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岑巩县首届道德模范人物获奖者事迹简介

 春夜喜雨吧 2015-04-01

  

    陈万翠: 社区文明的忠实“行者”,爱心洒向千万家

  陈万翠,女,38岁,岑巩县思旸社区第四小区居民。

  陈万翠,是思旸社区群众的热心大姐,是孤寡老人的“女儿”, 是众多孤儿的“妈妈”,是社区文明的忠实“行者”。

  父母外出打工,邻居家孩子石王成了“留守儿童”,放学后经常没有饭吃,没有人管。陈万翠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衣食住行样样关照,主动当起了孩子的“代理妈妈”。

  陈万翠是社区的“消防员”,邻里有了家庭纠纷,都让她前去调解,只要她一出现,火气很快被浇灭了,疙瘩也被解开了。陈万翠还是社区文明的“劝导员”,见到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她总是上前予以劝导和阻止。

  思州社区的居民们都说,陈万翠,她的人和名字一样漂亮。

  

    程政富:岑巩“的哥”见义勇为

  程政富,男,41岁,岑巩县利民汽车出租有限公司出租车驾驶员。

  2011年4月3日凌晨,县城一家灯具店发生火灾,路过的程政富停下出租车,第一个跑过去。他不顾四处飞溅的玻璃碎片和旁人的劝阻,奋勇爬上二楼,在浓烟弥漫的房间里摸索着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店主,把人救了下来。

  2012年1月25日(大年正月初三)晚上8点,新兴大道两辆小车猛然相撞,车内一位乘坐人员被甩出车外人事不省,一位男子不断地拦车求助,但过往车辆都未停车救援。在另一车道行驶的程政富见状立即主动掉头,把伤者抱上出租车向县医院驶去。

  程政富并不宽裕,但他每年都为近200名老弱病残群众免收车费近千元。

  

    彭昌银:为了大山的嘱托

  彭昌银,男,中共党员,1964年11月生,现为岑巩县翠绿水厂老板。

  1999年,彭昌银任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党支部书记。他发动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出资1万元,自己出资14万元,建起周坪村翠绿水厂。

  如今,翠绿水厂已发展成为固定资产400余万元、占地1000余平方米规模,产品远销湖南省新晃和省内铜仁、玉屏、石阡及黔东南州内10余县市,年产值1000余万元,解决240余人就业难题,职工月平均工资3000元以上。

  2011年,彭昌银将岩湾、虎坳和大竹山3个村民组57户238位村民,从大山窝里移民搬迁至4公里外的桐子湾,建设美丽乡村。

  2012年8月,周坪村被贵州省黔东南州明确为新农村建设精品示范点。

  

    黄亿荣:从基层普工迈向全国劳模

  黄亿荣,女,中共党员,1959年4月生,现任贵州宇龙钢绳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车间主任、材料保管员。

  在公司这个有着240余人的大家庭里,她是“主心骨”,无论是一线工人,或是公司老板,大事小事总喜欢找她商量、向她请教。说起黄亿荣,公司的人们总是充满了感激之情。

  “热心大姐”、“业务能手”、“爱心师傅” ……一大串亲切、温暖的称呼是领导和工友们对黄亿荣同志的真情褒奖。

  黄亿荣有着20余年党龄,除在公司里担任的职务外,还兼任岑巩县思旸镇瓦窑村妇女主任。

  曾因工作成效显著,2011年,黄亿荣被贵州省总工会评为“五一”劳动模范;2012年5月又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周小岑:十年寒窗,背姐姐上大学

  周小岑,女,1988年11月生,岑巩县平庄乡榜上村人。去年大学毕业,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成为了一名国家公务员。

  在她26岁的生命里头,有一种精神叫坚忍,有一种追求叫执著,有一种苦难叫美丽。

  从10岁开始,她背着残疾的姐姐周凤菊,十年长跑,风雨无阻,从农村小学,到乡镇中学,到县城高中,直至把姐姐背进省城大学。

  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才能体味。在上小学五年级时,周小岑有一番曾经的内心独白:姐姐残疾了,如果我不帮她就没有人能帮她了。

  从此,周凤菊依靠妹妹的肩膀,开始了长达10年的求学生涯。

  今年周凤菊从贵州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在岑巩县职业技术学校工作。

  

    刘芝平:在奉献中收获

  刘芝平,男,52岁,现任岑巩县新兴第一小学校长。

  他从农村教育的最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走来,在从事教育事业的33个年头里,有32年一直承担学校毕业班教学任务,且所任学科获得20多个全县第一的佳绩。

  他先后担任过天马镇杜麻小学负责人、天马镇白岩坪小学校长、天马镇中心小学校长。

  一直以来,他不图名、不计利,忠诚党的事业,工作精益求精,为人诚实厚道,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好评。2002年秋,岑巩县新兴第二小学新建,他担任校长。建校十二年来,他创下十一年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第一的成绩。

  教育事业的拼搏是他的信念,敬业奉献的执着是他的精神。今年9月,刘芝平调入岑巩县新兴第一小学任校长。

  

    沈雪梅:以孝为先,赡养父母尽孝道

  沈雪梅,女,1987年1月生,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人。

  2009年,沈雪梅大专毕业,成为了村里少有的大学生。

  这年冬天,她母亲在家不小心摔了一跤,因送医院抢救及时,虽没有生命危险,但却落下终身瘫痪。沈雪梅从此放弃找工作的机会,一心侍候瘫痪在床的母亲。

  有句古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5年来,沈雪梅一直对母亲不离不弃,无微不至地照料瘫痪母亲,她的真情无私,在村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沈雪梅说:“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什么也不图,就希望母亲能幸福地度过晚年。”

  

    张晓进:“状元楼”圆困难学子大学梦

  张晓进,男,1970年2月生,岑巩县中学高级教师。

  他教书19年,甘当人梯,为人师表,三尺讲台演绎了许许多多的经典故事。曾经连续6年高考人均分超省,所带班级在学校高考中位居榜首。

  对于张晓进来说,这些都算不上是经典故事,他的故事在于人们把他家的住宅楼取名为“状元楼”呢!

  多年来,张晓进在自家住房并不宽余的情况下,专门腾出一间12平方米的房屋每一年供几名困难学生免费居住,以及为他们送钱送衣物等。

  黄子俊、孟德才等10多名同学先后考入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重点大学,其中田钰、李海涛分别获得当年全县高考状元。因此,人们称张晓进的住宅为“状元楼”。

  

    杨雪:学生的良师益友

  杨雪,女,1972年10月生,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车河小学教师。

  17年来,杨雪不知把多少山村学生教得聪明,并教会他们真诚做人。

  杨雪曾经收到一个学生的远方来信,学生在信中说“当年的那天晚上,我向几个人借30元钱,都没有人借给我。是你给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信任,让我知道了人格的价值。”

  有两个女生偷了学校附近小卖部的500多元钱,杨雪没有批评她们,总是以亲切的微笑,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杨雪说:老师只有时刻换位思考,以诚心待学生,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杨发松:做好事不留名的好人

  杨发松,男,1979年11月生,岑巩县羊桥乡杨柳村人。

  2013年4月7日中午,羊桥乡中心小学学前班5岁学生杨鹏尧与4个同学在大桥上玩耍,不慎坠入5米深的河流中。另外几名小朋友大声呼叫:“救命呀、救命呀!”

  生命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之际,在一旁干活的杨发松闻讯赶来,连鞋子都没来得及脱,就“扑通”一声,从7米高的大桥跳到河水里,以最快的速度向小鹏尧游去。

  大约5分钟的努力,杨发松用双手终于将小鹏尧托举到岸边。与群众一起及时对对小鹏尧进行人工施救,当听到小孩“哇哇”的哭声后,自己却湿着身子悄然离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