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涛:曾辅佐雷军马云,如今只做“好医生”

 残云伴鹤归 2015-04-01

【核心提示】刚过不惑之年的他,已有着辅佐雷军、马云等“大咖”二十余年的IT职业生涯。如今,在马明哲的慧眼识珠下,又纵身一“跳”,成了国内第一个来自互联网界的健康险掌门人。


保险是一个无论从产品定价、风险控制都极为专业、复杂及缜密的行业,一个“门外汉”的到来,令他一直身处舆论漩涡之中。在闭关一年后,他交出了答卷,做出了“很不一样”的健康险,令同业侧目。而彼时老马识“涛”的谜团,也终于到了解开的时刻。



2014年初,鲜少与媒体面对面的马明哲现身上海,兴奋地介绍着刚挖来的五位跨界精英。这五人被冠以平安互联网金融高管“五虎将”之称,在现场低调寡言的王涛,被任命为平安健康险公司董事长。


在那刻之前,王涛是一个彻头彻脑的IT人,有着“中国软件运营应用之父”的美誉。但在中国平安乃至整个保险行业,都从未有过IT人掌舵的时候,他的到来一时间在保险圈“满城风雨”。没人能预测,这个“门外汉”将带来一场怎样的头脑风暴。


在异样的目光和各方的评说中,他要去讲一个新故事,要做不一样的保险。记者见到他,正好是他跨界的一年后。他果然没有空手而归,不仅让马明哲最头疼的健康险业务起死回生,还为整个健康险市场走出了一条在过去几乎无人敢想、无人敢走的新路。


老马慧眼识“涛”



王涛的公开简历上可见,他先后在微软、创维、金山、阿里巴巴等IT企业担任过高管。但鲜有人知道,他与现任老板马明哲是从何结缘的。


没有传说中的不期而遇,也没有神秘的高人引见,只是一个熟人的牵线搭桥,王涛站在了马明哲的面前。


由于对保险行业知之不深,王涛之前还是做了些准备的。他知道中国平安正在搭建科技金融帝国,也大概能猜出马明哲相中他的原因。


但他肯定不知道,彼时的马明哲有多么求贤若渴。在平安的传统金融版图中,健康险一直是短板,也是马明哲的“痛点”。自2005年成立以后,平安健康险始终不温不火——钱砸了、人招了,带来的利润贡献依旧稀薄到令人忽略。


这当然与彼时的健康险大环境不无关系,要政策没政策、要经验没经验、要人才没人才,放眼望去,整个健康险市场哀鸿一片,几家头顶所谓“专业”光环的健康险公司则清一色亏损。


近十年的弯路走下来,也让马明哲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再用传统思维去经营健康险业务,那么势必是死路一条,何不“跳出保险看保险”,为平安健康险引入跨界人才?


王涛的出现,让马明哲眼前一亮。“和马总几乎是一拍即合。他在十年前就构想了医网、药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医药健康平台,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彼时的王涛也在规划着未来的个人职业蓝图。


20余年的IT从业履历,微软第一代华裔产品经理, 中国软件运营产业的开创者, 协助过雷军、马云的管理经验,过往的辉煌从接受这份工作开始, 一切归零。王涛选择在事业的黄金时期,转换跑道,重新出发。


虽然彼时的他对保险还一知半解,也不知道前路是怎样一番前景,但他隐隐感觉到,在他今后十年甚至更长的职业道路上,一定有什么不一样的事情会发生。


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是平安健康险成立十年以来的最大转折。在2014年一整年里,他将专业互联网人的眼光与传统的保险经验结合起来,重塑了他对整个健康险市场,以及具体到对公司管理经营的逻辑体系。


为保险装上“互联网”翅膀


他跨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拾“三网合一”战略,落实到细处便是:对平安健康险重新定位。


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就是为健康险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即不再是单纯地销售传统健康保险产品,而是创建一个新型互联网化的健康管理整合平台,用互联网模式重塑整个医疗健康市场。


肩负着这个“365度”转型的使命,虽然在事后回忆时他仅是匆匆几句带过,但其中的压力与责任,仍可从他员工讲述的细节中窥一二。


“刚刚上任时,媒体的采访邀约就纷至沓来,但都被王总一一婉拒了。他的原则一直是, 先把产品做好再出来说话。”王涛的员工告诉我,他把自己关在娄山关路的一处办公室里,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是故作神秘?还是暗藏利器?外界不免猜测,这个“外行人”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闭关整一年后,王涛终于现身说法,讲述如何为平安健康险“动刀”。


改革的第一刀落在公司体制机制上。去年8月,他将互联网新业务从平安健康险剥离,单独成立了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分工明确的同时,他亦不讳言,也是为未来单独上市做准备。


紧接着一个月后,一款名为“平安健康管家”的健康医疗APP开始公测,服务功能包括在线医疗咨询、预约名医就诊等。当市场还在揣测王涛的下一步动作时,这款APP突然更名为“平安好医生”,与平安好房、平安好车、平安好戏一起跻身“平安好系列”互联网业务的重要成员。


看似只是一款线上问诊产品,但背后,是平安对政策、医院、医生、药店、医疗圈和保险等的全部打通,是对整个健康医疗产业链的勃勃野心。


作为IT界老兵,王涛深知,互联网对各类传统线下商业模式的颠覆,首先是改变用户的体验。“而在看病治病面前,用户最关心的未必是看病费用,而是能否第一时间找到好医生。”


他将这个解决方案,寄托在“平安好医生”搭建的三层医生服务体系。位于核心层的是平安内部自建的千人专业医生团队(目前已招聘近500名),负责为平安客户与互联网用户提供在线医疗咨询;其次是约5000位三甲医院名医提供线下支持;最外层则是40000名外部主治医师进行每周一次的义诊。


不过,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移动医疗可解决的依然只是咨询、挂号预约、导医等前端业务,但很难替代患者的后期诊断、治疗。王涛也认同这一观点,“没错,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市场的赢家,必须要打通线上及线下的资源。”


事实上,“平安好医生”只是一个切入口。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下一颗棋子即落在线下医疗资源的布局上。


对于未来的路线图,王涛和盘托出。“今年将在多个城市投资设立线下医疗中心;同时,通过收购拿到了药品B2C试点牌照,还想借助相关医改政策松动,希望今年能拿到处方药互联网销售试点资格,并且通过与各家药品零售终端网络的全面合作,在某些城市和地区实现2小时免费送药上门;另外,还计划通过参股或合作的形式,设计开发与健康相关的智能可穿戴设备。”


王涛的阳谋跃然纸上。就是以“轻问诊”移动医疗作为切入点,后通过搭建医疗服务网络,联动国内医疗信息,从而为健康险带来新的客户资源,之后又可进一步为客户提供各种健康服务,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O2O闭环。


而立意在这个健康管理的O2O闭环之上的,正是平安在大健康产业的终极“野心”,最终实现马明哲当初设想的“医网”、“药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新型健康产业链。王涛透露说,“为此集团不惜在未来五至十年内投入上百亿资金。”


王涛的布局得以成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医改政策的步步推进,尤其是放开医师多点执业。


对此,他深表认同。“这的确是一方面原因。现在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政策慢慢放开了,市场也逐渐培育起来了。”


“羊”群里来了“狼”



往传统的健康险业务中注入互联网基因,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如何能让两者相容,不产生排异反应,才是关键。而王涛要做的,是必须解决互联网文化与传统金融文化的相互碰撞。


刚到平安时,王涛对这种碰撞也适应了一阵子。“比如,从IT行业出来的人讲究‘唯快不破’,有了什么好主意,可以先执行,再看效果;但在传统金融机构,一个项目在落地实施前,首先要衡量投入产出比,并经过充分论证。”


对于同样求才若渴的马明哲来说,他则站在更大的视角去看待这两种文化的碰撞。“马总把我们这些来自非传统金融行业的‘新平安人’比喻成掉进羊群的狼,希望我们能发挥出狼性,从而带领‘老平安人’一同激发出更多的金融创新潜力。”


“为此,马总给了我们三年时间自由发挥,当然,也给我们开了很多‘绿灯’。”他说,比如,平安坚持了二十多年的每日晨会制度,层级分明的职称岗位体系等,在这些互联网金融子公司都破例进行了调整。


不得不提的是,平安为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特设的激励机制。“期权是互联网行业普遍采用的激励方式。”王涛并不否认,作为互联网健康管理的经营平台,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就设定了期权奖励体系。“为了自建专业医生团队,同样也承诺给予全职医生股权激励。”


这也无形中透露了,平安健康互联网公司存在着未来上市的规划。对此,王涛也没有完全否认,“这个公司现在成立还不到一年时间,具体什么时候上市,我们都没有明确地去讨论过。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当下最重要的,是完善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事实上,在我们这个时代,由于种种原因,高智商神童常被质疑“性格与技术能力会形成强烈的反差”,比如在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上可能会“少根筋”。但在南大少年班出身的王涛身上,却丝毫未见这所谓的“少根筋”。


“大家好像觉得少年班出来的人,或者是来自互联网行业的人,人情世故上有欠圆融。其实未必。”王涛直言,性格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工作经历息息相关。“就拿我来说,之前在金山和阿里时,分别和雷军、马云共事过多年,他们对我的影响很大,耳濡目染之下,我也改变了很多。”


他的员工私下告诉记者,他在工作中很严厉、甚至犀利,尤其注重细节。其实不用说,他能叱咤于IT、保险两个行业,就可见一斑他的工作作风。但他露出笑容时,却真的是笑得很实诚。


“有时候我确实对下属的要求严格了一些,总是会先挑毛病、再给予肯定。这是IT人的职业病,性格比较直接、不够圆滑。”在这方面,他也觉得自己应该改一改,“我也在不断地提醒自己,尽量多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


他并不回避自己性格中的某些缺陷,并且试图通过一些方式在尽量去改变,让自己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能够更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人物足印


◎1985年进入南京大学少年班


◎1989年获得计算机软件学士学位


◎1993年获得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理学硕士


◎1996年进入美国微软总部,历任开发经理、产品经理、测试经理,参与过 Windows Media等核心产品的研发


◎2000年回国出任创维电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兼总裁


◎2002年6月加入金山,任金山公司副总裁(兼CTO)、研究院院长、SUG总经理,作为金山技术与信息安全领域的带头人,带领团队开发出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大型网络游戏“剑侠情缘”


◎2004年11月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历任集团首席技术官、阿里软件总经理、集团高级副总裁,帮助阿里软件成长为中国知名的在线软件运营服务商,注册用户数及市场占有率均为行业第一


◎2013年12月加盟平安集团,出任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王涛眼中的“大咖”


记者:你从三个“大咖”上司那里,都学到了哪些?


王涛:雷军是一个非常勤奋的老板,总是身先士卒,在市场营销方面也是独树一帜,在他身上,我学到了什么叫闯劲。


马云的战略眼光以及他对价值观的执着追求,是毋庸置疑的。他就像是一个导师,对我们个性的形成以及创业梦想的构建,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最感动我的一句话就是: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他经常妙语连珠,让我们受益匪浅。


马明哲更像是一个长辈,他的胸怀、对员工的包容令人敬重。他对工作相当投入,有时候凌晨两三点都在回复工作邮件。另一方面,他又非常细致,创新意识很强,大胆用人,却又始终保持着居安思危、高瞻远瞩的心态,每个月都会和我们探讨下一步的战略布局。


记者:你觉得当初马明哲看上了你哪一点?


王涛:我想可能是我过去20年的职业经历吧,既有互联网行业的技术背景,同时又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管理经验。


记者:平安的文化,和你之前工作过的公司有什么不同之处?


王涛:平安是一个能够包容不同文化、兼容并蓄的国际化公司。对我们互联网人来说,融入其中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从最初的不认同,到现在逐渐学会了换位思考。


记者:规划过未来十年的职业生涯吗?是一直待在平安还是另有打算?


王涛:呵呵,如果马总让我继续为平安服务的话,我当然愿意继续待在这里,这里还有很多让我施展拳脚的空间。


记者:你目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王涛:在工作的同时,还能积德行善。我经常和同事们说,我们现在做的医疗健康产业,在为公司创造利润价值的同时,也在帮助很多人解决了就医难、治病难的问题。这在当初从事互联网行业工作时,是完全感受不到的体会。


记者:你最成功的一个决定是什么?


王涛:是下一个决定,未来的某个决定。


记者:最后悔的决定呢?


王涛:好像是做过一些愚蠢的决定,但这就是我,这是我的经历、我的财富。或许有些决定,今天来看是愚蠢的,但以后看或许就是正确的。人生好比是一场长跑,是一个不断感悟的过程,不存在一时的成败。


记者:你的口头禅或者座右铭是什么?


王涛:我很强调“务实”二字,希望大家都能够实实在在的工作、实实在在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