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城市

 风中夜鹰 2015-04-01
智慧城市
2014-7-17 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

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I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

定义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中的具有介入式、互动式功能的智能化数字城市管理应用。CUDI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超指出:城市人地关系系统的数字化,它体现"人"的主导地位,通过城市信息化更好地把握城市系统的运动状态和规律,对城市人地关系进行调控,实现系统优化,使城市成为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城市信息化过程表现为地球表面测绘与统计的信息化(数字调查与地图),政府管理与决策的信息化(数字政府),企业管理、决策与服务的信息化(数字企业),市民生活的信息化(数字城市生活),以上四个信息化进程即数字城市。 数字产业的崛起,面临第四产业的来临,数字城市的数字管理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更加的智能化、智慧化。反思城市与人的关系,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为城市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公共管理的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I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随着世界大部分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地区,水、电及交通等关键城市系统已不堪重负、几近崩溃。对城市居民而言,智慧城市的基本要件就是能轻松找到最快捷的上下班路线、供水供电有保障,且街道更加安全。如今的消费者正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希望在城市负担人口流入、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自己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能够得到满足。

贝尔信“智慧城市”理念是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民生核心需求等关注点,将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运营理念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对城市海量信息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存储,构建智能化的城市IT基础架构,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交换共享、协同的关联应用,为城市治理与运营提供更高效、灵活的决策支持与行动工具,为城市公共应用服务提供更人性化、更便捷的创新应用与服务模式,让现代城市运作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

贝尔信智慧城市模式:

贝尔信构建的智慧城市包括如下(4+1)子系统:

1. 智能感知人,车,物,路。用智能视觉技术所能达到的高度:用智能视觉预警技术,如果广为建设,由安装于城市各个角落的摄像机构成城市的视觉,城市的眼睛,那么可以动态,实时地实现当人,车,物,路发生变化时,立即感知的到---当然,这是理想的全覆盖状态,实际上是有一个过程。但做为城市的决策者,是完全能实现的!

2. 城市信息的互联互通。这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广电等网络运营商相互接驳,相互兼容,也就是信息在应用层面打通了信息孤岛,在纵身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横向之间贯通。

3. 城市信息资源在官,商,民之间的协同共享。它有二个落脚点:一是全面支持政府,市长日常的决策办公,提升办公效率;当有紧急事件出现时,可以启动应急系统实行应急调度指挥;二是方便市民衣食住行,旅游,理财等等活动,增强市民的生活便捷性和幸福感。

4. 城市级运营。这是给城市带来增益的落地方式。也就是通过日常运营,实时更新基础数据,有效维护和升级城市信息化水平。反观所谓数字城市建设,老百姓谁知道其所在,谁享用其好?没有!而贝尔信构建的智慧城市,是可以让政府和市民都能感受到城市级运营的存在!

VIDC:城市级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是公云的概念。贝尔信提出基于视觉的VIDC,是混合云,是支撑智慧城市运营的物理方式 。它由贝尔信独家实现的一站式“智慧城市基础信息平台”所组成。

支撑贝尔信构建的智慧城市的落脚点是其所独有的二项核心技术:一是基于网络传输的视觉的智能行为分析技术,二是基于3DGIS的3D建模和虚拟组网技术。其研发的智慧城市基础信息平台,则是智慧城市这个大的概念落地到具体的产品上,形成可以直观看到,有了这二项技术和产品,就可以实现“所发生即所感知”或者说“所看即所知”!

城市简介

“智慧深圳”!“低碳工业城市”!在2010年2月4日的全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暨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出炉了上述两个关于深圳未来走向的最新名词。代市长王荣指出,深圳要抓住城市竞争能力要害,“不能工业上比不过内陆、服务业又不如香港,那么城市将变得不伦不类,没有特点”。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应春主持会议。

试点建“三网融合”示范小区

会上首次提及打造“智慧深圳”概念。那么何为“智慧城市”呢?也就是指深圳要把握 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深圳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I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

其中,包括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建设“无线城市”,具体措施包括:建设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深入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制定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发展规划和应用推进计划;支持推广应用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大力推进光纤接入网、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等。

值得一提的是,将推进城市智能卡综合应用。以深圳智能卡综合应用为基础,建立面向全市统一的政府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和建立具有现代服务特征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将公用事业系统、社会保障系统和金融支付系统等各行业融合互通,并努力拓展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提升深圳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社会公共领域智能卡综合应用和信息资源共享。此外,还将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推动金融IC卡与行业卡融合发展,实现“一卡多用”,给市民提供多种便利。

根据大会发布的《关于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我市将向有关部委申请作为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并尽快在我市开展“三网融合”示范小区建设,鼓励电信运营商与广电企业在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内容、商业模式等利于开展合作,推进我市数字家庭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光纤接入网、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推动通信网络IP化、宽带化、全光化,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带城域网,力争到2012年实现宽带无线网的覆盖率达到100%。

申报低碳经济试点城市

会上还首次提出深圳要大力建设“低碳工业城市”,率先打造工业节能减排示范市。《意见》指出,将以重点用能行业为突破口,深入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落实重点行业工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培育一批行业先进标杆和典型。

与此同时,加快建设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组织实施低碳工业示范工程,加强低碳工业技术的推广合作和促进智能电网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具体措施包括:落实重点行业工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创建一批低碳企业、低碳行业、低碳照明示范区;并计划将高新技术产业园试点建设成集研发、体验、教育、示范、展示、生产、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园。研究提出深圳低碳工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图,开展政府部门与电网企业的智能电网试点工作等,积极申报国家发展低碳经济试点城市。

恢复天坛大礼打造文化软实力
龙永图表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更重要的是打造北京独特的文化软实力。从这个角度 来看,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方面是最有“底气”的,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在世界各大城市当中也是罕见的。

在打造软实力方面,龙永图还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比如说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世界登长城者协会,每年开大会,把过去曾经登过长城的前总统、前总理、王公贵族、社会名流都组织起来,宣传长城文化;还可以搞北京故宫文化论坛,像过去一样,在故宫的殿堂里面,联合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等等,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文化高端论坛,还可以用我们的历史文化古迹搞一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活动。”龙永图认为,我们因为狂欢节知道了巴西的圣保罗,因为斗牛节知道了西班牙的许多城市,因此,我们也可以同样以天坛的大礼、地坛的庙会作为基础,在规模和形式上给予创新,使它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国际影响力。

建帝国大厦式的地标建筑

在打造领先的商业文化方面龙永图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伦敦有金融城、纽约有华尔街、东京有银座,希望北京CBD打造出一个具有世界知名度的高端商务区,建设类似纽约帝国大厦的全球地标式建筑,作为北京现代商业文化的象征。如有可能可以把世界CBD联盟总部吸引到北京来。”龙永图表示。

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在题为“中国的发展机遇期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演讲中提到,世界城市必须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综合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王伟光提出,世界城市必须具备高端化、知识化、创新化等特征。

借助物联网向智慧城市转型

国务院参事牛文元认为,北京有条件率先实现由传统城市向智慧城市的战略转型和提升。智慧城市要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

构筑“智慧城市”运营商精心准备

中国移动

在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背景下,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将通过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建设,服务城市管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惠及百姓生活。

4G网络密集覆盖,无线宽带提升速度

家长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病人能通过手机在家“看”医生……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日前披露了建设“无线城市”、助力上海打造“智慧城市”的十二五规划。中国移动上海公司透露,十二五初期,TD-LTE将在上海实现密集城区、普通城区、城镇中心连续覆盖及其他区域热点覆盖,为上海带来全新“无线宽带速度”,上海的移动通信服务将站上新高点。

由我国主导的TD-LTE技术,其理论传输速率可以达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是3G网络速度的数十倍。世博期间,TD-LTE技术及其应用已在中国国家馆日、国际电信联盟荣誉日等重大庆典活动直播中大放异彩。

在2010年12月27日召开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中国移动上海公司、上海公司世博指挥中心、上海公司网络优化中心、世博TD-LTE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专家普遍认为,智慧城市,特别是以TD-LTE技术为代表的无线网络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管理和百姓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丁波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上海世博会上大放异彩的TD-LTE技术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TD-LTE是以集约化方式,大大提升我国网络的带宽以及可移动性。该技术也有助于促进一些新型无线应用的开发,使民众的工作生活更加便捷。此外,作为我国主导的重大通信技术,TD-LTE如能得到大规模应用,将大大改善我国在世界通讯技术领域中的地位。

对此,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刘敏也深有同感,“TD-LTE是4G通信标准之一,可以提高无线上网的速度,是未来最具竞争力的通信技术之一,是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环。”

技术解析

TD-LTE是我国主导的3G技术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具有无线、宽带和移动的特点。从技术层面看,TD-LTE的传输速率是现有3G技术的数十倍,倘若把3G的网速比作“高速公路”,TD-LTE就好比是“磁悬浮”。

工信部近日批复同意TD-LTE规模试验总体方案,将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厦门6个城市组织开展TD-LTE规模技术试验。这是继2010年4月全球首个TD-LTE演示网在上海世博园开通后,我国布局4G的又一项意义重大的举措。

张江首现四网协同,无线网络示范智慧城市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表示,公司将通过四网协同打造首个智慧城市示范区,张江将成为首个由我国主导的TD-LTE技术为引领,中国移动“2G、3G、WLAN、4G”四网协同的智慧城市示范区。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移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将紧跟上海深化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城市功能区变化和重大工程建设步伐,通过四网协同为无线城市提供质量更高、覆盖更广的承载网络。

“四网协同”,每张“网”在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十二五”规划中既分工明确,又无缝衔接:4G(TD-LTE)试验网今年全面启动,3月底第一阶段形成200个宏基站、50个室内覆盖的网络规模,年底实现商业商务区、政务区等核心区域全覆盖;WLAN网络重点部署,到今年底热点将近5000个;3G(TD-SCDMA)网络在“十二五”中期实现上海地域全面深度覆盖,全市平均提供1M以上接入能力,市区达3M以上;传统2G网络将进一步精品化、广覆盖,实现本市大型楼宇90%深度覆盖,地铁、高铁、高速公路、公路移动信号全覆盖。

有关专家指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次演讲中,他支持在未来五年内,美国将向98%的美国人提供下一代高速无线网络连接。而新加坡等国家更是早就在无线网络建设等智慧城市项目中受益,2006年开始在新加坡通信管理局的推动下,新加坡启动“智慧国2015总体规划”,该计划发挥出通信行业的全部潜能,不仅推动了通信业的发展,更提升了新加坡生活和工作的每个方面。

采用第二代(2G)手机和(2.5G)手机的GSM、EDGE技术主要提供话音业务。在新兴通信技术的不断推动之下,3G、4G通信技术为用户带来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能顺畅地处理声音、图像数据、与互联网快速连接。

今后5年会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天下。所谓“2G、3G、WLAN、4G”四网协同,就是多种移动通信系统并存,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通信服务。

打造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智慧城市

“125工程”将成为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发挥和延伸规模优势,加快建设无线城市的重要手段。

通过聚焦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两大重点新领域,稳步有序推进五大行动计划,达成无线宽带全覆盖、全业务协同发展、移动互联网持续拓展、物联网终端超百万和云服务遍万家的发展计划,从而打造出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无线城市,推动城市信息化进程、构建并推动智慧城市的不断升级。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即将开启的无线网络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无线网络大幅度提升将为城市带来怎样的变化和值得期待的应用?

刘敏认为,高速上网使人们更加快捷地存取INTERNET,移动远程医疗系统可以方便人们的远程就医和远程看专家,平安家居服务系统可以远程管理家庭的各种终端设备,这些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将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移动互联网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医疗等公共领域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智能交通系统是将来治理上海城市病、交通问题的必然出路。”刘敏说。

“上海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在目前条件下上海既不可能大规模地新建道路,限制车辆增加和进入的手段也基本都已采用。上海如能通过引入信息手段加强管理与引导,交通的改善空间至少有30%以上。无线网络技术将可以大大改进交通的引导与管理。”丁波涛说。

丁波涛觉得,无线网络的建设必将推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高速上网、无线监控、平安家居、智能交通这几个方面。看好无线监控、平安家居和智能交通,是因为目前这一块的市场需求很大,而无线网络可以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监控,以及智能化的交通引导。

从个人应用来看,无线网络也能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一是移动办公,利用无线宽带网和云计算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处理事务;二是无线监控服务,如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小孩在托儿所以及老人在家里的情景,去外面用餐时能提前查看餐馆的人是否很多;三是实时跟踪引导服务,如利用无线网络以及物联网,4S店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状况,在驾车时可以得到实时交通信息以及相应的导航服务。

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更指出,物联网和TD-SCDMA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年初,我国发放了3G牌照,正式进入3G时代。对于消费者来说,他并不关心采用的是何种技术,只关心能够获得什么新的业务和服务。对于TD-SCDMA来说,不能停留在原来2G的基础上,仅仅提供语音业务,必须寻找新的应用,而物联网就为TD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撑。未来在制定物联网标准以及末梢传感标准的时候,如果与TD相结合形成系列完整的标准,那么对于中国的发展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技术解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化应用范围得以不断延伸。不仅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人际沟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一种连接物体与物体并可实现物体间“沟通对话”的信息网络——物联网也应运而生,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高度关注,欧美国家已纷纷将发展物联网纳入整体信息化战略。在中国,物联网已正式列为国家战略,并补纳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而TD-SCDMA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成果,其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国际标准,不但使人际通信更上一层楼,也为物体之间的对话即物联网创造了条件。

中国电信

作为本地电信业的领军企业,上海电信为此在构筑适应“智慧城市”的新型信息网络、推进社会信息化、服务上海经济发展方面精心准备着。上海电信积极响应国家“两化融合”的要求,在企业自身全面转型的同时,通过提供专业的信息通信服务来大力支撑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来构筑上海的“智慧城市”。部署有线和无线无缝链接、全面覆盖的通信网络 投入巨资,精心为构筑“智慧城市”部署有线和无线无缝链接、全面覆盖的通信网络。今年4月上海市政府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电信将在2年内投入260亿用于全市信息化建设,围绕世博、亚太信息枢纽、3G网络建设等领域,有效推进设备制造、网络运营、内容服务、用户终端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服务上海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从蓝图上做好了准备

构筑“智慧城市”,上海电信从蓝图上做好了准备,超前发展基础通信能力。全面启动建设上海“城市光网”行动,实现光纤进楼到户,用3年时间达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级(百万兆)出口”的网络覆盖能力。为上海发展提供大容量、高速率的国际通信网络,高带宽、高覆盖的接入光纤网络,以及叠加高层次服务和高可靠性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

建成覆盖全市的高速无缝宽带网络

构筑“智慧城市”,电信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市的高速无缝宽带网络,面向全市用户提供覆盖区域最广、业务最全、体验最佳的无线宽带业务。上海电信已经在全市4000多个公共场所部署了WIFI无线热点,覆盖南京路、五角场、徐家汇、大宁绿地、莘庄等全市主要商业区域,到年底无线热点将超过5000个,能全面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的无线通信、无线办公、无线娱乐需求。瞄准先进信息技术,紧跟科技前沿,把握城市未来走向 构筑“智慧城市”,上海电信瞄准先进信息技术,紧跟科技前沿,把握城市未来走向。电信将在世博园区率先部署LTE无线4G网络,使在世博园区通过手机、电脑、电视实时流畅地观看高清视频。电信也将率先在世博村酒店的客房,提供基于IPV6的物联网应用样板,体验智能家居之美好。

更加让利于民,惠及企业

构筑“智慧城市”,上海电信在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和网络实力的同时,更加让利于民,惠及企业。今年,上海电信启动了“企业宽带大提速行动”,将企业宽带速率平均提升2~3档,彻底告别K时代,年内实现18万户企业的普遍提速。10月,正式实施新版企业宽带资费标准,企业宽带资费大幅调低。

动承担向社会公众普及最新信息服务宣传

构筑“智慧城市”,上海电信主动承担向社会公众普及最新信息服务宣传。建设了3000多平方米的信息生活体验馆、“世博”号信息生活流动体验舱、3G天翼体验车,天翼体验店、电信一日游、实施60万人次的农村千村万户信息化培训,为市民适应、了解、加入“智慧城市”生活,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普及宣传服务。

好处与优势

提起昆山,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千年古镇周庄、阳澄湖大闸蟹和“百戏之祖”昆曲。昆山地处中国经济发展最前沿的长江三角洲,是上海经济圈中一个重要的新兴工商城市。经过改革开发30年来的发展,昆山从江南的“鱼米之乡”发展成为高度国际化的现代城市,全球1/2的笔记本电脑和1/8的数码相机产自这里。2008年,昆山更以超过1500亿元的GDP跃居全国百强县之首。

阳澄湖畔美丽的昆山

作为台湾电子电机同业公会评选的“大陆投资环境最值得推荐城市”之一,昆山市正积极把握机遇,努力尝试扩大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以信息化推动三次产业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正是基于昆山发展的迫切需求,促使昆山走向以高度信息化打造“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昆山市副市长黄健表示,在昆山已经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共用网络,在信息传输、网络功能实现智能化的基础上,未来昆山将大力发展与制造业形成良性互动的物流、金融、研发科技、软件产业等,3年将投入10个亿建设工业技术研究院,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关键领域技术攻关,推动软件、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强技术产业化。

此次昆山市政府、昆山中创软件与IBM就“智慧城市”相关合作的备忘录内容包括,将在昆山软件园(昆山中创软件)设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展示中心、实验室和服务中心。昆山市将与IBM和昆山中创软件在智慧城市信息化项目上展开深入合作,包括电子政务、食品管理、水资源管理、智能交通、公共卫生医疗、城市安保等领域,为昆山城市建设和商业发展注入活力。

战略合作项目启动现场

2010年上海世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上海世博会被定义为一场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其主题“Better City,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道尽人们的心愿与期望。而今天,由沪宁高速连接、与上海比邻的昆山市已经联手中创软件和IBM着手实践这句话:科技让城市更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09年10月22日,昆山市政府、昆山中创软件与IBM在江苏省昆山市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启动“智慧城市”战略合作项目。同时,IBM宣布与昆山市政府和昆山中创软件共建IBM“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展示中心,以帮助昆山等中国城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探索城市繁荣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此次在与昆山的合作中,IBM推出三大“智慧城市”软件解决方案——“城市控管指挥中心”、“政府并联审批”和“城市节能减碳”,为昆山政府量身定制“智慧城市”信息架构,解决城市现实问题。“城市控管指挥中心”解决方案将帮助政府管理职能部门既把城市看作一个单一整体,同时又能拆分为许多互通互联的子系统。各子系统发送重要的事件消息给城市指挥中心(CCC),指挥中心有能力对这些事件做出指导性的反应。“政府并联审批”利用SOA的设计理念,实现市(区)级社区横向联系,建立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数据标准及交换体系,实现信息透明公开,加强社会监管。“城市节能减碳”能够提供对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核算和指导,帮助企业节省成本和减少碳排放,提供切实的投资回报。

宣讲IBM“智慧城市”

就合作具体时间表,作为合作方之一的中创软件负责人也表示,根据昆山市政府的意见,初步规划将在今年年底前制定出昆山市智慧城市的战略目标。此目标将会参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与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就智慧城市元素和指标合作研究的成果,以及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和昆山市具体城市实践综合制定,并遴选出昆山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批试点应用(服务),于明年1月开始推进具体项目。

除了上述三大合作领域之外,“智慧城市”还有许多其他与城市相关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水资源管理”、“食品安全”、“城市应急指挥”等。以水资源管理为例:昆山坐拥18万亩阳澄湖水资源,以丰富的淡水及相关物产资源闻名全国。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昆山的水资源生态系统也面临为城市化进程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水资源管理能够帮助昆山已有的水质自动环境监测站实现区域内水环境实现24小时自动监测并实现多部门之间联动;实现各方机构、企业、团体和个人形成一个立体的管控网络;各级环保局、水利局、市政都可以很好地知晓城市用水和调配情况。昆山市民将由此获得更和谐的生态居住环境。这幅水资源美好图景的背后,正是城市信息化为城市系统中人、物和组织之间的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奠定基础。

“智慧的水资源管理”也仅仅只是“智慧城市”的冰山一角,如IBM软件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Alan Ganek所说,“城市是一个集交通、能源、商业、安全、医疗、食品等系统于一体的综合体。我们有责任使我们的城市更安全、更高效、随时响应。”

影响

愿先行一步的昆山,能够树立起智慧城市的范例,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世博会。作为人类科技与文明交流的平台,这次上海世博会的主题Better City,Better Life,内容则将涵盖城市多元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建、城市与农村互动等相关话题。三方就昆山市建设智慧城市展开合作具有历史性和前瞻性的意义。

与GDP的关系

上海世博会已经明确点出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而事实上,全球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技术、服务越来越集中于城市。根据统计,日本和美国前5大城市的GDP占全国GDP的份额高达70%~80%;英国、法国、韩国等最大城市(大部分为首都)的GDP占全国GDP的份额也达20%~30%;台北的GDP占到全台湾GDP的31%。目前,中国已经达到城镇化中期的发展水平,进入快速城镇化的阶段。根据统计年鉴,2007年中国35个主要城市GDP占全国总产值的41%。2020年前,这一比例将提高到60%。城市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要趋势。

挑战

虽然,不断发展的城市成为拉动中国GDP增长的火车头。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截至2008年底,中国城镇人口已突破6亿,城镇化率达到45.7%,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型城市逼近120个。在人口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安全问题、交通拥堵、食品安全、医疗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公共卫生事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就业压力等城市问题进一步凸显。

意义和影响

“智慧城市”是IBM“智慧的地球”策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智慧的地球”提出以更智慧的方法,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人们交互的方式,提高实时信息处理能力及感应与响应速度,增强业务弹性和连续性,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而“智慧城市”的行动正成为“智慧的地球”从理念到实际、落地中国的现实举措。在中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加速进程中,“智慧城市”旨在打造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信息化样本,探索未来中国城市发展方向。此次昆山-昆山中创软件-IBM的合作项目,也体现了IBM与包括软件开发商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合作。IBM“智慧城市”的创新理念、先进技术手段和系统的解决方案,与昆山市政府城市信息化的总体规划的高度契合,让本次的三方合作成为可能。

牛文元说,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的建成,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实施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到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且引领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