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评价深圳机场新航站楼的设计?

 pgl147258 2015-04-01

【未有齋的回答(72票)】:

深圳T3航站樓存在很多非常糟糕的設計問題。

  1. 規劃層面上就有大問題,T3跟地鐵竟然無法接駁,這簡直是個大笑話。

    長遠看,這個缺陷遲早會被修正,設計責任也在規劃口,倒不在T3的單體設計方,但T3自身,總是需要尷尬地去等待一個未來。

  2. 大體量被做成了大尺度,如果是別的什麼我也就不計較了,但這是世界上最新的航站樓啊,為什麼完全不考慮尺度問題?迫使出入港旅客不得不在其中鍛鍊身體,都不知道建築設計的價值何在!

    旅客長途跋涉之辛苦,以至於飛機總是停靠在機場偏遠處的深航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評,因為總是要乘擺渡車,所以反倒不用走遠路了。但是,如果擺渡車反倒才是最好的選擇,建築師臉上不覺得火辣辣的?

    超大尺度建築總是天然地充滿各種不合理,但鄙國官僚從來喜歡大尺度建築。深圳有了全世界最大的加油站(市民中心)還不夠,還要做最大的健身館,真是夠了。

    對了,想起回成都時看到的世紀中心,好吧,大尺度家族真是人丁興旺,T3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3. 曲面的屋蓋在作為頂棚的時候,內凹造型有一個聲音聚焦的作用,而顯然設計方沒有預料到會這樣,所以並沒有做任何聲學處理。這樣的結果是──安檢通道的各種操作噪音,被清晰地反射、會聚到大廳許多部份,令人非常不安、不快。

    所以T3不但超偏,又還超累,而且還超吵。

  4. 我個人並不讚同密恐這個說法本身,拋開這個心理癔症,那些千瘡百孔的造型真的大丈夫?還是尺度問題──你不能把天窗的造型縮小之後直接用於吊頂啊。設計元素重複運用是對的,但用成這樣,是設計課沒及格就出來混了嗎?
  5. 屋面漏雨的情況,被歸結於施工質量問題。騙鬼呢?如果咱們做一個小區門衛室,屋面漏雨了,那百分百是施工質量問題。但你這做的是航站樓好嗎?屋面構造不是索引國標華南標,而是完全原創──你敢說你不考慮施工工藝和精度?你的方案敢不做實驗直接出圖?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故考慮不到,在設計上是可以接受的,但漏雨這麼基礎的問題,還有前面說過的聲學問題,在T3這種級別的建築上是不應該出現的。

講真的,雖然我在吐槽設計,但我真心覺得,在鄙國,一座大型公共建築的設計責任,絕大部份都在政府身上。

先這些,說不定哪天我又看到點什麼不遂意不順心的東西,再來吐槽。

【叶知的回答(19票)】:

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它打破了传统机场的对称结构,它不仅突破了普通机场只有屋顶符合飞行动力学的规范,整个建筑都在完成对飞行器的模拟。它有38000多个天窗,而且每一个天窗都根据深圳当地的阳光角度考虑功用。室内的大柱子不仅有支撑作用,还具有空调柱与音响柱的功能。这已经是很大的创新了,能引起建筑界的关注。

至于之前的漏水问题,我想说的是,这跟设计有关系,但跟施工质量与施工工艺的关系比较大。像北京机场的屋顶被掀翻,原因是由于赶工期与使用较便宜材料以及工艺的问题,在原有设计中,大屋顶的施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北京T3航站楼为了在08年奥运会开幕前完工,就只能需要建筑师修改原有设计方案了。法国戴高乐机场屋顶崩塌的原因是由于施工中加快进度导致混凝土出现问题,与设计者几乎没有半点关系(顺便提下,该设计者是鸟蛋的设计者)。虽然这不能为设计失误寻找借口,但是被称为设计之都的深圳,需要有为其代言的建筑出现。就像北京有CCTV,悉尼有歌剧院,巴黎有铁塔,毕尔巴鄂有古根海姆。如悉尼的歌剧院无论是从使用功能来讲还是从造价与结构的合理性来说,都算不上上品,甚至连中上品都算不上,但是它为城市带来的效益已经远远大于其建筑内在的意义了;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在传统建筑学里面,功能的不适用性便能遭到强烈批判,但是它给毕尔巴鄂带来的是一座城市的复兴。

至于说会让人产生密集恐惧症,那只是网上饭后的谈资罢了。像上海的浦东机场还头顶悬剑,那是运用了张弦梁结构(大跨结构中的优秀代表),并且将结构暴露出来,在建筑学中,过于复杂的包装设计甚至会让建筑失去其独特的美学功能。

每个建筑设计出来,在建筑师眼中有其相应的逻辑性。同时,每个建筑都不是完美的。很多人是站在被服务者的角度去考虑,没有考虑到其他各种限制性因素的问题,比如场地限制、自然环境、城市管控、使用管理、后勤服务、结构技术、绿色节能、甚至美学形式等综合性问题,非常繁复。建筑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只能从利益最大化出发来了思考,这就不免会出现很多瑕疵。可以这么说,每栋建筑都是有问题的,但是这可能就是最优解了。不排除很多情况是由于甲方瞎指挥出现的不合理。

我只是从建筑学的角度去讲了讲T3航站楼的意义,扯的有点远,但是对客观理解一栋建筑是有所帮助的。

【赵学学的回答(0票)】:

感谢邀请。

个人认为,航站楼外形设计的最大作用,还是方便出港旅客候机、登机,方便进港旅客下机、提取行李。这就要求:

(一)增加近机位的数量,所以需要航站楼的设计要有较大的周长;

(二)减少航站楼公共区域与登机口之间的步行距离,所以单体航站楼不宜过大,非单体航站楼可以通过APM捷运方式实现旅客快速到达候机区。

从以上两个角度看,深圳T3已经做得不错,通过使用窄长的十字结构增加近机位数量。另外,个人不认可宏大的单体航站楼的作用,应该还有更加简约的空间。

【TingTomato的回答(1票)】:

1.感觉纵深太深了,每次登机口都在如图位置,走到腿抽筋。

2.外面看挺酷的,如下图,广深沿海高速上拍的,很符合深圳这种年轻时尚的城市。

【smokycold的回答(4票)】:

因为对国内航班延误害怕导致避免国内出差,所以我还没有从T3起飞过,但是仅仅接送家人就让我对这个机场恨到死!这是之前我吐槽的微博:

最佳空间不涉及实用性,方便性?巨脑残的设计,这么大的长条形机场就在尾部开口让人上落车,没有方便到乘客不说,还有蓄意造成这么宽大的机场高速塞车的嫌疑,没有分流道,detour道的设计。相比下达拉斯机场的八字形设计,每个弧形都可停车,丹佛机场一字长蛇阵都比这科学得多。

【skywriter的回答(1票)】:

我就说一句话: 作为一个深圳人,T3启用了以后我常常产生回深圳还是飞香港算了的想法。一个机场糟糕成这样,实在是犯罪。

【公子菲的回答(1票)】:

逼死密集恐惧症患者!上图!

【石头的回答(2票)】:

密恐症患者的自虐天堂!

【stephenyang的回答(2票)】:

航站楼本身是T型的,不是长条状的,尽管也需要走很远,但因为能提供更多的飞机上下客,也是没办法的事。 另外这里是有不少水平扶梯的。

造成乘客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在和航站楼相连的附属建筑,这个附属建筑巨大,漏水,而停车场和车站都在这个附属建筑的另外一端,乘客必须完整经过这个附属建筑才能到达航站楼,而且没有水平扶梯。

这么设计的原因是 商业价值,巨大的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商家入驻(甚至可以车展),而且是必经之路,客流量大,商业价值较高。 至于乘客,你有的选择吗?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楼上说的都挺靠谱,我来抖个机灵。

话说设计师深知我国人民对下机后提取行李的等待时间过长充满了戾气和抱怨

所以到达厅的走廊真是一眼望不到头。

【段山的回答(0票)】:

对于我来说,每次都是低着头走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出风口做的确实很炫,可以写入暖通的教材了

【LouisTong的回答(0票)】:

虽然我不是密集恐惧症患者,但是肯定有不少人看了以后会很不舒服,手头没照片,图就不发了。另外,上个 Wi-Fi 要关注什么微信获取验证码,一股子城乡结合部非主流杀马特的范儿啊

【亚目的回答(0票)】:

微醺

【叫我政中好了的回答(0票)】:

尼玛一年多了还tm每次要去后瑞站地铁转公交 本来学校放假提大包小包东西就够难受了 介踏马还得提着挤公交........

【王二小的回答(1票)】:

反人类 不过里面设施挺好 各种高大上商店 星巴克之类的知名饭馆 不像西安破机场吃顿饭都只能在一堆坑人的店里选一个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