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弱经济、强股市”的现在和未来

 蒋建军书斋 2015-04-01

“弱经济、强股市”的现在和未来

——“实话世经”系列之九十

程实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Fact is stranger than fiction(现实比小说还诡曲)”,用这句英文谚语来形容当前经济金融运行,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而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人们对反常现象反而感到习以为常,以至于很少有人注意到,2015年以来,经济世界正在经历明显南辕北辙的运行异像:经济向下,股市向上,春意盎然,人心思涨。

 

经济一边,海水冰冷,全球经济在弱复苏的新常态中且行且艰难,全球以及主要经济体的大部分经济数据均弱于趋势表现;而股市一边,火焰炙热,全球资本市场涨声一片,股市赚钱效应全面显现。截至2015323,美国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较年初上涨2.39%6.13%1.71%STOXX欧洲50指数、德国DAX指数、法国CAC40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意大利股票指数、葡萄牙PSI指数、爱尔兰综合指数、荷兰AEX指数、丹麦OMX20指数和俄罗斯RTS指数分别较年初上涨16.68%21.62%18.55%6.77%22.58%16.13%18.36%17.24%22.66%9.03%;巴西IBOVESPA指数、阿根廷MERV指数和委内瑞拉IBC指数分别较年初上涨3.92%32.71%20.47%;日经225指数、韩国综合指数、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澳洲标普200指数和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分别较年初上涨13.2%6.32%2.55%10.07%4.14%;中国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较年初上涨14.01%16.03%12.4%55.84%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种“弱经济、强股市”的反常现象?笔者以为,存在即是合理,反常现象本质上并不反智,关键在于选择什么视角去审视。所谓“经济是股市的晴雨表”,这实际上是一种长期视角,经济基础决定股市长期兴衰;而短期中,“预期总会自我实现”,经济基本面绝对水平好不好实际上倒在其次,决定股市短期涨跌的,是和预期水平的比较,也就是说,短期内,好于预期会提振股市,弱于预期则会引发市场抛售。而2015年以来,全球股市的普涨,不是由于基本面变得有多好,而要主要归因于基本面并没有变得更坏。

 

首先,经济没有比想象中更弱。IMF20151月份对今年经济增速的预测是3.5%,这是一个既低于趋势水平、又相对前期有所调降的数字。这实际上把预期拉到了一个低标准,而一季度全球经济的实际运行,虽然绝对意义上没什么亮点,但还是比这个低标准要好一些。具体而言,有四重因素给全球实体经济运行在预期上方提供了托底效应:一是美国经济的强势表现发挥了支柱效应。2015年以来,美国经济“二度领跑”趋势得以确认,美国消费主引擎增长、劳动力市场改善、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和去风险进程均取得明显进展,这种略超预期的领头羊表现不仅巩固了美国在全球经济金融运行中的核心地位,还对全球经济起到了较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二是经济内生运行机制形成了“失速抑制”效应。市场机制的优雅之处恰在于,它会自然抑制各种超预期的极端趋势,全球经济减速从需求端导致商品市场走弱,2015年以来油价跌了14.95%,铜价跌了3.32%,铁矿石价跌了14.54%,商品价格下跌反过来又压低了生产成本,从供给端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助推力量。三是全要素生产力悄然发挥了鲶鱼效应。全球范围内,科技的加速进化正在悄然改变人类的生活,新能源革命、产业回流、工业4.0、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性创新不断涌现,全要素生产力由此获得潜在提振,进而产生了推升经济增长长期中枢的作用。四是宏观政策积极发挥了反周期调节效应。正是由于经济运行的前期表现令人担忧,弱复苏的新常态也带来了较大的社会压力,各国政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开始加大经济刺激力度,用“有形之手”对实体经济进行托底。

 

其次,政策甚至比想象中更松。虽然不能说全球股市就是“政策市”,但宏观政策对股市的短期影响格外明显,特别是超预期的政策变化,会对股市短期走强产生巨大的助力。一方面,美国政策基调正显示出超预期宽松的倾向。虽然美联储不可回避地走在紧缩之路上,但耶伦一步三回头的“宽松偏好”彰显无疑,市场普遍认为,即便美联储表态不再对走出宽松持有“耐心”,但依旧会在加息问题上三思而缓行。此外,美国正在经历政治周期轮转前的关键年,奥巴马政府出于政治需求而保持政策松弛的潜在需要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非美国家政策也展开了竞争性宽松的博弈,或是出于应对弱复苏新常态的内部需要,或是出于应对强美元新常态的外部需要,大部分非美经济体都以不同形式进入了新一轮宽松货币周期。

 

最后,危险没有比想象中更伤。股市短期表现实际上是对风险偏好的客观反映,2015年以来,波动率指数大跌32.19%,恐慌情绪明显缓解,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上升。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在于:一是一些黑天鹅没有变得更黑。相比跌宕起伏的2014年,2015年至今,传统地缘政治风险并没有发生突然劣变,而近来的热点问题也未明显恶化。俄罗斯在低油价打击下似乎锐气略减,乌克兰危机并没有走向某种极端;ISIS虽然还在攻城拔寨,但审“恐”疲劳下也没有太多惊人表现,欧美担心的类“911”事件暂未发生;新兴市场货币的跌跌不休似乎也到了某个瓶颈,区域性货币危机不再如前期般纷至沓来。二是另一些黑天鹅没有想象中的黑。风声鹤唳之下,市场总是容易草木皆兵,但事实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希腊退欧就是个例子,虽然市场对希腊极左翼新政府的愤世嫉俗充满担忧,但事实上一旦掌握政权,新政府也展现出识时务的一面,暂没有如预期般走极端。三是黑天鹅黑不黑越来越无人在意。一个令人略显尴尬的现实在于,被热议的危险在过去一年里并没有带来什么真正的市场危险,虽然地缘政治风险大量积聚、债务风险居高不下、通缩风险若影若现,但“雷曼时刻”始终没有再度出现,市场已经对各类风险出现疲态心理。

 

从现实与预期三个层面的比较来看,基本面没有比预期更差,这给流动性激增和风险偏好上升共同激励下的股市短期普涨提供了合理解释。至于未来,笔者则以为,这种全局性的短期亢奋恐怕难以长久,全球股市的结构分化将成为大趋势。在诸多国家里,笔者最看好的,依旧是中美两国股市的后期表现,原因在于:第一,弱经济里看龙头,美国和中国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龙头,龙头最易受到国际资本的持续追捧;第二,美国经济增速提升有底气,内生增长动力的不断巩固保障了美国经济“二次领跑”不会昙花一现;第三,中国经济增质提升有灵气,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有望激活中国经济转型,引致中国经济协调、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第四,强市场里看实力,美国经济借由二次领跑夯实了霸权实力,而中国经济借助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新元素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实力提振将为股市持续走强奠定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