相交是指阴阳二气之间相互感应而交合,发生相摩相错相荡的相互作用。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是宇宙万物生成变化之究极本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史上有个著名的大阴阳家邵康节,就曾说过:“太极即分,两仪立矣。阳下交于阴,阴上交于阳,四象生矣。阳交于阴,阴交于阳,而生天之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于是八卦成矣。一动一静交,而天地之道尽之矣;一阴一阳交,而天之用尽矣;一刚一柔交,而地之用尽矣。”

   易仙子告诉大家:阴阳要交感,才是真机!成阳之阳要交阴,成阴之阴要交阳。这是千古秘诀,今天道破,为广大与命理心学九成真经派有缘人造福。

   阴阳相交,有个宇宙的“原态能”作用力在,是在太极的整体作用下产生的状态。阴阳呈现出相互吸引、相互均衡、相互保护,相互完善的过程。阴阳相交即有客观必然性,又有主观能动性。

   阴阳相交涉及面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但大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个阴阳相交,是天地相交。宇宙的阴阳以天地来分,阳气布散而为天,阴气凝聚而为地。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氤氲交感,相摩相荡,达到了“和”的状态,则化生宇宙万物并推动和调控着它们的发展变化。如《易传·系辞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淮南子·天文训》说:“阴阳合和而万物生。”其实,人是一个小天地。《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本神》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类经附翼·医易义》说:“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周易》指出:“天地交,泰”;“天地不交,否”。天地交,卦象为坤上乾下;天地不交,卦象为乾上坤下。因天阳之气性本升上,地阴之气性本沉下,阴居上而阳在下,天地阴阳二气方能交感相错,才能维系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的状态。若阳在上而阴居下,则天地阴阳二气不得交感相错而离析分崩,故称“否”。以天地相交的阴阳理论来论人生命运,是自古以来命理学必然涉及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可忽视。人命得天地之阴阳正气者,福禄寿考,自不必说。天地不相交,干支相悖,离心离德者,必见祸殃。天地相交,干支演化,人生万象备矣!一事一物,一情一景,一得一失,均可推导而出,历历在目也。

   第二个阴阳相交是日月相交。日月交叫做“明”。说日月大家也许会不太明白,用命理术语来讲,就是水火相交。自古以来,中国哲学主张“阴阳相交”,而不是“二元对立”,这让西方人特别难懂:水火不相容,它们本来就是对立的,怎么可能又相交呢?他们不明白,火过盛不生万物、水过盛也不生万物的道理。如果水火双方平等和谐相处相交,阴阳交,则生物,成物,有物.阴阳失衡或断交,则凶多吉少,无物可生,无生命之延续,死寂无疑。就《周易》中坎水离火来说,坎上离下,即水上火下,为“既济”,而离上坎下,即火上水下,为“未济”。因火性炎上,水性润下,水上火下,则水火交济,阴阳二气交感相错,故为常;而火上水下,则水火不得交济,阴阳二气不得相推相摩,故为变.易经中水火既济是吉卦,火水未济是凶卦,一个是水火相交了,一个却是水火不相交,天壤之别啊。易仙子告诫大家,对阴阳相交原理,命理学者,不可不慎重对待之。如不然,就会像社会上那些不懂装懂人一样,断不了吉凶,分不出富贵层次,读不出人间万象。怎不可叹,可悲!=

   第三个阴阳相交是先后天相交,又称为过去和未来相交。先天不备,后天不显;后天不应,先天不彰。命理心学最是注重天人合一,先天的必然性与后天的能动性应该统一,不应隔离。人命局中的先后天表现在年月与日时、胎身与四柱、命局与岁运、命运与现实的关系上,许多学者把这些先后天因素相隔离开来,是算不准命的。一个人,有先天,必有后天,有往必有来,有因必有果,有前必有后,两者相吸、互融、互用,怎可偏废。

   阴阳相交还有其它形式和内容,在此不再多述。总之,阴阳只有相交才有意义,阴阳相交的作用方式符合“天地之道”。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是在阴升阳降的运动过程中实现的。阴阳要相交,只有阴上阳下,阴升阳降,阴来阳往,阴吸阳引,阴感阳应,阴阳二气方能交感相摩,自然界万物方能正常不断地化生和发展变化,人生命运才会变化多端,起伏异常,富贵悬殊,吉凶各别。

   阴阳相交还有细节,论命时如何论?会在命理心学培训班上详解。

   阴平阳秘原理

   心学认为,阴阳是对自然界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不仅含有对立统一的蕴意,他们之间的关系包括对立、互根、互生、互交、消长、转化等,从太极整体而言,阴阳之间存在永恒的运动,然而却又有序并且稳定的。维持这种有序并且稳定状态的,便是阴平阳秘原理,阴平阳秘又称为阴阳和合。

   “阴平阳秘”的说法,出自于《黄帝内经》。阴平阳秘在中医学中作为人体的一种生理常态。是对人体最佳生命活动状态的一种高度概括。阴,以适用为平;阳,以潜藏为贵。相互协调,维持正常状态。

  易仙子告诉大家:世间万事万物,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在命理心学中,阴平阳秘,是一种分析命局富贵贫贱、寿夭伤病、吉凶祸福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阴平阳秘了,便为泰命;如果阴未平阳未秘,便为否命。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阴和阳是一体的,是一体两面,是太极的两种作用状态,而且,阴阳两者是以“平”与“秘”的关系保持和谐的,它即是一种相对有序且稳定状态下的平衡——当然不是世俗所说的绝对的平均,同时又是一种互为依存的功用关系。简单来说:阳叫化气,阴叫成形,形借气成,气凭形立;阳为功能,阴为基础,没有基础,功能最强大也不行,没有功能,基础最厚实也无用。否则,命运便有不足,轻者贫穷、是非,重者疾病牢狱,甚至夭折天年。怎么调和阴阳才叫做好呢?那就要形气兼顾,阳杀阴藏。这在易经中称为当位和当用。“平”,阴无论你多和少,只要恰是所需,正当位,正当用,便是吉的;“秘”,阳无论你是强是弱,只要恰能发挥功能,制衡固束阴的,就是吉的。两者正当适用,无过无不及,阴阳发而皆中节(恰到好处,需要一层阴,便是一层阴最好;需要一份阳,便是一份阳最妙。并不是指任何情况下,阴阳都要平均来分),这便是阴平阳秘,阴阳和合了。这种和合状态下,阴才会真正起到其收敛内藏、聚气成形的功效,阳也才能发挥其固阴长阳、主气施权的机能。在医学上称之为:“阴者藏精而起极也, 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真阴要有收敛收藏阴精的作用,并能滋养真阳收敛真阳(阴平);真阳要有生长生发抵御外邪的作用,并不让真阴外泄而固束真阴(阳秘)”。

   九成真经中说:阳为功能,阴为物质。阴需要阳来推动运化,阳为机能,为功能,需要阴之物质基础,这就是“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阳强不能秘,阴气乃绝”,阴不可盛,以平为度,阳不患多,其要在秘,若阳气过亢,势必销铄阴精,阴精多损,阳无根基,则阳必随之而虚。

“阴平阳秘”可以说是非平衡有序稳态,“平”强调是阴的运化能力和机制这种质态的最佳,“秘”强调是阳的运化能力和机制这种质态的最佳,而不单是量的多少。阴平阳秘就是阴阳和合。阴平阳秘是一种有序稳定,阴阳和合,而生物成物,其中为阳主阴从,阳为主导,阴为从属,以阴为体,以阳为用,以阳为主,以阴为从。阳气为人身立命之根也,至要在于阳统乎阴,阳主阴从,其体现在“和”,阴阳和合,万事吉昌。《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张介宾《景岳全·本神正》说:”阴阳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须,缺一不可,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若阴阳可:根百用之关系失常,则会导致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危及生命。

总之,阴与阳相互对抗、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以求其统一,得阴阳之间的相对的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

阴平阳秘,阴阳和合,有许多论命绝技,其验如神,风云际会,待与君知! 

   阴阳当位原理

       命理心学认为,阴阳之道,在于当位。阴阳当位又称阴阳得配。阴阳皆有其位,其位有尊有卑,有刚有柔,有上有下,有内有外,有奇有偶,有实与虚。“贵贱上下谓之位”,阳得位则阳用事,阴得位则阴用事,“《易》之情近而相得者为贵,不相得而远者亦无害,唯近而不相得者则凶,又有害而悔且吝矣”,这是从易卦爻位来说的。爻位:由下而上,分别名为初、二、三、四、五、上。其中初三五为奇,属阳位;二四六为偶,属于阴位.凡是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均称为“当位”。阴居阳位,阳居阴位,皆不得正,则为不当位。在《易》中阴阳当位还有个中正的说法。中,象征事物守持中道,行为不偏。对于爻位,就是二爻与五爻,因为在上下卦的中间位置,故称“中”,或“得中”.阳爻居中位,象征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象征柔中之德。正,象征事物发展遵循正道,符合规律。在《易经》里,“正”指的是爻的性质,即奇偶阴阳。奇数的位置居阳爻,偶数的位置居阴爻,就称“正”,或叫“得正”、“当位”。这与“当位”含义是一致的。既“中”又“正”,就叫做“中正”。在《易经》中,中正之爻最具美善象征,标志事物发展到最佳状态。

      讲了这么多,易仙子是想让大家知道,《易》是命理学的本源,其理包含了阴阳之理。在命理学中亦讲阴阳当位,这个大家也许本来不是十分清楚。特别是命理心学,把阴阳是否当位作为判断吉凶祸福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来看待。

       九成真经认为,适其可之谓当。宇宙人生是时刻在变化中,有变化就希望能通达,希望变而出吉不出凶。命理心学指出,只要能够“止于至善”,便是阴阳当位。否则,要么时不当位,情不当位,势不当位,用不当位,效不当位等,阴阳失序,则为不当位,凶可知也。命理心学所讲的位,即包括年月日时四柱宫位,有阴阳之分,有尊卑之别,有吉凶之判;也包括先天命局与后天岁运之位,还包括应物应事之位,凡有时空,皆有其位,有位就当辨别其位当与不当。以卦为例,既济卦,水在上,火在下,阳爻居阳位,阴爻处阴位,阴阳当位,阴阳得配,是为吉;未济卦,火在上,水在下,阳爻居阴位,阴爻处阳位,阴阳失当,不得相配,故为凶。《系辞》“是故位以列其贵贱,使人居上不骄,为下不倍也。 卦以齐其小大, 使人善能用阴用阳, 不被阴阳所用也”。

       从《易》的本源河图洛书来看,也是强调阴阳得配。如河图之数讲究天地生成(阴阳正配)之数,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是先天的,洛书则体现了后天,以五居于中,取1234、6789居于四周,其对角、纵横三数之和均为15,其中:一六生成水居于北和西北,二七生成火居于西和西南,四九生成金居于南和东南,三八生成木,居于东和东北,五居于中土,统乎四方。其相对方数之和为十,合十为得配。

       一阴一阳,阴阳正配,故曰天地配,享。阴阳当位与阴阳得配,以往在内丹学与风水学方面运用的比较多,而在命理中的运用,比较少见。今天公布此一秘诀,也是众人之福了。

        易仙子告诉大家,许多人断不了人的富贵层次和吉凶性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懂得阴阳是否当位与得配的问题。五行作用离不开阴阳关系。要知道阳与阳、阴与阴、阴与阳的配合结果是大不一样的,老阳与老阴、老阳与少阴、老阴与少阳的配合结果也是大不相同。何况还有位当与不当的区分,情谐与不谐的分别,先天与后天、远和近、亲与疏、向与悖、顺与逆、虚与实、形与气、真与假、显与隐、相得与不相得、发用与没发用等等的差别,人生才如此丰富多彩,吉凶才这般捉摸不定。要想明辨,易仙子的命理心学,实为一捷径。

      大道奥义,常人难晓。

      太极、阴阳原理各九,多一为十。留一之故,是为天机不可尽泄。九九归一,本是天之道也。九成真经,意在其中。

      下一步将述心学秘旨与五行真义,亦是九九之数,再演绝学,广延圣脉。

    “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见天根。天根月窟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至于详细技法与具体命例,只在培训班上讲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