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曲终了,病退人安”——中医音乐疗法

 九山河 2015-03-31



黄帝内经的素问中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灵枢也言:“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里的“心”是指包括心脏在内“主神”的整个神经系统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当心养好了,才能真正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中医的辅助疗法——音乐疗法,即是运用了这个原理,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辅以音乐疗法,而使得'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我国历史上以音乐治病的典范事例之一是宋代孙道滋以“宫声数引”使欧阳修的“幽优之疾”得到治疗。欧阳修为此作“送杨置序”向他的朋友杨置推荐用音乐“平心”“养疾”。他在文章中说:“予尝有幽优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 ??。”

可见,医家对音乐的治疗作用是早已肯定的。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现实生活中总说对牛弹琴的笑话,其实对牛弹琴也是有意义的,都听过给鸡听音乐可以提高产蛋量吧!那音乐与我们人的身体是不是也会发生某种奇妙的反应呢?

中医认为七情过激引起气机的过度变化,“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喜则气缓,优则气聚,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情绪过激能导致体内功能失衡,是引起情志因素疾病的主要因素。当某种情绪过甚而致发病时,可以用另一种“相胜”的情志来“转移”、“制约”或“平衡”它,从而使过度的情绪得以调和。该法的要点在于情绪转移、制约和平衡,音乐辅助疗法就可以很好地实现。

黄帝内经》提出的五音理论认为,五音与天、地、身、心相联系,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同时,认为脏腑、情志都与五行生克规律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在古代,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音的高手。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黄帝内经》记载:“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角、徴、宫、商、羽五音称之为“天五行”。中医即利用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用乐如用药

同样的乐曲,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当然,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同步,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

在中医学理论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犹如一个辨证鲜明的治疗方案。与药物治疗一样,不仅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而且也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养生保健和治疗方法(见下图)。


此外,音乐疗法还分为身心灵三个层面,或者叫三重境界。这并不是说什么音乐一定要针对哪个层面,而是指个体对音乐的共振现象和感知。如“身”的层面,在听到音乐后能让人手舞足蹈,活血提神;到“心”的层面,则能让人舒心悦目或者悲痛伤感;而“灵”的层面,甚至能让人有凝神入定,内观环宇的体验。

音乐疗法举例

近现代基于五行理论的治疗音乐有了初步的进展。中国音乐学院编制的中国天韵五行音乐,即是按照中医五行理论编排的一套音乐。该五行音乐每行分阴阳二韵,可用于辩证施治,兹简要介绍如下。


属火
在音为徵

在志为喜


阳韵的曲目《荷花映日》,功效:补益心阳、养心安神。
阴韵的曲目《雨后彩虹》,功效:清心降火、安神定志

属土
在音为宫

在志为思

阳韵的曲目《黄庭骄阳》,功效:温中健脾、升阳益气
阴韵的曲目《玉液还丹》,功效:清火和胃,清积导赤

属金
在音为商

在志为忧

阳韵的曲目《晚霞钟鼓》,功效:补益肺气,宽胸固表。
阴韵的曲目《秋风清露》,功效: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

属木
在音为角

在志为木

阳韵的曲目《玄天暖风》,功效:补益肝气,散寒解郁 。
阴韵的曲目《碧叶烟云》,功效:清肝泻火,平肝潜阳。

属水
在音为羽

在志为恐

阳韵的曲目《伏阳朗照》,功效:温补肾阳,固精益气 。
阴韵的曲目《冰雪寒天》,功效:清心降火,滋肾定志 。

温馨提示:音乐治疗是一种辅助心理治疗方法,不能取代正规治疗。



编辑:点儿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中医学习之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