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讨论:糖尿病足伴严重感染的全身治疗和局部换药

 名天 2015-04-01

点评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 许樟荣教授


病例摘要


患者男,62岁,因“双下肢多处皮肤破溃一月”入院。确诊2型糖尿病20余年。有脑梗塞病史20年,双眼失明10年,生活不能自理,但在搀扶下尚能行走。应用常规人胰岛素三餐前30分钟各6U皮下注射。1月前出现双下肢多处皮肤破溃,家属自行外购药膏涂抹,部分表浅、小创面愈合,留有色素沉着。但右足足背、左足外踝、左小腿屈侧破溃面积大,创面深,伴臭味。


检查:静脉血糖28.1mmol/L,糖化血红蛋白9.7%,尿素氮25.3mmol/L,肌酐192.9μmmol/L,C反应蛋白141.9mg/L,血浆白蛋白28g/L左右,血红蛋白120g/L左右。双下肢血管彩超示双侧下肢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管腔内血流连续完整。左踝关节正侧位片提示骨质有破坏。家属拒绝截肢治疗。


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


治疗:给予前列地尔10μg入壶 qd;硫辛酸,0.3g静点 qd;美罗培南1.0g静点bid;丹红30毫升静点 qd;每日碘伏消毒创面一次,十天后右足背创面愈合。由于入院时血糖很高,采用小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控制稳定后改为皮下四次注射,随着血糖好转停用了基础胰岛素,空腹在5-7mmol/L,餐后2小时在7-10mmol/L。十天前经我院外科医生会诊清创后建议0.9%盐水250毫升+庆大霉素40万单位+普通胰岛素注射液400单位每日湿敷。十天后患者外踝肉芽组织非常新鲜,面积略有所缩小;足跟处这块不行,面积较大,颜色发黑。


核心讨论问题


1.在患者血运丰富的情况下,如果家属拒绝截肢,继续换药有意义吗?


2.目前糖尿病足外科换药有什么好的办法?如①654-2片+百多邦或红霉素软膏+氟哌酸+少量胰岛素调至糊状涂抹在创面;②碘伏消毒,雷夫诺尔湿敷;③碘伏湿敷;④0.9%盐水250毫升+庆大霉素40万单位+普通胰岛素注射液400单位每日湿敷;哪种更好?


专家点评


1.患者病程长,体型瘦,有脑梗塞病史,因眼底病变而失明,入院时血糖高,肌酐192.9μmmol/L,全身情况较差,C反应蛋白高,感染较重。且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行走,保肢的难度大,价值也不高。是否保肢,不仅看局部换药,还要看全身状况。如果患者不想截肢,要想创面愈合,必须控制感染,纠正营养不良,改善全身状况。该患者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创面愈合会比较困难,而且足跟相比足背,其溃疡愈合更困难。从照片上看,足跟部骨头可能有感染,可能有骨髓炎,加大了愈合的难度,保肢的代价非常高,建议截肢。如果患者不接受,在讲清道理后,如果患者拒绝截肢,换药还是需要的。


2.对于该患者,换药最重要的不是用什么敷药,而是全身状态的改善和局部清创。清创要彻底,有时候我们看到创面很新鲜,但是里面都是水,这说明还是没清彻底。清创彻底后用刮勺从基底部刮出物质送细菌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感染的致病菌。控制感染药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而不是局部用抗生素的敷料。也不主张局部用胰岛素,尤其是感染的创面更不能用胰岛素。碘伏适合有烂臭的创面,临时用用可以,天天用不合适,不利用新鲜组织的生长。换药可以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让局部组织自己慢慢长。等到细菌培养是阴性,创面没有臭味,开始长肉芽了,说明感染真正得到控制了,这时可以局部用点胰岛素之类的促生长因子敷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